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6年党龄党员的革命历程
周昌义,祖居甘肃省徽县永宁乡高庙村阴坡社(杨家山),世代为农。生于一九一八年七月二十五日。由于家贫没有土地,他没有上过学。1927年,家乡遭灾,在生活极度困难时,父亲将他卖给水连乡水连行政村周嘴自然村周土根做养子。他先是放牛两……
一、参加红军
周昌义,祖居甘肃省徽县永宁乡高庙村阴坡社(杨家山),世代为农。生于一九一八年七月二十五日。由于家贫没有土地,他没有上过学。1927年,家乡遭灾,在生活极度困难时,父亲将他卖给水连乡水连行政村周嘴自然村周土根做养子。他先是放牛两年,随后务农八载。
1936年9月8日,红二方面军在哈达铺制定了“成徽两康战役计划”。11日,红二方面军分左、中、右三路纵队行动。左路纵队第六军团沿礼县崖城、天水娘娘坝、徽县高桥向两当疾进,17日进入徽县境,18日在柳林韩湾兵分两路,第十八师奔袭徽县县城,击溃保安队,19日回师永宁。中路纵队9月17日攻克成县,19日进驻徽县城。右路纵队为二军团第六师,在副政委关向应、师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率领下,从宕昌出发攻占康县城。第十六、十八团迅速东进,威逼陕西略阳县城。尔后,廖汉生率第十八团沿嘉陵江北上,23日进入徽县境内,驻城南十余公里的周嘴、苏沟、秋木林一带。周昌义即在当地参加红军。
9月27日,在徽县修整的二军团第四、六师赶赴成县,配合红三十二军歼灭国民党军,经过两天激战,毙敌数百人。29日红军主力撤出战斗,原路返回徽县泥阳镇李磨一带。红军占领徽县、成县、康县、两当后,蒋介石派国民党第三军第三十五旅尾追红军。同时,国民党出动飞机轮番轰炸泥阳、栗川、伏镇和徽县城。红二方面军总部向党中央建议,获准后撤离徽县。10月3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在徽县制定北进计划。次日,右路纵队由第六军团组成,为全军北上的先头部队。左路纵队一部即第六军团十八师由永宁出发,和两当主力集结后北上,三日后抵达礼县盐官镇。红二方面军在徽县历时21天,随红二方面军北上的青年约700多人。周昌义是其中一员。
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会宁将台堡会师。至此,红军的最后一个梯队完成了长征壮举。26日,贺龙、任弼时会同MaoZeDong、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红军领导致电蒋介石,希望其能与红军一致抗日。11月22日,红二方面军配合红一方面军第一、第十五团和红四方面军一部合力围歼胡宗南集结于环县山城堡之敌。这一仗,蒋介石以整旅被歼的惨败告终。
12月末,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抗日统一战线建立,红二方面军移驻陕西富平县整训。整训持续将近半年时间,除了刺杀、投弹、攻城、野战等军事训练外,主要是清算张国焘的错误思想路线,以及消除党内“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残余影响。
二、奋勇抗战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红二方面军与陕北红军第二十七、二十八军合并改编为中国革命军第八路第12O师,下辖358旅、359旅,全师有官兵1.4万余人。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张宗逊任358旅旅长,王震任359旅旅长。周昌义属358旅的战士。
然而,周昌义和战士们对带有胸章、臂章的崭新军服和带有青天白日的军帽不愿接受,有人痛哭流涕,有人大吵大嚷:“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过雪山草地死了多少人,到头来怎么变成了国民党军了?”干部们被问得哑口无言、百口莫辩。面对这种状况,贺龙紧急召开旅、团干部会,对大家苦口婆心地讲道理,动员大家服从中央决定。战士们这才打消抵制情绪,穿上新军装,但是好多人含着泪花把军帽上的红五星拆下来,用布包好小心翼翼地放在了贴胸的衣袋里。
这次改编,周昌义被编入120师358旅716团3营10连。9月2日,120师在陕西富平县庄里镇举行誓师大会。第二天,全师部队按照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指示,在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率领下,东渡黄河,浩浩荡荡开赴山西抗日前线。358旅从陕西韩城县芝川镇渡过黄河进入山西,途经侯马、运城、太原等地。进入山西后,昼夜兼程赶赴晋北前线,增援第二战区国民党军。第716团作为前卫走在最前面。东渡黄河后,先是徒步行军,走万荣、稷山、新绛到侯马,再从侯马乘火车北上。
120师为配合友军作战,在雁门关堵截打击日军运输队,截断日军补给线。120师赶到宁武时,日军已经占领了大同、朔县。八路军根据敌情变化和八路军总部命令,120师部署在晋西北的管涔山区,师部驻神池县义井镇。358旅集结在神池、宁武一带进行备战。根据获得情报,日军每隔四五天就有一批运输汽车路过雁门关。师长贺龙命令第716团在雁门关破袭大同经代县忻口到太原的公路,达神池挺进朔县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由独臂将军贺炳炎继任团长。贺炳炎和政委廖汉生率部到,带领各营在雁门关黑石头沟、吴家窑一带高地设伏。10月18日,50多辆日军的汽车满载兵员、弹药,从北向南开进716团布下的伏击圈。716团抓住时机,发起攻击。激战中,又有200多辆日军汽车由阳明堡方向向北驶来。716团当即分兵阻击,激战至夜间,日军援兵赶来,随撤出战斗。20日夜,716团袭取雁门关。21日凌晨,再次设伏于黑石头沟一带,发现日军汽车分别从南北相向而来,随即展开攻击,毙伤敌军一部后撤出战斗。
9月下旬,山西战局极为严峻,从内蒙古西进的日军关东军攻占晋北重镇大同;从河北进攻山西的日军第5师团虽遭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痛击,仍增兵继续向西推进。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和第14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决心在忻口一带抗击日军,八路军各师全部投入配合保卫忻口的战斗。
10月2日,太原通往晋北的咽喉宁武被日军占领。4日,宁武城内的日军主力部队南进崞县、原平作战,城内只留下一个中队防守。358旅受命突袭宁武城,此战虽未拿下宁武县城,但给敌人以震撼。中下旬, 358旅又连续袭击日军。14日,358旅在忻口西北袭击南北大常和永兴村日军歼敌100余人,并在359旅配合下攻占大牛店,切断同蒲铁路。10月18—21日,358旅冒着敌机轰炸勇猛作战歼灭日军50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数十辆。这次战斗结束,经组织鉴,认为周昌义表现优秀,思想进步,由队副班长卢子明、刘志明二同志介绍入党,候补期一个月,11月即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1938年2月,华北日军调集重兵进攻晋南临汾。日军从太原出动1000余人,企图打通同蒲铁路。358旅在河庄一带截住这股日军,毙伤日军400余人,击毁日军火车一列。日军感受到威胁,出动关东军驻蒙兵团所辖第26师团8000余人、伪蒙军3000余人。贺龙急调358旅从同蒲铁路两侧回师晋西北。3月17日,358旅主动进攻遭遇日军,日军死伤300余人后退入义井镇躲避。3月22日,358旅到神池西南的凤凰山一带做收复县城的战前准备。凤凰山战斗打响后,358旅毙伤日军300余人,击毁汽车10辆。残余日军100余人退入神池城,358旅收复了神池县城。3月31日,358旅与359旅协同作战,夜袭日军在晋西北盘据的宁武城。日军援军在途中遭到猛烈阻击,守城日军弃城撤走。至此,晋西北七城全部被八路军120师收复。
据周昌义回忆,他参加过的战斗遭遇多次危险,有次日军的ZiDan打穿了他的背包,他却安然无恙,甚至有几次,敌军的炮弹在他附近爆炸,硝烟散尽,他看到周围是为国捐躯战友的尸体,他侥幸受了点皮外伤。他讲得轻描淡写,我们却听得胆战心惊。
三、病休转岗
1938年秋,周昌义因胃病严重被送往后方野战医院第二所治疗、修养。次年,他病愈被留在医院工作,任连部通讯员。
1940年9月,他被调至位于兴县的120师卫生部通讯连通讯班做通讯员。1942年因后方精简,又到120师司令部警备营一连任班长三年,后被调本连任生产管理员。尽管他的工作单位多有变更,但令他稍感欣慰的是,不论怎么变换都在120师的怀抱中——因为他对师长贺龙有着特殊的情感。虽然他的履历上没有记录,但他曾说过在师部给首长贺龙做警卫员的情景。
1946年,他被调至西北解放军官教导团高级队任保卫员工作。在高级队,他工作了两年多。
四、组织鉴定
1949年8月,得知家乡所在天水胜利解放,他归心似箭,想尽快回到离别多年的父母身边。还有,他的胃病还在折磨他。于是,他向组织提出复原回乡申请。他的领导很理解他,经过行政会议、党小组会议研究,同意他回到家乡干革命工作。他的档案中,保留有行政会和党小组的鉴定和会议记录,这是一份珍贵的资料。
1949年8月28日,他所在的高级队党小组和行政会议对他分别做了鉴定。在《高级队党小组会上对周昌义同志的鉴定》中,指出他的优点:1.对党忠实、可靠,组织观念强;2.品质比较老实忠厚;3.能服从组织,认真得去做组织所给予的任务,不打折扣,不讲价钱,公开反对组织的现象未发生过;4.违反群众纪律的事很少,没有发生过男女关系或违反纪律与制度的事;5.不爱多说话,不与人胡扯乱谈,不做小广播。同时,指出了他的缺点。附有《党小组对周昌义同志鉴定会议记录》,先是他的自述,后是他的科长、队长和同志们的发言,最后是他的表态。其中,队长张卓如对他的评价很客观:(1)对党忠实、可靠;(2)品质也较厚实;(3)能服从认真去做组织所给的任务,不会公开反抗组织;(4)违反群众纪律的事比较少;(5)不愿多说话,不做小广播,不爱乱吹乱批。后面谈缺点的部分,从“情绪消沉、会议不言、生产学习”等方面谈起,更像语重心长的谈心和循循善诱的教诲。
《行政会议对周昌义同志的鉴定》也指出了他的优点:1.有阶级仇恨心;2.工作负责,照护学员周到;3.行军中很努力,身体虽坏,但不肯报名吃病号饭;4.没有地位观念,分配什么做什么。同时,也指出了他像“性格直,说话不注意,使人容易误会;性格孤僻,不肯接近群众;不爱说话,经常是孤立的”等缺点,同样附有鉴定会议记录。郝队长、邢管理员、张计川、李培才、张秋武等人分别做了评价,他最后的表态发言如下:“对这次会上大家对我的帮助,我一定要接受。我对张主任提点意见,张主任自担任教育工作,很负责,还有对工作人员也经常帮助,张主任恐怕会把身体搞坏,还是多用时间休息。郝队长打前站很负责任,对管理员管理方面很好,缺点是经常说什么也是不成问题。在千程村时,张主任帮助我很多,教我算数、识字等,只要我一问他,他就能诚恳地告诉我。再一点,我和管理事务台接近也很少,和本队人员接近很少。因自己不爱说话,团结人很不够。在学习方面,在东桑村下了决心,要把字写好,但写上还是那样,自己就泄气了。自行军以来,更提不起来了……”从发言中也能见出他的诚恳。
周昌义是个勇于开展自我批评的人。《党小组对周昌义同志鉴定会记录》中,记录着他对自己做深刻检讨的内容。这几件事发生在1947年秋他到晋绥边区招待所当招待员期间,现在看来都是可以忽略的小事。第一件,一次行军途中到某镇,他向老百姓借碗吃饭,一位老大娘答应了却又不让用,他随口说了句:“当兵的口是吃屎的?口臭?”第二件,组织派老丁做他的勤务员,一次到忠家堡宿营,他让老丁去借水桶担水,老丁慢慢腾腾地不搭理,他生气了,话说得不太好听。第三件,他一次给学员送馍,由于没有适当的器具,情急之下用了老乡装过草的毛袋,引起学员的不满,他认识到错误后立即诚恳道歉。另外,还有一次他借了老乡的灯油,承诺第二天还的,但半夜接到行军命令,之后也没有返回那里,他认为永远欠着老百姓的一个人情。
五、回乡工作
1949年9月,周昌义返回天水参加政治学习。10月,他被天水地委安排到当时设在汪川镇的徽县人民政府工作,任武装科科长。12月4日,徽县全境解放,县政府也迁入县城。周昌义随组织回到梦寐以求的故土。
当他想为家乡父老们努力做事时,身体的老毛病又犯了。1950年5月,他病休在家,直到1951年3月。病休期间,他解决了自己的婚姻问题。此后,他到嘉陵区工作,任建设助理员。1952年,他到永宁区任建设助理员。1953年,他在大河区工作,任宣传委员。
从一份1956年8月29日填写的《党员干部简历表》中,了解到他在部队受奖3次,在粮食局受奖1次。至于奖项的名称、级别因时过境迁,我们无从知晓。在第七项“叙述参加革命的思想转变和动机”一栏中,表明他的革命永葆初心。他是这样写的:“当初参加红军的时候,是由于生活的逼迫才参加的;在参加时,我以为自己已经是无路可走了。当时不过是暂时投活路而已,还没有对革命真正认识,及至到部队中经过了党的教育和培养,才渐渐明白了旧社会之所以给人民造成困苦,完全是旧社会的统治阶级造成的,因而也就明白了我是怎样被父母卖给别人的,因此我就坚定的加入共产党,努力为人民的事业、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真实的心声。
周昌义的革命经历,主要依据徽县档案馆现存的1633号案卷资料整理,其中包括他的3份自传,两份分别写于1955年9月8日、1956年4月5日,当时他在徽县城关粮库工作。另有他的几份干部履历表,分别是1951年7月20日的《徽县区干部学习鉴定表》、1954年2月24日的《干部鉴定表》、1955年5月29日的《干部鉴定表》、1956年8月29日的《党员干部简历表》,其中1956年的那份最详尽,包括:本人情况、家庭状况、本人履历、社会关系、参加其他政治组织情况、各个历史阶段的证明人介绍、过去爱读的书籍和报刊、叙述参加革命的思想转变过程及动机、对其他同志的证明等,并有他的亲笔签名和印章。通过这些资料,可以基本厘清周昌义的革命历程。
六、离休之后
从1956—1979年离休前,周昌义任徽县粮食局副局长。1983年4月20日《离休干部提为司局或处级待遇审批表》反映,他离休后享受县级干部生活待遇,被中共徽县委员会呈报中共天水地委,同意享受处级待遇。1990年6月8日,徽县劳动人事局、中共徽县委老干科《关于周昌义等三十一名同志提高生活待遇和增加离休费的通知》(徽委老干字(1990)06号)文件称:按地委老(1990)23号文件通知,经陇南地区行署劳动人事处、中共地委老干处研究同意,周昌义原行政十五级132.70元,达到规定数额标准增加4.30元,提高一个级差数额为行政十四级,级差15元,离休费152元。后来,他享受副地级生活待遇。
离休后,周昌义担任县政协委员,对建设家乡建言献策。同时,还担任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多次受邀给学生们讲革命事迹。平日,他通过广播、收音机和电视新闻关注国家大事。他积极缴纳党费。至2003年1月3日去世,他的党龄长达6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