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那年那月(二题)
2020-12-14叙事散文shen1029
撵 电 影从读书出来参加工作算起,一晃,我在城市蛰居已二十年了。在感觉城市文化生活一天天丰富多彩的同时,我却常常怀念起山乡那些撵电影的岁月。乡间的孩子苦,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除了在破败的教室读书上课外,基本接触不到文化生活,看露天电影,
撵 电 影
从读书出来参加工作算起,一晃,我在城市蛰居已二十年了。在感觉城市文化生活一天天丰富多彩的同时,我却常常怀念起山乡那些撵电影的岁月。
乡间的孩子苦,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除了在破败的教室读书上课外,基本接触不到文化生活,看露天电影,就成了唯一“奢侈”的“文化大餐”。而那时放电影,都是由各个生产队出钱包的,十天半月地在各个生产队之间流动着放。于是,“撵电影”就成了山里孩子特提劲的事。不论寒来暑往、春夏秋冬,只要一听说哪个生产队放电影,十里八村的孩子,晚饭后在寨子上三三两两一吆喝,便结伴前往了。遇到远的生产队,有时要在乡村小路上高一脚低一脚地颠奔十多公里,但为了看到心慕的电影,大家兴致却很高,一路叽叽喳喳嚷着赶路,也不觉得有很累。到了放影地,在场坝中随便找个能看见银幕的角落站着,便算看电影了。
那个时候由于文化的饥渴而导致的人们对电影的钟爱,从看露天电影的热闹场面就可以感受出来。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大人、小孩,黑压压的人群聚在生产队的场坝里,井然有序地凝神盯着前面那一方银幕,看得目不转睛、津津有味,这种场面,多年来一直清晰地存放在我的脑子里。其实,那时乡间放的那些电影,题材都十分单一,有反映土地革命的,如《闪闪的红星》;有反映土改的,如《暴风骤雨》;有反映解放战争的,如《董存瑞》、《渡江侦察记》;有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如《上甘岭》、《英雄儿女》;而放得最多的,则是那些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像《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嗄》,等等。就在这些电影中,我度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慢慢长大,慢慢明白事理。在今天看来,这些电影无论题材、演艺都有公式化、概念化和脸谱化的缺陷,但我们不可否认,它也是艺术,在那个时代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凝聚了人心,培养了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就我来说,那个时候,我对中国革命史大致而形象的理解,对侵略者累累罪恶的痛恨,主要来自山乡那些撵电影的岁月里看的那些电影。这是人生一笔莫大的财富,是受用无穷的。
今天在繁华的城市里,在热闹的银屏前,我是很难找回当年那份撵电影时激动的、朴素的、单纯的心情了。因为在打打杀杀、恩恩怨怨、卿卿我我、虚虚幻幻的影视情节中,在“戏说”、“外传”、“新拍”等颠倒历史、混淆黑白、践踏文化的所谓“影视新潮”里,我却感到茫茫然和无所适从,我常常在想:这样的影视,在向人们灌输一些什么东西呢?在培养一种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呢?但我往往不得而知。
作为大众传媒,影视要强调娱乐功用,但也有教化的作用,承担着传播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任务。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影视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我常常怀念那些撵电影的岁月的真正原因。
书 店 情 结 自打看第一本小人书起,我就与书店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十多年来,书店在我的心中,既是一座神圣的殿堂,也是慰藉心灵的最好去处。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不论城市还是农村,文化都普遍处于枯竭状态。在乡村小学,学生除了单调的课本外,基本不接触课外读物,于是在同学中偶尔传看的小人书,便成了大家课外的“文化大餐”,十分抢手。看着别人有小人书,我也常想拥有自己的小人书。一次,爷爷到十多公里外的镇上去赶场,我央求爷爷给我买本小人书,不管什么都行,不识字的爷爷依了我,硬是找到镇上的书店,给我买了本《沙家浜》回来。从此,小镇上的书店便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只要我上街赶场,我或者向有工作的父亲要钱,或者让母亲给我准备些农产品去场上卖钱,都要到书店去买小人书。等我读完小学时,家里也有好几箱小人书了,这成了我当时向小朋友们炫耀的资本,也是我人生储蓄知识的最初“存折”。在这些小人书中,我渡过了我的童年,也懵懵懂懂地知道了社会和人生。 上初中时,一次放牛,我不小心从牛背上摔下伤了腿,呆在家中治疗,除了老师来家帮我补习功课外,整天躺在床上无奈,便想到了要读一本大书。于是,我用亲戚们来看我时给的钱,请哥哥到镇上书店给我买了长篇小说《红岩》。这是我第一次读长篇小说,当时书中的人物、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激动,让我敬佩,让我憎恨,以致今天,许云峰、江姐等英雄人物的群像仍然鲜活地留在我的脑海里。打这以后,买长篇、读长篇,成了我中学时代全部的课余生活。我粗约估计过,整个中学时代,我自己从书店买的长篇小说不下二十部,加上从老师、同学处借阅的,我读了不下四十部当代长篇小说。二十多年了,像《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第二次握手》、《蹉跎岁月》等一些长篇小说的人物和情节,我至今记忆犹新。从这些书中,我了解了历史,了解了社会,明白了爱憎和是非,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也许就因为打小时候形成的对书店的偏爱和依赖,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我心中的书店情结越结越深。每到外地出差,我不去商场,专找书店,不达目的不罢休,不买上一两本书不罢休。平时一踏进商场,我往往茫然无措,但置身书店,我却如鱼得水、如饥似渴、心安理得。在时装面前,我常缩手缩脚,显得“抠门”,但在书店,我却出手大方、毫不吝啬,上百元、几百元,从不缩手。很久不上饭馆、酒店,我可以坦然无事,但十天半月不去一趟书店,我就会憋得特慌,因为总担心来了自己想要的书被人抢去,总担心来了新书自己没有看到。正是在这种书店情结的紧紧缠绕中,我家中的藏书日益丰富起来,如今,文史典籍、文学名著、政治哲学、文化科技等等,几大书橱、洋洋几千册图书成为我最大的精神财富。闲暇埋头书堆,浸润在人类文化的芳泽里,我的心灵得到滋润,我的智慧得到开启,我的精神得到丰富。 至今我还十分清晰地记得,在家乡小镇书店买书时的热闹情景。不到十平方米的书店里,常常人流如织,挤得水泄不通,在攒动的人头中,在要书取书的嚷嚷声里,传递的,是人们对书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这种情景,在今天是很难找见了。不过,我的书店情结,今生永远不会消散,那些买书、读书的岁月哟!
书 店 情 结 自打看第一本小人书起,我就与书店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十多年来,书店在我的心中,既是一座神圣的殿堂,也是慰藉心灵的最好去处。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不论城市还是农村,文化都普遍处于枯竭状态。在乡村小学,学生除了单调的课本外,基本不接触课外读物,于是在同学中偶尔传看的小人书,便成了大家课外的“文化大餐”,十分抢手。看着别人有小人书,我也常想拥有自己的小人书。一次,爷爷到十多公里外的镇上去赶场,我央求爷爷给我买本小人书,不管什么都行,不识字的爷爷依了我,硬是找到镇上的书店,给我买了本《沙家浜》回来。从此,小镇上的书店便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只要我上街赶场,我或者向有工作的父亲要钱,或者让母亲给我准备些农产品去场上卖钱,都要到书店去买小人书。等我读完小学时,家里也有好几箱小人书了,这成了我当时向小朋友们炫耀的资本,也是我人生储蓄知识的最初“存折”。在这些小人书中,我渡过了我的童年,也懵懵懂懂地知道了社会和人生。 上初中时,一次放牛,我不小心从牛背上摔下伤了腿,呆在家中治疗,除了老师来家帮我补习功课外,整天躺在床上无奈,便想到了要读一本大书。于是,我用亲戚们来看我时给的钱,请哥哥到镇上书店给我买了长篇小说《红岩》。这是我第一次读长篇小说,当时书中的人物、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激动,让我敬佩,让我憎恨,以致今天,许云峰、江姐等英雄人物的群像仍然鲜活地留在我的脑海里。打这以后,买长篇、读长篇,成了我中学时代全部的课余生活。我粗约估计过,整个中学时代,我自己从书店买的长篇小说不下二十部,加上从老师、同学处借阅的,我读了不下四十部当代长篇小说。二十多年了,像《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第二次握手》、《蹉跎岁月》等一些长篇小说的人物和情节,我至今记忆犹新。从这些书中,我了解了历史,了解了社会,明白了爱憎和是非,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也许就因为打小时候形成的对书店的偏爱和依赖,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我心中的书店情结越结越深。每到外地出差,我不去商场,专找书店,不达目的不罢休,不买上一两本书不罢休。平时一踏进商场,我往往茫然无措,但置身书店,我却如鱼得水、如饥似渴、心安理得。在时装面前,我常缩手缩脚,显得“抠门”,但在书店,我却出手大方、毫不吝啬,上百元、几百元,从不缩手。很久不上饭馆、酒店,我可以坦然无事,但十天半月不去一趟书店,我就会憋得特慌,因为总担心来了自己想要的书被人抢去,总担心来了新书自己没有看到。正是在这种书店情结的紧紧缠绕中,我家中的藏书日益丰富起来,如今,文史典籍、文学名著、政治哲学、文化科技等等,几大书橱、洋洋几千册图书成为我最大的精神财富。闲暇埋头书堆,浸润在人类文化的芳泽里,我的心灵得到滋润,我的智慧得到开启,我的精神得到丰富。 至今我还十分清晰地记得,在家乡小镇书店买书时的热闹情景。不到十平方米的书店里,常常人流如织,挤得水泄不通,在攒动的人头中,在要书取书的嚷嚷声里,传递的,是人们对书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这种情景,在今天是很难找见了。不过,我的书店情结,今生永远不会消散,那些买书、读书的岁月哟!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