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天下湘西(三)
2020-12-14抒情散文官舟寨
6、粟裕故居,那株风中的古枫挺。这个侗寨的枫树,比旗杆更挺。高。这个侗寨的枫树,擦着了白云。活。这个侗寨的枫树,比鼓楼更生动。风一吹,沙沙沙,沙沙沙,一直响到江浙抗日根据地,响到苏、豫、鲁、皖、沪、闽战场,响到南京、北京,老惊粟裕的睡梦,
6、粟裕故居,那株风中的古枫
挺。这个侗寨的枫树,比旗杆更挺。高。这个侗寨的枫树,擦着了白云。活。这个侗寨的枫树,比鼓楼更生动。风一吹,沙沙沙,沙沙沙,一直响到江浙抗日根据地,响到苏、豫、鲁、皖、沪、闽战场,响到南京、北京,老惊粟裕的睡梦,惊醒粟裕的沉思。
枫木树脚。枫木树脚。粟裕写战争回忆录,一落笔就是:“从枫木树脚谈起……”
枫木树脚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典型的湘西风味。木屋。吊脚楼。一色的青瓦油黑板壁。炊烟总在朝夕时分与雾霭浸润成一片。氤氤氲氲。朦朦胧胧。完全是一幅南派风格的山水国画。 紧挨着古枫的是一个小四合院。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六栋木屋紧凑、古朴。一代百战百胜的名将,生于斯,长于斯。童年时,雇工阿长成为粟裕的“启蒙先生”。下棋,采摘油桐茶籽,插秧割禾,担水砍柴,舞棍练枪,阿长手把手教他。还跟他讲侠客除恶行善的故事。少年粟裕希望这个世界善多恶少,希望自己能够助民除害。所以,读小学时就带着同学围攻“兵痞”;所以,只想到外面闯世界,瞒着父亲报考常德省立二师,考取后因父亲要他“持家”而不允,便毅然不辞而别。这一去,就离开家乡六十年,直到死后才回来。 他曾题诗云:“半世生涯戎马间,征骑倥偬未下鞍。爆炸轰鸣如击鼓,枪弹呼啸若琴弹。疆场纵横任驰骋,歼敌何计百千万。对镜不须叹白发,白发犹能再挥鞭。” 古枫。古枫。古枫在心里沙沙地响。粟裕去世前卧在病榻上,拉着家乡来人的手,询问道:“我家屋后那棵枫树还在不在?”家乡告诉他依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他深邃的目光格外明亮。“一晃又是几十年了……”他进入了一种无人和忘我的状态。 奇异。不可思议。1984年的一个初春夜晚。寒冷,黑暗。那株古枫突然有一枝断裂,枫树脚村的人们满头疑惑,赶紧聚于古枫下,焚纸烧香。十天未过,传来了粟裕病逝的噩耗。
风不来。鸟不鸣。古枫静静地立着。 一拨又一拨人,从各地来到枫木树脚村,沉入木屋。像鱼群庄重地、缓缓地游。 7、粟裕公园,松柏天天苍翠 黛青。深潭之水一般。松,柏,樟。密集。沉静。没有一天不浓绿如凝,没有一天不香气飘忽。 会同县城,湘西南一个小小的山地小镇。有一个灵魂安息在这里,有一股气流在涌动。粟裕纪念馆,粟裕纪念碑,红军长征纪念碑,贺琼烈士纪念亭,粟裕公园里罗列着一串凝重的名词。 简洁却不简单。图片。实物。解说的文字。让人走回昔日的时光,让人走进粟裕人生历程。 粟裕1907年出生于湖南会同。1927年5月从军,参加了南昌起义。南方游击战争,苏中七战七捷,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淞沪战役。他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粟裕与胜利连结在一起。 莱芜战役以损失仅为敌军1/9的代价,创造了歼敌7万的新记录。孟良崮战从虎口拔牙,切入对方中间,吃掉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全副美械装备的整编74在师。淮海战役,共计歼敌55万余人,远在几千里之外的斯大林听闻此事后,曾在记事本上写到:“60万战胜80万,奇迹,真是奇迹!”粟裕与奇迹连结在一起。 战争年代,粟裕两让司令。1958年,“常胜将军”受到错误批判。“文革”中,共和国第一大将淡出军、政届。粟裕和普通人一样地工作。平静。从不懈怠。粟裕与谦虚和大度连结在一起。 《战时参谋工作》。《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粟裕战争回忆录》。这些都很厚很厚,中国人翻不完,美国西点军校翻不完。 高。白。纪念碑在苍松翠柏中格外耀眼。 纪念碑下安放着粟裕的骨灰盒。 1984年2月5日,粟裕因爆发性肺炎在北京去逝,享年76岁。留下的遗嘱是:身后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不送花圈,只希望把自己的骨灰放一部分到家乡,其余撒在自己当年转战数载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几省市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骨灰融入了土地,土地上长着青青的草木。旺盛。健壮。纪念碑守护着故乡。风来不动。雨来不移。挺立。还是挺立。 公园是美的。早晨淡雾起,白天绿叶闪,晚上月影重。春天新叶嫩,夏天凉风生,秋天绿色深,冬天叶不零。但这个公园不只是个森林公园。
枫木树脚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典型的湘西风味。木屋。吊脚楼。一色的青瓦油黑板壁。炊烟总在朝夕时分与雾霭浸润成一片。氤氤氲氲。朦朦胧胧。完全是一幅南派风格的山水国画。 紧挨着古枫的是一个小四合院。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六栋木屋紧凑、古朴。一代百战百胜的名将,生于斯,长于斯。童年时,雇工阿长成为粟裕的“启蒙先生”。下棋,采摘油桐茶籽,插秧割禾,担水砍柴,舞棍练枪,阿长手把手教他。还跟他讲侠客除恶行善的故事。少年粟裕希望这个世界善多恶少,希望自己能够助民除害。所以,读小学时就带着同学围攻“兵痞”;所以,只想到外面闯世界,瞒着父亲报考常德省立二师,考取后因父亲要他“持家”而不允,便毅然不辞而别。这一去,就离开家乡六十年,直到死后才回来。 他曾题诗云:“半世生涯戎马间,征骑倥偬未下鞍。爆炸轰鸣如击鼓,枪弹呼啸若琴弹。疆场纵横任驰骋,歼敌何计百千万。对镜不须叹白发,白发犹能再挥鞭。” 古枫。古枫。古枫在心里沙沙地响。粟裕去世前卧在病榻上,拉着家乡来人的手,询问道:“我家屋后那棵枫树还在不在?”家乡告诉他依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他深邃的目光格外明亮。“一晃又是几十年了……”他进入了一种无人和忘我的状态。 奇异。不可思议。1984年的一个初春夜晚。寒冷,黑暗。那株古枫突然有一枝断裂,枫树脚村的人们满头疑惑,赶紧聚于古枫下,焚纸烧香。十天未过,传来了粟裕病逝的噩耗。
风不来。鸟不鸣。古枫静静地立着。 一拨又一拨人,从各地来到枫木树脚村,沉入木屋。像鱼群庄重地、缓缓地游。 7、粟裕公园,松柏天天苍翠 黛青。深潭之水一般。松,柏,樟。密集。沉静。没有一天不浓绿如凝,没有一天不香气飘忽。 会同县城,湘西南一个小小的山地小镇。有一个灵魂安息在这里,有一股气流在涌动。粟裕纪念馆,粟裕纪念碑,红军长征纪念碑,贺琼烈士纪念亭,粟裕公园里罗列着一串凝重的名词。 简洁却不简单。图片。实物。解说的文字。让人走回昔日的时光,让人走进粟裕人生历程。 粟裕1907年出生于湖南会同。1927年5月从军,参加了南昌起义。南方游击战争,苏中七战七捷,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淞沪战役。他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粟裕与胜利连结在一起。 莱芜战役以损失仅为敌军1/9的代价,创造了歼敌7万的新记录。孟良崮战从虎口拔牙,切入对方中间,吃掉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全副美械装备的整编74在师。淮海战役,共计歼敌55万余人,远在几千里之外的斯大林听闻此事后,曾在记事本上写到:“60万战胜80万,奇迹,真是奇迹!”粟裕与奇迹连结在一起。 战争年代,粟裕两让司令。1958年,“常胜将军”受到错误批判。“文革”中,共和国第一大将淡出军、政届。粟裕和普通人一样地工作。平静。从不懈怠。粟裕与谦虚和大度连结在一起。 《战时参谋工作》。《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粟裕战争回忆录》。这些都很厚很厚,中国人翻不完,美国西点军校翻不完。 高。白。纪念碑在苍松翠柏中格外耀眼。 纪念碑下安放着粟裕的骨灰盒。 1984年2月5日,粟裕因爆发性肺炎在北京去逝,享年76岁。留下的遗嘱是:身后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不送花圈,只希望把自己的骨灰放一部分到家乡,其余撒在自己当年转战数载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几省市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骨灰融入了土地,土地上长着青青的草木。旺盛。健壮。纪念碑守护着故乡。风来不动。雨来不移。挺立。还是挺立。 公园是美的。早晨淡雾起,白天绿叶闪,晚上月影重。春天新叶嫩,夏天凉风生,秋天绿色深,冬天叶不零。但这个公园不只是个森林公园。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