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开始对一个村名做注解

2020-12-14叙事散文张生全

开始对一个村名作注解张生全按照瓦屋山旅游地图,我们的行程应该是:上午驱车直达珙桐山庄,乘索道,下榻象耳寺,下午穿杜鹃林,进兰溪,观百丈飞瀑。但是车到瓦屋山麓,“老瓦山”陈主席却把我们带上了一段狭窄陡峭的碎石路。据陈主席介绍,作为“青羌民族
开始对一个村名作注解
            张生全
  按照瓦屋山旅游地图,我们的行程应该是:上午驱车直达珙桐山庄,乘索道,下榻象耳寺,下午穿杜鹃林,进兰溪,观百丈飞瀑。但是车到瓦屋山麓,“老瓦山”陈主席却把我们带上了一段狭窄陡峭的碎石路。据陈主席介绍,作为“青羌民族最后的留居地”——复兴村,我们不能不看。   这一段路我们是不大情愿的,它打乱了我们既定的日程,况且去复兴村的路面非常糟糕,这不免在累乏之中,又再生颠簸。据我们所知,瓦屋山境内居民应该只是些汉人吧,怎么又跑出一个“青羌民族最后的留居地”呢?但是陈主席很执着。陈主席在瓦屋山工作了三十多年,他的性格就像山上一根冲霄的铁杉,直棱棱硬邦邦,不容半点迂回。我们就只得去了。   车过小溪,上陡坡,在密密的玉米林里颠来倒去。我们的五脏六腑也在胸腹壁上撞来碰去。却又被一阵震天的鞭炮声阻了道。大家议论纷纷,就有人把头探出滚热的窗外看究竟。原来是到了。放鞭炮的是复兴村村民,两挂长长的鞭炮用竹竿从路的两旁斜斜伸出,在路的上空炸出蔽天烟幕。穿过烟幕,是乡村鼓乐队,青布对襟衫,缀花偏耳草鞋,玄色大头巾,长竹烟杆。接下来是两排少女,斜襟红衫,镶边红裙,她们自然是乡村礼仪队。礼仪队后面是村领导,一个穿制服的中年汉子站在路中央,举起大巴掌啪啪啪拍,后面一大群挤得密密实实的男女老少也跟着汉子啪啪啪拍。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他们用他们不太熟悉的普通话这样对我们说。   我们面红耳赤,脸上是不自然的笑。我们有些感动,又有些尴尬。我们的感动和尴尬都来自于村民们采用了这样的方式。显然这种方式村民们自己也不是很熟悉,他们挥舞双手,他们拍着巴掌,他们是导演安排的,而他们的导演也是从电视上现学来的。他们很不好意思,几个女子背过脸去,偷偷地笑。不过手却长伸在前面,拍得山响。他们藏了脸,捧出来没有装饰的心。   那个穿制服的中年汉子原来是村支书。他和一个穿青衫的女子一起把我们领进一座三层的混凝土小洋楼。穿过一条窄窄的楼道,我们来到二楼,那里有一间小小的客厅。青衫女子打开电视,放录像给我们看。原来是关于复兴村的片子。我对片子的内容不是很感兴趣,却问了它的制作。原来是一个叫王文君的人搞的。这个王文君曾在外地做过一个副县级的干部,退休后不在大城市住,却举家搬回他出生的这个小山村。就是因为他知道了他出生的这个山村原来是“青羌民族最后的留居地”。同时我还了解到那青衫女子也已大学毕业,在重庆的一所中学教书。现在是暑假,整个假期她都将在自己老家度过。   我们有些迷茫了。在我们的印象中,这里应该是一个古村落,房屋古旧别致,环境古朴清幽,风俗习惯有古制,穿着打扮有古韵,行止有古礼,说话有古声。可是就我们的观察,他们的房屋除了每户人家的屋脊角都有一块鱼形木雕外,其余也没什么特别之处,甚至连木结构的房子也变得越来越少,而成了混泥土楼层的,倒是很能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新农村的蒸蒸日上”。穿着打扮,除了那鼓乐队仪仗队外,也和别村人完全一样。就连鼓乐仪仗队的衣服,也仅是凭乡场上裁缝师的别出心裁。我们在客厅里越来越不耐烦。客厅太小,天气又热,我们人多,屋里还挤满老老少少的村民。那盘录像带也拍得不好,图像灰暗,断裂,所选视角明显是业余水平。   村支书和青衫女子似乎看出了我们的焦躁。村支书躬着腰走来走去,递烟,劝茶,满脸憨笑,显示出一个庄稼人的本份。烟是一包“阳光娇子”,他递出一圈后,就小心翼翼地装进自己的上衣口袋,又从另外一只袋里摸出一包皱巴巴的“天下秀”,给自己点上一只。青衫女子则不停嘴地指着电视上的图象给我们补充介绍,她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她不知道,普通话也不是我们希望听到的声音。青衫女子一边介绍一边道歉,她说等一会儿去看他们的博物馆和歌舞演出。她自信地告诉我们,那将会给我们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博物馆和歌舞演出会场在村子的最高处,有一条曲曲弯弯的水泥干道通到那里。水泥道也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们希望是石板路。但那里虽然是山,石板却很缺乏。那里的地形很特别,陡峭,泥土瘠薄,泥土间还布满了巨大的风化石,不可种地,也不能成材。盘山而上的水泥道旁边全是玉米地,正是农历六月间,玉米长得枝繁叶茂,茎秆粗壮,似乎已为开花挂果做好了充分准备。我们拔着玉米叶往前走,透出一身热汗,终于到达那最高的平台。平台却真是个好地方,阳光如雨,清风如潮,远可眺峨眉云雾,近可察瓦屋林杉,山川河流,历历在目,平田村落,栩栩如生。平台的左边是一座新修的寺庙形式的房子,那就是博物馆了。不过还没有完善,要等待落成典礼。我们进去,里面是一些照片,一些题词,一些文字。也有两三样实物,木质的适宜在陡峭山坡上使用的掘地工具,去瓦屋深山采摘冷笋的专用刀具,棕蓑,树皮笠。但都很少,许多明显是刚刚仿制的。我甚至看到一只树皮笠似乎因为找不到那样大的树皮,用了一张硬板的塑料纸。平台的左边是一个亭子。我们被安排坐在亭子里,看节目表演。用一个录音机放音乐,村里的姑娘小伙子们跳起了他们自编自导的舞蹈。然后又是唱山歌,乐器演奏,劳动工具展示,走模特的步子,高山上的水泥台子在那一刻成了T型台。其间村里的男女老少站在台子的四周,兴高采烈,高声谈笑,间或有一两个孩童跑出人群,在表演的队列间穿来跑去,扯扯爷爷的胡子,拉拉姐姐的衣裙。当母亲的站在一旁,并不急风火燎跑出捉回,却是高声叫骂,明显在欣赏。   歌舞是很粗糙的,也是很可疑的。青衫女子介绍那是他们正宗的青羌歌舞,但却用了《山路十八湾》的音乐,让我们大吃一惊。锣鼓铙钹倒是有些趣味,细细听来,像是古琴演奏的一样,有一些悠远沉着的意思。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他们的山歌,那是一种典型的哭腔,一唱三叹,催人泪下。就连他们唱的表现丰收爱情内容的曲子,也腔调迂回,悲情不绝。据陈主席介绍,蜀王蚕丛兴川,青衣江畔的羌人已很活跃,东汉时候甚至建立了一个青羌国。但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南,灭了青羌国,从此青羌人不断丢失地盘,从肥沃的成都平原一直被撵到青衣江源头的瓦屋山麓,撵到这险要高峻的不毛之地,并且再也没有能力恢复古青羌人的辉煌,所以他们的山歌就总是一种哭腔。不过这复兴村是不是真正的“青羌民族最后的留居地”?陈主席却说得高深莫测,我们也将信将疑。我转身问那青衫女子,谁说你们青羌后裔?青衫女子却不正面回答,反而急于表白。她说就是啊,我们查过县志的。她说你看看我们的歌舞和劳动工具,是不是表现的青衣江畔瓦屋山人的生活?她说你听听我们的山歌,是不是一种在艰辛困顿中形成的哭腔……她毕竟是一位老师,很有一种表达的欲望。我笑了,我打断她说,就算你们是青羌吧,你们现在是要做什么呢?她说村名不是告诉你了吗?复兴复兴,复兴大羌民族啊。   她用了一个“大羌民族”,把我给逗笑了。不过我虽然觉得很有些别扭,很像是一句大话,但仍然忍不住为她的豪气感动。据他们村里的老人回忆,这个“复兴村”的名字,自古以来就这样叫了。如此说来,这“复兴”的想法,早已成了他们的一个情结。只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生活的艰难,使得他们几乎已经淡忘了这个名字,麻木了这个名字。谁也没有想过它的本来意义。直到现在,用他们老人的话来说,叫做“赶上了好时候”,他们才想起为它作注解。尽管这个命名或许是可疑的,甚至是错误的,但他们仍然要把它复活起来。   原本我们是中午要上山的,不知不觉就在这里盘桓了一上午,然后又吃了他们的农家大宴,老腊肉,刷把笋,水磨豆花,野菜。他们殷勤地劝酒,脸上布满了笑。我突然发现,无论是老人沧桑的笑,还是小孩甜美的笑,他们腮帮子上的肌肉都有几圈明显的条纹。我想,那应该是他们因为生活在高峻的山上,长期咀嚼玉米饼锻炼而成的。 作者:张生全
地址:四川省洪雅县桃源中学
邮编:620364
电话:13890375017
电子邮箱:zsq7530190@163.com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