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直活到死
2020-12-14抒情散文江南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41 编辑
一直活到死华美与贫瘠,是我最大的困惑。精神中的豪华盛宴,使我抓住了自己的头发,提升。尽管这种提升有些自以为是。有时候我们的心灵,需
一直活到死华美与贫瘠,是我最大的困惑。精神中的豪华盛宴,使我抓住了自己的头发,提升。尽管这种提升有些自以为是。有时候我们的心灵,需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41 编辑 <br /><br /> 一直活到死
华美与贫瘠,是我最大的困惑。精神中的豪华盛宴,使我抓住了自己的头发,提升。尽管这种提升有些自以为是。有时候我们的心灵,需要这种羞涩的狂妄。我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自卑,并因此产生某种心理障碍。
那是一段很苦的日子。不出门,不接触朋友。蜷在自己的角落里,用目光抚摸世界。我的身体与他们始终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落寞,寡言,不喜欢水果。在近乎于沙漠状态中,我跋涉于精神的罗布泊。看书,写字,上网,听一些没有激情的音乐。在眼睛无法睁大时,我睡去。另一个白天,我醒来。然后再重复昨天的事情。
时光总是在漫不经心的梳理。有一次,我在无意中点开的一个博客中,看到一篇文字,她说到了张爱玲。一个说成名要趁早的人,能够忍受所有的孤寂。闭门,不接电话,不见客。死去六天后,被人发现。干枯的身子,裹着军绿色的毛毯,在冰冷的地板上躺着。她已经能够预见自己的结果,却又是那么安静,坦然。早在五十年前,她以冰雪透彻的洞察力,看穿俗事人情。成为与生活贴心贴肝,却又作壁上观的人。她对世界的一切,只有喜悦,任是再欣赏的一件东西,也不愿拥有。什么都是身外的,生死,喜悦,哀愁,皆是如此。天长地久,总是靠不住,心里欢喜地总要离去。她清醒中抓住了一点塌实的东西——胡兰成。原以为他可不懂情深何物,却能直见性命。
她在灯下与胡兰成和他当时的同居女友秀美对坐,"看看这房里,看看我(胡兰成)与秀美,直到夜深",竟然是"舍不得走"。她实在是爱他,不管这个人是汉奸,国贼,还是逃亡之人,她都会心甘情愿地陪他走下去。"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这个女子其时唯一个希望。可惜,浪荡子胡兰成那里懂得,张爱玲的内心凄凉。情深无依,哀怨日重。“你是到底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张爱玲本来便是以冷入笔,淡写人生。胡兰成是这个世界唯一能够温暖张爱玲,并且能够拉近她与世界距离的人,在她愿意进入暖意时,却狠命地往外推了她一把。自此,所有的热情均渐渐冷漠,人,事。情,物,于她而言,犹如把玩瓷器。“生得相亲,死也无恨”。爱玲做到了。在她早就准备好的简单的遗嘱中写及:我死后不要有任何仪式,将骨灰洒于水中或旷野。张爱玲晚年的日子,仿佛就是这样一心只求速死的。或者,是因为她的心已然死了,她何尝还会再计较身外声名和日常生活?我的眼睛无法回避这样的文字,然后心被撞疼。哀莫大于心死,说的就是这样吧。
看完文章之后,我想问的一个问题是:看穿世事之人,无非两种选择,一是,遁入空门,二是选择自杀。张爱玲被称为奇女子,不仅是因为她的文字,我想该是如此的智慧,和这份对生命的坚韧地忍耐力。身后大把大把的空白,犹如肩头覆雪。但是她能忍住,并且活到老死。有谁能比?我孱弱的灵魂都被震撼了。前段时间,一位长者,耐心地劝我好好生活,并且有睿智的语言。他说:生活就是忍耐,不是忍受东,就是忍受西。我们习惯了不停地诉说着忧伤,但是我们的痛苦却一直沉默。必定是有些东西被我们忽略,那应该是属于内心的细节,和对生命的尊重。我想对你说:我会一直活到死。
8/12
爱,是用来疼的
爱情,是要疼的。疼是目的,其过程即是说和做。语言的表达,在爱情中恰如和风细雨的滋润,而行动则是除草施肥。大多男女,希望时时有爱的语言在耳畔想起。一句话大可宽慰吾心。但语言只是基础,行动才是升华。爱一个人,为对方付出,做一些事情,才会巩固爱情的堡垒。倘若语言是柴薪的话,行动便是燃烧的火焰,只有两者相辅相成,爱情才会热烈持久。所以,疼爱是爱情之花不败的秘诀。
??
具体到女人,是需要男人来疼的。这疼爱里面有着大智慧。张爱玲一生孤苦,不是因了那个曾爱过她的男人——胡兰成负了他,而是她的生命中从没有一个男人,彻头彻尾地疼爱过她。胡对她多的只是猎奇、欣赏和征服,再加上一点点的虚荣。胡是懂张的。他点到了张的死穴。但,懂不是爱的全部,爱的另一部分是疼。胡从不疼张。他始终没有从心里把她当作一个弱女子看待。世人眼中的奇女子,隐忍了自己所有的悲伤。她是一个把眼泪返回胸膛,再抬头微笑的女子。
??
只有疼爱才会怜惜,才会以柔软的呵护之心,细腻地照顾与体贴对方。二人平素大致效仿了李清照和赵明诚博闻强记之雅事,诗词歌赋、音乐书画,样样谈及,有旁逸斜出的见解,言及动心之处二人相视一笑,颇多默契,却也仅仅是惜才爱才。胡与张从认识、相恋、成婚到分手,胡仅仅给张买过一件大衣而已。张爱的好友苏青曾撰文:家里的桌子、椅子、台布是我花钱买的,甚至于一枚铁钉,但是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张爱在穿起胡买的那件大衣时说,女人是欣喜于花爱的那个男人的钱的。
??
胡只是给了张爱玲一个“懂”字罢了。他对张没有用情的能力,只能用“懂”。他不敢疼,疼是动态,需要付出和牺牲;而懂是“静态”,是显摆却毫发无伤。面对“顶天立地,世界都为之起六种震动的张,胡用了别样的手法谈情说爱。说到此不由得岔开话头,言及人品与文品。胡的才学应是称得翘楚,但此类男子,依恃自己有些文采,深谙那些高处不胜寒的女子的寂寞,便以“懂得”二字轻扣心门。但凡有点品位的女子,希图男人的不是容貌、与财富,无非是才气罢了。一个错误的逻辑或观念:似乎有才便会疼女人、懂女人,于生活中有温情暖语。可叹的是,这世间又有多少男子是有才无德,能文无品。流氓与无赖,皆能写得一手招摇人眼的文字。聪慧如张爱玲依然没有逃脱此劫。她是欣喜着“见了他,低下头,把头低到尘埃里。”她得不到疼爱,却以母性的情怀疼惜胡。当胡把钱给了小周身无分文时,张寄给他自己的稿费。当胡于范秀美温州避难,张千里迢迢从上海赶来,看他,并且再次寄钱给他以资度日。她始终是疼他的,疼痛的心巢覆满白雪。以为翌日灿烂如春,会消淡一切冰冻,却不料又是漫天漫地的飞雪迎门,寒彻心骨。胡与范氏秀美者生活了一年之后,张才手书一封:我不爱你了,你是早就不爱我的了。此言背后,隐忍的心酸与重伤谁能体会?
??
念及此,心头疼痛,双手无力。不知道张是不是后悔。若果是我,我是后悔的。赔人赔心,赔幸福,还要赔钱,真是不堪。“我本将心托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张后半生颠沛流离,孤苦无依,最后默默地死去,不能说与胡无关。假若张没有遇到胡,想必会有另一种华美人生。何必说胡懂张?我宁愿张遇到的是一个心疼她的草野莽夫,还会有落到实处的塌实之感。
??
写到此,想起一同事讲的一件事:一对夫妇,年近花甲。自结婚那日起,便是男子做饭。几十年如初。妻子偶尔会挑剔饭的软硬,菜的咸淡,不合胃口等等。男子耐心听完,笑说改正,下次依旧操勺不误。听完时候,在座的女士皆唏嘘不禁,感慨这才是真正的爱情。疼一个人,疼到心里,不忍其苦,或受丝毫委屈。心甘情愿地付出,且几十年不变。这样的幸福不多了吧?
8/10
华美与贫瘠,是我最大的困惑。精神中的豪华盛宴,使我抓住了自己的头发,提升。尽管这种提升有些自以为是。有时候我们的心灵,需要这种羞涩的狂妄。我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自卑,并因此产生某种心理障碍。
那是一段很苦的日子。不出门,不接触朋友。蜷在自己的角落里,用目光抚摸世界。我的身体与他们始终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落寞,寡言,不喜欢水果。在近乎于沙漠状态中,我跋涉于精神的罗布泊。看书,写字,上网,听一些没有激情的音乐。在眼睛无法睁大时,我睡去。另一个白天,我醒来。然后再重复昨天的事情。
时光总是在漫不经心的梳理。有一次,我在无意中点开的一个博客中,看到一篇文字,她说到了张爱玲。一个说成名要趁早的人,能够忍受所有的孤寂。闭门,不接电话,不见客。死去六天后,被人发现。干枯的身子,裹着军绿色的毛毯,在冰冷的地板上躺着。她已经能够预见自己的结果,却又是那么安静,坦然。早在五十年前,她以冰雪透彻的洞察力,看穿俗事人情。成为与生活贴心贴肝,却又作壁上观的人。她对世界的一切,只有喜悦,任是再欣赏的一件东西,也不愿拥有。什么都是身外的,生死,喜悦,哀愁,皆是如此。天长地久,总是靠不住,心里欢喜地总要离去。她清醒中抓住了一点塌实的东西——胡兰成。原以为他可不懂情深何物,却能直见性命。
她在灯下与胡兰成和他当时的同居女友秀美对坐,"看看这房里,看看我(胡兰成)与秀美,直到夜深",竟然是"舍不得走"。她实在是爱他,不管这个人是汉奸,国贼,还是逃亡之人,她都会心甘情愿地陪他走下去。"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这个女子其时唯一个希望。可惜,浪荡子胡兰成那里懂得,张爱玲的内心凄凉。情深无依,哀怨日重。“你是到底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张爱玲本来便是以冷入笔,淡写人生。胡兰成是这个世界唯一能够温暖张爱玲,并且能够拉近她与世界距离的人,在她愿意进入暖意时,却狠命地往外推了她一把。自此,所有的热情均渐渐冷漠,人,事。情,物,于她而言,犹如把玩瓷器。“生得相亲,死也无恨”。爱玲做到了。在她早就准备好的简单的遗嘱中写及:我死后不要有任何仪式,将骨灰洒于水中或旷野。张爱玲晚年的日子,仿佛就是这样一心只求速死的。或者,是因为她的心已然死了,她何尝还会再计较身外声名和日常生活?我的眼睛无法回避这样的文字,然后心被撞疼。哀莫大于心死,说的就是这样吧。
看完文章之后,我想问的一个问题是:看穿世事之人,无非两种选择,一是,遁入空门,二是选择自杀。张爱玲被称为奇女子,不仅是因为她的文字,我想该是如此的智慧,和这份对生命的坚韧地忍耐力。身后大把大把的空白,犹如肩头覆雪。但是她能忍住,并且活到老死。有谁能比?我孱弱的灵魂都被震撼了。前段时间,一位长者,耐心地劝我好好生活,并且有睿智的语言。他说:生活就是忍耐,不是忍受东,就是忍受西。我们习惯了不停地诉说着忧伤,但是我们的痛苦却一直沉默。必定是有些东西被我们忽略,那应该是属于内心的细节,和对生命的尊重。我想对你说:我会一直活到死。
8/12
爱,是用来疼的
爱情,是要疼的。疼是目的,其过程即是说和做。语言的表达,在爱情中恰如和风细雨的滋润,而行动则是除草施肥。大多男女,希望时时有爱的语言在耳畔想起。一句话大可宽慰吾心。但语言只是基础,行动才是升华。爱一个人,为对方付出,做一些事情,才会巩固爱情的堡垒。倘若语言是柴薪的话,行动便是燃烧的火焰,只有两者相辅相成,爱情才会热烈持久。所以,疼爱是爱情之花不败的秘诀。
??
具体到女人,是需要男人来疼的。这疼爱里面有着大智慧。张爱玲一生孤苦,不是因了那个曾爱过她的男人——胡兰成负了他,而是她的生命中从没有一个男人,彻头彻尾地疼爱过她。胡对她多的只是猎奇、欣赏和征服,再加上一点点的虚荣。胡是懂张的。他点到了张的死穴。但,懂不是爱的全部,爱的另一部分是疼。胡从不疼张。他始终没有从心里把她当作一个弱女子看待。世人眼中的奇女子,隐忍了自己所有的悲伤。她是一个把眼泪返回胸膛,再抬头微笑的女子。
??
只有疼爱才会怜惜,才会以柔软的呵护之心,细腻地照顾与体贴对方。二人平素大致效仿了李清照和赵明诚博闻强记之雅事,诗词歌赋、音乐书画,样样谈及,有旁逸斜出的见解,言及动心之处二人相视一笑,颇多默契,却也仅仅是惜才爱才。胡与张从认识、相恋、成婚到分手,胡仅仅给张买过一件大衣而已。张爱的好友苏青曾撰文:家里的桌子、椅子、台布是我花钱买的,甚至于一枚铁钉,但是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张爱在穿起胡买的那件大衣时说,女人是欣喜于花爱的那个男人的钱的。
??
胡只是给了张爱玲一个“懂”字罢了。他对张没有用情的能力,只能用“懂”。他不敢疼,疼是动态,需要付出和牺牲;而懂是“静态”,是显摆却毫发无伤。面对“顶天立地,世界都为之起六种震动的张,胡用了别样的手法谈情说爱。说到此不由得岔开话头,言及人品与文品。胡的才学应是称得翘楚,但此类男子,依恃自己有些文采,深谙那些高处不胜寒的女子的寂寞,便以“懂得”二字轻扣心门。但凡有点品位的女子,希图男人的不是容貌、与财富,无非是才气罢了。一个错误的逻辑或观念:似乎有才便会疼女人、懂女人,于生活中有温情暖语。可叹的是,这世间又有多少男子是有才无德,能文无品。流氓与无赖,皆能写得一手招摇人眼的文字。聪慧如张爱玲依然没有逃脱此劫。她是欣喜着“见了他,低下头,把头低到尘埃里。”她得不到疼爱,却以母性的情怀疼惜胡。当胡把钱给了小周身无分文时,张寄给他自己的稿费。当胡于范秀美温州避难,张千里迢迢从上海赶来,看他,并且再次寄钱给他以资度日。她始终是疼他的,疼痛的心巢覆满白雪。以为翌日灿烂如春,会消淡一切冰冻,却不料又是漫天漫地的飞雪迎门,寒彻心骨。胡与范氏秀美者生活了一年之后,张才手书一封:我不爱你了,你是早就不爱我的了。此言背后,隐忍的心酸与重伤谁能体会?
??
念及此,心头疼痛,双手无力。不知道张是不是后悔。若果是我,我是后悔的。赔人赔心,赔幸福,还要赔钱,真是不堪。“我本将心托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张后半生颠沛流离,孤苦无依,最后默默地死去,不能说与胡无关。假若张没有遇到胡,想必会有另一种华美人生。何必说胡懂张?我宁愿张遇到的是一个心疼她的草野莽夫,还会有落到实处的塌实之感。
??
写到此,想起一同事讲的一件事:一对夫妇,年近花甲。自结婚那日起,便是男子做饭。几十年如初。妻子偶尔会挑剔饭的软硬,菜的咸淡,不合胃口等等。男子耐心听完,笑说改正,下次依旧操勺不误。听完时候,在座的女士皆唏嘘不禁,感慨这才是真正的爱情。疼一个人,疼到心里,不忍其苦,或受丝毫委屈。心甘情愿地付出,且几十年不变。这样的幸福不多了吧?
8/10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