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山头[原创]
2020-12-14抒情散文沙封
○水浒人物系列
拉山头
沙封“占山为王,落草为寇”,《水浒》开篇不久,就以九纹龙史进结识少华山三个头领的故事,来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宋徽宗朝代底层民众革命的图景。随后我们看到,《水浒》里人物命运的更替,只有一条线,那就是武松、杨志这样“有心落
○水浒人物系列
拉山头
沙封 “占山为王,落草为寇”,《水浒》开篇不久,就以九纹龙史进结识少华山三个头领的故事,来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宋徽宗朝代底层民众革命的图景。随后我们看到,《水浒》里人物命运的更替,只有一条线,那就是武松、杨志这样“有心落草”,图个“安身”。王进的出逃他乡隐名埋姓后,再没有第二个跟随者,这说明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并不是一条良好的生存之路,仅就王进后半生隐名埋姓的日子并不好过这一点,就不易为好汉们接受。对林冲杨志武松鲁智深李忠史进等人来说,无法把隐名埋姓看作是一条路,这样,占山为王就是唯一的生路,于是,他们“找山头”,终于以一种聚众暴力形式出现,为自己划出一块小天地,在那里获得自由,获得做人的权利,“大口喝酒,大块吃肉”。 这是一种民众倾向。有两个例子为我们佐证。梁山林冲火并王伦之后,“山前山后共有七八百人都来参拜了”,杨志鲁智深杀了邓龙后,“小喽罗们尽皆投伏了”。就算当时迫于压力,可之后也没有小喽罗散伙,因为头领的变换并未损害他们的利益、影响他们弃农为匪(喝酒吃肉)的选择。曹正,张青这些普通民众是反朝廷队伍壮大的义务联络人,“革命”队伍就这样不断壮大,力量如火如荼。多少个朝代后,在中国大地上,再次出现过相似的当然认识层次要高得多的事:国统区的农民、学生奔延安。 应该说,与统治者的对立矛盾一旦形成,林冲杨志鲁智深武松等,他们就成为那个时代的失语者。他们也曾经是追求幸福生活的良民,他们从没想到要和统治者站到对立面上去。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再的退避和忍让,鲁智深出家,武松到柴进家避难,林冲甘愿受公人的欺辱而不记仇。天下之大,他们希望别处还有一个自己可以生息的地方。但是,真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吗,非也,天下乌鸦一般黑,就是没有他们说话的地方。宋江在浔阳楼的一番自我感慨,也会招来杀身之祸,即是证明。武松所经历的一个个冤屈,能向谁诉?唯一能听他说说的宋江,立即被奉为知己。象他这样遭受社会压榨的好汉自然不止一个,宋江并不是为解救受压迫者而行“及时雨”的,但武松那些被压迫者在他这里得到了帮助和关心,是他能团结一群人的社会原因。 吃点好的,喝点好的,这是一个普通人对生活的小小奢望,对那些小喽罗来说,在家里种田是实现不了这个愿望的,而山在哪里,就在地头、庄后,抬头就看见,走几步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一旦横在两者间的道德与清名被丢弃一边,造反就是这么一步之遥的事。李忠卖狗皮膏药的生活,是被鲁智深看不上眼的,自然不能与桃花山上“现放着许多金银”的生活相比,后者是滋润多了。也就是这些最朴素的要求,使民众的力量集中起来,形成整体力量,单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民众的集体力量是伟大的,智取生辰纲的七个人是无法与官府斗争的,可一旦到了梁山泊,壮大的集体就做出了三败高太尉的壮举。 武松杨志是找山头,梁山的壮大,则可以用“拉山头”三个字来概括,那正是“找山头”的延续。先是单个人行为,后是集体行为。什么叫团结,组织,宋江有意识地认识到这一点,在上梁山之前,宋江几乎可以说是“一路招兵买马”,先拉清风寨花荣秦明清风山燕顺上梁山,途中再说服对影山吕方郭盛“撞筹入伙”。随后梁山好汉下山的一项不可少的任务就是宣传:“备说梁山晁、宋二公招贤纳士”,说明梁山主要首脑已有明确的指令。也许有人会说,武松林冲等个人的“找山头”是寻找个人出路,宋江的招兵买马就多少有些黑社会的嫌疑,可是,赵家社会是不是更黑呢,生辰纲应何而生,为什么不能夺取?林冲犯了多大的罪,侵犯了谁的利益,受到一路追杀?武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打了蒋门神,也罪不至死……所以,将其理解为民众多统治者的反抗是更合理的,他们在抗争中寻找更有序而有力的形式,是一种反抗的策略。“三山聚义”,是一次经过比较的军事力量合并,单个的力量与呼延灼作战,首先桃花山会被击破,次之是白虎山,最后二龙山胜利了,也只是三分之一的胜利,青州打不下,孔明是救不出来了。鲁智深明白这个道理,上山不久他就提出去寻找史进,“就取他四个同来入伙”,这就是对梁山军事策略的理解。 “拉山头”的后面又是什么戏呢。宋江有很清醒的认识。梁山泊把来自各个山头的队伍统帅起来成为一支武装,形成一定的规模后,对这些人员就要来一次整风运动,井冈山命时期,毛泽东引申出中国革命也要认识山头,承认山头,照顾山头,然后到克服山头,消灭山头主义。为什么?因为一支队伍,需要整体一致,不能有派性,不能有内耗,“整顿我们的作风”就是这样提出来的。在较长时间的队伍扩大后,队伍职能不明,管理无序,哥哥兄弟一般高,对任何一次军事斗争都是极其有害的。“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是及时的、英明的,是管理上的需要,也是宋江巩固梁山泊主地位的需要,晁盖活着的时候,新老将领之间要有裂痕,宋江得以拥兵自重,现在就不需要了,需要的是团结,所以就要打破新老将领之间的区别,要融合,排座次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从天罡、地罡和兵符职位的排位,可以看出,宋江的整顿是到位的,晁盖旧部人马和几大山头的头领,基本上被分散开来,对旧部的任用,除林冲外,大多放在不重要的位置。虽说在职位安排上,对旧部个人为梁山的功劳不予考虑,从人情上说,是难以接受,但从军事上说,稳定了整体,综合了实力,梁山的整体实力抬高了一个很大的档次,这时候才不再是土匪,才叫军队。(字数2168)
拉山头
沙封 “占山为王,落草为寇”,《水浒》开篇不久,就以九纹龙史进结识少华山三个头领的故事,来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宋徽宗朝代底层民众革命的图景。随后我们看到,《水浒》里人物命运的更替,只有一条线,那就是武松、杨志这样“有心落草”,图个“安身”。王进的出逃他乡隐名埋姓后,再没有第二个跟随者,这说明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并不是一条良好的生存之路,仅就王进后半生隐名埋姓的日子并不好过这一点,就不易为好汉们接受。对林冲杨志武松鲁智深李忠史进等人来说,无法把隐名埋姓看作是一条路,这样,占山为王就是唯一的生路,于是,他们“找山头”,终于以一种聚众暴力形式出现,为自己划出一块小天地,在那里获得自由,获得做人的权利,“大口喝酒,大块吃肉”。 这是一种民众倾向。有两个例子为我们佐证。梁山林冲火并王伦之后,“山前山后共有七八百人都来参拜了”,杨志鲁智深杀了邓龙后,“小喽罗们尽皆投伏了”。就算当时迫于压力,可之后也没有小喽罗散伙,因为头领的变换并未损害他们的利益、影响他们弃农为匪(喝酒吃肉)的选择。曹正,张青这些普通民众是反朝廷队伍壮大的义务联络人,“革命”队伍就这样不断壮大,力量如火如荼。多少个朝代后,在中国大地上,再次出现过相似的当然认识层次要高得多的事:国统区的农民、学生奔延安。 应该说,与统治者的对立矛盾一旦形成,林冲杨志鲁智深武松等,他们就成为那个时代的失语者。他们也曾经是追求幸福生活的良民,他们从没想到要和统治者站到对立面上去。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再的退避和忍让,鲁智深出家,武松到柴进家避难,林冲甘愿受公人的欺辱而不记仇。天下之大,他们希望别处还有一个自己可以生息的地方。但是,真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吗,非也,天下乌鸦一般黑,就是没有他们说话的地方。宋江在浔阳楼的一番自我感慨,也会招来杀身之祸,即是证明。武松所经历的一个个冤屈,能向谁诉?唯一能听他说说的宋江,立即被奉为知己。象他这样遭受社会压榨的好汉自然不止一个,宋江并不是为解救受压迫者而行“及时雨”的,但武松那些被压迫者在他这里得到了帮助和关心,是他能团结一群人的社会原因。 吃点好的,喝点好的,这是一个普通人对生活的小小奢望,对那些小喽罗来说,在家里种田是实现不了这个愿望的,而山在哪里,就在地头、庄后,抬头就看见,走几步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一旦横在两者间的道德与清名被丢弃一边,造反就是这么一步之遥的事。李忠卖狗皮膏药的生活,是被鲁智深看不上眼的,自然不能与桃花山上“现放着许多金银”的生活相比,后者是滋润多了。也就是这些最朴素的要求,使民众的力量集中起来,形成整体力量,单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民众的集体力量是伟大的,智取生辰纲的七个人是无法与官府斗争的,可一旦到了梁山泊,壮大的集体就做出了三败高太尉的壮举。 武松杨志是找山头,梁山的壮大,则可以用“拉山头”三个字来概括,那正是“找山头”的延续。先是单个人行为,后是集体行为。什么叫团结,组织,宋江有意识地认识到这一点,在上梁山之前,宋江几乎可以说是“一路招兵买马”,先拉清风寨花荣秦明清风山燕顺上梁山,途中再说服对影山吕方郭盛“撞筹入伙”。随后梁山好汉下山的一项不可少的任务就是宣传:“备说梁山晁、宋二公招贤纳士”,说明梁山主要首脑已有明确的指令。也许有人会说,武松林冲等个人的“找山头”是寻找个人出路,宋江的招兵买马就多少有些黑社会的嫌疑,可是,赵家社会是不是更黑呢,生辰纲应何而生,为什么不能夺取?林冲犯了多大的罪,侵犯了谁的利益,受到一路追杀?武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打了蒋门神,也罪不至死……所以,将其理解为民众多统治者的反抗是更合理的,他们在抗争中寻找更有序而有力的形式,是一种反抗的策略。“三山聚义”,是一次经过比较的军事力量合并,单个的力量与呼延灼作战,首先桃花山会被击破,次之是白虎山,最后二龙山胜利了,也只是三分之一的胜利,青州打不下,孔明是救不出来了。鲁智深明白这个道理,上山不久他就提出去寻找史进,“就取他四个同来入伙”,这就是对梁山军事策略的理解。 “拉山头”的后面又是什么戏呢。宋江有很清醒的认识。梁山泊把来自各个山头的队伍统帅起来成为一支武装,形成一定的规模后,对这些人员就要来一次整风运动,井冈山命时期,毛泽东引申出中国革命也要认识山头,承认山头,照顾山头,然后到克服山头,消灭山头主义。为什么?因为一支队伍,需要整体一致,不能有派性,不能有内耗,“整顿我们的作风”就是这样提出来的。在较长时间的队伍扩大后,队伍职能不明,管理无序,哥哥兄弟一般高,对任何一次军事斗争都是极其有害的。“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是及时的、英明的,是管理上的需要,也是宋江巩固梁山泊主地位的需要,晁盖活着的时候,新老将领之间要有裂痕,宋江得以拥兵自重,现在就不需要了,需要的是团结,所以就要打破新老将领之间的区别,要融合,排座次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从天罡、地罡和兵符职位的排位,可以看出,宋江的整顿是到位的,晁盖旧部人马和几大山头的头领,基本上被分散开来,对旧部的任用,除林冲外,大多放在不重要的位置。虽说在职位安排上,对旧部个人为梁山的功劳不予考虑,从人情上说,是难以接受,但从军事上说,稳定了整体,综合了实力,梁山的整体实力抬高了一个很大的档次,这时候才不再是土匪,才叫军队。(字数2168)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