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都市 里的村庄
2020-12-14抒情散文李满强
都市里的村庄甘肃李满强1995年9月的一天,105路公共汽车把我和一堆行李抛在了一个名叫龚家湾的地方,此后的3年时间里,我一度成为这个村落的子民。这是一个都市里的村庄。在这座几百万人口的西北城市里,它是渺小而不起眼的。在新版的兰州市旅游图上
都市里的村庄
甘肃李满强
1995年9月的一天,105路公共汽车把我和一堆行李抛在了一个名叫龚家湾的地方,此后的3年时间里,我一度成为这个村落的子民。 这是一个都市里的村庄。在这座几百万人口的西北城市里,它是渺小而不起眼的。在新版的兰州市旅游图上,沿着西津东路一直到西站,再折而向南,拐进一个“T”字形的小巷内,就有许多扯直了的嗓门在喊:“龚家湾——5毛,龚家湾——5毛!”腔调拉得极长而富有韵味,这是中巴司机在拉客。当然他们的票价也有一元的时候,我第一次坐中巴就被他们宰了一刀,初入城市的人,大多数都有我这样的经历。 这些中巴是通往龚家湾的桥梁或名通路,它们的尽头,就一定是龚家湾村了。 村子里的居民以龚姓居多,这大概是村名的来历罢。不过同这个城市的其他地方一样,这里也渗入了各种各样的口音:卖麻辣烫的四川人,做眼镜生意的浙江人,无处不在的、深眼窝、高鼻梁的穆斯林兄弟,牛肉面馆的白绿相衬的幌子总在风中轻快地招摇着。三角形的街道两旁,一溜儿全是小百货和各种店铺,而一到晚上7点以后,则又有烤羊肉串的、摆地摊的,连中间的那一块地儿也占去了。
无事可干的时候,我喜欢坐在街边看来来往往的行人。穿着工作服来去匆匆的电机厂工人,水果摊上伶牙俐齿的黑胖女人,还有拐角那儿残疾的补鞋师傅,他们永远生活得那么充实而快乐。而妓女、大烟鬼、出租车抢劫犯却仿佛离我很远,只有在晚报的社会新闻版上才偶尔可以看到。 有个摆书报摊的女人,她是3年里一直和我关系密切的村民。我甚至至今不知道她的名字,可是我无法忘记她的善良和友好。因为常常写一些零碎东西投寄给当地报纸,人家又不寄样报,这样作品刊出来了也无从得知,惟一的办法就是注意着自己买,但若将每天的报纸都买下来,又是我的经济状况所不允许的。于是便同她商量好了:刊有我的作品的报纸我才买,平时则可以任意翻看。3年来我们一直合作得很好,她用她的宽容保护了一个没落诗人的自尊。 学校的宿舍楼紧挨着村民的院落,于是便有了学生和村民们不可阻挡的交流。记得有户人家常吵架,男主人的音域宽广而宏亮,一吼起来有惊天动地之势;听人说是神经不大对劲。我第一次领教他的厉害是刚入校不久的一个午夜,刚刚沉入梦乡,突然就一声劲喝直拔云霄,喝得人睡意全无。久而久之,我们也有了一套自己的办法。当那男人一旦喊起来的时候,我们也从楼上吆喝几声,他在下我们在上,声音敌不过我们,自然偃旗息鼓。不过此法有失文雅,不到最后我们一般是不用的。偶尔有学生的衣物等从窗户飘落到当地村民家的院子里,他们都能够安然无恙地是归还。一个家庭,成员之间尚且有磨擦,更何况偌大一个村落?
1 996年的兰州是酷热而撩人的,在我和龚家湾的居民们和平共处的时候,一位姓顾的先生在南方的一家颇有影响的大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兰州人的穿戴》的文章,其中的嘲讽意味很是明显。这引起了兰州文化界人士的极大愤慨,晚报上专门就此开展了对顾先生的口诛笔伐,认为他是别有用心,在一年一度的“兰交会”前夕有意丑化兰州人的形象。对此事我基本保持了沉默,但私下里,我认为顾先生有些小题大做,难道在北京、广州、上海这些大都市里,就没有犯罪发生?就不存在其丑恶阴暗的一面? 扯远了,还是回到龚家湾来,黄昏的龚家湾是一天中最温馨的时刻。常常在这时候,在龚家坪3号楼的一间陋室里,我用白开水和劣质烟卷接待着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除了品评街上如云的美女和各种道听途说的新闻之外,我们最大的乐趣就数散步了。出学校大门,向左拐,经过一段小胡同,大片大片的菜园展现在眼前,有粗壮古老的酸梨树,有躬耕于阡陌的农人,车流的喧嚣消失了。嘈杂的人声隐没了,有的只是从疲惫中挣脱出来的轻松和对生命的另一层感悟,这是居于闹市的人们永远都无法体会的。 在一个雨后初霁的黄昏,我和几个朋友登临了村庄后面的一座山,山的形状像只大馒头,朋友便戏称馒头山。站在山顶,俯视脚下的村落及远处的楼群,星星点点的灯光使我陷入了无穷无尽的遐思之中,仿佛看见了21岁的自己,一次次骑着浑身作响的单车从龚家湾出发,游荡于兰州的大街小巷之内,去敲开一家家报社和杂志社的大门,就像草原上最后一个骑土,去拜见我心目中的尊者一样,我又看见自己拖着一身的倦意在华灯初上的夜晚从茫茫人海里归来`……在兰州这个几百万人口的城市里,我只不过是个匆匆过客!然而`正因为是过客,我才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缘。 龚家湾是个普通而又神秘的村落,直到3年之后我卷起铺盖向它告别的时候,我还没有走完它的每个沟沟汊汊,巷巷道道。但我知道,在每一扇厚重的木门背后,人们过着和平安详的生活。龚家湾对我的意义在于:她使一个初入城市的人,完成了对城市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她慷慨地收留了一个精神孤儿3年的流浪青春。而我对龚家湾又做了些什么呢?我不知道人们是不是还会记起在牛肉面馆的小厮,众多的鱼贩和民工当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矮个子青年,他打着诗歌的名义…
-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甘肃李满强
1995年9月的一天,105路公共汽车把我和一堆行李抛在了一个名叫龚家湾的地方,此后的3年时间里,我一度成为这个村落的子民。 这是一个都市里的村庄。在这座几百万人口的西北城市里,它是渺小而不起眼的。在新版的兰州市旅游图上,沿着西津东路一直到西站,再折而向南,拐进一个“T”字形的小巷内,就有许多扯直了的嗓门在喊:“龚家湾——5毛,龚家湾——5毛!”腔调拉得极长而富有韵味,这是中巴司机在拉客。当然他们的票价也有一元的时候,我第一次坐中巴就被他们宰了一刀,初入城市的人,大多数都有我这样的经历。 这些中巴是通往龚家湾的桥梁或名通路,它们的尽头,就一定是龚家湾村了。 村子里的居民以龚姓居多,这大概是村名的来历罢。不过同这个城市的其他地方一样,这里也渗入了各种各样的口音:卖麻辣烫的四川人,做眼镜生意的浙江人,无处不在的、深眼窝、高鼻梁的穆斯林兄弟,牛肉面馆的白绿相衬的幌子总在风中轻快地招摇着。三角形的街道两旁,一溜儿全是小百货和各种店铺,而一到晚上7点以后,则又有烤羊肉串的、摆地摊的,连中间的那一块地儿也占去了。
无事可干的时候,我喜欢坐在街边看来来往往的行人。穿着工作服来去匆匆的电机厂工人,水果摊上伶牙俐齿的黑胖女人,还有拐角那儿残疾的补鞋师傅,他们永远生活得那么充实而快乐。而妓女、大烟鬼、出租车抢劫犯却仿佛离我很远,只有在晚报的社会新闻版上才偶尔可以看到。 有个摆书报摊的女人,她是3年里一直和我关系密切的村民。我甚至至今不知道她的名字,可是我无法忘记她的善良和友好。因为常常写一些零碎东西投寄给当地报纸,人家又不寄样报,这样作品刊出来了也无从得知,惟一的办法就是注意着自己买,但若将每天的报纸都买下来,又是我的经济状况所不允许的。于是便同她商量好了:刊有我的作品的报纸我才买,平时则可以任意翻看。3年来我们一直合作得很好,她用她的宽容保护了一个没落诗人的自尊。 学校的宿舍楼紧挨着村民的院落,于是便有了学生和村民们不可阻挡的交流。记得有户人家常吵架,男主人的音域宽广而宏亮,一吼起来有惊天动地之势;听人说是神经不大对劲。我第一次领教他的厉害是刚入校不久的一个午夜,刚刚沉入梦乡,突然就一声劲喝直拔云霄,喝得人睡意全无。久而久之,我们也有了一套自己的办法。当那男人一旦喊起来的时候,我们也从楼上吆喝几声,他在下我们在上,声音敌不过我们,自然偃旗息鼓。不过此法有失文雅,不到最后我们一般是不用的。偶尔有学生的衣物等从窗户飘落到当地村民家的院子里,他们都能够安然无恙地是归还。一个家庭,成员之间尚且有磨擦,更何况偌大一个村落?
1 996年的兰州是酷热而撩人的,在我和龚家湾的居民们和平共处的时候,一位姓顾的先生在南方的一家颇有影响的大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兰州人的穿戴》的文章,其中的嘲讽意味很是明显。这引起了兰州文化界人士的极大愤慨,晚报上专门就此开展了对顾先生的口诛笔伐,认为他是别有用心,在一年一度的“兰交会”前夕有意丑化兰州人的形象。对此事我基本保持了沉默,但私下里,我认为顾先生有些小题大做,难道在北京、广州、上海这些大都市里,就没有犯罪发生?就不存在其丑恶阴暗的一面? 扯远了,还是回到龚家湾来,黄昏的龚家湾是一天中最温馨的时刻。常常在这时候,在龚家坪3号楼的一间陋室里,我用白开水和劣质烟卷接待着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除了品评街上如云的美女和各种道听途说的新闻之外,我们最大的乐趣就数散步了。出学校大门,向左拐,经过一段小胡同,大片大片的菜园展现在眼前,有粗壮古老的酸梨树,有躬耕于阡陌的农人,车流的喧嚣消失了。嘈杂的人声隐没了,有的只是从疲惫中挣脱出来的轻松和对生命的另一层感悟,这是居于闹市的人们永远都无法体会的。 在一个雨后初霁的黄昏,我和几个朋友登临了村庄后面的一座山,山的形状像只大馒头,朋友便戏称馒头山。站在山顶,俯视脚下的村落及远处的楼群,星星点点的灯光使我陷入了无穷无尽的遐思之中,仿佛看见了21岁的自己,一次次骑着浑身作响的单车从龚家湾出发,游荡于兰州的大街小巷之内,去敲开一家家报社和杂志社的大门,就像草原上最后一个骑土,去拜见我心目中的尊者一样,我又看见自己拖着一身的倦意在华灯初上的夜晚从茫茫人海里归来`……在兰州这个几百万人口的城市里,我只不过是个匆匆过客!然而`正因为是过客,我才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缘。 龚家湾是个普通而又神秘的村落,直到3年之后我卷起铺盖向它告别的时候,我还没有走完它的每个沟沟汊汊,巷巷道道。但我知道,在每一扇厚重的木门背后,人们过着和平安详的生活。龚家湾对我的意义在于:她使一个初入城市的人,完成了对城市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她慷慨地收留了一个精神孤儿3年的流浪青春。而我对龚家湾又做了些什么呢?我不知道人们是不是还会记起在牛肉面馆的小厮,众多的鱼贩和民工当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矮个子青年,他打着诗歌的名义…
-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