[原创] 越剧情缘
2020-12-14抒情散文菲萍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57 编辑
寂静的夜里,收音机里那贾宝玉哭灵堂时悲痛的呼喊,“林妹妹,我来迟了!”,叫得我五脏六腑都碎了般。那一段凄美的唱腔,唱得人柔肠千转百回,眼泪不由自主地
寂静的夜里,收音机里那贾宝玉哭灵堂时悲痛的呼喊,“林妹妹,我来迟了!”,叫得我五脏六腑都碎了般。那一段凄美的唱腔,唱得人柔肠千转百回,眼泪不由自主地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57 编辑 <br /><br /> 寂静的夜里,收音机里那贾宝玉哭灵堂时悲痛的呼喊,“林妹妹,我来迟了!”,叫得我五脏六腑都碎了般。那一段凄美的唱腔,唱得人柔肠千转百回,眼泪不由自主地就流了下来。
一听到越剧,就让我联想起江南的风景,散发着一种轻灵、清新而纯朴的气质,就像烟雨朦朦中的江南,像雾里看花,如梦如幻,像水中望月,那种若断若续,于无泪处动人肠的旋律朦胧得让人有淡淡的忧郁。
喜欢上越剧,源于一次财会培训,与我同住的一个水样女子,像个百灵鸟一样不时的哼一段越曲,她眼波微动,一举手,一抬足,一掩面,一回首,把江南女子的清丽秀气演绎得甚是动人,柔软的心宛如受到轻轻一击,就被这婉转缠绵流畅委婉柔媚的唱腔吸引,从此我便迷上了越剧。于是,我便买上了磁带,只要有时间,我就跟着录音机学,会了不少唱段,第一个曲目就是贾宝玉哭灵,多少年过去,个人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但我酷爱越剧的心一直都没变,如今我就是去歌厅,也要"字正腔圆"像模像样的唱几段,也能颇得阵阵掌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戏剧更浓缩着一方风情的灵魂和精华。越剧的诞生更在江枫渔火、烟柳画桥,她的本质就是美丽与朝气,就似莲叶田田,就似朝霞映日。江南是阴柔的,流转的波光,古朴的桥,撑着纸伞的清秀女子,还有那"唉乃 "的橹声......越剧也是阴柔的,雅淡的衣着,雅淡的妆,台步翩翩,甩着水袖。一招一式,那吴侬的软语,消磨了音节中所有的棱角,将江南的阴柔之美,流泻洒扬演绎到了极至。在一些熟悉的戏剧中,京剧虽然高亢铿锵,配乐铿锵,富有阳刚之气,黄梅戏的语言也具有“山歌”体的内在韵律美,但总不如柔媚浪漫颇具江南神韵的越剧,越剧才是一条灌濯沃野的河流,在吸收容纳昆曲、绍剧、黄梅戏、京剧以至话剧、舞蹈等诸多精华的同时,更构筑起一座美妙的岛屿.
越曲流行较广,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之所以流传至今除了它柔美的唱腔之外,剧本本身的巨大魅力是不容忽视的。比如越剧这个“诗情画意”的江南戏种和《红楼梦》这部卓绝杰出的古典小说,就象一对才子佳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越剧演“红楼戏”,在题材、氛围、意境上,更“情投意合”,更“耳鬓厮磨”。 越剧最初看的是王文鹃和徐玉兰的版本,但最爱看单仰萍与钱惠丽主演的《红楼梦》。单仰萍以其楚楚动人的扮相、芳馥典雅的气质,以及委婉缠绵的唱腔,再现了“王派”的嫡传三味。悲凉的《葬花》、凄苦的《焚稿》,让人们再次为那个寄人篱下、孤傲清高、外柔内刚的林黛玉深深惋惜.
越剧是一种婉转缠绵的戏曲,其音乐也以流畅委婉为主,其表演技巧也多采用流畅的形式,以配合音乐达到载歌载舞式的效果。比如经典名曲《十八相送》由18节对唱组成。祝英台怀着少女的喜悦,送她倾心的梁兄返里,这一个含沙射影,指桑说槐,那一个呆头呆脑,不知所云。祝英台机敏伶俐,梁山伯憨厚愚钝。戏中祝英台那种风流倜傥、含英蕴秀的气质真是令人气为之夺,神为之摇。这么一张秀美的脸配着一种轩昂的气宇,祝英台对着梁山伯,很自然的滑过一个甩腔:梁兄啊……听来齿颊生香,思之余韵绵绵,更是让人想起白居易的名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咏唱爱情是越剧的一贯主题,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推动大凡都围绕爱情故事得以进行。越剧所演绎、所展示的情感审美,其内涵和形态也已如江南之水的绮丽和丰沛一样。江南是多情的,也是多愁的,而越剧中的女儿呢?《红楼梦》里宝哥哥最终与别人成了亲,林妹妹只得叹道:“知音已绝,诗稿怎存,把断肠文章付火焚”,焚稿断痴情;梁山伯最终来晚一步,祝英台在楼台会上伤心欲绝,哭道:“梁兄,你来晚了。”;《白蛇传》中断桥寄情的白素贞,洇漫的是一份大胆的追求和浪漫。一曲曲缠绵悱恻的故事,之所以能在千千万万观众、听众的心湖里荡起涟漪?难道不是因为越剧淋漓尽致的水做骨肉的江南女性乃至中国女性情感、命运吗。让每一个品尝过越剧的人从此情也缱绻、梦也缱绻,在低回的思曲中,暗淡了无数两重心字的罗衫!痴迷中,黯然消魂....
一听到越剧,就让我联想起江南的风景,散发着一种轻灵、清新而纯朴的气质,就像烟雨朦朦中的江南,像雾里看花,如梦如幻,像水中望月,那种若断若续,于无泪处动人肠的旋律朦胧得让人有淡淡的忧郁。
喜欢上越剧,源于一次财会培训,与我同住的一个水样女子,像个百灵鸟一样不时的哼一段越曲,她眼波微动,一举手,一抬足,一掩面,一回首,把江南女子的清丽秀气演绎得甚是动人,柔软的心宛如受到轻轻一击,就被这婉转缠绵流畅委婉柔媚的唱腔吸引,从此我便迷上了越剧。于是,我便买上了磁带,只要有时间,我就跟着录音机学,会了不少唱段,第一个曲目就是贾宝玉哭灵,多少年过去,个人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但我酷爱越剧的心一直都没变,如今我就是去歌厅,也要"字正腔圆"像模像样的唱几段,也能颇得阵阵掌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戏剧更浓缩着一方风情的灵魂和精华。越剧的诞生更在江枫渔火、烟柳画桥,她的本质就是美丽与朝气,就似莲叶田田,就似朝霞映日。江南是阴柔的,流转的波光,古朴的桥,撑着纸伞的清秀女子,还有那"唉乃 "的橹声......越剧也是阴柔的,雅淡的衣着,雅淡的妆,台步翩翩,甩着水袖。一招一式,那吴侬的软语,消磨了音节中所有的棱角,将江南的阴柔之美,流泻洒扬演绎到了极至。在一些熟悉的戏剧中,京剧虽然高亢铿锵,配乐铿锵,富有阳刚之气,黄梅戏的语言也具有“山歌”体的内在韵律美,但总不如柔媚浪漫颇具江南神韵的越剧,越剧才是一条灌濯沃野的河流,在吸收容纳昆曲、绍剧、黄梅戏、京剧以至话剧、舞蹈等诸多精华的同时,更构筑起一座美妙的岛屿.
越曲流行较广,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之所以流传至今除了它柔美的唱腔之外,剧本本身的巨大魅力是不容忽视的。比如越剧这个“诗情画意”的江南戏种和《红楼梦》这部卓绝杰出的古典小说,就象一对才子佳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越剧演“红楼戏”,在题材、氛围、意境上,更“情投意合”,更“耳鬓厮磨”。 越剧最初看的是王文鹃和徐玉兰的版本,但最爱看单仰萍与钱惠丽主演的《红楼梦》。单仰萍以其楚楚动人的扮相、芳馥典雅的气质,以及委婉缠绵的唱腔,再现了“王派”的嫡传三味。悲凉的《葬花》、凄苦的《焚稿》,让人们再次为那个寄人篱下、孤傲清高、外柔内刚的林黛玉深深惋惜.
越剧是一种婉转缠绵的戏曲,其音乐也以流畅委婉为主,其表演技巧也多采用流畅的形式,以配合音乐达到载歌载舞式的效果。比如经典名曲《十八相送》由18节对唱组成。祝英台怀着少女的喜悦,送她倾心的梁兄返里,这一个含沙射影,指桑说槐,那一个呆头呆脑,不知所云。祝英台机敏伶俐,梁山伯憨厚愚钝。戏中祝英台那种风流倜傥、含英蕴秀的气质真是令人气为之夺,神为之摇。这么一张秀美的脸配着一种轩昂的气宇,祝英台对着梁山伯,很自然的滑过一个甩腔:梁兄啊……听来齿颊生香,思之余韵绵绵,更是让人想起白居易的名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咏唱爱情是越剧的一贯主题,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推动大凡都围绕爱情故事得以进行。越剧所演绎、所展示的情感审美,其内涵和形态也已如江南之水的绮丽和丰沛一样。江南是多情的,也是多愁的,而越剧中的女儿呢?《红楼梦》里宝哥哥最终与别人成了亲,林妹妹只得叹道:“知音已绝,诗稿怎存,把断肠文章付火焚”,焚稿断痴情;梁山伯最终来晚一步,祝英台在楼台会上伤心欲绝,哭道:“梁兄,你来晚了。”;《白蛇传》中断桥寄情的白素贞,洇漫的是一份大胆的追求和浪漫。一曲曲缠绵悱恻的故事,之所以能在千千万万观众、听众的心湖里荡起涟漪?难道不是因为越剧淋漓尽致的水做骨肉的江南女性乃至中国女性情感、命运吗。让每一个品尝过越剧的人从此情也缱绻、梦也缱绻,在低回的思曲中,暗淡了无数两重心字的罗衫!痴迷中,黯然消魂....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