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祖父的月光
2020-12-14抒情散文杨献平
祖父的月光■ 杨献平那时的月光真的如水,远远近近都是,摇动的和不摇动的事物都在洗涤着,在虚无而清澈的水中荡漾或是沉默,而照在祖父居住的青石板房顶上的那一片月光,却一直都是流动着的,仿佛祖父嘴里连绵的传奇和故事,历经沧桑,仍像这月光一
祖父的月光
■ 杨献平
那时的月光真的如水,远远近近都是,摇动的和不摇动的事物都在洗涤着,在虚无而清澈的水中荡漾或是沉默,而照在祖父居住的青石板房顶上的那一片月光,却一直都是流动着的,仿佛祖父嘴里连绵的传奇和故事,历经沧桑,仍像这月光一样流淌。 我摇着巨大的蒲扇,划动着月光,为喃喃不休的祖父驱赶着炎热和蚊蝇。祖父讲着我爱听的故事,那些故事是我最初的精神营养。虽然陈旧了,但语言和梦想永远新鲜。祖父的那些被认为是糟粕的故事传奇,在我植满草根和野花的心灵当中,响动着滴水穿石的叮咚音乐。祖父的语调不紧不慢,静静地将那些道听途说或是自身经历过的传奇持续不断地灌输给我。紧要处卖个关子,或是且听下回分解。让我欲罢不能,脑子里的古灵精怪和故事碎片,像旧了的黑白胶片一样,纷纷跳将出来,在我的想象里翩翩起舞,或是睁着铜铃的眼睛和尺长的獠牙,追赶我的恐惧。 听村里的人讲,祖父早年读过私塾,识文断字很是了得,在同辈人当中,学历最高,正楷字写得很有味道。日本鬼子来扫荡的时候,祖父就和村里人一起,跑到后山的山洞里躲起来,在里面,还遇到过几位矢志抗日的八路军战士。祖父说,看到他们的时候,已经饿得皮包骨头,说话有气无力的了。怀里抱着的枪支锈得拉不开栓。祖父就拿出一些自家的糠饼子,和一些泉水,喂他们吃下。好歹有些力气说话,却都是南方的口音,听不懂,祖父就折一根荆条,在地上写字,与他们交流。 说起那时的事情,大概是自己经历过的,祖父讲得有条不紊,活活生动,让我感觉就像在眼前发生的一样。祖父说,那一年,临近傍晚的时候,他在河谷里遇到一个穿黑制服的狗腿子,手里颠着一把盒子枪,戴着黑檐帽。祖父一看不妙,就想溜之乎也,却不聊被那个狗腿子发现了。狗腿子冲天放了一枪。叫祖父站住。祖父形容说,那子弹出膛时的声音很炸人,像鹞子叫一样。走近之后,发现那个狗腿子还不错,叫祖父赶快通知村里人,逃得越远越好,一会儿日本鬼子就要来扫荡了! 祖父说,我们这儿解放之后,村公所号召群众支援前线,是那天的黄昏吧,祖父和村里的十几个壮劳力,踏上上娘子关支援前线的路程。每个人都挑着百十斤重的担子,一步一步爬过摩天岭,再沿着左权到阳泉的黄土官道,一气奔了一个月时间,到那里的时候,攻坚战打响了,祖父看见城墙下堆满了人的尸体,一层一层的,堆得比麻袋还有结实齐整。那鲜血比我们村中间的那条长流河还大,只是血水流动很慢,没有声音罢了。祖父的双腿直打哆嗦,只觉得眼前一黑,就连人带担子扑到在地。 祖父说,本来那次已经拿定主意,参加八路军,目的很简单,一是要填饱肚子,二是要自己的一把盒子枪,再捎带打阎锡山和小日本,好在乡邻面前牛皮一把。可一看那场面,祖父当夜就溜了回来。回到家后,也没敢和祖父母讲起,再没叫嚷过当八路军的事情。过了不久,便从5华里之外的南街村娶回了奶奶。开始了自己的家庭生活。 祖父脾气甚好,轻易不动怒。虽然把自己的经历一一讲出,但对自己内心想法和婚姻避而不谈,也许是祖父对此并没有什么感触,也不大适合对孙儿讲起,毕竟中间隔了老大的一座山。祖父只是讲那些和自己有关的故事,或者说是那些道听途说的鬼狐或是评书故事。祖父说,大跃进的时候,祖父和村里的同辈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到处“备战、备荒、为人民”,没日没夜地奉献红心,尽一个人民群众的义务。就连一个人烟都看不到的南山,也在沟沟岭岭上修筑了一小片一小片的田地。祖父说,当时,几个人晚上就在山上睡觉,那里有座土地庙,一位爷爷就到里面睡去,结果,一大早发现自己却睡在外面的草滩上。如此反复多次。祖父说,到武安水蜜沟开荒的时候,总看见那座被人遗弃的房屋外面,一面碾子总是在月光下面飞快地,偶尔可以看见一个全身赤裸的男孩,在使劲推着碾子,疯狂地跑。石碾子的回声,在河谷间经久不息。 我的童年几乎都是和祖父一同度过的。每晚,吃完饭后,只要没有小伙伴一起去玩,我就早早地跑到祖父那里。通常,夏天的夜晚,我就把失明的祖父搀扶到不高的屋顶上,拿一面蒲扇,端一碗开水,请祖父给我讲故事。也有许多的小伙伴,自动围上来,竖着耳朵,一脸虔诚地听,有时讲到夜半,害的那些胆子小的伙伴不敢独自回家,祖父就拄着拐杖,敲敲打打地将他们一一送回家。每当这种时候,我就情不自禁地生出些优越感来。 冬春时节,我们就躺在曾祖母去世时的那面土炕上,我睡在祖父身边,衣服还没脱下,就要祖父开始讲故事。祖父总是不厌其烦,哪怕把已经讲过的故事再添油加醋一番,我也听得有滋有味,决不厌烦。更有意思的是,祖父竟然背出好多的马恩列毛的经典语录,而且是一字不差。按道理说,虽然祖父经历了那个如火如荼的疯狂年月,不管情愿与否,背得一肚子条条框框,时过多年之后,竟还记得如此清晰,这简直就是一种奇迹。我上学之后不久,稍微识得几个大字时,祖父竟要我拿笔记下来,他背一句我写一句。日日如此,几年下来,竟有四、五万字之多。 听奶奶说,早些年前,祖父收藏了不少四书五经、传奇志怪之类的书籍,破四旧的时候,都让当地的红卫兵搜出烧掉了。祖父一想起,便显露出一副极其痛苦的表情,无神的眼睛就充满了火焰,粗大的肢节格格作响,呼吸也顿然粗重起来。 祖父眼睛失明的原因,是在四十岁的时候,患了白内障,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开始还可以看到朦胧的光亮,后来什么也看不到了,只有对着上百瓦的灯泡,才可以看出一点野地里磷火的光亮来! 观察和发现能力的丧失,并不影响祖父讲故事。准确地说,失明之后,祖父讲故事的能力才逐渐增强和显露出来的。这是不是也算一种有所失有所得呢?一般说来,大凡有了残疾,或是学个算命之术、搞些装神弄鬼的名堂,都可以安身立命,而且可以获得较为富足的生活。 可是祖父没有学那些东西,这并不代表迷信在那里不盛行。相反的,鬼神庙宇到处可见。也许是祖父没有那方面的天赋,不会巧舌如簧、随机应变。陷入到深深的黑暗,伴随他的只有耳边的一些熟悉而嘈杂的声音。久而久之,祖父竟能将这些什么很明确地辨别出来,并可以指出方位,差错很少。 多年以后,回想起来,是祖父的故事,为我营造了一种宽厚、亲切和富有想象余地的心灵氛围。可是人总有厌倦的时候,尤其是一天天的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的。多年之后,命运让我不自觉地远离了祖父。就像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一样,一条小溪开始了它自己的生命和生活历程。 过往如水,许多的故事都模糊如我们曾经的容颜,一切的场景矗立在记忆的中的墓碑,没有什么可以修补它们的斑驳。只是,童年里的那些均匀的月光,在祖父的翕动的嘴唇之上长出花朵,让一个少年的梦境迷离得不名所以。它们虽然已经沾满了岁月的尘埃,但只要被风一吹,古老的气息便会迅速弥漫开来。 10年前冬月的一个中午,祖父悄无声息地远离了尘世。几乎如此同时,我也携带着故乡的一些根深蒂固的习性和偏见,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生存。由于忙碌和艰难,回头望来路的时候很少,尽管那段路程中花草繁茂,灿烂明灭,月光照耀的村庄和祖父的面庞如同池塘里的浮萍一般坚韧而持久,可是有什么可以比得了人们对自身当下关注的热情呢?不敢说遗忘,这些东西根本就是无法遗忘的,只是回头擦拭的次数多寡罢了。 去年回乡,又看了祖父、母居住的房屋,里面堆满了尘土覆盖的物什,大小蛛网挂满屋梁墙角。朽腐的气息让人呼吸困难。我知道,祖父和祖母,连同那些在这间屋子里生活过的人们,他们是不会走的,他们的气息已经深入到了黄泥、榆木椽檩和空气中了。
只是月光依旧,尽管有点灰暗,感觉已没有旧日的清净和缥缈了。房顶的青石板依旧是的,窗棂也没更换。月光照在上面,还是以水的姿态。祖父又在喃喃讲话了,故事平淡且非常遥远,我知道,什么都可以称之为陈旧,可是什么又是真的会陈旧呢? 趁着月光,走到祖父远离村庄的坟前,茂盛的庄稼和茅草静止无声,像是在聆听,像是在私语。祖父的阴居没有高大的门面,只有几块石头搭起的口字型拱门。我跪下来,点燃香烟,打开老酒。清冽的酒香弥散着,从我的心脏开始,深入到祖父地下的嘴唇。
最后,我对祖父说:你和你的故事就像我们家族的血液,每一滴都有着千百年的迢遥和沧桑。
■ 杨献平
那时的月光真的如水,远远近近都是,摇动的和不摇动的事物都在洗涤着,在虚无而清澈的水中荡漾或是沉默,而照在祖父居住的青石板房顶上的那一片月光,却一直都是流动着的,仿佛祖父嘴里连绵的传奇和故事,历经沧桑,仍像这月光一样流淌。 我摇着巨大的蒲扇,划动着月光,为喃喃不休的祖父驱赶着炎热和蚊蝇。祖父讲着我爱听的故事,那些故事是我最初的精神营养。虽然陈旧了,但语言和梦想永远新鲜。祖父的那些被认为是糟粕的故事传奇,在我植满草根和野花的心灵当中,响动着滴水穿石的叮咚音乐。祖父的语调不紧不慢,静静地将那些道听途说或是自身经历过的传奇持续不断地灌输给我。紧要处卖个关子,或是且听下回分解。让我欲罢不能,脑子里的古灵精怪和故事碎片,像旧了的黑白胶片一样,纷纷跳将出来,在我的想象里翩翩起舞,或是睁着铜铃的眼睛和尺长的獠牙,追赶我的恐惧。 听村里的人讲,祖父早年读过私塾,识文断字很是了得,在同辈人当中,学历最高,正楷字写得很有味道。日本鬼子来扫荡的时候,祖父就和村里人一起,跑到后山的山洞里躲起来,在里面,还遇到过几位矢志抗日的八路军战士。祖父说,看到他们的时候,已经饿得皮包骨头,说话有气无力的了。怀里抱着的枪支锈得拉不开栓。祖父就拿出一些自家的糠饼子,和一些泉水,喂他们吃下。好歹有些力气说话,却都是南方的口音,听不懂,祖父就折一根荆条,在地上写字,与他们交流。 说起那时的事情,大概是自己经历过的,祖父讲得有条不紊,活活生动,让我感觉就像在眼前发生的一样。祖父说,那一年,临近傍晚的时候,他在河谷里遇到一个穿黑制服的狗腿子,手里颠着一把盒子枪,戴着黑檐帽。祖父一看不妙,就想溜之乎也,却不聊被那个狗腿子发现了。狗腿子冲天放了一枪。叫祖父站住。祖父形容说,那子弹出膛时的声音很炸人,像鹞子叫一样。走近之后,发现那个狗腿子还不错,叫祖父赶快通知村里人,逃得越远越好,一会儿日本鬼子就要来扫荡了! 祖父说,我们这儿解放之后,村公所号召群众支援前线,是那天的黄昏吧,祖父和村里的十几个壮劳力,踏上上娘子关支援前线的路程。每个人都挑着百十斤重的担子,一步一步爬过摩天岭,再沿着左权到阳泉的黄土官道,一气奔了一个月时间,到那里的时候,攻坚战打响了,祖父看见城墙下堆满了人的尸体,一层一层的,堆得比麻袋还有结实齐整。那鲜血比我们村中间的那条长流河还大,只是血水流动很慢,没有声音罢了。祖父的双腿直打哆嗦,只觉得眼前一黑,就连人带担子扑到在地。 祖父说,本来那次已经拿定主意,参加八路军,目的很简单,一是要填饱肚子,二是要自己的一把盒子枪,再捎带打阎锡山和小日本,好在乡邻面前牛皮一把。可一看那场面,祖父当夜就溜了回来。回到家后,也没敢和祖父母讲起,再没叫嚷过当八路军的事情。过了不久,便从5华里之外的南街村娶回了奶奶。开始了自己的家庭生活。 祖父脾气甚好,轻易不动怒。虽然把自己的经历一一讲出,但对自己内心想法和婚姻避而不谈,也许是祖父对此并没有什么感触,也不大适合对孙儿讲起,毕竟中间隔了老大的一座山。祖父只是讲那些和自己有关的故事,或者说是那些道听途说的鬼狐或是评书故事。祖父说,大跃进的时候,祖父和村里的同辈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到处“备战、备荒、为人民”,没日没夜地奉献红心,尽一个人民群众的义务。就连一个人烟都看不到的南山,也在沟沟岭岭上修筑了一小片一小片的田地。祖父说,当时,几个人晚上就在山上睡觉,那里有座土地庙,一位爷爷就到里面睡去,结果,一大早发现自己却睡在外面的草滩上。如此反复多次。祖父说,到武安水蜜沟开荒的时候,总看见那座被人遗弃的房屋外面,一面碾子总是在月光下面飞快地,偶尔可以看见一个全身赤裸的男孩,在使劲推着碾子,疯狂地跑。石碾子的回声,在河谷间经久不息。 我的童年几乎都是和祖父一同度过的。每晚,吃完饭后,只要没有小伙伴一起去玩,我就早早地跑到祖父那里。通常,夏天的夜晚,我就把失明的祖父搀扶到不高的屋顶上,拿一面蒲扇,端一碗开水,请祖父给我讲故事。也有许多的小伙伴,自动围上来,竖着耳朵,一脸虔诚地听,有时讲到夜半,害的那些胆子小的伙伴不敢独自回家,祖父就拄着拐杖,敲敲打打地将他们一一送回家。每当这种时候,我就情不自禁地生出些优越感来。 冬春时节,我们就躺在曾祖母去世时的那面土炕上,我睡在祖父身边,衣服还没脱下,就要祖父开始讲故事。祖父总是不厌其烦,哪怕把已经讲过的故事再添油加醋一番,我也听得有滋有味,决不厌烦。更有意思的是,祖父竟然背出好多的马恩列毛的经典语录,而且是一字不差。按道理说,虽然祖父经历了那个如火如荼的疯狂年月,不管情愿与否,背得一肚子条条框框,时过多年之后,竟还记得如此清晰,这简直就是一种奇迹。我上学之后不久,稍微识得几个大字时,祖父竟要我拿笔记下来,他背一句我写一句。日日如此,几年下来,竟有四、五万字之多。 听奶奶说,早些年前,祖父收藏了不少四书五经、传奇志怪之类的书籍,破四旧的时候,都让当地的红卫兵搜出烧掉了。祖父一想起,便显露出一副极其痛苦的表情,无神的眼睛就充满了火焰,粗大的肢节格格作响,呼吸也顿然粗重起来。 祖父眼睛失明的原因,是在四十岁的时候,患了白内障,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开始还可以看到朦胧的光亮,后来什么也看不到了,只有对着上百瓦的灯泡,才可以看出一点野地里磷火的光亮来! 观察和发现能力的丧失,并不影响祖父讲故事。准确地说,失明之后,祖父讲故事的能力才逐渐增强和显露出来的。这是不是也算一种有所失有所得呢?一般说来,大凡有了残疾,或是学个算命之术、搞些装神弄鬼的名堂,都可以安身立命,而且可以获得较为富足的生活。 可是祖父没有学那些东西,这并不代表迷信在那里不盛行。相反的,鬼神庙宇到处可见。也许是祖父没有那方面的天赋,不会巧舌如簧、随机应变。陷入到深深的黑暗,伴随他的只有耳边的一些熟悉而嘈杂的声音。久而久之,祖父竟能将这些什么很明确地辨别出来,并可以指出方位,差错很少。 多年以后,回想起来,是祖父的故事,为我营造了一种宽厚、亲切和富有想象余地的心灵氛围。可是人总有厌倦的时候,尤其是一天天的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的。多年之后,命运让我不自觉地远离了祖父。就像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一样,一条小溪开始了它自己的生命和生活历程。 过往如水,许多的故事都模糊如我们曾经的容颜,一切的场景矗立在记忆的中的墓碑,没有什么可以修补它们的斑驳。只是,童年里的那些均匀的月光,在祖父的翕动的嘴唇之上长出花朵,让一个少年的梦境迷离得不名所以。它们虽然已经沾满了岁月的尘埃,但只要被风一吹,古老的气息便会迅速弥漫开来。 10年前冬月的一个中午,祖父悄无声息地远离了尘世。几乎如此同时,我也携带着故乡的一些根深蒂固的习性和偏见,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生存。由于忙碌和艰难,回头望来路的时候很少,尽管那段路程中花草繁茂,灿烂明灭,月光照耀的村庄和祖父的面庞如同池塘里的浮萍一般坚韧而持久,可是有什么可以比得了人们对自身当下关注的热情呢?不敢说遗忘,这些东西根本就是无法遗忘的,只是回头擦拭的次数多寡罢了。 去年回乡,又看了祖父、母居住的房屋,里面堆满了尘土覆盖的物什,大小蛛网挂满屋梁墙角。朽腐的气息让人呼吸困难。我知道,祖父和祖母,连同那些在这间屋子里生活过的人们,他们是不会走的,他们的气息已经深入到了黄泥、榆木椽檩和空气中了。
只是月光依旧,尽管有点灰暗,感觉已没有旧日的清净和缥缈了。房顶的青石板依旧是的,窗棂也没更换。月光照在上面,还是以水的姿态。祖父又在喃喃讲话了,故事平淡且非常遥远,我知道,什么都可以称之为陈旧,可是什么又是真的会陈旧呢? 趁着月光,走到祖父远离村庄的坟前,茂盛的庄稼和茅草静止无声,像是在聆听,像是在私语。祖父的阴居没有高大的门面,只有几块石头搭起的口字型拱门。我跪下来,点燃香烟,打开老酒。清冽的酒香弥散着,从我的心脏开始,深入到祖父地下的嘴唇。
最后,我对祖父说:你和你的故事就像我们家族的血液,每一滴都有着千百年的迢遥和沧桑。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