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观 瀑 黄 果 树
2020-12-14叙事散文韩星
那一日,是雨季中难得的好天,久雨初霁,江山如洗。积雨云虽未散尽,太阳还是绽出了极开心的笑模样。我兴冲冲赶往黄果树。车尚未停稳,我就急不可耐地跳下,奔向镇东的大峡谷。因为如沉雷滚过遥远天际般的涛声正将我呼唤。十年梦绕魂牵的黄果树瀑布啊,我千里
那一日,是雨季中难得的好天,久雨初霁,江山如洗。积雨云虽未散尽,太阳还是绽出了极开心的笑模样。我兴冲冲赶往黄果树。车尚未停稳,我就急不可耐地跳下,奔向镇东的大峡谷。因为如沉雷滚过遥远天际般的涛声正将我呼唤。
十年梦绕魂牵的黄果树瀑布啊,我千里迢迢拜访你来了! 颇具男子汉雄风的大瀑布,仿佛读懂了我的心思,极豪爽地展示出他恢宏磅礴的气度。使我远在千米之外的公园入口处,就可望见那一派在苍围翠裹中突兀的银山雪岭,正轰轰然飞动在层崖之颠,还有他撒播的满峡谷雨雾云烟。只是那悬垂在峭壁上的帘幕仍不甚真切。因被时稠时疏的烟云所笼罩,显得忽明忽暗,朦朦憧
憧。于是,我沿着斜路,直插谷底。 当我冒着雨雾,顶着劲风,站在白水河畔的时侯,大瀑布的胸膛完全裸露在我的面前。只见一堵五六十米宽的怒潮,从六七米高处一古脑倾泻下来,如冰山炸落、雪岭坍塌。看峭壁间的水幕,重叠厚重,就象一捆捆粗绳编就,拧着劲儿地往下垂;又好象是谁用巨手扯去长被的面料,把棉絮摞在一起,接连不断地揿进深潭中
色染一样。可能是因为雨季水旺,原先在图片中显露的嶙峋山岩已隐然不见,瀑布也非一般文字所记述的那样“帘分数道”云云。冷眼望去,就是一道涂抹不匀的颤动的白墙。涛声越来越起劲儿地敲打着耳鼓、虽距瀑布还有数百米之遥,两人对面讲话已难听清。整个山谷,都被水激浪卷时发出的轰雷般声响所统治。
这时,我联想起前人一些吟咏瀑布的诗篇。觉得都不足以状摹眼前景观。即便是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名句,也觉单薄,前句只道其高、其速、其长,而未有其阔;后句中以银河为喻,又显得清淡了些。倒是唐人姚含的一首《观潮》诗,犹可移来一用。他诗中写道:“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沉。鸟惧多遥过,龙惊不敢吟”。其中,除了“海阔”、“浪高”二句,余皆近之。 我一边想着,一边从原路返回,再绕至西岸崖际。因为下边有河水阻拦,靠不到瀑布跟前;要贴近瀑布,非得沿西壁岩间小路,一步步往北攀登不可。就在我刚刚寻到那条山间小径时,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朝我迎来。问我要不要租用雨衣和草鞋。并解释说,去那边路很滑,风雨也大。我挑了双大号的草鞋换上说,雨具就
不必了,还举了举折叠伞。小姑娘摇着羊角辫说,不中用的。我心想,睛天丽日的,租什么雨衣呢!遂挥了挥手,不顾而去。 小路是硬在半山肋上铲出来的,约一米多宽,由小石块铺就。无陡坎,但坡度大,顺山势逐渐朝北高上去。初登时,风不算太大,雨丝也软软的,时断时续;谁知道随着小路的延伸,风变得越来越猛,雨也越来越急。等行至崖顶,看前面已经是一片风雨搅天的世界。疾劲的狂风,裹挟着冷雨,正从右侧的谷底刷啦啦往上
卷,修造一道道雨墙似乎有意堵住游人的去路。我刚想撑开雨伞闯入雨阵,忽然被人拉住衣襟。回头一看,还是刚才那位小姑娘,一手举着雨衣,一手围住嘴巴大声叫喊。我附耳过去,勉强从风声、雨声和瀑布的喧哮声中听清她的意思,她还是坚持说伞不中用、有危险,穿雨衣好。又说,若没零钱可不必给租金。望着着默默跟
着我走了这么多山路,又及时递来雨衣的小姑娘,我觉得说什么都虚假,激动地接受她的真诚。她高兴地帮我系好扭扣、拉紧帽带,末了,嘱咐我千万要加小心,一定要站稳脚步,不可慌忙。
听了她的一番话,我真有些踌躇:眼前是风雨交织的雨墙;旁边是云雾迷蒙,几十丈深的峡谷;脚下是被水冲刷得滑滑腻腻仿佛在瑟瑟震颤的小路,连锁链、栏杆都没有,能过得去吗?倘稍有闪失,就会象一片枯叶似的跌进谷底。可是就此住足,又极不甘心。那位聪颖的小姑娘,见我半天没动,一下子看透了我的心,拉起
我的右手说,叔叔,我正有事要到东岸去,一同走吧。说着把我拉进风雨之中。 这是一个混沌的世界,身前身后灰茫茫,远处近处皆模糊,再辫不清哪是山,哪是树,何为云,何为雾。全无层次,全无色彩。风,刮得恐怖,号叫着撕扯着衣衫,绊裹双脚,弄得我趔趔趄趄,抖抖颤颤,走一步得退半步,最后不得不学路边的小树的样子,大弯下腰;雨其实就是河水,劈头盖脸猛浇,还拼命从各种缝隙往
里挤,凉赛秋雨。小石块路,象涂上肥皂水,脚步踏上去轻重都不着力。幸亏穿的草鞋,不然真寸步难移。行走间,我也曾试着换个方位观看瀑布,但看不清,那正是风雨扑来处,所见淼淼茫茫,似乎埋藏着鬼神难测的危险,让人心惊肉跳。小姑娘虽不言怕,好象也有些紧张,使劲攥住我的手,热热地贴在我的右边,但仍以她
柔弱的身躯,扶持我穿越平生从未经历过的艰途险阻。 临近瀑布,风,渐渐小了,雨丝也重回轻柔。等来到水帘洞前,已经风停雨住,余下的只有更为洪大、更动人魂魄的水声,宛若奔雷在头顶、在足下,在身边往复炸裂。从这里看飞瀑已近在咫尺。看其断面,足有二米多厚,化作一排粗大水柱驾着猎猎长风,争先恐后的跃进犀牛潭。真可谓“踊若蛟龙,奔若雨电”。 旋即,我们钻进水帘洞。洞的前面,是一层饱含碳酸钙状如钟乳石那样的石灰体,是河水下泻时在崖边凝结而成的,把瀑布之水挡在外边,里侧便成为隧洞。身居其中,无风亦无雨。尽可放眼观赏。眼见那厚厚一层比白云稍深、比琥珀略黄的水被,从头顶拽下。如果愿意,还可以伸出手去,扯几缕如絮似毛的水花;从洞
前的穴罅处,还可俯视谷底那深十五、六米的犀牛潭。那是大瀑布的终结处,飞湍至此,便迅疾地爆炸开来,就象有一架巨大的鼓风机安放于潭底,将铺天盖地撞下的河水,刷刷刷地吹向山崖,卷至云空,最高处可达百余米,瞬息间散作五光十色、晶莹圆润的水珠,闪闪烁烁。与此同时,迸发出撼山震岳的轰鸣。只有藏身河
底,贴近瀑布,才能懂得翻江倒海的真谛、感受地动山摇的震颤,却无半点惊惧之感。那种踉跄在瀑布边缘山路上的恐慌和荒冷,在这中心地域反倒全然没有了。真可谓寒暑两世界,同域不同天。 步出水帘洞,很快便到了河东岸。热风拂面吹来,阳光正艳。再回望飞瀑,正是“珠帘钩不卷,飞练挂遥峰”了。有趣的是,多了一深一浅两道绚丽的彩虹,如拱桥宛宛地从瀑布前铺过,横跨峡谷两岸。她给锦绣河山平添了一种瑰丽,一种有别于男子汉的妩媚。
在河下游的铁索悬桥上,小姑娘和我分手,我慷慨地拿出20元钱,以报答她那感人的至诚,并弥补她耽误的工夫。但她却固执地只收了3元——那是先前出的价格。
十年梦绕魂牵的黄果树瀑布啊,我千里迢迢拜访你来了! 颇具男子汉雄风的大瀑布,仿佛读懂了我的心思,极豪爽地展示出他恢宏磅礴的气度。使我远在千米之外的公园入口处,就可望见那一派在苍围翠裹中突兀的银山雪岭,正轰轰然飞动在层崖之颠,还有他撒播的满峡谷雨雾云烟。只是那悬垂在峭壁上的帘幕仍不甚真切。因被时稠时疏的烟云所笼罩,显得忽明忽暗,朦朦憧
憧。于是,我沿着斜路,直插谷底。 当我冒着雨雾,顶着劲风,站在白水河畔的时侯,大瀑布的胸膛完全裸露在我的面前。只见一堵五六十米宽的怒潮,从六七米高处一古脑倾泻下来,如冰山炸落、雪岭坍塌。看峭壁间的水幕,重叠厚重,就象一捆捆粗绳编就,拧着劲儿地往下垂;又好象是谁用巨手扯去长被的面料,把棉絮摞在一起,接连不断地揿进深潭中
色染一样。可能是因为雨季水旺,原先在图片中显露的嶙峋山岩已隐然不见,瀑布也非一般文字所记述的那样“帘分数道”云云。冷眼望去,就是一道涂抹不匀的颤动的白墙。涛声越来越起劲儿地敲打着耳鼓、虽距瀑布还有数百米之遥,两人对面讲话已难听清。整个山谷,都被水激浪卷时发出的轰雷般声响所统治。
这时,我联想起前人一些吟咏瀑布的诗篇。觉得都不足以状摹眼前景观。即便是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名句,也觉单薄,前句只道其高、其速、其长,而未有其阔;后句中以银河为喻,又显得清淡了些。倒是唐人姚含的一首《观潮》诗,犹可移来一用。他诗中写道:“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沉。鸟惧多遥过,龙惊不敢吟”。其中,除了“海阔”、“浪高”二句,余皆近之。 我一边想着,一边从原路返回,再绕至西岸崖际。因为下边有河水阻拦,靠不到瀑布跟前;要贴近瀑布,非得沿西壁岩间小路,一步步往北攀登不可。就在我刚刚寻到那条山间小径时,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朝我迎来。问我要不要租用雨衣和草鞋。并解释说,去那边路很滑,风雨也大。我挑了双大号的草鞋换上说,雨具就
不必了,还举了举折叠伞。小姑娘摇着羊角辫说,不中用的。我心想,睛天丽日的,租什么雨衣呢!遂挥了挥手,不顾而去。 小路是硬在半山肋上铲出来的,约一米多宽,由小石块铺就。无陡坎,但坡度大,顺山势逐渐朝北高上去。初登时,风不算太大,雨丝也软软的,时断时续;谁知道随着小路的延伸,风变得越来越猛,雨也越来越急。等行至崖顶,看前面已经是一片风雨搅天的世界。疾劲的狂风,裹挟着冷雨,正从右侧的谷底刷啦啦往上
卷,修造一道道雨墙似乎有意堵住游人的去路。我刚想撑开雨伞闯入雨阵,忽然被人拉住衣襟。回头一看,还是刚才那位小姑娘,一手举着雨衣,一手围住嘴巴大声叫喊。我附耳过去,勉强从风声、雨声和瀑布的喧哮声中听清她的意思,她还是坚持说伞不中用、有危险,穿雨衣好。又说,若没零钱可不必给租金。望着着默默跟
着我走了这么多山路,又及时递来雨衣的小姑娘,我觉得说什么都虚假,激动地接受她的真诚。她高兴地帮我系好扭扣、拉紧帽带,末了,嘱咐我千万要加小心,一定要站稳脚步,不可慌忙。
听了她的一番话,我真有些踌躇:眼前是风雨交织的雨墙;旁边是云雾迷蒙,几十丈深的峡谷;脚下是被水冲刷得滑滑腻腻仿佛在瑟瑟震颤的小路,连锁链、栏杆都没有,能过得去吗?倘稍有闪失,就会象一片枯叶似的跌进谷底。可是就此住足,又极不甘心。那位聪颖的小姑娘,见我半天没动,一下子看透了我的心,拉起
我的右手说,叔叔,我正有事要到东岸去,一同走吧。说着把我拉进风雨之中。 这是一个混沌的世界,身前身后灰茫茫,远处近处皆模糊,再辫不清哪是山,哪是树,何为云,何为雾。全无层次,全无色彩。风,刮得恐怖,号叫着撕扯着衣衫,绊裹双脚,弄得我趔趔趄趄,抖抖颤颤,走一步得退半步,最后不得不学路边的小树的样子,大弯下腰;雨其实就是河水,劈头盖脸猛浇,还拼命从各种缝隙往
里挤,凉赛秋雨。小石块路,象涂上肥皂水,脚步踏上去轻重都不着力。幸亏穿的草鞋,不然真寸步难移。行走间,我也曾试着换个方位观看瀑布,但看不清,那正是风雨扑来处,所见淼淼茫茫,似乎埋藏着鬼神难测的危险,让人心惊肉跳。小姑娘虽不言怕,好象也有些紧张,使劲攥住我的手,热热地贴在我的右边,但仍以她
柔弱的身躯,扶持我穿越平生从未经历过的艰途险阻。 临近瀑布,风,渐渐小了,雨丝也重回轻柔。等来到水帘洞前,已经风停雨住,余下的只有更为洪大、更动人魂魄的水声,宛若奔雷在头顶、在足下,在身边往复炸裂。从这里看飞瀑已近在咫尺。看其断面,足有二米多厚,化作一排粗大水柱驾着猎猎长风,争先恐后的跃进犀牛潭。真可谓“踊若蛟龙,奔若雨电”。 旋即,我们钻进水帘洞。洞的前面,是一层饱含碳酸钙状如钟乳石那样的石灰体,是河水下泻时在崖边凝结而成的,把瀑布之水挡在外边,里侧便成为隧洞。身居其中,无风亦无雨。尽可放眼观赏。眼见那厚厚一层比白云稍深、比琥珀略黄的水被,从头顶拽下。如果愿意,还可以伸出手去,扯几缕如絮似毛的水花;从洞
前的穴罅处,还可俯视谷底那深十五、六米的犀牛潭。那是大瀑布的终结处,飞湍至此,便迅疾地爆炸开来,就象有一架巨大的鼓风机安放于潭底,将铺天盖地撞下的河水,刷刷刷地吹向山崖,卷至云空,最高处可达百余米,瞬息间散作五光十色、晶莹圆润的水珠,闪闪烁烁。与此同时,迸发出撼山震岳的轰鸣。只有藏身河
底,贴近瀑布,才能懂得翻江倒海的真谛、感受地动山摇的震颤,却无半点惊惧之感。那种踉跄在瀑布边缘山路上的恐慌和荒冷,在这中心地域反倒全然没有了。真可谓寒暑两世界,同域不同天。 步出水帘洞,很快便到了河东岸。热风拂面吹来,阳光正艳。再回望飞瀑,正是“珠帘钩不卷,飞练挂遥峰”了。有趣的是,多了一深一浅两道绚丽的彩虹,如拱桥宛宛地从瀑布前铺过,横跨峡谷两岸。她给锦绣河山平添了一种瑰丽,一种有别于男子汉的妩媚。
在河下游的铁索悬桥上,小姑娘和我分手,我慷慨地拿出20元钱,以报答她那感人的至诚,并弥补她耽误的工夫。但她却固执地只收了3元——那是先前出的价格。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