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水镇古善村游记
2021-12-23抒情散文李子四
倒水镇古善村游记桂江(在这里称龙江)自北向南在此拐了个大弯,撞击右岸的急流,起了回旋,像倒流了似的,因而叫倒水镇。但现在由于下游建了个旺村水电站,除非讯期,否则这样的倒流现象就看不见了。可说丢失了一景。但倒水镇自古是个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至……
倒水镇古善村游记
桂江(在这里称龙江)自北向南在此拐了个大弯,撞击右岸的急流,起了回旋,像倒流了似的,因而叫倒水镇。但现在由于下游建了个旺村水电站,除非讯期,否则这样的倒流现象就看不见了。可说丢失了一景。
但倒水镇自古是个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至今未变。所以两岸渡口,十分繁忙。不仅有人渡,还有车渡。当登上渡口旁的龙岩山再车排过渡,倒水镇的依山傍水之美,尽收眼底。
因为在桂江旅游网页看到一则消息,说村委干部带领村民,大力整治环境和卫生,令村貌人貌耳目一新,所以今天的乡村游,我们到了倒水镇古善村。
村口一棵硕大的榕树令人惊讶,估计树身六人也围不过。标牌解说有750年树龄,看它盘根错节,骨怒筋虬,应该所说不虚。我只是奇怪怎么没有气根呢?假若它长出气根,750年了,一定会长成独树而成的一片大森林。树下一块大石头,独书一个善字,红彤彤的提醒人们莫生恶念。
老树边一口塘,是古善村最生色的地方。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方塘可不是半亩,依我的目测,没十亩也有七八亩的。一树一塘,是美丽村子的基础。记得广东封开的杨池古村,池半亩也不够,树也仅小盆口径,却因一幅对联“树高长系马,池深可藏龙”,而显其文化底蕴。若古善村也有文化人留得一诗一联,相信也能声播遐迩的。
乡村游最怕的是,水不清,路不平,垃圾乱弃,蚊蝇飞舞。这儿却真的没有。环塘村道,平整可车。新房参差,水天倒映。村委办公楼立于塘边高处,白墙红瓦,红旗招展,也能自成一幅画。
小车拐进村委会的小院子,只见整齐肃然,干净利索。门开处,出来一个中年妇女。乍看便知,体胖是因为心广,祥和是因为眉善。我们连忙说是四处玩的,慕古善村之名而来,恐有打扰。她马上眉开眼笑,连说欢迎欢迎,请进去坐坐。
主客归座,茶甜香飘。请教贵姓答曰免贵姓黎。恰巧我们钟SIR的母亲也姓黎,便瞎认老表,一时嘻笑胡语快意盎然。本来黎同志年纪比我等还少一轮有余,我们却称其为黎姨。她亦不介意,笑语盈盈。钟SIR说自己还有个老母亲,97岁了,还把与母亲开玩笑的录像拿出来看。黎姨说她也有母亲,年纪也不小了。翻开手机,把全家福给我们看。四代同堂,人丁颇旺。后来加微信时,她的微信名叫“守望幸福”,真名符其实。
说起村里情况,黎姨如数家珍。何时镇领导来过视察,何时村支书带领村民整治环境,才有了今日美貌。说到人口姓氏,她张口就说出十多个姓,人口和隔壁小学的学生数量,更是精确到个位数。并非大概、差不多的敷衍。我很惊讶,说怎么竟如此清晰?她说她就是管人口和类似以前的计生工作的,现在叫卫健,不是我们想像的妇女主任。
说到计生,黎姨说现在没有这叫法了。政策鼓励可生三胎,钟SIR调皮,说如果生四胎呢?黎姨说那可不行,四胎要批准了才可生。不过目前村里适龄生育的人,大多两胎即止。即使连生两胎都是女儿或都是儿子,也不会再追生第三胎。毕竟生活压力大,城市农村都一样存在。又何况,生男生女都一样,差不多形成共识。重男轻女者,毕竟少了。
我们面皮厚,说最想在村里蹭一餐饭。刚才看到很多走地鸡,能捉一只更好。黎姨笑,蹭餐饭没问题,村委就有柴米油盐。我回家里拔点箩卜瓜苗,酸肉咸菜,只能提供这些。说到鸡,你们自己去捉,捉得到,我包与户主沟通。捉不到,怪你们自己没本事。
我们真去试捉了。老妪残翁,怎追得上鸡飞狗跳,只得作罢。黎姨开摩托车回家拔菜去了,我们到小卖部买些花生,以便下酒。我看到有豆豉鲮鱼罐头,买了两盒,说与青菜箩卜共炒,会极好滋味。
做饭时回来一个年轻女子,三十出头。身材健硕,肤色红润,相貌端庄,大方健谈。她姓罗,叫阿秋,是村里的防贫信息员。这职务真是第一次听说,有点孤陋寡闻。关于防贫的含义,阿秋解释过,我却转头说不清楚了,真不可不认老来糊涂。姑且有机会再向阿秋请教罢。
长话短说,就餐时黎姨解释,为什么没有按我的意思用豆豉鲮鱼炒箩卜和青菜,就是让我们尝尝真正的农家自种菜的本色。我十分钦服。鲜摘的青菜,新挖的箩卜,甜嫩清脆得一扫而光。至于她家里带来的榨肉菘,我直言说浅尝辄止。虽然洒了炒香的芝麻,但那种酸味总是不惯。黎姨并不见怪,说尽家里所有而已。我盛赞了她自晒的大头菜,嫩且咸度适宜。
黎姨说,今天所有的村委,都到镇上办事去了。如果打电话随意叫个回来,必有好鱼好肉带回。我们说大可不必,这种随缘遇见,正是我们所求。若太过刻意,则无趣了。
这一顿饭吃得可说“ 脱贫” 极了,也开心极了,皆因两位女士甚是开得玩笑。 阿秋是祖传医家,说到药理头头是道。她常上山去采药,难怪有种劳动者的殷实丰腴。我说可以打脉看病吗?她只用一句我们的地方俗语“ 止得下咳” 吧,大家便会心大笑。
下乡玩耍,这样的随缘遇见真的不多。但十中有一,就是难忘事件。可以说远胜于苏东坡的“敲门试问野人家”了。所以最后的结语,就是感谢黎姨和阿秋。
听说倒水镇正在建设过江大桥,一两年后,再去古善村,就不用排队等过渡了。
2021.12.17
但倒水镇自古是个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至今未变。所以两岸渡口,十分繁忙。不仅有人渡,还有车渡。当登上渡口旁的龙岩山再车排过渡,倒水镇的依山傍水之美,尽收眼底。
因为在桂江旅游网页看到一则消息,说村委干部带领村民,大力整治环境和卫生,令村貌人貌耳目一新,所以今天的乡村游,我们到了倒水镇古善村。
村口一棵硕大的榕树令人惊讶,估计树身六人也围不过。标牌解说有750年树龄,看它盘根错节,骨怒筋虬,应该所说不虚。我只是奇怪怎么没有气根呢?假若它长出气根,750年了,一定会长成独树而成的一片大森林。树下一块大石头,独书一个善字,红彤彤的提醒人们莫生恶念。
老树边一口塘,是古善村最生色的地方。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方塘可不是半亩,依我的目测,没十亩也有七八亩的。一树一塘,是美丽村子的基础。记得广东封开的杨池古村,池半亩也不够,树也仅小盆口径,却因一幅对联“树高长系马,池深可藏龙”,而显其文化底蕴。若古善村也有文化人留得一诗一联,相信也能声播遐迩的。
乡村游最怕的是,水不清,路不平,垃圾乱弃,蚊蝇飞舞。这儿却真的没有。环塘村道,平整可车。新房参差,水天倒映。村委办公楼立于塘边高处,白墙红瓦,红旗招展,也能自成一幅画。
小车拐进村委会的小院子,只见整齐肃然,干净利索。门开处,出来一个中年妇女。乍看便知,体胖是因为心广,祥和是因为眉善。我们连忙说是四处玩的,慕古善村之名而来,恐有打扰。她马上眉开眼笑,连说欢迎欢迎,请进去坐坐。
主客归座,茶甜香飘。请教贵姓答曰免贵姓黎。恰巧我们钟SIR的母亲也姓黎,便瞎认老表,一时嘻笑胡语快意盎然。本来黎同志年纪比我等还少一轮有余,我们却称其为黎姨。她亦不介意,笑语盈盈。钟SIR说自己还有个老母亲,97岁了,还把与母亲开玩笑的录像拿出来看。黎姨说她也有母亲,年纪也不小了。翻开手机,把全家福给我们看。四代同堂,人丁颇旺。后来加微信时,她的微信名叫“守望幸福”,真名符其实。
说起村里情况,黎姨如数家珍。何时镇领导来过视察,何时村支书带领村民整治环境,才有了今日美貌。说到人口姓氏,她张口就说出十多个姓,人口和隔壁小学的学生数量,更是精确到个位数。并非大概、差不多的敷衍。我很惊讶,说怎么竟如此清晰?她说她就是管人口和类似以前的计生工作的,现在叫卫健,不是我们想像的妇女主任。
说到计生,黎姨说现在没有这叫法了。政策鼓励可生三胎,钟SIR调皮,说如果生四胎呢?黎姨说那可不行,四胎要批准了才可生。不过目前村里适龄生育的人,大多两胎即止。即使连生两胎都是女儿或都是儿子,也不会再追生第三胎。毕竟生活压力大,城市农村都一样存在。又何况,生男生女都一样,差不多形成共识。重男轻女者,毕竟少了。
我们面皮厚,说最想在村里蹭一餐饭。刚才看到很多走地鸡,能捉一只更好。黎姨笑,蹭餐饭没问题,村委就有柴米油盐。我回家里拔点箩卜瓜苗,酸肉咸菜,只能提供这些。说到鸡,你们自己去捉,捉得到,我包与户主沟通。捉不到,怪你们自己没本事。
我们真去试捉了。老妪残翁,怎追得上鸡飞狗跳,只得作罢。黎姨开摩托车回家拔菜去了,我们到小卖部买些花生,以便下酒。我看到有豆豉鲮鱼罐头,买了两盒,说与青菜箩卜共炒,会极好滋味。
做饭时回来一个年轻女子,三十出头。身材健硕,肤色红润,相貌端庄,大方健谈。她姓罗,叫阿秋,是村里的防贫信息员。这职务真是第一次听说,有点孤陋寡闻。关于防贫的含义,阿秋解释过,我却转头说不清楚了,真不可不认老来糊涂。姑且有机会再向阿秋请教罢。
长话短说,就餐时黎姨解释,为什么没有按我的意思用豆豉鲮鱼炒箩卜和青菜,就是让我们尝尝真正的农家自种菜的本色。我十分钦服。鲜摘的青菜,新挖的箩卜,甜嫩清脆得一扫而光。至于她家里带来的榨肉菘,我直言说浅尝辄止。虽然洒了炒香的芝麻,但那种酸味总是不惯。黎姨并不见怪,说尽家里所有而已。我盛赞了她自晒的大头菜,嫩且咸度适宜。
黎姨说,今天所有的村委,都到镇上办事去了。如果打电话随意叫个回来,必有好鱼好肉带回。我们说大可不必,这种随缘遇见,正是我们所求。若太过刻意,则无趣了。
这一顿饭吃得可说“ 脱贫” 极了,也开心极了,皆因两位女士甚是开得玩笑。 阿秋是祖传医家,说到药理头头是道。她常上山去采药,难怪有种劳动者的殷实丰腴。我说可以打脉看病吗?她只用一句我们的地方俗语“ 止得下咳” 吧,大家便会心大笑。
下乡玩耍,这样的随缘遇见真的不多。但十中有一,就是难忘事件。可以说远胜于苏东坡的“敲门试问野人家”了。所以最后的结语,就是感谢黎姨和阿秋。
听说倒水镇正在建设过江大桥,一两年后,再去古善村,就不用排队等过渡了。
2021.12.17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