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的网络江湖
2020-12-14抒情散文杨献平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43 编辑
乱码几次修改不行,若有兴趣,请点以下网址查看!
我的网络,我的江湖
Internet,从感动开始1999年冬天,枯了的树木在地面和空中发出锐响。夜已经很
乱码几次修改不行,若有兴趣,请点以下网址查看!
我的网络,我的江湖
Internet,从感动开始1999年冬天,枯了的树木在地面和空中发出锐响。夜已经很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43 编辑 <br /><br />乱码几次修改不行,若有兴趣,请点以下网址查看!
我的网络,我的江湖
Internet,从感动开始
1999年冬天,枯了的树木在地面和空中发出锐响。夜已经很深了,一个人坐在微机前,打开单位局域网,在bbs,看到一组转载的、没有经过任何技术处理的“感动中国”照片——人世的真实图景,枯树一样的哀叹、伤鸟般的张望、蚯蚓的蠕动、蒙难的生命乃至宿命的屈辱和悲痛。一个个的生存瞬间和生命状态,让我这个刚刚进入优闲生活的人突然间泪流满面,内心似乎有一根根尖锐的刺,一下下刺进去。那是我多年以来最隆重的一次感动,在庞大的生存和众多的生灵面前,隔着屏幕看到同类的疼痛与悲哀,蓦然想起旧年的乡村生活,乃至在很多时候,在城市边缘目击的贫穷人们,以最原始的身体在苍茫大地上,以拙扑而又原始的形式,一点点地旅行着个己的生活和生命。
也就是这一组图片,直接引发了我对internet的兴趣。那时候,单位仍旧没有接通宽带,只有固定电话可以拨号上网。那一瞬间,几乎没有犹豫,就快地设定了网络链接。一阵喧响之后,首先打开的是sohu。单位一些it同事经常提起这个网站,说到它不少事迹。多年过去了,除了不断更换的内容和广告之外,sohu主页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改动。第一次浏览的信息,还是那些深受感动的图片,用它的搜索引擎搜索,找到之后,迅速下载。
榕树下的忧郁
这里,有必要交待一下个人的文学写作,直到现在,仅仅是爱好而已,或者说,它让我继承了少年时代的一个梦想。记得自己得第一首诗歌是写给女同学张美丽的,第一篇小说是从母亲和他人的谈话中听来的。诗歌居然在当时的日报上发来出来,这万万没有想到。小说早已销声匿迹,沉埋在故乡的麦地里了。中断6年的文学练习,在异乡复苏,似乎春天的虫子,几个蠕动之后,就爬出了地面。
当晚或者第二天中午,打开信箱,收到几个回执信,有三个通过了,一个被退回。我注意到了录用信和退稿信的措辞,怎么也像专业文学期刊,统一打印的退稿单。理由千篇一律,态度不冷不热。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官僚或者权威主义),再次引发我的不快。总觉得这后面有一个阴影,轮廓不清,把心情笼罩得一片黯淡。
打开网址,屏幕上出现自己的id和作品,已有100多只鼠标点过了,有一些态度诚恳,意见暖人的回复。收信的不快烟消云散。这样归功于那些陌生的id,是他们,在阅读或者单纯的点击中,使得一个网络新人感到快乐和欣慰。之后,半年时间内,我在那里混迹,几百件作品在其中悬挂。某一年,榕树下举办网络大赛,我的一组散文名为《简单生活叙事》的散文进入复赛。或许是功利因素,上网更多了,固话拨号,有时候半天链接不到服务器,一时间心情沉郁,似乎失去了重要的东西一样。
故乡:温暖安静的湿地
浏览了主页内容,进入社区,打开散文随笔栏目,看了一些网友的文字。但没有一篇令自己满意,或者说,唯美的写作,心情的叙事,小资和笨拙的心灵关照,使得文章的情感显得虚弱而又矫情。这是我极力摈弃的,也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反感。发贴之后,受到了斑竹乃至网友的好评,参与的热情迅速高涨起来。几天后,再次登录,收到管理员的短消息,问我愿否加入斑竹行列。这对于一个初入网络文学论坛的“新生”来说,确实有点激动人心。
第一天,我就拟定了一份征文启事,希望通过这一活动,促进散文随笔版的进一步繁荣,响应者很多。有的网友将征文发到信箱。为了负责起见,又一一转贴到论坛,让网友读评。没过几天,故乡网即表示支持,并说明,奖品将由故乡网提供。一个月后,我看到了故乡有“乡土中国”栏目,各个省份都有自己的版块。我想了很久,申请了“燕赵之风”版块,旨在凝结和网聚河北籍优秀网络写手和优秀作品。
这样的一种氛围,是令人陶醉的。记得那年春节回家,将自己老家的电话留在论坛,春节,不少朋友打来电话,祝好拜年。尽管外面冰冻三尺,大地风寒,但心中却洋溢着浓郁的暖意。每每想起这些朋友,眼眶潮湿,心里不由得一阵感动。直到现在,我仍旧深深爱着那里和他们。那时候,我真的觉得,一个论坛,网结着天南地北的众多朋友,虽然没有见过一面,但大家都在用赤诚和热心,在一个虚拟的论坛,用心交流,以心换心。
没过多少天,故乡网开始不稳定起来,管理员松懈,主页更新迟缓。凋敝的景象逐渐显露出来,这是最令人痛心的。进而,故乡网消失了,像是一面盛夏的湖水,在暴烈的网络大地,没有一个声响,就烟消云散了。它的社区随之沉溺。大约三个月之后,有朋友发信箱问候,告知新的故乡社区网址。这时候,它已经更名为流浪社区了,挂靠是汽车天下的服务器。正当大家欢庆之时,流浪社区再次失踪,除了管理员和接到通知的网友们,谁也不知道它到底去了哪里。
那段时间,每次打开收藏的“流浪社区”网址,页面一片空白。任凭怎么样,多少次刷新页面,仍旧是找不到我要的页面。那时心里,总是不快的,很沮丧,觉得这个网站不可能一下子就消失了,即使一条鱼儿,在水面吐出一串泡沫之后,再长时间的水中游动,也会再次冒出来。有几次,一个人怔怔地坐在屏幕前,看着空白,竟然不知道应当把自己放在哪里才算合适。
对一个熟悉的论坛,热爱的论坛,对于一个创建者和参与者,久而久之,情感和心理的依赖会生成一种疾病。在那里,我认识了好多的网友,如已经成名的作家李西闽、郭发财、卢一萍、黄土路、风铃子、殇喜、于兰、方方先生等人,诗人余畅、雍人、丹姐姐以及民间故事家滢滢等网友。没有功利,出自对文字的热爱,对一个网站的热衷,文字相交,形神相容。字字句句当中,都是极为真实和美好的。以致我在其他论坛遭遇到不同待遇之后,这里就成为了安静身心的温暖湿地。
硝烟之后
一个人的冲撞应当不是罪过。网络在某些时候呈现出的群体性是显而易见的。偌大的网海,文学论坛如雨后春笋蓬勃而起。我仍旧是一个“新生”,站在岸边,潮水冲刷脚踝,远处苍茫,除了天空的太阳,什么也看不真切。一个渴望远航的人,他最缺少的不是船只,而是风帆和划桨。从sohu、榕树下到故乡,我的互联网航程在风中,在阳光下,沉寂或者喧哗,前进或者停留,固定抑或烦躁,都在某种程度上觉得了自一个人在虚拟之中的真实存在。
再上来看,那么多的人,发出声音,还有一些帖子,早已沉到谷底。也翻看了许多人的作品。或许是自己偏爱,或者说对新的散文写作方式的质疑,而导致了与其他网友的大规模的冲突。其中,与黄海、玄武、谯楼、萧然、粒子等人的冲突尤为尖锐。后来,当时为版主的江南梅女士与我的冲突最为激烈。当时情景,真如硝烟弥漫的“战场”,唇枪舌剑,各不相让,更甚者,使用了最为简单粗暴的语言,如操、日以及将人喻为牲畜的词汇,并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较量”和“对峙”。
我是一个胆汁型的人,自以为性格直爽,且容易激动,情绪化严重。一时的愤怒或者愉悦可以让我不顾一切。到现在也是,与上述朋友的冲突,起因和后果现在都记不大清楚了。只记得一些断断续续的细节。对于当时口出坏言,现在想起来,自觉感到羞愧。其实,网络冲突只是意见不同,对文字的观照方式有别,不可能涉及到日常生活和个人隐私。一场冲突之后,照旧在那儿玩。而我没有想到的是,一位已经成绩不错的散文作者竟然将这些事情用电话告知了另外一些朋友,还有几个杂志编辑——将虚拟化为真实,或者寻求一种发泄,倾诉的出口乃至有意的庇护。
硝烟之后,是平静。由此而产生的偏见和排斥心理在所难免,这些都是正常的,一段时间之后,大家平心静气,逐一成为了要好朋友。散文家黄海创办了原散文论坛,我加入,在其中,与玄武、黄海、谯楼、粒子、陈洪金、江南梅等朋友逐渐融合,很快冰释前嫌,成为好朋友。2002年,原散文论坛将首届“原散文”论坛年度奖授予了我。一个月后,收到黄海从西安汇来的600元奖金。
需要说的是,从开始文学业余的写作开始,我就一直拒绝参加省作协举办的各类文学奖。似乎是看惯和听惯了各类官方评奖的一贯操作,而在内心产生了严重的抵触心理。而对于首届原散文论坛奖,至今仍十分看重。除了这个奖本身之外,朋友的真诚和人性乃至写作者的秉性。这些我都没想到,硝烟之后,是理解和支持,融合和尊重。这样的意义已经超过了文字本身,而成为一种人性的亮点之一。
我们的外围
在建立聊天室时候,我采用了自己文章中的一段话:“这里开阔、寂静,要是没有风,所有的声音都是的自己的。”开阔、寂静,我极其喜欢这两个词语,在文字当中,应当是一种文字的存在和流动状态,是一个作者需要在文字中达到的境界。“要是没有风,所有的声音都是自己的。”这句话表明了自己的一种态度,坚持自我的写作,不被他人所撼动。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是去重复他人。论坛建立后,一些朋友前来捧场,马叙、黄海、沈念、玄武、廖无益、马海轶、阎文盛、谯楼、采薇、东篱、张生全、陈洪金、沈荣均、颜全飙、塞壬、碧青、杨汉立、李存刚、巴陵等等朋友陆续来到。
期间,一些朋友退出,自觉不自觉,有意或者无意,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来过,一起走过,在同一个网址之下,相互融合过。况且,这些朋友还常常来到,发言与否,都不重要,看也是一种关注和支持。最近,渔人、阿贝尔、薛暮冬、章浩、毛云尔、江少宾、宋晓斌、天水一色、扁舟一叶、一帘幽梦、西门佳公子的来到,以及老朋友淡舟、杨四海、颜全飙、东篱、碧青、龙玉纯、沈荣均、北城等人的长期支持,使得论坛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生命力。我总是觉得,在外围,一定要叫响这样一句话:我们来到,我们在路上,这是一个主题,每一个写作者都是自觉的,向上的,我们的写作决定着个人生命乃至灵魂的质量。
最初的天涯
天涯是中文bbs中最大的网站,舞文弄墨包括了各类体裁的网络文学。其中,长篇小说是最好的,吵的最凶,回帖最多。散文随笔和诗歌似乎诗歌点缀。记得当时的斑竹好像有雷立刚、慕容雪村、风吹佩兰、匪君子等人,都是一顶一的好手。但我根本不知道红脸到底是什么意思,也没有细究,只是觉得红脸很好玩。当然,也在版面上看到了黑脸和绿脸标志。
明白红脸标志的意思之后,便觉得这个地方挺好玩,人多,作品多,高手林立。便常常光顾了,贴自己作品。由于时间限制,很少去回复其他网友的帖子。这样说起来不好,国人讲究礼尚往来,看到许多网友回了自己的帖子,而没有“回敬”,一直觉得歉疚。
在天涯,我认识的第一位网友就是诗人匪君子了。在长达两年,混迹“天涯”时间内,匪君子一直是一个很好的斑竹和朋友,诗歌,很优秀,勤勉负责,态度平易。2003年下半年,诗歌和散文随笔等从舞文弄墨中拆分出来,叫作“诗言散语”的版面。开版之后,逐渐从舞文弄墨撤出来,跟着匪君子在诗言散语发贴回帖。 十分愉快,其中,阅读了大量的网友作品,也为匪君子、刀刀、薛舟、梁积林、东篱等诗人写了一些批评文章或读后感。自己也将一些诗歌贴出来,批评和鼓励同在,温暖与寒意并袭。无论怎样的回复,我觉得都是正常的。有一次,一个网友在我的诗歌帖子下面,骂了一句粗话,我看到了,很是生气,但没有说话。
这种沉默和自己的性格有关,也与当时对天涯乃至整个网络社会的神秘认识。我总是觉得,网络是虚幻的,人在各处,聚在一起说话,和现实没有任何牵连。生活中再为强大的灰尘,也无法浸入网络这个天地。由始而来的对网络的虚幻认识和神秘感,往往使我无所适从。一方面,害怕突然而至的网络攻击,另一方面是对网络交流乃至网络语言的轻视。因为它在很多时间,构不成对现实的人的任何威胁。
《圣经》上说,任何一种辱骂都是有罪的。人人都应当是相爱的,而不是侮辱和攻击。2004年7月,诗言散语再度拆分,划成“散文天下”(这个名字是一位网友起的,忘记了他的名字,很遗憾。)和“天涯诗会”两个版面。有一天上线,斑竹匪君子问我愿意不愿意做斑竹。对于这事,此前没想到过(那时候,老以为天涯的斑竹都是社区内部熟人或者公司人员担任的)。我犹豫了一下,答应了她。她又问我去新分的“散文天下”还是“天涯诗会”,我想了想,去新开版的“散文天下”。没几天,卢小雅兄也征询意见。至此,我才知道,在天涯,一般网友也可以申请加入斑竹队伍,这个发现,或许来的太晚了,但的确如此,我得承认,在网络乃至现实生活中,我是一个不善揣摩事情,甚至笨拙的人。
斑竹,版主,斑猪
初做斑竹(天涯在更换斑竹时,喜欢用“任命”二字,这是一个严重的官用词,对此,我是有些难以接受的。)是在故乡网社区的散文随笔。心血来潮举办的征文活动最终不了了之,现在想起来,真的愧对那些积极参与的网友。道歉是没有用的。直到现在,已经更名为流浪社区的散文随笔版,斑竹当中还挂着我的名字。第二次做斑竹就是自己申请的“燕赵之风”了。我一直觉得,“燕赵之风”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的网络文学论坛,已经成为了我网络生活乃至内心的一部分,像温暖的巢穴,疼痛与忧伤,愉悦与悲哀的根据地。
这是一个历程,从那儿,我看到了天涯的大和深。大的是人多,深的也是人多。网友的兴趣爱好,个人脾性和行文方式,构成了它的多愣性、复杂性和新异性。也由于此,天涯的争吵事件接连不断,在“舞文弄墨”时代,这样现象司空见惯。有人化多个马甲顶自己帖子,有人以马甲为自己写评叫好(我好像也干过1次)。当然,倒版(请自己不喜欢的斑竹辞职)的事情也常有发生。只是,当初,只是一个涉水不深的“新生”,别说参与了,就连如何发言都缺乏根本的兴趣。这不能说,我是个懦弱的人,且总是觉得,对于写字的人来说,把字写好是最大的根本。
开版之后,人气倍增,令人欣喜。一个月后,卢小雅和我又分别(先后)邀请了宋晓杰、塞壬歌声、冉云飞、淡舟、朱千华、孟庆德、西西里柠檬等网友和准青年散文作家先后加入散文天下斑竹队伍。这是一个流动的方阵,也是bbs必然的途程。走了来了,id变换,而散文天下依旧。这其中有一种时间的恍惚感和沧桑感,穿梭之间,忽然有了一些改变。
无论在现实还是网络上,我是一个天真或者说不成熟的人,朋友乃至最亲的人都说我至今像个孩子。这点,我承认并且为自己高兴,一个的不成熟就会少却许多的世俗功利——成熟有时候意味着一场灾难。很多时候,看见自己或者别人的孩子,我常常想和孩子换一换——事实上,天真构成了我们最初的美德和最终的悲哀。2005年3月一天,蓦然打开一个帖子(我没有一再打开同一个帖子的习惯),看到的情况让我吃惊——几乎没作犹豫,便将帖子封口——这也是一种堵,专制的,令人不快的行为。
每一个id后面都有一个现实生活的人。我不想这样,或者说,一个渴望说自由话语的人,对他人的封堵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悖逆。这使我,在很长时间内感到愧疚和犹豫。再有一天或者两天,周末上午,坐在微机前,窗外春天的阳光真好,和风发暖。打开散文天下。却发现一个我混迹网络以来闻所未闻的帖子,涉及到现实生活具体人事。以我个人有限的法律意识,显然已经构成了人身攻击。我记得,看到之后,脑袋发炸,怔在那里,傻了一样。似乎从那一刻开始,我才真的醒悟:网络比现实更为现实。如果以前觉得internet是个托梦想,寄精神的浩瀚宇宙,那么现在,我真的看到了这座精神楼宇的阴暗和倒塌。
或许正是因为我的封堵,一些网友纷纷质询,接二连三,要我“道歉”和“辞职”,这种热情,似乎可以叫人看到一种真希望。有一天,打开信箱,看到一个最好的朋友,将一些相关帖子复制过来,看到其中一位勇气不竭,连连发言参与质询我的网友的一个名叫《如何倒版》的文章,不由冒出一身冷汗。此前几天,坐在车上看一本关于前苏联高层内部政治斗争的书,不知道怎么着,忽然就联想到了《如何倒版》这篇网文——我再一次感到失望,网络精神楼宇一片残废,再不是美奂美仑,叫我依赖和热爱了的地方了。
4月,几位好朋友拉我到几个纸煤所办论坛和计酬论坛作斑竹。还有一家著名的杂志,以纸煤为依托,开版网上论坛,且计酬,让我届时加入管理队伍——都是很好的朋友,我不得不感谢和信任他们。而对于天涯,关于internet,它让我看到了更深的东西——关于品格、尊严、人性、虚拟……除此之外,我真的不知道,在网络之中,明暗,虚实之间,到底还有多少隐藏?
我的博客,我们的散文中国
逐渐,对天涯,有了厌倦,这种情绪无可阻挡。对于天涯,除了散文天下、舞文弄墨和天涯诗会,还去闲闲书话和贴图专区。去关天茶舍几次,因为少参与,也就没有多大的兴趣。我常常觉得,一个人坐在屏幕面前,网上的世界是相对隔绝的,你能看到,但不可触摸,可以说出,但不是口无遮拦。这样的一种限制,我觉得,大概就是网络于具体个人的局限性所在了。
刀客——我一直很迷恋,那种沧桑、决绝、孤独和隐忍,乃至杀戮的不可逃脱性,都体现了一种血性——或许叫铁血更为合适。2005年春天,收到新疆朋友蓝色神经末梢寄来的一把精致的英吉沙小刀,她告诉我,这刀子是维族艺人手工打造的+现在市面上卖的大都是批量生产的。我喜欢那种锋利,略显粗糙的刀身,以及简单的刀鞘,甚至在深夜握在手中那种直逼灵魂的寒意。
具体到我的那些文字作品——刀子或者刀子的光亮,我最希望它们很好地蕴含和拥有,尽管我做不到,但我一直以为,闪着刀子的亮光的文字一定是令人欣慰的,我不希望在这里获得哲理、知识、情趣等等之类的阅读快感,而是有一种逼近生命、生存(个体或者群体)、生活乃至良知和人文精神的某种切入感和疼痛感。有不少编辑和朋友说:你的文章太直接了,丰密,不留余地;甚至还说,你的文章缺乏诗意,应在空灵上下功夫。
关于这些,我感到沮丧,对自己的。我知道朋友们的好意,从内心感谢他们。但我的性格决定了我的那些文字必然是直接的,不懂迂回和幽暗的。隐喻、譬喻、诗意和空灵满地都是——我不想再次伏在众多人后面,一点点拣拾和打磨。我的这种认知无异是致命的,也想到改变,以故事和情节,诗意和千篇一律的空灵来获得另一种认可。但事实的情况是:这些不是文章的骨头,像一张美丽的皮肤,刺青和纹身可能会使皮肤变得干燥,阻挡了水份乃至空气和阳光的进出。
与此同时,外围文学论坛也快近两年了,它一直是平稳的,是干净的,没有功利和欲望,在我的感觉中,只是“我们”的一个后花园,小小的,花草不够繁茂,鸟雀不常飞过。这是一个安静的地方——可以没有更多的人,但不可以自垒高墙——每一个论坛都应当是开放的,向他人,向更多的人,同道和非道,后生和前辈,像一面湖泊一样,每一条鱼都可以进入和跃起,每一个钓鱼者都可以坐在湖边,或者跳进来,坐山水,观日月,来回畅游,垂钓和捕捉自己喜欢的热爱的。
我越来越发现,时间久了,我会对某个事情或者事物突然间兴趣减退,一次次靠近,亲热之后,是持续的热情,尔后慢慢消淡。我也是一个没有多大野心的人——野心在很多时候是比刀子还要锋利的器皿,让我想起威力巨大的高科技制导武器——我希望安静——现在,因为单位没有开通宽带,一周要在那里待5天,晚上和中午,我愿意在书籍中坐下和躺下,看,想,有几次香烟掉在被子上,烧出一个黄色的窟窿,看起来像是一张枯燥的嘴巴。很多次睡着之后,再醒来,忽然觉得什么都毫无意义,活着,工作,写作,本身都是一些什么呢?无非给自己制造一个幻象,一个心情,一种认知和记录的方式,如此多年,沮丧的心情总是要持续到另一件紧迫事情的到来。
在论坛,我很少回复自己的帖子——自己的,有人看就是幸运,他们说的都是对的,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我们是差异的,不相同的。我也常常这样觉得:因为internet,我们这些网民,蔚蓝浩瀚,深浅不一,礁石暗藏,万物竞存,鲨鱼纵横的所在,构成了我们的另一种生活。而回转身来,关闭,屏幕暗黑,犹如夜晚,起身离开一个世界,另一个世界豁然打开。摘下一个面具,再换上另一个马甲,处在两端之间的人,我总是觉得,这样的一种生活,叫人觉得,自由且拘束,庸俗而新奇。
我的网络,我的江湖
Internet,从感动开始
1999年冬天,枯了的树木在地面和空中发出锐响。夜已经很深了,一个人坐在微机前,打开单位局域网,在bbs,看到一组转载的、没有经过任何技术处理的“感动中国”照片——人世的真实图景,枯树一样的哀叹、伤鸟般的张望、蚯蚓的蠕动、蒙难的生命乃至宿命的屈辱和悲痛。一个个的生存瞬间和生命状态,让我这个刚刚进入优闲生活的人突然间泪流满面,内心似乎有一根根尖锐的刺,一下下刺进去。那是我多年以来最隆重的一次感动,在庞大的生存和众多的生灵面前,隔着屏幕看到同类的疼痛与悲哀,蓦然想起旧年的乡村生活,乃至在很多时候,在城市边缘目击的贫穷人们,以最原始的身体在苍茫大地上,以拙扑而又原始的形式,一点点地旅行着个己的生活和生命。
也就是这一组图片,直接引发了我对internet的兴趣。那时候,单位仍旧没有接通宽带,只有固定电话可以拨号上网。那一瞬间,几乎没有犹豫,就快地设定了网络链接。一阵喧响之后,首先打开的是sohu。单位一些it同事经常提起这个网站,说到它不少事迹。多年过去了,除了不断更换的内容和广告之外,sohu主页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改动。第一次浏览的信息,还是那些深受感动的图片,用它的搜索引擎搜索,找到之后,迅速下载。
榕树下的忧郁
这里,有必要交待一下个人的文学写作,直到现在,仅仅是爱好而已,或者说,它让我继承了少年时代的一个梦想。记得自己得第一首诗歌是写给女同学张美丽的,第一篇小说是从母亲和他人的谈话中听来的。诗歌居然在当时的日报上发来出来,这万万没有想到。小说早已销声匿迹,沉埋在故乡的麦地里了。中断6年的文学练习,在异乡复苏,似乎春天的虫子,几个蠕动之后,就爬出了地面。
当晚或者第二天中午,打开信箱,收到几个回执信,有三个通过了,一个被退回。我注意到了录用信和退稿信的措辞,怎么也像专业文学期刊,统一打印的退稿单。理由千篇一律,态度不冷不热。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官僚或者权威主义),再次引发我的不快。总觉得这后面有一个阴影,轮廓不清,把心情笼罩得一片黯淡。
打开网址,屏幕上出现自己的id和作品,已有100多只鼠标点过了,有一些态度诚恳,意见暖人的回复。收信的不快烟消云散。这样归功于那些陌生的id,是他们,在阅读或者单纯的点击中,使得一个网络新人感到快乐和欣慰。之后,半年时间内,我在那里混迹,几百件作品在其中悬挂。某一年,榕树下举办网络大赛,我的一组散文名为《简单生活叙事》的散文进入复赛。或许是功利因素,上网更多了,固话拨号,有时候半天链接不到服务器,一时间心情沉郁,似乎失去了重要的东西一样。
故乡:温暖安静的湿地
浏览了主页内容,进入社区,打开散文随笔栏目,看了一些网友的文字。但没有一篇令自己满意,或者说,唯美的写作,心情的叙事,小资和笨拙的心灵关照,使得文章的情感显得虚弱而又矫情。这是我极力摈弃的,也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反感。发贴之后,受到了斑竹乃至网友的好评,参与的热情迅速高涨起来。几天后,再次登录,收到管理员的短消息,问我愿否加入斑竹行列。这对于一个初入网络文学论坛的“新生”来说,确实有点激动人心。
第一天,我就拟定了一份征文启事,希望通过这一活动,促进散文随笔版的进一步繁荣,响应者很多。有的网友将征文发到信箱。为了负责起见,又一一转贴到论坛,让网友读评。没过几天,故乡网即表示支持,并说明,奖品将由故乡网提供。一个月后,我看到了故乡有“乡土中国”栏目,各个省份都有自己的版块。我想了很久,申请了“燕赵之风”版块,旨在凝结和网聚河北籍优秀网络写手和优秀作品。
这样的一种氛围,是令人陶醉的。记得那年春节回家,将自己老家的电话留在论坛,春节,不少朋友打来电话,祝好拜年。尽管外面冰冻三尺,大地风寒,但心中却洋溢着浓郁的暖意。每每想起这些朋友,眼眶潮湿,心里不由得一阵感动。直到现在,我仍旧深深爱着那里和他们。那时候,我真的觉得,一个论坛,网结着天南地北的众多朋友,虽然没有见过一面,但大家都在用赤诚和热心,在一个虚拟的论坛,用心交流,以心换心。
没过多少天,故乡网开始不稳定起来,管理员松懈,主页更新迟缓。凋敝的景象逐渐显露出来,这是最令人痛心的。进而,故乡网消失了,像是一面盛夏的湖水,在暴烈的网络大地,没有一个声响,就烟消云散了。它的社区随之沉溺。大约三个月之后,有朋友发信箱问候,告知新的故乡社区网址。这时候,它已经更名为流浪社区了,挂靠是汽车天下的服务器。正当大家欢庆之时,流浪社区再次失踪,除了管理员和接到通知的网友们,谁也不知道它到底去了哪里。
那段时间,每次打开收藏的“流浪社区”网址,页面一片空白。任凭怎么样,多少次刷新页面,仍旧是找不到我要的页面。那时心里,总是不快的,很沮丧,觉得这个网站不可能一下子就消失了,即使一条鱼儿,在水面吐出一串泡沫之后,再长时间的水中游动,也会再次冒出来。有几次,一个人怔怔地坐在屏幕前,看着空白,竟然不知道应当把自己放在哪里才算合适。
对一个熟悉的论坛,热爱的论坛,对于一个创建者和参与者,久而久之,情感和心理的依赖会生成一种疾病。在那里,我认识了好多的网友,如已经成名的作家李西闽、郭发财、卢一萍、黄土路、风铃子、殇喜、于兰、方方先生等人,诗人余畅、雍人、丹姐姐以及民间故事家滢滢等网友。没有功利,出自对文字的热爱,对一个网站的热衷,文字相交,形神相容。字字句句当中,都是极为真实和美好的。以致我在其他论坛遭遇到不同待遇之后,这里就成为了安静身心的温暖湿地。
硝烟之后
一个人的冲撞应当不是罪过。网络在某些时候呈现出的群体性是显而易见的。偌大的网海,文学论坛如雨后春笋蓬勃而起。我仍旧是一个“新生”,站在岸边,潮水冲刷脚踝,远处苍茫,除了天空的太阳,什么也看不真切。一个渴望远航的人,他最缺少的不是船只,而是风帆和划桨。从sohu、榕树下到故乡,我的互联网航程在风中,在阳光下,沉寂或者喧哗,前进或者停留,固定抑或烦躁,都在某种程度上觉得了自一个人在虚拟之中的真实存在。
再上来看,那么多的人,发出声音,还有一些帖子,早已沉到谷底。也翻看了许多人的作品。或许是自己偏爱,或者说对新的散文写作方式的质疑,而导致了与其他网友的大规模的冲突。其中,与黄海、玄武、谯楼、萧然、粒子等人的冲突尤为尖锐。后来,当时为版主的江南梅女士与我的冲突最为激烈。当时情景,真如硝烟弥漫的“战场”,唇枪舌剑,各不相让,更甚者,使用了最为简单粗暴的语言,如操、日以及将人喻为牲畜的词汇,并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较量”和“对峙”。
我是一个胆汁型的人,自以为性格直爽,且容易激动,情绪化严重。一时的愤怒或者愉悦可以让我不顾一切。到现在也是,与上述朋友的冲突,起因和后果现在都记不大清楚了。只记得一些断断续续的细节。对于当时口出坏言,现在想起来,自觉感到羞愧。其实,网络冲突只是意见不同,对文字的观照方式有别,不可能涉及到日常生活和个人隐私。一场冲突之后,照旧在那儿玩。而我没有想到的是,一位已经成绩不错的散文作者竟然将这些事情用电话告知了另外一些朋友,还有几个杂志编辑——将虚拟化为真实,或者寻求一种发泄,倾诉的出口乃至有意的庇护。
硝烟之后,是平静。由此而产生的偏见和排斥心理在所难免,这些都是正常的,一段时间之后,大家平心静气,逐一成为了要好朋友。散文家黄海创办了原散文论坛,我加入,在其中,与玄武、黄海、谯楼、粒子、陈洪金、江南梅等朋友逐渐融合,很快冰释前嫌,成为好朋友。2002年,原散文论坛将首届“原散文”论坛年度奖授予了我。一个月后,收到黄海从西安汇来的600元奖金。
需要说的是,从开始文学业余的写作开始,我就一直拒绝参加省作协举办的各类文学奖。似乎是看惯和听惯了各类官方评奖的一贯操作,而在内心产生了严重的抵触心理。而对于首届原散文论坛奖,至今仍十分看重。除了这个奖本身之外,朋友的真诚和人性乃至写作者的秉性。这些我都没想到,硝烟之后,是理解和支持,融合和尊重。这样的意义已经超过了文字本身,而成为一种人性的亮点之一。
我们的外围
在建立聊天室时候,我采用了自己文章中的一段话:“这里开阔、寂静,要是没有风,所有的声音都是的自己的。”开阔、寂静,我极其喜欢这两个词语,在文字当中,应当是一种文字的存在和流动状态,是一个作者需要在文字中达到的境界。“要是没有风,所有的声音都是自己的。”这句话表明了自己的一种态度,坚持自我的写作,不被他人所撼动。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是去重复他人。论坛建立后,一些朋友前来捧场,马叙、黄海、沈念、玄武、廖无益、马海轶、阎文盛、谯楼、采薇、东篱、张生全、陈洪金、沈荣均、颜全飙、塞壬、碧青、杨汉立、李存刚、巴陵等等朋友陆续来到。
期间,一些朋友退出,自觉不自觉,有意或者无意,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来过,一起走过,在同一个网址之下,相互融合过。况且,这些朋友还常常来到,发言与否,都不重要,看也是一种关注和支持。最近,渔人、阿贝尔、薛暮冬、章浩、毛云尔、江少宾、宋晓斌、天水一色、扁舟一叶、一帘幽梦、西门佳公子的来到,以及老朋友淡舟、杨四海、颜全飙、东篱、碧青、龙玉纯、沈荣均、北城等人的长期支持,使得论坛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生命力。我总是觉得,在外围,一定要叫响这样一句话:我们来到,我们在路上,这是一个主题,每一个写作者都是自觉的,向上的,我们的写作决定着个人生命乃至灵魂的质量。
最初的天涯
天涯是中文bbs中最大的网站,舞文弄墨包括了各类体裁的网络文学。其中,长篇小说是最好的,吵的最凶,回帖最多。散文随笔和诗歌似乎诗歌点缀。记得当时的斑竹好像有雷立刚、慕容雪村、风吹佩兰、匪君子等人,都是一顶一的好手。但我根本不知道红脸到底是什么意思,也没有细究,只是觉得红脸很好玩。当然,也在版面上看到了黑脸和绿脸标志。
明白红脸标志的意思之后,便觉得这个地方挺好玩,人多,作品多,高手林立。便常常光顾了,贴自己作品。由于时间限制,很少去回复其他网友的帖子。这样说起来不好,国人讲究礼尚往来,看到许多网友回了自己的帖子,而没有“回敬”,一直觉得歉疚。
在天涯,我认识的第一位网友就是诗人匪君子了。在长达两年,混迹“天涯”时间内,匪君子一直是一个很好的斑竹和朋友,诗歌,很优秀,勤勉负责,态度平易。2003年下半年,诗歌和散文随笔等从舞文弄墨中拆分出来,叫作“诗言散语”的版面。开版之后,逐渐从舞文弄墨撤出来,跟着匪君子在诗言散语发贴回帖。 十分愉快,其中,阅读了大量的网友作品,也为匪君子、刀刀、薛舟、梁积林、东篱等诗人写了一些批评文章或读后感。自己也将一些诗歌贴出来,批评和鼓励同在,温暖与寒意并袭。无论怎样的回复,我觉得都是正常的。有一次,一个网友在我的诗歌帖子下面,骂了一句粗话,我看到了,很是生气,但没有说话。
这种沉默和自己的性格有关,也与当时对天涯乃至整个网络社会的神秘认识。我总是觉得,网络是虚幻的,人在各处,聚在一起说话,和现实没有任何牵连。生活中再为强大的灰尘,也无法浸入网络这个天地。由始而来的对网络的虚幻认识和神秘感,往往使我无所适从。一方面,害怕突然而至的网络攻击,另一方面是对网络交流乃至网络语言的轻视。因为它在很多时间,构不成对现实的人的任何威胁。
《圣经》上说,任何一种辱骂都是有罪的。人人都应当是相爱的,而不是侮辱和攻击。2004年7月,诗言散语再度拆分,划成“散文天下”(这个名字是一位网友起的,忘记了他的名字,很遗憾。)和“天涯诗会”两个版面。有一天上线,斑竹匪君子问我愿意不愿意做斑竹。对于这事,此前没想到过(那时候,老以为天涯的斑竹都是社区内部熟人或者公司人员担任的)。我犹豫了一下,答应了她。她又问我去新分的“散文天下”还是“天涯诗会”,我想了想,去新开版的“散文天下”。没几天,卢小雅兄也征询意见。至此,我才知道,在天涯,一般网友也可以申请加入斑竹队伍,这个发现,或许来的太晚了,但的确如此,我得承认,在网络乃至现实生活中,我是一个不善揣摩事情,甚至笨拙的人。
斑竹,版主,斑猪
初做斑竹(天涯在更换斑竹时,喜欢用“任命”二字,这是一个严重的官用词,对此,我是有些难以接受的。)是在故乡网社区的散文随笔。心血来潮举办的征文活动最终不了了之,现在想起来,真的愧对那些积极参与的网友。道歉是没有用的。直到现在,已经更名为流浪社区的散文随笔版,斑竹当中还挂着我的名字。第二次做斑竹就是自己申请的“燕赵之风”了。我一直觉得,“燕赵之风”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的网络文学论坛,已经成为了我网络生活乃至内心的一部分,像温暖的巢穴,疼痛与忧伤,愉悦与悲哀的根据地。
这是一个历程,从那儿,我看到了天涯的大和深。大的是人多,深的也是人多。网友的兴趣爱好,个人脾性和行文方式,构成了它的多愣性、复杂性和新异性。也由于此,天涯的争吵事件接连不断,在“舞文弄墨”时代,这样现象司空见惯。有人化多个马甲顶自己帖子,有人以马甲为自己写评叫好(我好像也干过1次)。当然,倒版(请自己不喜欢的斑竹辞职)的事情也常有发生。只是,当初,只是一个涉水不深的“新生”,别说参与了,就连如何发言都缺乏根本的兴趣。这不能说,我是个懦弱的人,且总是觉得,对于写字的人来说,把字写好是最大的根本。
开版之后,人气倍增,令人欣喜。一个月后,卢小雅和我又分别(先后)邀请了宋晓杰、塞壬歌声、冉云飞、淡舟、朱千华、孟庆德、西西里柠檬等网友和准青年散文作家先后加入散文天下斑竹队伍。这是一个流动的方阵,也是bbs必然的途程。走了来了,id变换,而散文天下依旧。这其中有一种时间的恍惚感和沧桑感,穿梭之间,忽然有了一些改变。
无论在现实还是网络上,我是一个天真或者说不成熟的人,朋友乃至最亲的人都说我至今像个孩子。这点,我承认并且为自己高兴,一个的不成熟就会少却许多的世俗功利——成熟有时候意味着一场灾难。很多时候,看见自己或者别人的孩子,我常常想和孩子换一换——事实上,天真构成了我们最初的美德和最终的悲哀。2005年3月一天,蓦然打开一个帖子(我没有一再打开同一个帖子的习惯),看到的情况让我吃惊——几乎没作犹豫,便将帖子封口——这也是一种堵,专制的,令人不快的行为。
每一个id后面都有一个现实生活的人。我不想这样,或者说,一个渴望说自由话语的人,对他人的封堵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悖逆。这使我,在很长时间内感到愧疚和犹豫。再有一天或者两天,周末上午,坐在微机前,窗外春天的阳光真好,和风发暖。打开散文天下。却发现一个我混迹网络以来闻所未闻的帖子,涉及到现实生活具体人事。以我个人有限的法律意识,显然已经构成了人身攻击。我记得,看到之后,脑袋发炸,怔在那里,傻了一样。似乎从那一刻开始,我才真的醒悟:网络比现实更为现实。如果以前觉得internet是个托梦想,寄精神的浩瀚宇宙,那么现在,我真的看到了这座精神楼宇的阴暗和倒塌。
或许正是因为我的封堵,一些网友纷纷质询,接二连三,要我“道歉”和“辞职”,这种热情,似乎可以叫人看到一种真希望。有一天,打开信箱,看到一个最好的朋友,将一些相关帖子复制过来,看到其中一位勇气不竭,连连发言参与质询我的网友的一个名叫《如何倒版》的文章,不由冒出一身冷汗。此前几天,坐在车上看一本关于前苏联高层内部政治斗争的书,不知道怎么着,忽然就联想到了《如何倒版》这篇网文——我再一次感到失望,网络精神楼宇一片残废,再不是美奂美仑,叫我依赖和热爱了的地方了。
4月,几位好朋友拉我到几个纸煤所办论坛和计酬论坛作斑竹。还有一家著名的杂志,以纸煤为依托,开版网上论坛,且计酬,让我届时加入管理队伍——都是很好的朋友,我不得不感谢和信任他们。而对于天涯,关于internet,它让我看到了更深的东西——关于品格、尊严、人性、虚拟……除此之外,我真的不知道,在网络之中,明暗,虚实之间,到底还有多少隐藏?
我的博客,我们的散文中国
逐渐,对天涯,有了厌倦,这种情绪无可阻挡。对于天涯,除了散文天下、舞文弄墨和天涯诗会,还去闲闲书话和贴图专区。去关天茶舍几次,因为少参与,也就没有多大的兴趣。我常常觉得,一个人坐在屏幕面前,网上的世界是相对隔绝的,你能看到,但不可触摸,可以说出,但不是口无遮拦。这样的一种限制,我觉得,大概就是网络于具体个人的局限性所在了。
刀客——我一直很迷恋,那种沧桑、决绝、孤独和隐忍,乃至杀戮的不可逃脱性,都体现了一种血性——或许叫铁血更为合适。2005年春天,收到新疆朋友蓝色神经末梢寄来的一把精致的英吉沙小刀,她告诉我,这刀子是维族艺人手工打造的+现在市面上卖的大都是批量生产的。我喜欢那种锋利,略显粗糙的刀身,以及简单的刀鞘,甚至在深夜握在手中那种直逼灵魂的寒意。
具体到我的那些文字作品——刀子或者刀子的光亮,我最希望它们很好地蕴含和拥有,尽管我做不到,但我一直以为,闪着刀子的亮光的文字一定是令人欣慰的,我不希望在这里获得哲理、知识、情趣等等之类的阅读快感,而是有一种逼近生命、生存(个体或者群体)、生活乃至良知和人文精神的某种切入感和疼痛感。有不少编辑和朋友说:你的文章太直接了,丰密,不留余地;甚至还说,你的文章缺乏诗意,应在空灵上下功夫。
关于这些,我感到沮丧,对自己的。我知道朋友们的好意,从内心感谢他们。但我的性格决定了我的那些文字必然是直接的,不懂迂回和幽暗的。隐喻、譬喻、诗意和空灵满地都是——我不想再次伏在众多人后面,一点点拣拾和打磨。我的这种认知无异是致命的,也想到改变,以故事和情节,诗意和千篇一律的空灵来获得另一种认可。但事实的情况是:这些不是文章的骨头,像一张美丽的皮肤,刺青和纹身可能会使皮肤变得干燥,阻挡了水份乃至空气和阳光的进出。
与此同时,外围文学论坛也快近两年了,它一直是平稳的,是干净的,没有功利和欲望,在我的感觉中,只是“我们”的一个后花园,小小的,花草不够繁茂,鸟雀不常飞过。这是一个安静的地方——可以没有更多的人,但不可以自垒高墙——每一个论坛都应当是开放的,向他人,向更多的人,同道和非道,后生和前辈,像一面湖泊一样,每一条鱼都可以进入和跃起,每一个钓鱼者都可以坐在湖边,或者跳进来,坐山水,观日月,来回畅游,垂钓和捕捉自己喜欢的热爱的。
我越来越发现,时间久了,我会对某个事情或者事物突然间兴趣减退,一次次靠近,亲热之后,是持续的热情,尔后慢慢消淡。我也是一个没有多大野心的人——野心在很多时候是比刀子还要锋利的器皿,让我想起威力巨大的高科技制导武器——我希望安静——现在,因为单位没有开通宽带,一周要在那里待5天,晚上和中午,我愿意在书籍中坐下和躺下,看,想,有几次香烟掉在被子上,烧出一个黄色的窟窿,看起来像是一张枯燥的嘴巴。很多次睡着之后,再醒来,忽然觉得什么都毫无意义,活着,工作,写作,本身都是一些什么呢?无非给自己制造一个幻象,一个心情,一种认知和记录的方式,如此多年,沮丧的心情总是要持续到另一件紧迫事情的到来。
在论坛,我很少回复自己的帖子——自己的,有人看就是幸运,他们说的都是对的,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我们是差异的,不相同的。我也常常这样觉得:因为internet,我们这些网民,蔚蓝浩瀚,深浅不一,礁石暗藏,万物竞存,鲨鱼纵横的所在,构成了我们的另一种生活。而回转身来,关闭,屏幕暗黑,犹如夜晚,起身离开一个世界,另一个世界豁然打开。摘下一个面具,再换上另一个马甲,处在两端之间的人,我总是觉得,这样的一种生活,叫人觉得,自由且拘束,庸俗而新奇。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