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奥秘:开天眼
2021-12-23抒情散文一缕清风
写作若往返于各种文体之间,难免会彼此影响,譬如写散文也用到了“首先、其次、最后”这种语言。如何做到游刃有余,写什么像什么呢?悟透王国维的一句诗,便能解决这个问题:偶开天眼觑红尘。“开天眼”在宗教、武学等都有说法,单从诗文的下半句“可怜身是眼……
写作若往返于各种文体之间,难免会彼此影响,譬如写散文也用到了“首先、其次、最后”这种语言。
如何做到游刃有余,写什么像什么呢?悟透王国维的一句诗,便能解决这个问题:偶开天眼觑红尘。 “开天眼”在宗教、武学等都有说法,单从诗文的下半句“可怜身是眼中人”来看,开天眼类似一种上帝的视角,跳脱出来,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多数人写作的一个通病就是,我想表达什么就写什么,具体如何表达,则是脑中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意识流无异。 别人指出点问题,还不谦虚的说,我就是写着玩,我又不靠写作赚钱云云。问题是,你在家怎么穿睡衣不梳头不洗脸都行,走到大街上,就要顾及人家的眼球。 既然写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看了,就要从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忙着自己爽,不顾别人不行,自己写了没感觉,都不想看第二遍,也别展示给大家。 2021年初,我们系统杂志做全国的线上培训时,编辑一再强调,感动不了自己的故事,你别拿来投稿(别指望能感动我)。 具体到写作上,就是从我想写,我的风格是怎样,到我是写给哪个群体看的,我要达到什么效果,怎么写读者能够接受。 由受众而选文体,就是由目的而确定了表达的方式。下面,从几种文体具体来说明这个问题。 公文。是给公职人员看的,政令的下达自然不能闪烁其词含糊不清,更不能一团乱麻想哪是哪,所以夸张的、修饰的词语一般都不用。“首先其次,第一第二”,清晰明白地表达出来,条理必须清晰,用词务必精准。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本就是利用大家的零碎时间,不断刺激已经司空见惯到麻木的神经。所以,写短视频剧本,矛盾突出提前,前3—5秒就要抓住对方的眼球。 小说。一双上帝的手,操控着众多人物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作者更要像冷酷的天神一般,残酷地操控冷眼着一切,不插手。你几时真见过雷劈死坏人了?很多作者把小说当作杂文写,动不动就跳出来评论一番,是写小说的大忌。让人物动起来,让人物去说话,作者不能自言自语,妄自评判。 杂文。其实就是“我骂你是王八蛋,还要证明你就是王八蛋。”不管你有个什么观点,再拿一些铁证证明你的观点即可。所以说杂文是匕首什么的,就是短险尖锐。你再像小说那样含蓄,像情感散文如此抒情或单纯记事就不行了。 新闻。顾名思义,新鲜的见闻。人咬狗是新,听说了就去采访编写。所以,新闻为啥爱写“据悉”,就是茶余饭后,有人对你说,喂喂,你听说没……听闻的东西再通过夸张、转移、想象补充,就成了小说。不少小说家的素材,便来源于新闻。所以新闻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真实,这是它不同于故事和小说的又一主要区别。 诗歌。近二十年,对诗歌尤其是现代诗争议不断。诗歌,是可以吟咏歌唱的。它的用途,注定了它简洁、节奏、韵律等特点。字数少,要有内涵,对词语的把握要求自然就高,各种典故历史的高度概括等等。古往今来,诗词都是文学的精髓就在于此。而如今的大白话,没有节奏,不押韵,单单几个字敲个回车键,甚至一两个字一段,读得人直憋气,难免被人诟病。 举了这几个例子,相信大家也能够举一反三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写作的时候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多想想是写给谁看的,怎样写对方看着才舒服明白? 其实写作就像给领导汇报工作一样。简洁的语言去叙述一件事,然后说明症结的所在,针对这个问题,你有几套解决方案,建议用哪个,这种方式领导决断最轻松。而不是直接把一个问题扔出来,让领导去费劲解决。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