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咫尺与天涯
2020-12-14抒情散文jiangjianming
这是备课时涉及的一组有趣的词语。人们常用“咫尺”形容距离之近,用“天涯”言其远。查资料,“咫,乃周制八寸。”如果换算成今制市尺,长约六寸二分二厘,可谓短矣。天涯,词书释为天边。但天边在哪,何起何止,无从实考。站在不同的位置,所看的地平线海平
这是备课时涉及的一组有趣的词语。人们常用“咫尺”形容距离之近,用“天涯”言其远。查资料,“咫,乃周制八寸。”如果换算成今制市尺,长约六寸二分二厘,可谓短矣。天涯,词书释为天边。但天边在哪,何起何止,无从实考。站在不同的位置,所看的地平线海平线不同,天边便不实在,因为它永远遥不可及。
这是一组极富哲学意义的命题。咫尺与天涯,距离不同。近与远具永远的相对性。矛盾的对立有时又略有些变化。徐干有诗,“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言近中见远;王勃有诗,“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言远中有近。这又证明远与近这对矛盾,产生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见解,是一种主观行为。
王勃诗中说到知已,可理解为“心心相印”“心心相通”,其距离近为咫尺,钟子期俞伯牙似的。但这种距离,只存在于理想的苑囿里。现实生活中,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黑与白,或者说真理与廖误、智慧与愚庸、伟大与平凡,甚至情与理、情与法、理与法、野蛮与文明、人治与法治、专制与民主之间,更甚至于导弹与橄榄枝、生与死之间,莫不是“八千里路云和月”,关山重重,天涯阻隔。于是,多少人“望断天涯路”,苦苦寻觅,终不见尽头,弄得愁肠百折,以致“断肠人在天涯”。
随着科技的资讯的发达,人们对宏观和微观世界的物质的间距,已经逐渐认识。从地球出发,至月球至火星至水星木星,分别为多少多少公里之远,已有数据可查。纳米技术也可测出微观世界里物质的放大数万倍人的肉眼才能看见的间距有多远多近。但这些技术,是无法精确测知人际间距的。因为人类最熟悉的,也是最陌生的,莫过于自身。这距离,充斥着变量——相隔重洋,许如咫尺,擦肩接踵,许在天涯。
如果止于外貌体态,年龄性别,声音气味,或者文化教育和生活阅历,所处环境背景诸如家庭婚姻社区社交圈之类,我们来了解一个人,的确没多少距离。可是,要真正知晓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内心情感,则咫尺犹如茫茫天涯。所以,最远的距离,不是地理意义的空间,而是心与心的间隔,姑且称之为“心距”。
古人早就坦率地承认了这种距离。陶元亮有诗,“心远地自偏”,便是很好的注解。君不见,介子推距于晋文公,屈大夫距于楚怀王,贾谊距于汉帝,恐不是山水隔阻吧?美女王嫱距于君王,岂止相隔萧墙?大金之于北宋,难道止距于地域和族别?岳武穆之于赵家朝廷,难道止距于君臣?陈胜吴广之于秦王朝,岂是官民之距!或如胡长清、成克杰们之于清廉,或如伤熊的清华学子、杀人的马加爵们之于人性,咫尺乎?天涯乎?
我们对人的了解,说白了,就是测量其间是咫尺还是天涯的一种过程。而“心距”却是非物质非客观非空间的不规则距离,是现代科学技术和聪明的科学家们,暂时未必研究得清楚的,更可能是人们一辈子也探索不尽的由此及彼的里程。大街上,熙熙攘攘的行人,你可知他内心所思?单位里,老板整天在大板台后想些什么,过道里匆匆走过的同事在想些什么,你永远不可知道。有人满面的微笑,保不准牙齿后面藏了一把利刀,有人手捧玫瑰,难免背后不掖着炸弹。在家里,与长辈与孩子有些距离,人们倒可用“代沟”一词合理搪塞,而许多夫妻,难免不出现“同床异梦”“心怀各异”。这些距离,恐怕远到要用光年来计量呢。
更难估测的,是各人自己的心距。或真善美,或假恶丑,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或柴米油盐酱醋茶,或为鬼雄,或为人杰,或留芳百代,或遗臭万年,全在不定之间,闪念一瞬。真理,逾越一步,即成谬误;恶魔,放下屠刀,可立地成佛。你说这距离,是咫尺“难涉如九关”呢,还是天涯犹如比邻呢?
古代教育奉行仁义礼智信,这信,便是今天提倡的诚信做人。古今都重视这一“信”字。而为人行事要诚信为本,可以理解就是要“以心换心”“将心比心”,最大可能地缩短“此心”与“彼心”的“天涯”之距,以期“人心同然”,比“咫尺”更近。诚若此,我们人类的社会生活面貌,将是另一番纯洁而美丽的景象了。
距离,既是空间概念,又是时间概念。缩短心距,逾越心理上的天堑鸿沟,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长期工程。因为由“此心”达“彼心”,或许仅有咫尺空间,却需经历万里天涯的精力与时间。这项工程,不仅要依靠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更需要社会的每一分子,共同努力。一旦消弥了心距,人心多了真善美,少了假恶丑,世界少了魔鬼,社会由乱而治,老百姓拥戴政府,政府关爱人民,到处呈现一派河清海晏,纵是陶令在世,也不会再觉得心远地偏了。
何时才能真正地变天涯为咫尺呢?许多人都期盼着,努力着,经年累月地,甚至是许多世代的。
此时,我在台灯下,在备课本上,反复地写着这两组词语:——咫尺与天涯,远与近。
这是一组极富哲学意义的命题。咫尺与天涯,距离不同。近与远具永远的相对性。矛盾的对立有时又略有些变化。徐干有诗,“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言近中见远;王勃有诗,“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言远中有近。这又证明远与近这对矛盾,产生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见解,是一种主观行为。
王勃诗中说到知已,可理解为“心心相印”“心心相通”,其距离近为咫尺,钟子期俞伯牙似的。但这种距离,只存在于理想的苑囿里。现实生活中,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黑与白,或者说真理与廖误、智慧与愚庸、伟大与平凡,甚至情与理、情与法、理与法、野蛮与文明、人治与法治、专制与民主之间,更甚至于导弹与橄榄枝、生与死之间,莫不是“八千里路云和月”,关山重重,天涯阻隔。于是,多少人“望断天涯路”,苦苦寻觅,终不见尽头,弄得愁肠百折,以致“断肠人在天涯”。
随着科技的资讯的发达,人们对宏观和微观世界的物质的间距,已经逐渐认识。从地球出发,至月球至火星至水星木星,分别为多少多少公里之远,已有数据可查。纳米技术也可测出微观世界里物质的放大数万倍人的肉眼才能看见的间距有多远多近。但这些技术,是无法精确测知人际间距的。因为人类最熟悉的,也是最陌生的,莫过于自身。这距离,充斥着变量——相隔重洋,许如咫尺,擦肩接踵,许在天涯。
如果止于外貌体态,年龄性别,声音气味,或者文化教育和生活阅历,所处环境背景诸如家庭婚姻社区社交圈之类,我们来了解一个人,的确没多少距离。可是,要真正知晓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内心情感,则咫尺犹如茫茫天涯。所以,最远的距离,不是地理意义的空间,而是心与心的间隔,姑且称之为“心距”。
古人早就坦率地承认了这种距离。陶元亮有诗,“心远地自偏”,便是很好的注解。君不见,介子推距于晋文公,屈大夫距于楚怀王,贾谊距于汉帝,恐不是山水隔阻吧?美女王嫱距于君王,岂止相隔萧墙?大金之于北宋,难道止距于地域和族别?岳武穆之于赵家朝廷,难道止距于君臣?陈胜吴广之于秦王朝,岂是官民之距!或如胡长清、成克杰们之于清廉,或如伤熊的清华学子、杀人的马加爵们之于人性,咫尺乎?天涯乎?
我们对人的了解,说白了,就是测量其间是咫尺还是天涯的一种过程。而“心距”却是非物质非客观非空间的不规则距离,是现代科学技术和聪明的科学家们,暂时未必研究得清楚的,更可能是人们一辈子也探索不尽的由此及彼的里程。大街上,熙熙攘攘的行人,你可知他内心所思?单位里,老板整天在大板台后想些什么,过道里匆匆走过的同事在想些什么,你永远不可知道。有人满面的微笑,保不准牙齿后面藏了一把利刀,有人手捧玫瑰,难免背后不掖着炸弹。在家里,与长辈与孩子有些距离,人们倒可用“代沟”一词合理搪塞,而许多夫妻,难免不出现“同床异梦”“心怀各异”。这些距离,恐怕远到要用光年来计量呢。
更难估测的,是各人自己的心距。或真善美,或假恶丑,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或柴米油盐酱醋茶,或为鬼雄,或为人杰,或留芳百代,或遗臭万年,全在不定之间,闪念一瞬。真理,逾越一步,即成谬误;恶魔,放下屠刀,可立地成佛。你说这距离,是咫尺“难涉如九关”呢,还是天涯犹如比邻呢?
古代教育奉行仁义礼智信,这信,便是今天提倡的诚信做人。古今都重视这一“信”字。而为人行事要诚信为本,可以理解就是要“以心换心”“将心比心”,最大可能地缩短“此心”与“彼心”的“天涯”之距,以期“人心同然”,比“咫尺”更近。诚若此,我们人类的社会生活面貌,将是另一番纯洁而美丽的景象了。
距离,既是空间概念,又是时间概念。缩短心距,逾越心理上的天堑鸿沟,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长期工程。因为由“此心”达“彼心”,或许仅有咫尺空间,却需经历万里天涯的精力与时间。这项工程,不仅要依靠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更需要社会的每一分子,共同努力。一旦消弥了心距,人心多了真善美,少了假恶丑,世界少了魔鬼,社会由乱而治,老百姓拥戴政府,政府关爱人民,到处呈现一派河清海晏,纵是陶令在世,也不会再觉得心远地偏了。
何时才能真正地变天涯为咫尺呢?许多人都期盼着,努力着,经年累月地,甚至是许多世代的。
此时,我在台灯下,在备课本上,反复地写着这两组词语:——咫尺与天涯,远与近。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