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山,永远是山
2020-12-14叙事散文李福登
山,永远是山——给父亲的一封信李福登爸爸:您好!有多久没有这样亲切地呼出声来了?我也不知道。自从那一年您远离了我们,孩儿就再也没有像今天这般放声动情地呼叫“爸爸”了……此刻,在这个被人称之为“父亲节”——而您却不曾领受过的节日里,九泉之下,
山,永远是山
——给父亲的一封信 李福登
爸爸:
您好!有多久没有这样亲切地呼出声来了?我也不知道。自从那一年您远离了我们,孩儿就再也没有像今天这般放声动情地呼叫“爸爸”了…… 此刻,在这个被人称之为“父亲节”——而您却不曾领受过的节日里,九泉之下,您能感应到孩儿的哽咽吗? 那是多少年前的往事了?可以想象的凄风苦雨里,可以想见的风餐露宿中,您和妈妈在生命的巅沛流离之际迎来了我们几兄弟姐妹。贫寒的农家从此有了欢笑,寂寥的村落从此有了歌声。我记得还小的时候,您经常面带笑容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却从不提及自己曾经历的困难和危厄。后来我们从别人的谈论中,才知道您很小的时候,所住的那个土名叫“顶坡垌”的村庄山高林密,人畜安全极不保障,经常为饿虎所伤。有一年更暴出惨剧——好端端的一夜之间,村里人竟一个个被猛虎群围攻,咬死咬伤无数!只剩下您和姑妈姐弟俩与从伯父兄妹俩和另一位邻居因为淘气,天未黑时就扎了木筏到离村里两里多远的龙须河里捉鱼玩,才幸免于难。而那一年,据说伯父七岁,伯姑五岁,邻居六岁,姑妈五岁,而您,才刚刚三岁多一些。在那惨不忍睹的惨剧过后,也许是老天爷良心发现吧,您和伯父他们竟然能平安逃到那个叫坡角的地方,落地生根,从此开辟了那一片村落。而姑妈她们因为是女孩子,便被大户人家收养,只有您和伯父他们三个男孩儿,在那里自己拼着日子。 龙须河水涨了又落,落了又涨。岁月悠悠,而人生渺渺。您与伯父他们相依为命,尝试着去做从没有做过的活,尝试着去担当命运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给地主放牛,为大户砍柴,帮富人烧炭,替官家放排……哪一样苦活累活脏活您没有做过?我想,您肩胛上那一股股坚韧的硬肉,一定是在那孩儿无法想象的岁月里落下的。而您脚后跟那厚厚的皲裂的老茧,那一陀陀一到冬天就刺痛得厉害的裂隙,一定就是在那寒冬腊月里给人家捉鱼而冻坏的。 然而也就是您这一双粗糙却有力的脚,从三十年代中期的旧社会,经风沐雨,一直把我们一家带到了青春的中国。 听人说,您十八岁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没读过一天书的您,却自己在忙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学会了写一手好字,学会了编一支支动听的歌谣,学会了许多别人读了很多书却不会写的文章。您把旧社会的苦楚、新中国的灿烂、共产党的恩情、老百姓的幸福和国家的日新月异编成七个字七个字的山歌,然后一句一句教给周遭的乡亲们。让人们在尝到苦尽甘来的同时,也享受了许多农村生活特有的乐趣。而您,也因此成为十里八乡名声在外的“土秀才”。 记得我还没读书的时候,您就已在每一次带我们赶集的时候买给我小人书,给我们讲解书中的故事。或许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幼小的心灵里就已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后来,我开始读书了,开始隔三差五地领了作文奖状回家,您历经风霜的脸膛也便有了笑容。 在村里,在周遭,您经常教我们走路时看见草藤挡路要伸手摘除,遇到别人危难要及时伸出援手,凡事能容人处且容人,遇到困难和挫折要敢于去承受和克服。这些话,都成为我们成长的指南针。 听人说,除了大哥之外,我们家几个孩子从未被您和妈妈打过。只有一次,您确实气不过打了大哥一巴掌。那是因为他顽皮捣蛋,自己爬到高高的竹竿上用青藤绑“电话线”,您看见了,怕大哥掉下来,叫了数声都不听才打的。 可幸福的日子并不长。那一年,因为要筹措我们几个孩子的学费,您和妈妈带着大哥进山砍柴,却不料山间突降大雨,暴洪泛滥,您把大哥绑到山顶最高的一棵大树上,让妈妈守着哥哥,自己去找食物来给他们充饥,却被肆虐的山洪卷走,再也没有回来。而妈妈见您迟迟未归,就在附近摘了一堆野果留给哥哥后,又饿着肚子去寻找您了——而那些留给哥哥的水果,妈妈自己一颗也舍不得吃。最后也因为饥困交加,没能幸免于暴虐的山洪中。当三天后山洪退降,当乡亲们在那棵大树上解救下奄奄一息的哥哥时,人们都哭了,而我们几兄妹,则已没有了眼泪。 我们成了孤儿。但您与妈妈教给我们的做人的道理却一直伴着我们长大。再后来,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几兄妹逐渐长大成人了,大哥、姐姐相继成了家,但仍恪守着长兄为父的信念,一直含辛茹苦地供我们读书,盼我们成才。 现在,当年最娇弱的孩儿我也已经成长为一个自食其力,且已小有所成的男子汉了,可是,当我也已经熟悉“父亲节”这样的文化习惯时,却已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您已经远离我们许多年了。逝去的一切,仿佛还在昨天;您的音容笑貌,亦仿若还在眼前。而我们对您和妈妈的无尽怀念,对未能尽孝让二老享福的愧疚,虽赎救无门,却终将永远。您伟岸槐梧的体魄和您高大如山的人格,将一直矗立于孩子们的心中,永永远远。
——给父亲的一封信 李福登
爸爸:
您好!有多久没有这样亲切地呼出声来了?我也不知道。自从那一年您远离了我们,孩儿就再也没有像今天这般放声动情地呼叫“爸爸”了…… 此刻,在这个被人称之为“父亲节”——而您却不曾领受过的节日里,九泉之下,您能感应到孩儿的哽咽吗? 那是多少年前的往事了?可以想象的凄风苦雨里,可以想见的风餐露宿中,您和妈妈在生命的巅沛流离之际迎来了我们几兄弟姐妹。贫寒的农家从此有了欢笑,寂寥的村落从此有了歌声。我记得还小的时候,您经常面带笑容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却从不提及自己曾经历的困难和危厄。后来我们从别人的谈论中,才知道您很小的时候,所住的那个土名叫“顶坡垌”的村庄山高林密,人畜安全极不保障,经常为饿虎所伤。有一年更暴出惨剧——好端端的一夜之间,村里人竟一个个被猛虎群围攻,咬死咬伤无数!只剩下您和姑妈姐弟俩与从伯父兄妹俩和另一位邻居因为淘气,天未黑时就扎了木筏到离村里两里多远的龙须河里捉鱼玩,才幸免于难。而那一年,据说伯父七岁,伯姑五岁,邻居六岁,姑妈五岁,而您,才刚刚三岁多一些。在那惨不忍睹的惨剧过后,也许是老天爷良心发现吧,您和伯父他们竟然能平安逃到那个叫坡角的地方,落地生根,从此开辟了那一片村落。而姑妈她们因为是女孩子,便被大户人家收养,只有您和伯父他们三个男孩儿,在那里自己拼着日子。 龙须河水涨了又落,落了又涨。岁月悠悠,而人生渺渺。您与伯父他们相依为命,尝试着去做从没有做过的活,尝试着去担当命运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给地主放牛,为大户砍柴,帮富人烧炭,替官家放排……哪一样苦活累活脏活您没有做过?我想,您肩胛上那一股股坚韧的硬肉,一定是在那孩儿无法想象的岁月里落下的。而您脚后跟那厚厚的皲裂的老茧,那一陀陀一到冬天就刺痛得厉害的裂隙,一定就是在那寒冬腊月里给人家捉鱼而冻坏的。 然而也就是您这一双粗糙却有力的脚,从三十年代中期的旧社会,经风沐雨,一直把我们一家带到了青春的中国。 听人说,您十八岁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没读过一天书的您,却自己在忙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学会了写一手好字,学会了编一支支动听的歌谣,学会了许多别人读了很多书却不会写的文章。您把旧社会的苦楚、新中国的灿烂、共产党的恩情、老百姓的幸福和国家的日新月异编成七个字七个字的山歌,然后一句一句教给周遭的乡亲们。让人们在尝到苦尽甘来的同时,也享受了许多农村生活特有的乐趣。而您,也因此成为十里八乡名声在外的“土秀才”。 记得我还没读书的时候,您就已在每一次带我们赶集的时候买给我小人书,给我们讲解书中的故事。或许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幼小的心灵里就已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后来,我开始读书了,开始隔三差五地领了作文奖状回家,您历经风霜的脸膛也便有了笑容。 在村里,在周遭,您经常教我们走路时看见草藤挡路要伸手摘除,遇到别人危难要及时伸出援手,凡事能容人处且容人,遇到困难和挫折要敢于去承受和克服。这些话,都成为我们成长的指南针。 听人说,除了大哥之外,我们家几个孩子从未被您和妈妈打过。只有一次,您确实气不过打了大哥一巴掌。那是因为他顽皮捣蛋,自己爬到高高的竹竿上用青藤绑“电话线”,您看见了,怕大哥掉下来,叫了数声都不听才打的。 可幸福的日子并不长。那一年,因为要筹措我们几个孩子的学费,您和妈妈带着大哥进山砍柴,却不料山间突降大雨,暴洪泛滥,您把大哥绑到山顶最高的一棵大树上,让妈妈守着哥哥,自己去找食物来给他们充饥,却被肆虐的山洪卷走,再也没有回来。而妈妈见您迟迟未归,就在附近摘了一堆野果留给哥哥后,又饿着肚子去寻找您了——而那些留给哥哥的水果,妈妈自己一颗也舍不得吃。最后也因为饥困交加,没能幸免于暴虐的山洪中。当三天后山洪退降,当乡亲们在那棵大树上解救下奄奄一息的哥哥时,人们都哭了,而我们几兄妹,则已没有了眼泪。 我们成了孤儿。但您与妈妈教给我们的做人的道理却一直伴着我们长大。再后来,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几兄妹逐渐长大成人了,大哥、姐姐相继成了家,但仍恪守着长兄为父的信念,一直含辛茹苦地供我们读书,盼我们成才。 现在,当年最娇弱的孩儿我也已经成长为一个自食其力,且已小有所成的男子汉了,可是,当我也已经熟悉“父亲节”这样的文化习惯时,却已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您已经远离我们许多年了。逝去的一切,仿佛还在昨天;您的音容笑貌,亦仿若还在眼前。而我们对您和妈妈的无尽怀念,对未能尽孝让二老享福的愧疚,虽赎救无门,却终将永远。您伟岸槐梧的体魄和您高大如山的人格,将一直矗立于孩子们的心中,永永远远。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