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八十年代生人

2020-12-14叙事散文非鱼是鱼
八十年代生人目前的大、中学生,特别是其中从事文学创作的骨干力量,都在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这样一批改革开放年代出生的个体,自然不可避免地带着那个时代的烙印,他们或者说我们这一代人,所以的痛苦都来自于年轻和爱。能够打动这一代人的,不是伤痕与
                八十年代生人
  目前的大、中学生,特别是其中从事文学创作的骨干力量,都在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这样一批改革开放年代出生的个体,自然不可避免地带着那个时代的烙印,他们或者说我们这一代人,所以的痛苦都来自于年轻和爱。能够打动这一代人的,不是伤痕与苦难,而是幸福。   在多元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中,他们更尊重自我的内心感受,更崇尚将社会的进步与个人价值的体现相结合。强调有尊严的活着,有激情,但决不盲从。以自己的方式去感动社会,但更加务实。“榜样”是一个与“80年代生人”无缘的词汇,80年代生人自认是精神与物质都不够强大的小人物,所以还是卡通与自己投缘,“无厘头”更对胃口一些。他们甚至不在意外界的看法。评论界给这一代人起了很多名字,但到了这帮毛头小子这里一律充耳不闻,而当传统一代以过来人的身份教育他们时,会发现自己比他们懂得更少。“在一日千里、资讯丰富、科技更新的互联网时代,新一代学习的热情和效率比传统一代更快,‘后喻文化’形成了。命名的人只能自乱阵脚。”   因此,年轻的创作者们,会在作家们写散文时,不读散文,并宣称散文“从前是用血写的,现在是用水写的”。主流文化已经不谈诗了,他们却在网上尽情写诗,尽情发表,年轻是他们最大的资本。   然而,当我们品读一篇篇年轻的文字时,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全国范围内举办过几届有影响的作文大赛,在启万马之喑,开风气之先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高考作文的“八股”被打破了,可逐渐地一种更新的“八股”又被立了起来,由“高考体”变成了“新概念体”或“顶新体”。于是我们陷入了一个荒谬的境地。一方面,在大写自我,张扬个性,一方面却又跳不出这个框子,不出三界外,仍在五行中。   应当承认,文学上的借鉴、学习是应该的或者说必须的,但由于我们的年轻,我们的涉世不深,我们总是习惯于寻找一个范本。藐视榜样,却又善于模仿,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特点。周星驰各段经典台词流传的众多版本可谓浩如烟海,既彰显着我们旺盛的改编才艺,也昭示着我们日渐沉睡的原创能力。   粉饰油漆得再好看的框子,仍然是框子。   何以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年轻是最大的羁绊,无奈之中有着几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反讽。我们的生活模式十分相似,社会阅历不够,对世界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书本及电视里的遥远记忆。霓虹灯下长大的孩子,还有多少人记得泥土是什么温度,蝉鸣是什么颜色,月光是什么味道?我们把舞台上的生旦净末丑当成真正生活的样子,结果,以为好人都是红脸,坏蛋都是白脸。在我们的作品中,自然就出现了程式化、脸谱化的痕迹。在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大中学生文学中,一部分描写师生之间,但老是有《逃学威龙》的影子;大部分是写同学之间,又近法春树,远法《花季雨季》,胖瘦美丑齐上阵,为我们共同演绎了一个甘甜苦涩的“青苹果乐园”。洋洋大观,盛则盛矣,然续貂效颦之作颇多,乏善可陈。   另有一部分作品尤不可取,不在其拙,而在其虚。笔法稚拙,本无可厚非,但假话就实在没有必要了吧。由于每体炒作造势的原因,似乎写文章又回到了“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时代,一部分创作者自己也希冀一炮打红,平步青云。文学创作贵真实,尚自然。年岁尚小,积淀不够,去写一个长篇,尽己所能,犹觉勉强。功利心这么强,自然头重脚轻根底浅,风一吹就倒。   愧无大文章惊世,尚有真性情待人。体察生活,还原本相,方能出真品;内诉于心,外发诸情,才会出佳作。古人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里面的苦辣酸甜,只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颗年轻的心,只有最大限度地去贴近生活,投入生活,才能一点一滴地积累对生活的细微感知。   用心体会,用心写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