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回忆•菜地寻宝
小时候,家就在一条小河边。那年月物质匮乏,妈妈也像附近许多人家一样,在河边辟了两行菜地,经营着全家的“菜篮子工程”。
给菜地浇水,是我们兄妹三人最乐意干的事,因为这时可以名正言顺地到河边玩,而平时,这是被明令禁止的。每周总有两三个黄昏,两个哥哥抬着桶、我拎着水瓢,一蹦三跳的在前,妈妈荷锄在后,去往河边的菜地。一到菜地,哥哥不用吩咐就到河边打满一桶水,抬回来,就迫不及待待地问:“妈妈,还有什么要我们做的吗?”妈妈总是微笑着说:“没事了,玩去吧!别跑远了!”于是我们便欢呼一声,开始了“寻宝”。
孩子的世界总是那么单纯,一粒石子,半截土块,甚至泥地里的一个小洞,在孩子的眼里,都是一个无尽的宝藏。泥土里埋藏的东西可谓五花八门,常常引起年纪的我们无限的好奇与猜测。有一次,我们挖出了几枚硬邦邦的、里面塞满了泥的“贝壳”(其实也就是再普通不过的河蚌),大哥煞有介事地告诉我们:“这里几十万年前也许是汪洋大海。”我和二哥看了看几米之外的小河,觉得这世界真是太神奇、太不可思议了。
有一次挖出了一片有着奇形怪状花纹的深褐色破瓦片,大哥鉴宝似的审视了半天,然后宣布:“它可能是远古陶罐的残片,那可是很珍贵的文物呢!”他那时历史 课正学到“半坡氏族”,他给我看过课本上的一张彩图,是一只画着鱼骨形状的 盆。但我始终无法将这块有些割手的破瓦片与珍贵文物联系起来,总觉得它更像是邻居小芬家那摔破的泡菜坛子的碎片。
还有一次,竟然从土里挖出了一块骨头状的东西,我于是满怀希望地拿给大哥看:“这会不会是一颗化石?”大哥仔细研究一番后,说:“极有可能。”接下来二哥也接连挖出好几颗这样的“化石”,于是兴奋地向妈妈报告这天大的奇闻,可妈妈并没有丝毫的惊喜,只是扫了一眼,说:“别瞎猜了,这是上次施肥时埋的鸡骨头。”
不“考古”的时候,我也收集从土里挖出的各种小石头。不知为什么土里竟然会有许多很特别的小石子:有光滑的鹅卵石,也有粗糙的不知名的石头;有圆的有方的,也有不规则的;有黑色、白色、黄色,也有几乎通体透明的,还有夹杂着各种花纹的……在河边洗去泥,拿回家装在玻璃罐头瓶里,就成了我珍爱的宝物。可惜那时还没有“奇石”这一说法,罐头瓶子也不知何时失落了,如果能留到现在,那可真是一笔宝藏呢!
作者:在水之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