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生日要回老家过
2020-12-14抒情散文yangyizhuo
三生日要回老家过在我们老家一带,孩子从出生一般有这样几个特殊日子:过六天,出满月,再就是三周大庆了。按老家俗语说,孩子不过三周不成人。从科学的角度也能解释,三周前的孩子,免疫能力差,极容易生病,到了三周左右就有了明显的转变,一般很少得病了
三生日要回老家过
在我们老家一带,孩子从出生一般有这样几个特殊日子:过六天,出满月,再就是三周大庆了。按老家俗语说,孩子不过三周不成人。从科学的角度也能解释,三周前的孩子,免疫能力差,极容易生病,到了三周左右就有了明显的转变,一般很少得病了。这样看来着实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我们老家把给孩子过这“三生日”看的很重要,孩子的奶奶家,姥姥家,远亲近邻,同族街坊,都会带了礼物前来道贺,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口,热热闹闹很是喜庆。当年,我过三生日的情景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一样东西:那是一把红色的小篮子,篮子很小,大约只有一个大碗那样的个头儿,篮子的四周用红丝线满满的缀了一圈儿“长生果”,听说那是姥姥送给我的,拿来时,里面满满的馒头、果子。那也是第一件属于“我”的东西,在这之前,我自己都是“别人”的,从来没有一件什么物什是“我的”。哦,现在想想,不能不说那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候了。
给孩子过三生日,我们这父母是没权力的,要由爷爷奶奶一手操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的父母在半年前就开始操心了:这个生日怎么过法,从哪里定购饭菜,要通知哪些亲戚……等等一干事宜。对于我们,母亲就只三番五次的重复着一句话,“三生日一定要回老家来过”,她这样说,是因为我们这些年轻人向来不懂老家的礼数,怕怠慢了届时来的四方亲戚;还有就是母亲不太赞成现代人的“洋生日”过法,弄个蛋糕,还要拍着手唱歌,最后“吹灯拔蜡”,那叫什么事儿啊?对于父母的心情我们给予了最大的理解和支持,说白了就是什么事儿我们也不需要操心,到时候回家吃饭,完了。
儿子生日的时候,我们正好都在假期,早早的就回了老家。一到家里,母亲就拿出了一套新衣服让她的小孙子换上,又给他穿鞋子。那是一双蓝色的小布鞋,鞋子上还绣了花花绿绿的图画。鞋子穿上了,儿子走两步,蹦蹦跳跳正合脚,奶奶问他,“好看不?”
“好看”儿子幸亏没说什么混帐话,只顾自己跳出门去。我的母亲看着她的孙子蹦蹦跳跳,一脸幸福满意。母亲又对我们说,“这鞋子上的‘石榴’我不会绣,这还是你姥姥绣上去的哩。”
“唉,弄这么麻烦干嘛啊?我姥姥都七十好几了,还让人家干这活?买一双多好?”我的话刚出口,就发现错了。
母亲果然不满意了,“过生日穿买的鞋,这叫什么事儿?鞋子上要绣‘九个石榴一个桃,阎王爷摸不着,九个石榴一个手(佛手),保着活到九十九’哪里有卖这鞋的?这是有别人做的,和自己做的能一样?再说了,还没等到我开口,你姥姥早就把绣好的鞋面拿来了,一听说给重外孙做生日,人家早就准备上了……”我们除了一连声的应承什么话也能说了。母亲又说,现在她已经省了不少的事儿了,比如原来过生日的衣裤要去街坊上,每家第户给人要一小块花布,还有讨几粒米,回来让孩子“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才能没病没灾,一生平安。现在这规矩也慢慢的省了不少,但一些重要的是绝对不可以省略的,比如:生日的前几天,要泡豆芽,泡的长长的,为的是让孩子扎根;还要去果子铺定好,炸几个带腿的果子,为的让孩子腿脚壮实,跑的长远……或许是我头一次听到这些,或许是我自多情,听了这些,不不觉眼里一热几乎要失去了控制:让孩子扎根老家,又要志在四方,这就是长辈亲人的殷殷期望啊!几百年来,就这样传承着,但却很少有人去真心懂的这些,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亲戚们陆陆续续的来了,父母绽开笑脸一一迎接到屋里。带来的礼物有孩子的小袄小裤,有玩具,有护身符,更多的各种各样的面食,做了了石榴,桃子,好像还有小刺猬……到了吃饭的时候,男宾女宾分别坐好,我的父亲端起酒杯给四座敬酒。坐在正中央的是我们这一姓里年岁最长的祖爷爷,为了今天,他特地新剃了头,又换了一身好衣服,他的耳朵早就聋了,别人说什么,他总是答非所问。只是一个劲的说,“好,好,孩子好,长命百岁,我们杨家人气正旺啊,呵呵呵”,大家也都哈哈大笑,说,“老爷爷这身子骨,活一百岁没问题。”不知怎的,他这次听明白了,马上反对,“什么?活一百岁?我不!我知道,千年王八万年龟,一百年的老刺猬,我不当老刺猬,哈哈哈……”
“那就活一百零一,一百二,一百三,哈哈哈哈!”
酒饭过后,大家又喝着水说话,说家常,说收成,傍晚时分,女眷们帮着收拾了亲戚们散去了。我的母亲问今天的“小寿星”,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 “今天是我三生日!” “三生日是什么啊?” “三生日就是这么多人吃饭!” “为什么来吃饭啊?” “饿了就吃饭呗!”儿子是这样理解他的三生日的。一家人都在笑,儿子不知道为什么,好像也不甚关心。我在想,我们老家的生日和“洋生日”的确不一样,“洋生日”强调的是一人的生日,而在老家这是一场亲族的节日聚会。我愿意“过生日还是在老家”,可惜的是,一个人的“三生日”只有一次,再就是过“六十、七十、八十、九九大寿了”吧。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 “今天是我三生日!” “三生日是什么啊?” “三生日就是这么多人吃饭!” “为什么来吃饭啊?” “饿了就吃饭呗!”儿子是这样理解他的三生日的。一家人都在笑,儿子不知道为什么,好像也不甚关心。我在想,我们老家的生日和“洋生日”的确不一样,“洋生日”强调的是一人的生日,而在老家这是一场亲族的节日聚会。我愿意“过生日还是在老家”,可惜的是,一个人的“三生日”只有一次,再就是过“六十、七十、八十、九九大寿了”吧。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