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普米族人的习俗二题

2020-12-14抒情散文wwmi06

普米族人的习俗普米人的一根绳和一把砍刀情结普米族人自称是“西蕃”人,他们自己认为,是从新疆、内蒙古一带,迁徙到云南三江并流之门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来的。居住在兰坪河西乡和通甸镇之间的深山密林处的普米族同胞,因为交通和环境的原因,生存能力
普米族人的习俗 普米人的一根绳和一把砍刀情结   普米族人自称是“西蕃”人,他们自己认为,是从新疆、内蒙古一带,迁徙到云南三江并流之门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来的。居住在兰坪河西乡和通甸镇之间的深山密林处的普米族同胞,因为交通和环境的原因,生存能力超出了我们一般人的能力。不管男女老少,如果离开村子,都要带一根绳子和一把砍刀,这两样东西是他们出门的必备品和庇护神,也是他们能够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自如地生存下来的秘诀。   普米人搬运东西一般都不用箩筐和扁担,就用绳子。上山砍柴时,柴砍好了,他们便将一大捆柴横放在地上,将绳子双折铺在柴的中间,在左右两边,结上一圆形活扣,套在两边的肩膀上,一拉绳子,那活扣就紧紧地套在两边的肩头上,当然那活扣是讲究技术的,一般人是不会打的。这样一来,那捆柴既牢靠,又简洁地背在脊背上了,就是再陡的山坡,再深的箐沟都没有什么问题。那捆柴就像行军时的背包一样,紧贴在身上,万无一失。由于一出门,就要上坡下坎,普米人背其它东西,也都采用这种方法。所以普米人认为:“只要有一根绳子,就没有搬不走的东西。”绳子便成了普米人战天斗地的得力武器。   砍刀也是普米人离不了的重要工具,他们给砍刀做了一个木制的外壳,外观看起来非常朴素大方,用起来也是顺心顺自顺手。因为他们居住的地方,都是人烟稀少的老君山原始森林,有些地方四处是灌木密林,时常要披荆斩棘,离了砍刀可以说寸步难行,因此砍刀成了他们经常不离身的亲密伙伴。   普米人一出门就用绳子穿在砍刀上,然后将这两样东西拴在腰杆上。这样就是山再高,水再长,林再密,箐再深他们也就不怕了。     普米族适用大方的男子氆氇衣   这里的氆氇不是西藏出产的毛制品,而是居住在云南怒江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河西箐花的普米族同胞,用羊毛擀制的衣料。   普米族同胞大多世居在横断山脉的深山老林里,自然条件恶劣不说,生存的考验,也是让孱弱的孬种也会强壮起来的。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他们一年四季都要融进到大自然当中,在野外的时间非常长,而过去野兽也比较多,由于这些原因,勤劳勇敢智慧的普米族人民,便纺就了适用大方的男子氆氇外衣。   衣的样式,一般以中衫装式为主,纽扣有以布或直接氆氇条手式缝制的为主,也有用现代化生产出来的塑料纽扣的。衣袋采用的是明包,也是用羊毛氆氇缝制的。下面是两大袋子,上面一个小衣袋,看上去非常适用大方。由于衣袋比较大,到山上的时候,有时可以将小点的猎物或到山上煮饭吃时用的物品,装进衣袋里,还可以用来将旱烟锅和烟袋,铜炮枪用的火药放去,防水防潮适用性也非常强。   这种氆氇衣,主要用羊毛擀出来的,因为普米族汉子喜欢黑色的缘故,这种男子氆氇衣,用的羊毛都是普米人自家养出来的黑山羊毛擀出来的。那羊毛刚硬挺直,擀出来的氆氇厚实板扎,透气但不透水,就是在阴雨连绵绵的七八月里穿上,不带雨具,这氆氇衣也能当雨具用。如果晚上在山里赶不回家,还可以铺在山坡上当垫子和被子用。据说过去山里黑瞎子(狗熊的俗名)多,在与黑瞎子狭路相逢的时候,还可以赶快将氆氇衣脱给黑瞎子,黑瞎子忙着去撕咬氆氇衣的时候,就可可以趁机逃命,所以这种氆氇衣,普米人还把它称为救命衣呢!   全羊毛的氆氇衣因为厚实暖和,到山上也不怕灌木刺棵划拉戳刺,非常牢实,一般穿上二三十年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还不变形。现代生产再先进,也恐怕生产不出这种天然实用的布料,这氆氇布料真是创造了人间奇迹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