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以温婉的姿势,坚守或向往[原创]

2020-12-14叙事散文江湖一刀
——序谢晓玲散文集《向山水漫溯》读谢晓玲的散文,首先生发感觉的,是她的语言:自然。朴实。清丽。在一篇有关散文的随笔里,我曾说到:“散文的语言,应是本色的。朴素、自然、流畅、简净。无论绘景状物,叙事记人,在看似不经意的信笔拈来中,经过情感的灌
  ——序谢晓玲散文集《向山水漫溯》
                   
                 
  读谢晓玲的散文,首先生发感觉的,是她的语言:自然。朴实。清丽。在一篇有关散文的随笔里,我曾说到:“散文的语言,应是本色的。朴素、自然、流畅、简净。无论绘景状物,叙事记人,在看似不经意的信笔拈来中,经过情感的灌注,写意的磨炼,又极见功夫和用心……这实在像一种花,乍一看,难有惊艳感。细观之,颇有不俗处。如果可以,我愿意叫她雏菊、金银花,或者三色堇。那朴素的朵盏里,似乎蕴蓄着能够弥漫一生的寂静和素美。”现在看来,这段话,仿佛就是专为谢晓玲散文写的。
                 
  一直觉得,对写作者而言,语言即思想,语言即感觉。这种思想和感觉,既是文章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作者的情思感觉所依,既是作者在作品中自然呈现出的,也是读者从文字中领会感悟到的。打开这本《向山水漫溯》,翻读那或长或短的几十篇文章,透过语言的表象,我们不难感觉到谢晓玲的“感觉”:敏锐。细腻。温婉。她的经历,是一般教师的经历。从校门到校门,从书本到书本,生活的面和圈,都不免狭窄。但因其敏锐,不多的经历、体验和感触,都在她文字里得了充分体现。这与她的细腻,与她文思的纤敏和柔情,与她对生活细致的融入和体悟,是密不可分的。
                 
  与其说,这是一种写作艺术,或感觉状态,勿宁说,这是一种生活姿势。我姑且叫她“温婉的姿势”。但是,我感兴趣的,并不是这种姿势,而是这种姿势的意味。或者说,是这种姿势背后隐含着的东西。
                 
  写字的人交往,大多是经由文字,再认识文字的主人。我与谢晓玲,也是这样。最先接触到的,是她关于故乡的一些篇什。读后的感觉是:往事已然成为背景,她仍然执着地坚守在某个角落,深情地怀念。她的语言,是朴素的。她的笔调,是清丽的。她的感觉和心怀,则是深蕴、温婉的。这或许与她早年的生活经历有关,与她故乡的山水风物有关。岁月不居,但如流的光阴走过,总会有些什么潜藏下来,成为我们回忆的根源,成为精神和灵魂的组成部分,并通过言行举止,一点点地体现出来。
                 
  见面后,这种感受更明晰了。因为那些文字,我们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她的言语,和她的衣着一样,素朴,简洁。她的姿势,和她的相貌一样,谦和,柔婉。但她的举止里,又自有一种内力,一种沉静的坚守和持恒的从容。她满意却并不满足自己的生活状态。像所有爱好文学的人一样,她选择了用文字,来记录和收藏自己的梦想、欢笑和眼泪。我曾说过,写作就是乘一纸风筝逃离大地。在这虚拟的飞行中,在这短暂的逃离里,完成对低处、庸常、琐屑生活的反叛和拒绝。因此,我在的理解和感受里,写作之于谢晓玲,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抗和抵御。
                 
  看她的文章,虽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感悟和叙述,如《渐次地远离》、《穿过黑夜,抵达黑暗》、《谁动了我的心》、《春天的故事》等,但总体上说,回忆的气息是很重的。而回忆,我以为,正是以往事里的温暖,对当下冷漠生活的一种拒绝和反抗,温婉的拒绝和反抗。写作就是还乡,返回故园和童年,因为那里,有着我们感受最多的温情和暖意。在她的文字里,有关故乡的,有关过往岁月的,人,事,物,场景,细节,片断,仿佛执拗地纠缠着她,不断地唤醒她的记忆。“在我的生命中,始终有两种情感缠绕着我,一种是思念,还有一种也是思念。”这是《思念》的开篇,也可作为整部集子的主旋律。
                 
  似乎是纳博科夫说过,一个人在童年就过完了一生。这是说,童年记忆对写作者的影响。就像胎记一样,它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提醒着我们回去,回到那些过往的时刻,那些经验的场景。它甚至会禁不住从笔底跑出来,影响到写作者的感觉和思想,语言和风格。从谢晓玲的文字里,这影响几乎无处不在。“最先是窗外飘来的一阵阵熟悉的歌声……我童年生活的片断,也就这样一次次在我的记忆中甦醒。那是时光无法抹平的意念。”这是《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的开头。“不知是在深秋的风中,还是在昨夜的梦里,依稀又听到一缕琴声,那种老式的风琴发出的声音,一直在我今天的回忆中缠绵,盘旋。”这是《红窗户》的开头。什么叫感慨万端?什么叫情不自禁?我以为,当一个成年人,面对着自己的童年和往事,往往会如此。尽管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完全说出其中的奥秘和缘由。正如她在《童年》中所说:“直到今天,我也无法诠释童年的黄昏为什么始终有那抹晕红,它将我记忆中的一切故乡的景物,都染得晕红晕红的,让我在那份朦胧的意境中感受童年的美丽。”
                 
  山水。星月。亲人。师友……故园的一草一木,故园的烟霞流岚,在她笔下,都是那么美好,亮丽,像岁月馈赠的黄金。正如她自己的感觉:“是的,在过去,有很多足以怀念的时光。那些时光里隐藏着历史深邃的光芒。”(《时光的河流》)而正是由于那美好,那亮丽,影响了她对人生的态度。在《往事氤氲》中,她确凿地说:“这溪流淌过漫漫时空,在现实的今天,让我感觉久违的温润,我的心灵在氤氲的往事中如绿玉般通透澄澈。”而在《不见彩虹》里,她再次明白无误地表白了这一点:“正因为有过这些美好的物象和意念,我才将生命中一切美好的物象都比作彩虹。”
                 
  虽然有时,这样的记忆里也会有苦涩,有辛酸,有愧疚。“当四姑走了之后,每当我于安静的角落里想到她,我才蓦然惊觉在众多的亲情中失去其中的一份,原来也会如此痛彻心扉。”(《四姑》)然而,这正是记忆本身。尤如酸甜苦辣麻,正是生活的原味一样。谁也不愿只吸纳苦涩,但谁也不能只歆享甘甜。正如总会有幸福美好的时刻,也总会有痛苦绝望的场景。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我们的人生。因着这样的理解和认识,对简单平常的生活,她比别人更多了一份珍视和珍重。便是一个小小的补鞋匠,也让她牵挂于怀:“如果我终究会遗忘,我的那双黑色凉鞋还会有记忆;如果鞋子也选择忘记,我的文字还留在这里;如果文字终究消失,那么,这个世界也许就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永恒记忆了。”(《鞋跟的记忆》)
                 
  在她的文字里,当然也不乏种种向往和憧憬。而向往和憧憬,在我看来,更是以值得我们向往的美好物事,以想象中的未来图景,来抵拒现实的种种缺憾。“对于海洋的宽泛和广博,一直怀着虔诚的敬意和热烈的向往。”这是《忘海》的开头。“想着草原,念着草原,已经很有一些年头了。这样的念想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和欲望。”这是《梦里草原有多远》的开篇。海洋与草原所代表的辽远,博大,自然,深邃,她对海洋与草原的渴望,她与海洋与草原的亲近……这一切,使得她的文字,与那些风花雪月、小情小调的文字,与那些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文字,有了明显的分野。这也使得她的灵魂,从庸常、零乱的当下生活里,剥离开来。或者说,寻找到了更好的寄托。
                 
  她的这些文字,有种明显的精神气息,向上的气息,清朗、澄澈的气息,充满一种寻找“诗意栖居”的执着和向往。她说:“草原,仿佛已成为我生命追逐的唯一目标,仿佛已融入了我的血液,成为我情感沸腾的根源。”(《遥想草原》)这表明,在她的感觉中,在她的思想里,写作已成为一种心灵的力量,一种精神信仰的仪式或象征,一种不灭的向往、诉说和追求:代表美、想象、悲悯与爱。尽管从她的笔底看,这更多的还只是一种趋势,一种未完成,但她显然有了这种自觉,这种精神朝向。正是这种自觉,这种精神朝向,使她的文字与她的生活,呈现出一种渐进和不断超越的态势。正如在《远方不远》,她所说的:“远方,其实并不远,它一直都在我的灵魂深处,以一种虚无的形式存在。我常常在一些宁静的时候透过音乐看到它,用温煦如春阳的笑容,洁净如百合的身姿浸润着我繁芜的心绪,那一刻,我纯净而从容,安详而平和。”我喜欢这样的感觉,这样的感情的涟漪,这样的思想的延展。那种内心的空旷和洁净,真像灵魂在寂寞地舞蹈。
                 
  与这种种感觉相一致的,是她的文字表述。散文,虽说离不开精神、灵魂的支撑,但归根到底,意义也好,价值也罢,都得通过语言文字来展现。因此,对散文的评价,最终还得回到语言文字本身。我愿意再次提及那几个词语:自然。朴实。清丽。而这些词语,在随手可即的任何一篇文章中,都能得到显明的印证。“在完全静谧的时空里,悠然响起一记钟声,清冽的流散开来。远寺里缭绕的香火,安详的佛像,虔诚的叩拜,行云般的诵经声,皆随着这乐声飘于眼前。”(《飞絮无花》)这是一种通透、跳脱的表达。“身后忽然传来一阵沉沉的跳跃声,我回头,一个蓬勃的少年如蛙般弹起、落地,复又弹起。不断重复的动作,使他快速的上升,那姿势里充满着力与运动的美。”(《道场的音乐、法事及其他》)这样的简洁和素朴,使得文字本身充盈着一种诗意的韵律。
                 
  说到诗意,我更愿意提及这样的片断:“同为花朵,让我们仰起清香的笑脸,绽开娇艳的花瓣,满含祝福地等待另一朵花的开放,哪怕等到的,永远只是一个生涩的花苞。”(《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偌大的空旷像无所不在的空气,充满我身体所在的每一寸空间。我不知道,这样的空旷感缘何而生。这里人声喧哗,这里杯斛交错,这里祝福盈耳,这里灯红酒绿。在酒精的作用下,每个人眼中的世界一定不会是原来的那种形态和色彩。”(《穿过黑夜,抵达黑暗》)。应当说,她对于散文的语言,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也有着自觉的追求。“许多落寞愁郁的夜晚,在家里,我关闭所有的窗,拉上窗帘,关掉所有的灯,放上唱片,在真正属于我的相对隔绝的空间里,在黑暗中,静静地端一杯酒,让它以一种纯粹的方式进入我的心灵。酒就这样让我迷醉了。醉时,我在飘,飘浮在空中,俯视着世上一切实在的与虚拟的人、物。许多令人感怀的往事,便像潮水一般涌过来,漫过我的记忆,在我放飞的心情中摇摇晃晃,又从我的眼眶静静滑落。”《酒醉如歌》中的这段抒写,其文字的跳忽,如水草般的飘浮,摇曳,与文章所要呈现的感悟和境界,有着一种融洽的契合。
                 
  事实上,以这样有限的篇幅,要充分表达对这本文集子的感受,是艰难而不现实的。好在,当她把这些文章集结在一起,呈现在你眼前时,你也就可以有自己的感悟和读解。而我的这些文字,权当是一种说明和导引吧。但愿它的指向,是在文字的感觉中,而不是在审美的歧途上。如果非得再说点什么,我愿意用谢晓玲自己在后记中的几句话,与她和所有读到这些文字的人共勉:
                 
  “把握生命正在经历的每一寸光阴,让每一时段的生命尽可能的充满芬芳,散发魅力,这才是生命被创造最初始也最纯洁的意愿。”
                 
  二00五年六月绵阳高水寓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