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滩歌古镇,在现代文明里消失的背影 [原创]

2020-12-14抒情散文聂中民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54 编辑

在现代文明里消失的背影 从渭河边的武山贺家店,沿南河河谷的柏油路驱车而上,在逼仄的峡谷尽头,是豁然开朗的小盆地滩歌镇。天水人每每谈起滩歌古镇,自然而然要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54 编辑 <br /><br />在现代文明里消失的背影

从渭河边的武山贺家店,沿南河河谷的柏油路驱车而上,在逼仄的峡谷尽头,是豁然开朗的小盆地滩歌镇。天水人每每谈起滩歌古镇,自然而然要联想到她茂密的森林、青翠的毛竹、绿茵茵的草地,俯首可饮的山泉。滩歌如同自己的名字一样充满诗情画意,弥漫着热乐欢快的勃勃生机。
滩歌古镇坐落在今武山县西南渭河支流山丹河河畔,素有“武山小江南”之美称。说起滩歌的历史,至少要追溯到宋真宗时期。当年赵宋王朝的兵马盘桓在渭河两岸时,宋人以胜利者的姿态和文化帝国的气势,对当地的吐蕃人民玩了一把文字游戏。给今天的滩歌赐了一个威远的美名,以此来彰显大宋王朝的恩威。大约在宋神宗后期,改名滩歌镇。古镇的南部是绵延40余里的太皇山脉,山脉中部的险隘古关圈子阖,峰峦环互骤聚,绝壁千仞,是古代扼控秦陇通往岷迭白马、熙河蕃羌的锁钥。
发源于岷县狼渡滩的南河和发源于山水沟的白马峪河是滩歌的母亲河,二水涣涣流过全境,在滩歌镇前的峡口相汇北去。放眼南望,海拔3112米,雄称天水第一山的太皇山,崔巍险峻,松涛万顷,东西绵延四十余里,贺岷公路宛如一条舞动的巨龙,逶迤在幽深的南河河谷。
山青青兮水澹澹,云邈邈兮日生烟,特异的地域单元赋予了滩歌“武山小江南”的美誉。今天的滩歌镇不乏享誉陇原的“世外桃源”风情。美丽的青山绿水阴阳相薄,孕育了这片土地无穷的灵秀雄奇。隐藏在太皇山密林深处的灵湫妖精潭和道教圣地神仙洞更激发了人们对滩歌神奇的向往。而白马沟的牛舌将军庙,黑池殿村的刘万春遗迹,董坪的邓艾屯军故地、万华寺的古树、威远寨的遗址、明清一条街等人文景观,卧牛山森林公园,都彰显了滩歌古镇的文化风韵。
初到滩歌,首先映入视野的是雄踞镇西双龙山东麓的千年古堡威远寨。作为历史风云的见证者,威远寨横跨时代长空,以古朴的雄姿迓迎着来来往往的八方宾客。与威远寨隔水相望的坪头山隋唐名刹万花寺遗迹尤其引人入胜,山寺花木掩映,树木葱茏,夜半钟声,梵呗嘹亮。一寨一寺负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构成了滩歌独具魅力的一道人文景观。万花寺的山下,坐落着风景如画的滩歌中学,婆娑的树影,袅袅娜娜的垂柳,清香的菱贝花,琅琅的书声,谱成了一曲绝妙的人间天籁。这里是滩歌文化的摇篮,也是滩歌人民的诺亚方舟。美丽的校园浓缩着几代人的青春年华,王清、王家瓒、王鸿义、庞自祯、马志中、马献瑞、魏希贤、魏俊香、薄富德、马茂琴、侯三宝等老师,把自己最美好的时光留给了这片土地,他们的师艺师德在现任校长王靖宏先生的呕心擘画和各位老师的黾勉劬劳之下,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滩歌人民不应该忘记他们的功德。
北宋摩崖石刻的发现保护
在滩歌圈子阖北山的石碑湾南麓,隐藏着一窟北宋摩崖石刻,千年来“养在深闺人未知”。1965年秋天,漆荣老师攀在崖前的松树上,抄录了全文。2001年中秋,笔者系结了两杆木梯,以漆荣老师抄文为底本,逐字进行了核对。石刻共16行,首行6字,次行3字,尾行19字,其余均行20字,共计276字。碑刻十分精美,书艺异常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文物鉴赏价值。
 石刻记述了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下诏重修皇宫宣德楼、集英殿,由熙河路(治所在今临洮县)转运司、提刑司、常平司出资,转运使张孝纯、防御使王子夕、提举木伐司叶蒙正具体负责在青竹平(分滩歌清水平)采伐木材的事迹。据宋史专家西北师大陈守忠、王宗元教授考订,宋初从今宝鸡到临洮抹邦山一带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我们翻阅有关资料,发现宋代修建东西帝京皇宫府第时,多次取材秦陇,“春秋二时联巨筏,自渭达河,历砥柱以集于京。集岁之间,良材山积”(《宋史》)。朝廷大肆采伐,又加朝官和戌边军官互相勾结走私木材,沿渭水一带的巨木,经过百余年砍伐基本告馨,此次木料不得不到远离渭河的滩歌镇青竹平采伐。
我们根据政和六年扩建京城并仿杭州城修筑皇宫万岁山的史料推断,宣德楼、集英殿大概属后期建筑的“人心工程”。这个形象工程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北宋汴京座北朝南,由处于同一中轴线的外城、里城、皇城构成。宣德楼(宣德门)系皇城正门,也是京都标志性建筑。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从宣德楼向南到里城的朱雀门,是一座约阔为二百余步的宫廷广场,中央官署分列两旁,建筑特别壮美,被称为京部的“御街”。入宣德楼正门,是宫城内最大最高,可容纳数万人的大庆殿,其西为集英殿。集英殿始建于赵匡胤初年,原名广政殿,1032年更名为集英殿,宋徽宗政和五年又改名右文殿,是皇帝策试进士和每年举行春秋大宴的场所。
据石刻记述,修建的诏书于政和八年八月下达熙河兰会路之巩州(今陇西),各级官员多次汇集青竹平(今滩歌清水平)筹划勘察,丝毫不敢懈怠。农历九月初二开工,十二月二十一日毕工,共109天,采伐五丈至十丈巨木2370余根。开工的这一天,正是宋徽宗在皇宫明堂举行大飨礼的所谓良辰吉日。过去滩歌地区的冬天非常寒冷,农历十月“已是悬崖百丈冰”,南河也已封冻,木料可以沿冰道顺利运达渭河,待次年春天渭河解冻时再筏运到京城。
 碑文系巩州通判魏润博所作,书刻圆润洒脱自如,体势苍劲挺拔,可以说代表了宋代书法和石刻的最高成就,是宋文化精细成熟的艺术折射。清代金石学家武都学者邢澍《长兴县志》记述,刘焘,浙江长兴人,苏轼弟子,“善书法,笔势遒劲”,深受黄庭坚的赏识。可以断定,碑文当系熙河路属官刘焘所书,刊刻时间最早也应在1119年农历三四月间冰雪融化的时节。清代朴学大师钱大听曾在《金石文跋尾》中对邢澍感叹说:甘肃很少有宋代石刻。足见圈子阖石碑的弥足珍贵。碑文中的张孝纯系熙河兰会路(治所在今临洮)转运使,徐州人氏,1123年任河东安抚使、太原知府,1125年金兵攻打太原,最高长官童贯临阵逃离,张孝纯带领军民矢志坚守,金将多次招降未果,次年城破被俘,卒于故里。属官中的范直方,系北宋名将范仲淹曾孙,曾任刑部员外郎。
 碑刻的次行有一段小字,所记漆得常其人,古文献失录。其中“围圆三十三里各有界”,出自《诗经·周颂·噫嘻》“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三十三里,谓视野所及的最远地方。由此推断,当时太皇山及青竹平整个草场都属漆得常私人所有。据滩歌小学漆荣老师说:今滩歌镇漆家庄家公殿(庙)所供祖先神主画案,有一武将,两卒待立左右。漆家族人一直把他当先祖漆元帅敬奉,传说清水坪是漆元帅当年的放马滩。据当地人讲,“漆元帅”卒后埋葬在滩歌漆家泉,墓冢毁于70年代。
2002年国庆,笔者走访了滩歌镇李恒老师,他从漆元帅墓地拣到一页浮雕瓦当。浮雕形式以面为主,上有两人,右为男性,左手高举,右手置于左肘之下,右腿外扬,翩跹起舞,造型生动和谐而富有弹性。左为女乐伎,长服,似乎怀抱乐器正在演奏,体态修长,仪容端庄,装束严严实实,具有宋代理学干预之下造型艺术的典型风格。如果这页瓦当确实出自漆元帅墓地,那“漆元帅”应是北宋晚期或南宋人,这一时间与圈子阖石刻时间相吻合,大概“漆元帅” 与漆得常就是同一个人。
圈子阖石刻在当地享有神圣的地位,人们传说只要能把石碑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石刻上方的双扇石门就会自动打开,跑出一对戴着银铃铛的金骡驹。由于石刻有5个字完全脱落不能识读,所以金骡驹至今还没有人能牵走。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养马思想对本土文化从心理到物质的浸染,在当地人心目中,马和石碑就是财富与文化的象征。另外,从石刻书法风格看,小字与正文非一人一时所书,书刻水平远不及正文精湛,而且马马虎虎将“场”错成了“伤”,说明补刻者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至少读过《诗经》,但文化程度不高。我们衷心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关注石刻的价值,予以适当的保护。
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石碑湾的对面是高约1500米陡峻艰险树木葱笼的殿山湾,又名老爷山,山颠有老君殿遗址,殿山湾因此得名。2002 年农历5月6日,笔者在白崖沟村谢天喜先生引导下,登上山顶,极目四望,方圆数十里之山川尽收眼底,真是古人绝好的军事哨所。遗址约60平方米,散落四周的瓦当,质底色泽与“漆元帅”墓地浮雕瓦当完全一致。宋代崇尚道教,宋徽宗更是迷信得如痴如醉。大慨当时采伐木材的巩州官吏为表忠心,顺便修建了供奉老子的老君殿。这既满足了宋徽宗崇道的精神追求,也为官兵坚守洮、岷蕃民和防卫土匪起祸提供了便利,可谓一举两得。
一个游牧民族的迁徙与寻踪
据康熙四十九年(1710)县令冯同宪编撰的《宁远县志》记述,太皇山雄踞天水群山之首,有虎、豹、熊、鹿、麝、狐、豺、狼、雕、雉等上百种飞禽走兽在此繁衍栖息,因巍若“太皇高踞”而得名,山顶终年积雪不化。“太皇无春夏,雪积六月寒”,是其神奇风貌最真实的写照。
太皇山自古就有美名,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八年(32年)攻打割据陇右的隗嚣政权,大将来歙、冯异、马援曾多次屯兵于此。三国蜀将姜维256年春攻取南安(今陇西)与邓艾大战武城山时,也曾屯兵于太皇山董亭(今董坪)(《三国志·姜维传》)。
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一千年前,以广袤旷远的大草原为生存摇篮的游牧民族吐蕃之枭波部族随着李唐王朝的轰然坍塌,驮着帐篷,赶着牛羊,唱着悠扬的牧歌跨越太皇山来到山青水秀的滩歌,开始了汉蕃和睦共处的创业生涯。为抵御外部敌对力量的侵扰,枭波部族在双龙山山麓用木栅栏围筑了聚居中心枭篦寨,汉人贬称鸱枭寨(鸱枭俗名猫头鹰)。
枭篦寨依山环水,易守难攻,视野极其开阔。清代著名学者毕沅《续资治通鉴》记载,赵宋王朝为显扬皇权恩威的浩荡远大,秦州知州张佶于宋真宗祥符七年(1014)改称枭篦寨为威远寨。因张佶在小落门(今武山落门镇)设立采木场,派兵大肆滥伐蕃境林木引起吐蕃反叛。宋廷为保边疆平安,于1015年9月升调渭州(今平凉)知州曹玮任秦州知州兼沿边都寻检使。曹玮到任的第二个月,按照当时大寨的标准在原址上夯筑新建了保留至今的威远寨。曹玮乃北宋第一良将曹彬之子,深谋远虑,儒雅潇洒,带兵四十余年未曾有过失利。
1017年3月,曹玮又在威远寨西二十里处的今武山袁河修筑了军事新寨,依《伦语·季氏》“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取名来远寨,使两寨互成犄角之势,同时选任蕃官担任两寨正副军主和指挥使等职,招募弓箭手(民兵),负责地方安全。
来远寨、威远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按《宋史·兵志》,宋神宗时期来远寨驻有总兵马1574,估计威远寨的总兵马也与此相当。为抵御西夏王朝的威胁和加快西疆的开拓,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划割秦州(天水)的永宁(治所在今甘谷磐安镇)、宁远(武山)、威远、来远、通渭、熟羊等七寨隶属熙河路通远军(陇西)管辖。由于威远寨在地区防务和商业贸易的地位日益突出,宋廷于“(神宗熙宁)八年(1078),废威远砦为镇”(《宋史》卷八十七《地理志》),属巩州(陇西)宁远县管辖。此时威远已有双重身份,作为军事要塞的堡寨仍在原址,作为行政驻地和商贸集市场所则迁到平旷的山下今滩歌村。行政建制的提高,使威远镇成为秦陇洮岷汉蕃商贸的重镇和边防重地。枭波部族信奉佛教,定居威远地区后,受汉文化的熏陶,对遭罹唐朝末年战乱损坏的万花寺分上下两寺,依山赋形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建筑气势十分宏伟,山路蜿蜒曲折、殿宇深沉肃穆,树木参天,流水潺潺,充分体现了建筑师企图通过时间的流动对观者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转移和心理强化的建筑意趣,同时展示佛教庄严的旨趣。汉蕃居民和平共处,共同创造了具有鲜明藏族文化体性的物质文明和民间艺术形式,如山歌、服饰、饮食、水磨、龙秋等,尤其闻名陇右欢快粗犷的端午节滩歌旋鼓舞完全是藏族踏歌舞的艺术升华,滩歌的名称也大概来源于人们在草滩唱歌舞蹈的祭祀或娱乐活动。
威远镇改名滩歌镇后,一直是陇西、天水到岷县一带南部地区的商贸水旱码头。到明代中叶,滩歌镇适应崛起的城市商业经济,修建了今天所谓的“明清一条街”。同时,作为军事要地的威远寨亦更名为镇兴堡,到近代又改称大堡子。现在我们看到的威远寨古堡东西狭窄,南北宽阔,呈四方形,围圆约800米,堡墙宽约3米,外高约6米,四角碉楼痕迹犹存,堡墙南北两侧突出的马面和堡寨中通向堡墙的马道、牙道依稀可见,寨门面东而开,与见龙王山的泰山庙遥遥相望。为减轻敌人对寨门的冲击,先辈在门前特意修建了高约两米的照壁,因影响居民出入,于去年拆除。文革期间威远寨堡墙成了滩歌反修防修的晴雨表,刷写在寨墙正面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七个鲜红醒目的大字和照壁正面的毛泽东头像以及一段“安定团结不是不要阶级斗争”的毛主席语录,今天已成为人们阅读那个时代最鲜活最直观的教科书,无意中强化了古寨的历史深沉感和厚重感。
威远寨伴随着近代工业文明走进了二十世纪,但军阀混战、土匪猖獗使本地区一直动荡不宁,充满血腥和惨烈。翻开甘肃近现代史,我们看到这样悲惨的一幕。1930年1月18日,农历大年将近,国民军吉鸿昌某部新兵被天水军阀马廷贤驻武山的王占林回军追杀,仓皇躲进滩歌万花寺和镇兴堡。马廷贤部曾于1929年6月在宁夏被吉鸿昌歼灭,本人逃亡京、津,余部被国民军改编。为报当年一箭之仇,马部回军血洗万花寺,寺内约500余名官兵在缴械后全被回军用马刀砍死,其中大部分是从天水陇南新募的15岁左右的学生兵。鲜血从山门奔泻而下,染红了整个白马河,惨象目不忍睹。由于镇兴堡较为坚固,回军虽竭力攻打未能攻克,堡中官兵才幸免于难。为报答镇兴堡的救命之恩,新军撤离时全都脱帽鞠躬致礼。
威远寨在大西北黄土高原不过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村落,值得自豪的是她曾和中国工农红军有过亲密接触。1936年8月,长征途中的红四方面军从岷县翻越太皇山沿南河经滩歌北上,31军王树声91师驻扎滩歌筹措粮饷,宣传抗日主张。红军战士初来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因为当地百姓经常遭受土匪抢掠,又加国民党的“共产共妻”的造谣中伤,红军一来,全都躲藏起来。镇上的商贩、大户人家躲进了镇兴堡,红军围困半月不克。一天清晨,红军从北山向堡子发射了两发迫击炮弹,击中堡中房舍,炸死一人,人们惊恐万状,经过谈判从堡墙上吊下大量钱粮烟土,红军才解围凯旋北去。
历史翻过了新的篇章,二十一世纪的威远寨在详和欢乐的时代气氛中,沐浴着西部开发的阳光雨露显得格外平静雄威,已成为人们观光游览的风景胜地。今天登临古寨墙头,树影摇曳,美丽的滩歌山川尽收眼底,我们从吹过耳际的和煦山风中依然能感悟到威远地区曾经鼓角争鸣铁骑奔逐的战争场景,感悟到往昔热情奔放的地域舞蹈和秀丽迷人的山光水色。
在民俗文化风情中演绎经典
滩歌民俗文化从典籍和传说中走出,滋润了秦州大地。滩歌的高脚子,{社火的俗表演形式}也起源于古镇滩歌,夹板属于男性队列民俗舞蹈,夹板队表演时,大腰鼓双人敲击做导引,纯铜大钹和其他轻小打击乐器伴奏。舞者腿绑夹板,首先将夹板合紧,八卦步交错,为行香步。演者主事按照名戏曲测字分身份扮装。每年春节,各村表演者正月十五日齐聚滩歌古镇汇演。此时,观众激情高涨,演者神态严肃虔诚,器乐清脆宏亮,一股虔诚而敬畏的肃穆神情随着舞队传向观众,深情地表达着滩歌古镇人民祈盼生态平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太平盛世、生活祥和的美好愿望。
夹板舞也称打夹板,是一支在全国都很独特的古典乐舞,是祭神古乐的延续。夹板用红椿或槐木制成,目前因生态环境破坏,政府实行封山育林,再造秀美山川,一般多采用尚好的桦树和松树造制。一般的夹板行佳质好,且绘有龙行等图案,约有一尺五寸长。打夹板的人身穿青色大襟长布古装秦腔戏服,多为苏州刺绣,腰系蓝布带,扎绑裤腿,脚登青布鞋。打夹板过程中,伴有旋转的舞蹈,但却刚直肃穆。噼啪作响的夹板以鼓、钹、锣、箫、等民族器乐吹打伴奏,显得豪放、简约、庄严而又嘹亮。龙莽下面一袭黑衣黑裤、雪白绸带束腰的舞队,神情肃穆,动作缓慢,节奏分明,舞队简捷的起、承、转、合的舞姿显得十分独特,把滩歌人民与大自然和谐生存的美好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历年的各种庆典和祭奠活动中作为一支重要的乐舞系列,令国内外观光者惊叹不已。
据民俗传说,武山羊皮鼓远古时代,原始部落征服自然、驱逐狼虫虎豹,需要激烈的声音和强悍的力量,武山的羊皮鼓便应运而生。武山羊皮鼓起源于滩歌旋鼓。武山滩歌镇在古代是一个天然林牧区,“传说一个放羊娃无意间敲打了羊皮,第二天在林子里发现一堆死着的狼胎。放羊娃又一次使劲敲打羊皮,第三天又发现了死狼胎。于是放羊娃做了羊皮鼓作为驱除狼虫的音响,从此狼虫渐渐退远,羊倌们为了喜庆安宁的生活敲打着羊皮鼓跳起了狂欢的舞蹈。”这便是羊皮鼓的雏形生成。
后来羊皮鼓逐渐发展到有了舞蹈套路,又进一步演变成为祭祀、酬神、赛社火以及祈求五谷丰收的重要活动。后来又多了相亲和求偶的内容。姑娘向旋鼓的小伙子投掷荷包,以此方式表达爱慕,旋鼓又揭开了自由恋爱的序幕。在前些年,特别是端午节,远在在滩歌古镇十里外的黑池殿村黑池龙王大殿,各村旋鼓表演队纷踏而来,这样的活动特别是年轻的小伙和壮年的汉子更是钟情于此。如今羊皮鼓舞已发展成为具有大西北文化特色的西部扇鼓。
扇鼓为椭圆的扇面,羊皮鼓面上绘有八卦图案,鼓炳上配着梅花形金属的鼓环。表演时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鞭,敲击鼓心,边敲边舞。舞姿粗犷、豪迈,舞步旋转变幻复杂。震耳欲聋的鼓声中点缀着鼓环清脆的嚓嚓声,令人感到阴阳分明而又和谐统一。酣畅淋漓的舞姿形象地透射出伏羲故土文化的渊远流长。
鼓手服饰随着人民生活的变迁,由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白汗褂,青裤子,扁麻鞋,到上世纪80年代的白衬衫,蓝裤子。上世纪90年代鼓手的服饰又变成仿古黄缎服,比以往更富有艺术的美感。从滩歌镇走出的武山旋鼓作为大西北舞蹈代表之作曾多次在各种大型开幕式一展雄风和英姿,为甘肃人民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在笔者走访滩歌镇政府孙新定同志时,他告诉笔者,镇里已将滩歌旋鼓做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将来采取措施进行发扬和光大。
滩歌古镇的民间舞蹈俗称秧歌,也叫社火。滩歌的社火内容丰富,有龙台、狮子、高抬、腰鼓、跑驴、竹马灯、大脑壳等。边歌边舞的还有高跷、旱船、打虎、火龙等。富有民间特色的杂耍、歌舞及武术都是驰名秦州的民间舞蹈。
(本文和漆子扬、杨建全先生合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