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梦里的深山古镇
2020-12-14抒情散文jiangjianming
梦里的深山古镇●江剑鸣沉默的石桥思乡情同,故乡各异。我的故乡在深山古镇。记忆中的深山古镇,是从石桥开始的。上街与下街呈“之”字,石桥便是“之”字中间那一折,连接了上街下街的青石板街径,是古镇的中心,也是古镇的象征。外地人问起古镇,总是要先问
梦里的深山古镇
●江剑鸣
沉默的石桥
思乡情同,故乡各异。我的故乡在深山古镇。
记忆中的深山古镇,是从石桥开始的。
上街与下街呈“之”字,石桥便是“之”字中间那一折,连接了上街下街的青石板街径,是古镇的中心,也是古镇的象征。外地人问起古镇,总是要先问那石桥还在吗。
石桥为界,上街叫东风生产队,下街叫前进生产队。古镇很小,镇上的常住居民,也就两三百人,但小镇是我少年时的快乐天地。桥下是一滩干河坝,记忆里倒也干净,或者有一群小鸡小鸭,在鹅卵石缝隙里觅些小虫子;或者有一两只黄狗或黑狗在河坝里寻骨头或躺在沙滩上晒太阳。
桥面不宽,平铺着十二根条石。两边无栏杆。偶有大娘大婶放下背兜,蹲在桥边,便做起了鸡蛋小菜瓜瓜果果的贸易来。我曾担心稍稍后退半步,她们便可能跌下桥去——足有两层楼高啊!可终没见着有谁跌下去过。
突然有一天,桥两端栽几根木桩,桥两边绷几张篾席,糊上花花绿绿的大字报,石桥便格外热闹起来。有时批斗公社当权派走资派,就在桥北台阶上搭张高凳,造反派反剪其双手,揪住其衣领,将其押上高凳跪着,桥上便成了临时的会场。
这古镇地处阴平故道,听说邓艾取川时就路过了这里。古镇的居民,包括我的祖先们,想来也许是南下魏军的后裔。只不知那时有没有这座石桥,邓艾是否从桥上走过。
现在的石桥,沉默地躺在老街上。也许它承载了古镇的许多许多,也许沉默是对久远历史的一种咀嚼和反刍。
古戏楼变迁
从石桥往南,便是公社大院。大院由一座火神庙和一座古戏楼组成。掀了泥菩萨的火神庙改造作了公社的办公室,神仙菩萨的遗魂并不影响新社会新政府的干部们满脸严肃地执政,因为欧仁鲍狄埃说过,从来都不靠神仙皇帝。院中间一条坝子,可召开几千人的全公社社员大会,古戏楼便是主席台,公社头头们导演着现代版的各种生活悲喜剧,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并不亚于古戏的精彩。
古戏楼很高,相对于小街上低矮的小青瓦平房,颇有些雄伟。进出公社大院的人都要从楼下通过——其时戏台上正上演的古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都踩在今人头上。古戏楼纯一色松木梁柱松木板壁,雕窗镂格,古色古香。壁板有画,楹柱有联,其内容而今全然记不得了,倒只记得后来柱上用红油漆写的两句话,一边是“大海航行靠舵手”,一边是“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教过私塾的老先生悄悄说,那不叫对子,既不合仄,字数又不等。
叔伯们说戏台上曾演过不少古戏,可惜我都没看过。倒是省城一个什么宣传队,在上边演《智取威虎山》,我印象很深。可惜楼太高,我人又矮小,只看得见跑来跑去的人头。远不及后来看电影,把银幕挂戏台口上,我才看清了杨子荣座山雕的全身。
戏楼右边是一道高土坎,土坎上有棵千年老皂角树,虬枝苍劲,细叶繁茂,遮了半院子阴凉。老皂角树肯定目睹了古镇的兴起、衰败和再兴起再衰败,目睹了戏楼上演的所有悲剧和喜剧。这树是古镇的一道标志,或者一面旗帜,镇外老远都能看到它。如果按当今时髦的评选方法,评选镇树,则非它莫属了。老人们甚至说它是镇上的龙脉树,代表着全镇的好风水。但听说后来公社革委把它砍了,锯成了菜橙子,也锯断了古镇历史的沧桑记忆,老人们惋惜不已。
老皂角树久远些,但仍如戏台上的出将入相一般,是古镇的一个过客。因其生命久远,又曾阴福小镇,它能在镇史册页上留下一笔。而我等芸芸一芥,只是来去匆匆的过客,是未必能在册页上留下一痕的。
现在,古戏楼旧址处,赫然地站着一幢新洋楼,赫然地挂着乡人民政府的牌子。
铁匠铺的火星
白天的深山古镇,一切都无声无息。山之幽深,街之静寂,是古镇朴素性格的写照。只有石桥旁边的铁匠铺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谱就古镇一支特别的生活奏鸣曲,更衬出古镇的古朴和静谧。后来读到陶渊明,觉得我们的小镇,比武陵人看到的还要好。
小时候,我讨厌那铁匠铺。火星乱溅,我怕烫着。整天叮叮当当,也挺刺耳的。那位满脸络腮胡的师傅,一脸凶相,赤裸着上身,块块横肉饱绽,居然不怕火星子烧着。但到了“文攻武卫”的年代,铁匠铺能造出一支支漂亮的红缨枪,我就喜欢往铁匠铺跑了,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一支。那矛头可是银光锃亮的真家伙啊!倘若往铁匠师傅的大肚皮上一扎,肯定要他的命。
那时,镇上的造反派们一人扛一支红缨枪——司令腰上别一支大红绸子的驳壳枪,整整齐齐走在街上,令人羡慕极了。至今还记得他们当时唱的歌:“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造反有理!”
后来,我在电影《洪湖赤卫队》里,也见过类似的镜头,铁匠铺里火星乱溅,只是唱的好象是别的什么歌。
油坊油香
镇外有条小河,叫磨刀河。镇南临河处,有一处小磨坊。水车吱吱呀呀,吟咏着永远的古镇和古镇的永远。磨坊旁边有幢大房子,是全公社榨菜籽油的油坊。
油坊房子宽敞。屋正中有一口大锅灶,是蒸菜籽的。若煮一锅稀饭,估计全镇人也够吃了。灶后边是油榨,全是木楔镶就的。屋中梁上悬一根大撞杆。几个赤膊大汉扶着撞杆,后退几步,“嗨”地大喝一声,向前一冲,“咚”一声撞上木楔,那铁箍环内的熟菜饼,便在这力与火的历炼中,化作汩汩清油流了出来。
大热天是榨油的季节。油坊也少不了我们孩子们的笑声。那时学校停课,老师们搞革命大串连去了,油坊仿佛成了我们的新学校。感谢油坊给少年生命的丰富和快乐。我们摘来花椒叶、茴香叶、南瓜花,在磨坊里讨一捧新麦面,求油坊煮饭的婶娘炸出来,大人孩子们都来吃,香酥极了。回忆起那香味来,至今还叫人舔舌头。在每天只有半斤口粮的岁月,这是何等奢侈的享受啊!有时候,趁无人磨面时,我们还把磨坊堰里的水堵干,捉来半盆小鱼,油坊的大师傅们帮着剖洗,加上些藿香叶或青葱叶,炸出一大盆来。大家都用手抓着吃,大人们还每人就着半碗老白干,慢慢品味,似乎是在深味生活的香甜或者艰涩。
炸鱼吃的事,万不可让生产队长晓得,大人们边吃边嘱咐道。
如今镇上的小孩子,只能从叔伯们艰难地描述中模糊地了解油坊和水磨坊了。
铁索桥之夏
磨刀河滔滔滚滚,贴着古镇的左肩流过。这道铁索桥,是古镇的一道古朴独特的风景。
桥两端有桥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两条护栏铁链,从两尊狮子头上绷过;几根手杆粗的铁链上,铺满用桐油漆涂过的厚木板。人行桥上,晃晃荡荡,胆小的女人们常在桥中间发出几声尖叫。
夏天的中午和傍晚,桥楼的青石条上,横七竖八躺着些赤裸着半身的大伯大叔;摇着大蒲扇乘凉,偶尔也摆几句龙门阵,或长声吆吆吼几腔川戏——我站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桥下一潭,是小孩子的乐园。几十个光腚孩子在里边扑通扑通,搅得潭边浅水里几头闭目横卧的水牛不安起来,又摇头,又甩尾巴。这些场景,何尝不是古镇最真实最朴素的写意呢?
想来邓艾取川时是未必走过这座铁索桥的。但红四方面军肯定走过这座铁索桥——县党史记载,这里曾建立过苏维埃政府,桥头大石上还有红军“丙二”刻的“打土豪分田地赤化全川”的标语。
如今这位置上是一座水泥桥,没了桥楼,更没了乘凉的老人和戏水的小孩,连桥下的磨刀河,也如一条半死半活的懒蛇,在乱石丛中踽踽爬行。甚至问起如今的小孩子,镇外这条小河叫啥,他也答不出“磨刀河”三个字来。
忘记故乡,是一种悲哀。
冬天的山路
古镇位于四围深山中间,像是掉进了罐子里。人们俗称罐子沟。顾名思义,可见深山古镇之闭塞。古镇原先地处交通要塞,东接青川文县古利州广元,西通古龙州古松州,包括如今赫赫大名的九寨沟黄龙寺,但仅有一条东西连接的羊肠小山路。就是最近的一个邻镇,也在三十里以外,要翻几座大山。而这些山路,便是古镇伸向外界的触角,飘飘荡荡,悬挂在大山的腰上肩上。
东边的山叫白梁垭。西边的山叫老垭。有人也叫老鸦山。叔伯们吐不清“鸦”字,读着“娃”,于是老垭便成了“老娃山”。除偶尔见几个陌生的过路人外,山路主要是冬天镇上打柴的人走。上街的人大多上老垭,下街的人大多上白梁垭。我们小孩子则不管上街下街,哪边山上人多热闹,野梨儿霜柿子多,便涌向哪边山。我是趁着打柴时登上山顶,想看看山外是怎样的世界,结果看到的,还是一座座高高大大的山峰和牛脊似的岗岭。
老人们说砍柴打铁,一天到黑。是说冬天天气短,早上出门,要到天黑才背一趟柴回来。十几里山路嘛,难免摸黑。其实,拾一背枯松枝或枯桦枝干柴,是费不了多少功夫的。除了拾柴的时间,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雪地里打仗玩。就着当年红军挖就的战壕,玩捉蒋匪特务苏修间牒。直到太阳落山,我们才饿着肚皮背着柴往山下急急地赶,少不了在铺着薄雪的羊肠山路上摔几回跟头。
现在的古镇,早没了“古”的内涵,只余些“镇”的外壳了,而且是新街新楼新人的新镇了。它与外界的联系,是四通八达的公路和电话。过去的小山路,荒芜在荆刺丛中,也荒芜在人们的记忆里;而过去的深山古镇,刻烙在我记忆的光盘上,在许多同龄人或更年轻的人纷纷下岗的日子,在孤独和痛苦攫住我的心时,我常常在梦里放映它。
通联:四川省平武中学(622550)
思乡情同,故乡各异。我的故乡在深山古镇。
记忆中的深山古镇,是从石桥开始的。
上街与下街呈“之”字,石桥便是“之”字中间那一折,连接了上街下街的青石板街径,是古镇的中心,也是古镇的象征。外地人问起古镇,总是要先问那石桥还在吗。
石桥为界,上街叫东风生产队,下街叫前进生产队。古镇很小,镇上的常住居民,也就两三百人,但小镇是我少年时的快乐天地。桥下是一滩干河坝,记忆里倒也干净,或者有一群小鸡小鸭,在鹅卵石缝隙里觅些小虫子;或者有一两只黄狗或黑狗在河坝里寻骨头或躺在沙滩上晒太阳。
桥面不宽,平铺着十二根条石。两边无栏杆。偶有大娘大婶放下背兜,蹲在桥边,便做起了鸡蛋小菜瓜瓜果果的贸易来。我曾担心稍稍后退半步,她们便可能跌下桥去——足有两层楼高啊!可终没见着有谁跌下去过。
突然有一天,桥两端栽几根木桩,桥两边绷几张篾席,糊上花花绿绿的大字报,石桥便格外热闹起来。有时批斗公社当权派走资派,就在桥北台阶上搭张高凳,造反派反剪其双手,揪住其衣领,将其押上高凳跪着,桥上便成了临时的会场。
这古镇地处阴平故道,听说邓艾取川时就路过了这里。古镇的居民,包括我的祖先们,想来也许是南下魏军的后裔。只不知那时有没有这座石桥,邓艾是否从桥上走过。
现在的石桥,沉默地躺在老街上。也许它承载了古镇的许多许多,也许沉默是对久远历史的一种咀嚼和反刍。
古戏楼变迁
从石桥往南,便是公社大院。大院由一座火神庙和一座古戏楼组成。掀了泥菩萨的火神庙改造作了公社的办公室,神仙菩萨的遗魂并不影响新社会新政府的干部们满脸严肃地执政,因为欧仁鲍狄埃说过,从来都不靠神仙皇帝。院中间一条坝子,可召开几千人的全公社社员大会,古戏楼便是主席台,公社头头们导演着现代版的各种生活悲喜剧,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并不亚于古戏的精彩。
古戏楼很高,相对于小街上低矮的小青瓦平房,颇有些雄伟。进出公社大院的人都要从楼下通过——其时戏台上正上演的古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都踩在今人头上。古戏楼纯一色松木梁柱松木板壁,雕窗镂格,古色古香。壁板有画,楹柱有联,其内容而今全然记不得了,倒只记得后来柱上用红油漆写的两句话,一边是“大海航行靠舵手”,一边是“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教过私塾的老先生悄悄说,那不叫对子,既不合仄,字数又不等。
叔伯们说戏台上曾演过不少古戏,可惜我都没看过。倒是省城一个什么宣传队,在上边演《智取威虎山》,我印象很深。可惜楼太高,我人又矮小,只看得见跑来跑去的人头。远不及后来看电影,把银幕挂戏台口上,我才看清了杨子荣座山雕的全身。
戏楼右边是一道高土坎,土坎上有棵千年老皂角树,虬枝苍劲,细叶繁茂,遮了半院子阴凉。老皂角树肯定目睹了古镇的兴起、衰败和再兴起再衰败,目睹了戏楼上演的所有悲剧和喜剧。这树是古镇的一道标志,或者一面旗帜,镇外老远都能看到它。如果按当今时髦的评选方法,评选镇树,则非它莫属了。老人们甚至说它是镇上的龙脉树,代表着全镇的好风水。但听说后来公社革委把它砍了,锯成了菜橙子,也锯断了古镇历史的沧桑记忆,老人们惋惜不已。
老皂角树久远些,但仍如戏台上的出将入相一般,是古镇的一个过客。因其生命久远,又曾阴福小镇,它能在镇史册页上留下一笔。而我等芸芸一芥,只是来去匆匆的过客,是未必能在册页上留下一痕的。
现在,古戏楼旧址处,赫然地站着一幢新洋楼,赫然地挂着乡人民政府的牌子。
铁匠铺的火星
白天的深山古镇,一切都无声无息。山之幽深,街之静寂,是古镇朴素性格的写照。只有石桥旁边的铁匠铺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谱就古镇一支特别的生活奏鸣曲,更衬出古镇的古朴和静谧。后来读到陶渊明,觉得我们的小镇,比武陵人看到的还要好。
小时候,我讨厌那铁匠铺。火星乱溅,我怕烫着。整天叮叮当当,也挺刺耳的。那位满脸络腮胡的师傅,一脸凶相,赤裸着上身,块块横肉饱绽,居然不怕火星子烧着。但到了“文攻武卫”的年代,铁匠铺能造出一支支漂亮的红缨枪,我就喜欢往铁匠铺跑了,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一支。那矛头可是银光锃亮的真家伙啊!倘若往铁匠师傅的大肚皮上一扎,肯定要他的命。
那时,镇上的造反派们一人扛一支红缨枪——司令腰上别一支大红绸子的驳壳枪,整整齐齐走在街上,令人羡慕极了。至今还记得他们当时唱的歌:“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造反有理!”
后来,我在电影《洪湖赤卫队》里,也见过类似的镜头,铁匠铺里火星乱溅,只是唱的好象是别的什么歌。
油坊油香
镇外有条小河,叫磨刀河。镇南临河处,有一处小磨坊。水车吱吱呀呀,吟咏着永远的古镇和古镇的永远。磨坊旁边有幢大房子,是全公社榨菜籽油的油坊。
油坊房子宽敞。屋正中有一口大锅灶,是蒸菜籽的。若煮一锅稀饭,估计全镇人也够吃了。灶后边是油榨,全是木楔镶就的。屋中梁上悬一根大撞杆。几个赤膊大汉扶着撞杆,后退几步,“嗨”地大喝一声,向前一冲,“咚”一声撞上木楔,那铁箍环内的熟菜饼,便在这力与火的历炼中,化作汩汩清油流了出来。
大热天是榨油的季节。油坊也少不了我们孩子们的笑声。那时学校停课,老师们搞革命大串连去了,油坊仿佛成了我们的新学校。感谢油坊给少年生命的丰富和快乐。我们摘来花椒叶、茴香叶、南瓜花,在磨坊里讨一捧新麦面,求油坊煮饭的婶娘炸出来,大人孩子们都来吃,香酥极了。回忆起那香味来,至今还叫人舔舌头。在每天只有半斤口粮的岁月,这是何等奢侈的享受啊!有时候,趁无人磨面时,我们还把磨坊堰里的水堵干,捉来半盆小鱼,油坊的大师傅们帮着剖洗,加上些藿香叶或青葱叶,炸出一大盆来。大家都用手抓着吃,大人们还每人就着半碗老白干,慢慢品味,似乎是在深味生活的香甜或者艰涩。
炸鱼吃的事,万不可让生产队长晓得,大人们边吃边嘱咐道。
如今镇上的小孩子,只能从叔伯们艰难地描述中模糊地了解油坊和水磨坊了。
铁索桥之夏
磨刀河滔滔滚滚,贴着古镇的左肩流过。这道铁索桥,是古镇的一道古朴独特的风景。
桥两端有桥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两条护栏铁链,从两尊狮子头上绷过;几根手杆粗的铁链上,铺满用桐油漆涂过的厚木板。人行桥上,晃晃荡荡,胆小的女人们常在桥中间发出几声尖叫。
夏天的中午和傍晚,桥楼的青石条上,横七竖八躺着些赤裸着半身的大伯大叔;摇着大蒲扇乘凉,偶尔也摆几句龙门阵,或长声吆吆吼几腔川戏——我站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桥下一潭,是小孩子的乐园。几十个光腚孩子在里边扑通扑通,搅得潭边浅水里几头闭目横卧的水牛不安起来,又摇头,又甩尾巴。这些场景,何尝不是古镇最真实最朴素的写意呢?
想来邓艾取川时是未必走过这座铁索桥的。但红四方面军肯定走过这座铁索桥——县党史记载,这里曾建立过苏维埃政府,桥头大石上还有红军“丙二”刻的“打土豪分田地赤化全川”的标语。
如今这位置上是一座水泥桥,没了桥楼,更没了乘凉的老人和戏水的小孩,连桥下的磨刀河,也如一条半死半活的懒蛇,在乱石丛中踽踽爬行。甚至问起如今的小孩子,镇外这条小河叫啥,他也答不出“磨刀河”三个字来。
忘记故乡,是一种悲哀。
冬天的山路
古镇位于四围深山中间,像是掉进了罐子里。人们俗称罐子沟。顾名思义,可见深山古镇之闭塞。古镇原先地处交通要塞,东接青川文县古利州广元,西通古龙州古松州,包括如今赫赫大名的九寨沟黄龙寺,但仅有一条东西连接的羊肠小山路。就是最近的一个邻镇,也在三十里以外,要翻几座大山。而这些山路,便是古镇伸向外界的触角,飘飘荡荡,悬挂在大山的腰上肩上。
东边的山叫白梁垭。西边的山叫老垭。有人也叫老鸦山。叔伯们吐不清“鸦”字,读着“娃”,于是老垭便成了“老娃山”。除偶尔见几个陌生的过路人外,山路主要是冬天镇上打柴的人走。上街的人大多上老垭,下街的人大多上白梁垭。我们小孩子则不管上街下街,哪边山上人多热闹,野梨儿霜柿子多,便涌向哪边山。我是趁着打柴时登上山顶,想看看山外是怎样的世界,结果看到的,还是一座座高高大大的山峰和牛脊似的岗岭。
老人们说砍柴打铁,一天到黑。是说冬天天气短,早上出门,要到天黑才背一趟柴回来。十几里山路嘛,难免摸黑。其实,拾一背枯松枝或枯桦枝干柴,是费不了多少功夫的。除了拾柴的时间,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雪地里打仗玩。就着当年红军挖就的战壕,玩捉蒋匪特务苏修间牒。直到太阳落山,我们才饿着肚皮背着柴往山下急急地赶,少不了在铺着薄雪的羊肠山路上摔几回跟头。
现在的古镇,早没了“古”的内涵,只余些“镇”的外壳了,而且是新街新楼新人的新镇了。它与外界的联系,是四通八达的公路和电话。过去的小山路,荒芜在荆刺丛中,也荒芜在人们的记忆里;而过去的深山古镇,刻烙在我记忆的光盘上,在许多同龄人或更年轻的人纷纷下岗的日子,在孤独和痛苦攫住我的心时,我常常在梦里放映它。
通联:四川省平武中学(622550)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