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火车往北就是山
2020-12-14叙事散文纳西塞斯
火车往北就是山这不是一个城市,只是城市的一个小镇,小镇官方在宣传时常常说它是这个城市的支点城镇,我住在这个支点城市的最高大厦的十五楼,我常常会爬到三十七楼去看整个城镇,这个时候我常常不坐电梯,我喜欢爬,象年少时在家,爬山一样地爬,我知道,
火车往北就是山
这不是一个城市,只是城市的一个小镇,小镇官方在宣传时常常说它是这个城市的支点城镇,我住在这个支点城市的最高大厦的十五楼,我常常会爬到三十七楼去看整个城镇,这个时候我常常不坐电梯,我喜欢爬,象年少时在家,爬山一样地爬,我知道,在天台我会看见火车站,火车往北就是山,而家在群山那边。
联邦花园其实并不是那种适合人居住的,所以我才有幸在这里住下,才有可能在这里的天台上看火车站,看火车站往北,遥想山的那边。楼下是个十字路口,四个路口,我最喜欢走的是向北。向北的路通往火车站。凌晨听到火车声,轰隆一声,象宿醉的夜行人踩翻了墙外的什么东西,站台的广播里反反复复就是那首歌,无论是在何时何地,站台里常常被一种伤感弥漫。
小时候,火车超出了我的想象力,那套庞大的铁道系统多么不可思议。姑姑是在韶关,离我的老家很远,一般坐火车回家探亲,而那时的我只是耳闻火车,从来没有抚摩过它的躯体,所以姑姑坐火车回来的常常会是我向伙伴炫耀的资本。我四岁的时候一场病使我终于踏上了火车,临行前我非常兴奋地告诉我的小伙伴我要坐火车去韶关了,那种兴奋以一种炫耀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到了火车站时,拥挤的送行的人群突然使我莫名地躁动起来,我撒开腿就往家的方向跑,却被送行的父亲一把揪住从渐渐启动的火车的窗户里塞了进去。那个年代,火车摇摇晃晃地承载的常常是人的生计,很少有人象现在一样为了旅行而旅行,这使送行的人和被送的人常常多了几分惆怅,怀着难言的愁苦上路的人们,临行时都惴惴不安,仿佛大祸就要临头,那时的心情也许都有一种如小时的我一样的想掉头就逃的冲动,只是他们与我不一样,迫使我上车的是父亲的大手和我的病,他们常常是出于对生计的无可奈何。透过车窗,我曾看见数不清跟着火车奔跑的人绝望的脸,那些肮脏的眼泪和茫然失措的表情。我最早的旅行就是这样破烂,用惧怕,伤感和无依无靠滋味拼凑起来,即使老了也不会忘记。
我是乘着火车来这个城市的,这时的我从大学所在的城市里起程,那是一个群山包围的城市,人群在狭长的山谷里聚集就成为了城市。与其他的毕业生的那种同学相送,默然哭泣不同的是我是一个人上路,陪我在那个城市度上数月的女孩子把我送到车站,对我说,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没有回答,因为我不知道答案,我怕我们承受不了永不相见的离别,我只是告诉她我要去为一个企业做份刊物,我没有告诉她,这个城市也许我不会再来。好象本雅明说过,有些在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感动人的东西一搬上舞台就可以赚取热泪。可是我怕我承受不起,我刻意欺骗着她也欺骗自己,也许,我还会回来的!
山在北面,有时你会觉得它格外远,有时很近。火车启动以后常常呼啸着向那群山奔去,然后在那里消失,甚至找不到它消失的痕迹,铁轨延伸到远得已经模糊。我小的时候,把北当作异乡,那是艰难,陌生的地方,带着一种令人敬畏,浸透了悲凉味道的气质。那时常常会有所谓北方来的讨米过日的人来到院子,一张狭长的脸,单眼皮,眼睛象剑稍那样长着,他们讲话的语气,就象裹在藏青布里面的铁皮水壶,又象一棵青涩的艾子。我的家乡在长江以南,河水聚集着流向北方被称为长江的地方,我们的门窗向南,我常常望着那些房瓦出神,也常常会站在山头上向南方看,那里都是山,爸爸妈妈告诉我姑姑就是山的那边,长大以后我知道那些上是属于五岭的一部分,山那边是叫广东的地方。 火车往北就是山,而家在群山那边。火车呼啸而去时,母亲熟悉的味道就常常在我的周围弥漫,恍惚间我又是那个要冰棍、棉花糖的孩子。而眼里的母亲还是那美丽,温暖的手不时会擦擦我流出的鼻涕。那时的我要高举手才够得着母亲的衣角,母亲会轻轻地把那小手放在自己掌心里,根本不在乎这脏脏的小手刚才是否抓过那恶心的毛毛虫。打电话回去时,知道母亲身体不好,两年了,没有看见,那个劳累了一生的村妇终于挺不住了,长久劳累的岁月已经压坏了她的身子。三月,刚刚开春,母亲在以往的这个时候常常是在麦地里松土。 火车往北就是山,而家在群山那边。
这不是一个城市,只是城市的一个小镇,小镇官方在宣传时常常说它是这个城市的支点城镇,我住在这个支点城市的最高大厦的十五楼,我常常会爬到三十七楼去看整个城镇,这个时候我常常不坐电梯,我喜欢爬,象年少时在家,爬山一样地爬,我知道,在天台我会看见火车站,火车往北就是山,而家在群山那边。
联邦花园其实并不是那种适合人居住的,所以我才有幸在这里住下,才有可能在这里的天台上看火车站,看火车站往北,遥想山的那边。楼下是个十字路口,四个路口,我最喜欢走的是向北。向北的路通往火车站。凌晨听到火车声,轰隆一声,象宿醉的夜行人踩翻了墙外的什么东西,站台的广播里反反复复就是那首歌,无论是在何时何地,站台里常常被一种伤感弥漫。
小时候,火车超出了我的想象力,那套庞大的铁道系统多么不可思议。姑姑是在韶关,离我的老家很远,一般坐火车回家探亲,而那时的我只是耳闻火车,从来没有抚摩过它的躯体,所以姑姑坐火车回来的常常会是我向伙伴炫耀的资本。我四岁的时候一场病使我终于踏上了火车,临行前我非常兴奋地告诉我的小伙伴我要坐火车去韶关了,那种兴奋以一种炫耀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到了火车站时,拥挤的送行的人群突然使我莫名地躁动起来,我撒开腿就往家的方向跑,却被送行的父亲一把揪住从渐渐启动的火车的窗户里塞了进去。那个年代,火车摇摇晃晃地承载的常常是人的生计,很少有人象现在一样为了旅行而旅行,这使送行的人和被送的人常常多了几分惆怅,怀着难言的愁苦上路的人们,临行时都惴惴不安,仿佛大祸就要临头,那时的心情也许都有一种如小时的我一样的想掉头就逃的冲动,只是他们与我不一样,迫使我上车的是父亲的大手和我的病,他们常常是出于对生计的无可奈何。透过车窗,我曾看见数不清跟着火车奔跑的人绝望的脸,那些肮脏的眼泪和茫然失措的表情。我最早的旅行就是这样破烂,用惧怕,伤感和无依无靠滋味拼凑起来,即使老了也不会忘记。
我是乘着火车来这个城市的,这时的我从大学所在的城市里起程,那是一个群山包围的城市,人群在狭长的山谷里聚集就成为了城市。与其他的毕业生的那种同学相送,默然哭泣不同的是我是一个人上路,陪我在那个城市度上数月的女孩子把我送到车站,对我说,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没有回答,因为我不知道答案,我怕我们承受不了永不相见的离别,我只是告诉她我要去为一个企业做份刊物,我没有告诉她,这个城市也许我不会再来。好象本雅明说过,有些在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感动人的东西一搬上舞台就可以赚取热泪。可是我怕我承受不起,我刻意欺骗着她也欺骗自己,也许,我还会回来的!
山在北面,有时你会觉得它格外远,有时很近。火车启动以后常常呼啸着向那群山奔去,然后在那里消失,甚至找不到它消失的痕迹,铁轨延伸到远得已经模糊。我小的时候,把北当作异乡,那是艰难,陌生的地方,带着一种令人敬畏,浸透了悲凉味道的气质。那时常常会有所谓北方来的讨米过日的人来到院子,一张狭长的脸,单眼皮,眼睛象剑稍那样长着,他们讲话的语气,就象裹在藏青布里面的铁皮水壶,又象一棵青涩的艾子。我的家乡在长江以南,河水聚集着流向北方被称为长江的地方,我们的门窗向南,我常常望着那些房瓦出神,也常常会站在山头上向南方看,那里都是山,爸爸妈妈告诉我姑姑就是山的那边,长大以后我知道那些上是属于五岭的一部分,山那边是叫广东的地方。 火车往北就是山,而家在群山那边。火车呼啸而去时,母亲熟悉的味道就常常在我的周围弥漫,恍惚间我又是那个要冰棍、棉花糖的孩子。而眼里的母亲还是那美丽,温暖的手不时会擦擦我流出的鼻涕。那时的我要高举手才够得着母亲的衣角,母亲会轻轻地把那小手放在自己掌心里,根本不在乎这脏脏的小手刚才是否抓过那恶心的毛毛虫。打电话回去时,知道母亲身体不好,两年了,没有看见,那个劳累了一生的村妇终于挺不住了,长久劳累的岁月已经压坏了她的身子。三月,刚刚开春,母亲在以往的这个时候常常是在麦地里松土。 火车往北就是山,而家在群山那边。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