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鹤庆白族创新实用的劳动工具——背板、扁担和钉耙

2020-12-14抒情散文wwmi06
鹤庆白族创新实用的劳动工具——背板、扁担和钉耙居住在滇西北崇山峻岭中的鹤庆白族,不仅是创造美的高手,也是很有创新意识的民族。这可以从他们创造的劳动工具上得到具体的体现。多功能的背板背板是白族妇女使用的一种背东西的工具,是对汉民族所使用的背东
   鹤庆白族创新实用的劳动工具——背板、扁担和钉耙   居住在滇西北崇山峻岭中的鹤庆白族,不仅是创造美的高手,也是很有创新意识的民族。这可以从他们创造的劳动工具上得到具体的体现。 多功能的背板   背板是白族妇女使用的一种背东西的工具,是对汉民族所使用的背东西的辫子的进一步改造。聪明的白族人,在背东西的辫子的基础上,加了一块板子,这板子的形态,非常近似于旧时用来锁住罪犯的枷锁的一半,就在枷锁的那一半上,各在左右两边打了一个眼,将汉族人背东西的辫子,穿进两边后,就成为了背扛都可以的双重工具——背板。背板的特点是将所背东西的着力点,分散在头和两个肩头上。滇西北民谚曰:“讨个鹤庆婆,抵个骡子驮。”表面上看是将鹤庆妇女比喻成了骡子,但由于鹤庆虽有个小坝子,但坝子里的人,都要到东西山上去砍柴、背松毛。甚至在很早以前,交通不便利的时候,坝子里要建一所房子,所用石脚的石料,都要到东西山脚下去背,路程都在十多里地以外。而到山上背柴、背松毛,那就要到三四十里以外的地方了,并且山路崎岖陡峭,非常难走,所以那句名谚,是极言鹤庆妇女的吃苦耐劳跟骡子差不多,是对鹤庆妇女的最高奖赏呢!   鹤庆白族妇女的背板,正是基于生存环境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因为要长时间的背东西,去得远的还要将那背柴或松毛,从山上背下来,那得花上五六个小时才可实现,没有背板是很难做到的。背板可以调整那背东西压在身上的部位,能减轻重量外,还可以让身体被压的部位交替得到休息。比如用那块背板背重物的时候,重量就压在了两个肩头上。只用背东西的辫子时,两个肩头就可以得到休息。同时,还可以辫子和背板一起用,将重量分散在各个部位,这样不断交替,就能减轻重量只压在一处的痛苦和疲劳,这才是真正绝妙的创造啊!                   选材考究的扁担   扁担是鹤庆白族男子搬运东西的主要工具,扁担由于使用范围的不同,可分成三种:一种是两头都尖的尖扁担,甚至还要在两头都包上一层锋利的刀刃,很像步枪上的刺刀。这种扁担主要用来挑地里的谷物或麦桔植物,将谷物或者麦桔类作物捆成一大捆的时候,这种扁担就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了。首先用尖刺刀将一捆谷物或者麦桔刺住,往上一举,刺住另一捆,就可以挑着走,简洁并且非常方便实用,还不会将泥水弄到身上。一种是又长又宽的长扁担,这种扁担主要用在在坝子里挑各种各样的物品时,如往地里运粪草,搬运泥沙或其它建筑材料。一种是宽但比较短小的袖珍型扁担,这种扁担主要用来长途搬运,挑柴呀,挑做生意的物品啊……不仅便天携带,而且还轻巧实用。   这三种扁担,无论是那一种,在选材上都是非常考究的。在鹤庆白族人家即便三代人赤贫,可无论如何都得弄三块扁担,家里没有三块扁担,认为那是最没有志气的男人,倒不如不要活了。这从一个侧面证明鹤庆男人立世、治家主要靠“勤劳”二字的生存观念。   在选材上,尖扁担主要考虑到运输的距离比较近,所以选用的是坚固的木材,一般选用栗材,坚硬而又持久,木质颜色为赭红色,显得高贵而典雅,有一种古色古香的味道,且因为造型别致美观,不仅有极高的使用价值,还有一定的保存价值。   而其它的两种宽扁担,无论是长的还是短的,在选材上是一致的,都要考虑长途使用,必须是弹性比较好,用起来能够晃悠晃悠的,并且越晃越好。这样木质就得选有弹性的,柔软且有韧性的那种木质才是首选。要将扁担做成弯弓形的,挑起东西来一闪一闪的主才算得上扁担中的精华。这种扁担一是可以让挑担子的人,显得轻松愉快。二是挑起东西来,能让步子有节奏感,这样走起路就像在舞蹈,让人平添了几分神气。用的材料一般是柳树、桃树或者桑树,而且这些树要长在土地肥沃,水分充足的地方,那木质才柔软有弹性,也才能闪得起来。巧手的白族男子,一般是不到市场上去买扁担的,市场也没有人卖扁担,无论什么样的男子,大家都一定要亲手做三块扁担,谁还到市场上买扁担,扁担还能卖给谁呢?   扁担成了展示男子们才华的舞台,青年男女恋爱时,女青年考验男青年的绝活,也是看那三块扁担做得是不是合心合意。如此重要的物品,相信哪一个男子都不会对这三块扁担掉以轻心吧?                   造就吃苦耐劳的大钉耙   鹤庆坝子一到天气炎热的五、六月份,地里的蚕豆割完的时候,稻田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干田了,大片大片的田地龟裂干旱,地里就有一条条晒裂了缝,纵横其间。这是因为鹤庆坝子在远古尚未开发的时蛮荒时代,就是一个平静的高山湖泊的原因。千百万年沉积下来的淤泥,自然不能跟一般的夹杂着砂石的泥土相比了,因为那泥土沉积的年代太久远,土地是块肥沃的土地,就是那泥巴的粘黏干硬得让人受不了。   用锄头挖,锄头反而被弹跳起来,用牛犁犁不动,用拖拉机犁,也只不过犁起表面上的一层皮,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不利。不知什么时候,有人发现用钉耙,比较实在。鹤庆人用来挖干田的钉耙,确实有点像猪八戒用的大钉耙,传说是唐生师徒过鹤庆时,要穿越火焰山,到牛魔洞三调芭蕉扇,与居住在辛屯镇西北角,大龙潭西南的青玄洞中的牛魔王大战了三百回合,看到了猪八戒所用耙子的厉害,便受到了启示,并且鹤庆是全国有名的手工艺之乡,小炉匠遍坝子都是,便依照猪八戒的钉耙打制了现在用的大钉耙,只是觉得猪八戒的九齿钉耙,在挖干田的时候,面积过大,不容易翻过来,便改成了五齿钉耙。   这五齿钉耙,便成了男人们的考验。因为这五齿钉耙从重量和举起的力度来看,都比用锄头费很大的气,并且用钉耙挖干田的时候,要顺着那干田的裂缝挖下去,就能把那一大饼干田翻了过来,否则就是钉耙也拿那泥土不动。只有翻过来的大土饼,经过夏日炎炎的炙烤一段时间后,这些干田经水一泡,就软化成稀泥,插上秧,自然是大丰收了。   这张牙舞爪的大钉耙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了下来。同时正是这大钉耙,造就了鹤庆人的吃苦耐劳精神,所以使鹤庆这样一个偏避落后的小县,成为了远近文明的教育强县,每年高考成绩都令人仰慕,这正是“钉耙效应”给鹤庆人带来的福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