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节日帖
2020-09-17抒情散文文珺
十月.节日帖一日在家陪母亲。本想和老人家好好待一日,并亲自动手,给母亲做个醒面拉条子。但母亲人老不服老,一大早就跟着邻村的一个婆婆,去田里捡苞谷。中午回来,大呼腰酸腿疼,赶紧奉上一杯热茶,扶母亲坐在沙发上。已做好午饭,虽没有那么地道,那么好
十月.节日帖
一日
在家陪母亲。
本想和老人家好好待一日,并亲自动手,给母亲做个醒面拉条子。但母亲人老不服老,一大早就跟着邻村的一个婆婆,去田里捡苞谷。
中午回来,大呼腰酸腿疼,赶紧奉上一杯热茶,扶母亲坐在沙发上。
已做好午饭,虽没有那么地道,那么好吃,但毕竟自己亲手做的,老母高兴的吃了一大碗。
下午,阻止母亲再去,和母亲共茶话桑麻,坐在窗前听雁叫声,恍然之中,觉得回到了小时候。
二日
有人相约,去青门源看岗什卡七彩瀑布,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早七点,在晨光微曦中出发,不久进山,山里已是冬日,白雪落满山谷,半山瑟瑟半山红,一步踏进了隆冬季节。
路边的树木,大多落去叶子,萧瑟之景随处可见。
到了石门小三峡朱岔峡段,漫山遍野的桦树,叶子金黄可爱,这样,季节又回到秋天里。
一路往西,进了青海界。
北山层林尽染,正是秋天最美的时候,大通河河水悠长,把两岸山和草木的影子多情的映入其中。
再一次路过夏天走过的鱼儿山,仙米自然风景区,虽是远远的观望,但山和草木的种种美好,都已一一 映在心里。
过了门源,继续往西走。
约半小时,左侧山里,时隐时现一座皑皑雪山的影子,在一群还在秋天里游荡的山里,显得独特而圣洁。
想必,那就是岗什卡山了。
岗什卡山,藏语为老爷雪山。是华热藏族地区十三座神山之首,祁连山东段最高峰,众水之源。又称阿尼岗什卡,意为雪山之尊。
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当地的信众,都要前来祭祀山神,还要在此举行赛马、摔跤、射击等活动,还有一个奇特的祭祀内容,就是每年都要纸糊一只一点五米高,三米长的大鸟,藏语称为“夏杰强略”(意为百鸟之王),为的是纪念西王母和其青鸟使者。
《山海经·海内北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晋·郭璞注:“又有三足鸟主给使。”又《大荒西经》:“有三青鸟,赤眉黑目, 一名曰大鵹, 一名少鵹, 一名曰青鸟。”郭璞注:“皆西王母所使也。”后人把传信使者也称为青鸟,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诗句中的典故,便由此而来。
想起昨晚看到的几幅岗什卡七彩瀑布图片,其中一幅,就有一只被厚厚冰雪覆盖的鸟儿头像,不知此番进山,能否看到那只鸟儿。
又走了一会儿,就看到了景区富有民族特色的褐色大门,门外还有一个绘着彩色藏文字母的大柱子。
小心翼翼的走进去,不久,就看到了那神奇的七彩瀑布,虽说是没有照片上那么壮观好看,但在这深山之中,有这大自然独居匠心的杰作,也不枉我们从几百里地赶来朝拜了。
刚什卡山就在眼前,山顶皑皑白雪,很像一位睿智的老人。
由于对此山一无所知,冒然前来,自己也有点莫名其妙,但也不敢有任何的亵渎之念。
此地海拔已近四千米左右,头有点痛,胸口也有点闷,只好静静地站下来。
踩着乱石,观看瀑布,再一次感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瀑布不是很大,水是从上面的山体渗出来的,由于岗什卡雪峰山体,主要由偏酸性的石英角闪岩、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基性火山岩组成,山间地下水能溶解各种矿物,后流出地面,矿物在地面经沉淀,在源头形成了独特的多彩瀑布群。
山泉水流到山底,地势渐趋平缓,在河床上铺了一层白中泛淡蓝绿色的底色,因此,当地人把此水叫做“白水河”。
冬天里,水冻成冰挂,红的,黄的岩石映在其中,还有那绿色的苔藓植物,也来装点,再有阳光打在瀑布上,真是无以伦比的美好。
想找到网上看到的那只鸟儿的头,但转来转去,也看不到,或许,那只殷勤的鸟儿,又去为谁送信了吧。
一时乌云密布,随即,寒风夹着雪粒,从山那边卷了过来,岗什卡山隐在乌云之中。
我们已冷得瑟瑟发抖,穿在身上的棉衣,感觉就像纸一样薄。
急急地从山谷中撤了出来,开车走在平地,回头去望,那山依然巍峨圣洁,太阳又没事人一样高高挂在山头上。
三日
在家读书,白音格力《喜欢你,是一首诗的样子》。
知道这个作家时间不长,有一次上课,在孩子们扔在墙角的一本《中学生阅读》上,看到了他的一篇文章,粗略一读,就觉得喜欢的不行。
人与人之间,一定会有某种神秘的力量,有些人,日日相处,转身既忘,而有些人,即使从未谋面,仅仅一些文字,就觉得他是旧时相识,那么的贴心贴意。
文笔精美,散发着缕缕古意,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超然之气,正是自己喜欢的格调。
当时,以为是一个女作家,甚至,还从名字把他判断为是一个蒙古后裔,和雪小禅,白落梅等应该归于一类。
后来的某一天,才知道他是一个八零后的男青年,从网上百度一下,才知道他的原名叫潘军强。“红袖添香”驻站作家,“南方网”写手“十大人物”之一。并已出版小说,散文集多部。
从网上购了他的《喜欢你,是一首诗的样子》、《见素见美》、《一生看花相思老》来读,爱不释手,连走路,都背在包里。
但又总是没有时间来读,只是在课余闲暇翻上几页,字字珠玉,篇篇精美,自认为是这几年读过的书中比较喜欢的。
这种感觉,除了年少时有,几十年来,还真是第一次。
今天是长假第四天,原计划去额济纳,但已因各种原因而取消。坐在秋日暖阳的阳台下,泡一杯暖暖的红茶,一页一页读他的文字,感受时光的美好和安静。
四日
与金莲姐相约,去城南山里看秋景。
早九点,从各自家里出发,到路口打的,不过十分钟,就到来南山里。
山里有一座佛堂,名为观音殿。几年前的春天,曾来过这里,那时,梨花,杏花开的正好,几个人吟诗作赋,好不热闹。
此番来,那些杨树,柳树,梨树,果树,已长得半大,当时一起行走的人,却早已不见了影踪。
今年早秋多雨,树上的叶子,来不及黄去,就被冷雨淋得变了颜色。
司机把我们送到沟里,兀自回去,我们沿着谷中小路,又往深处走,发现除了上山,也再无地方可去。
俩人便爬在山坡上,给那些野花野草拍照片。花儿大多已经谢去,只有一种淡蓝色的野菊花,凄凄艾艾,到处都是,使得一面萧瑟的山坡,有了些许温暖的色泽,另有几朵迟开的鞭麻花,明亮的花朵,诉说着秋日的温暖。
弯弯曲曲的小路上,铺满了一层厚厚的落叶,踩上去,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似秋日私语。
空谷无人,只有几只鸟儿唧唧喳喳,细听,不过是几只麻雀和喜鹊的叫声。
沟底的一些杏树,叶子被霜刹过,红的红,黄的黄,若涂过油彩一般。梨树半红半黄,叶子狭长,令我一时迷糊,还以为又遇到一珍奇树种,但细细一看,这不正是那年来时开雪白花朵的梨树吗?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人生,有多少的离别,能做到恰如其分的美好呢。
观音殿前,也被开除一小块地来,种着菊花,八瓣梅,小石竹等易打理的花草,但大多已被秋霜打过,花朵陨落,草色枯萎,只有一丛黄色的菊花,娇艳的开在一段斜坡上。
对着那丛菊花拍了许多照片,直到觉得,把这一山谷的秋色,一一收进手机,才恋恋不舍回来。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