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同题】人如沙

2021-12-23抒情散文青衫子
作为一种比喻,借由一个如字,人和沙之间划上了约等号,建立一种联系,以期增进对人生境遇的解读。予人的解读是难的,因为解读者恰是人本身。在此意义上,任何解读,不论对错与否,都只能是在过去解读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或转向,任何阐述形式和内容上的丰富都……

  作为一种比喻,借由一个如字,人和沙之间划上了约等号,建立一种联系,以期增进对人生境遇的解读。   予人的解读是难的,因为解读者恰是人本身。在此意义上,任何解读,不论对错与否,都只能是在过去解读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或转向,任何阐述形式和内容上的丰富都不会超过人本身。即使如此,类似解读和描述却一直没有停息,比如这句人如沙。   暂且将人如沙的客观指向搁置不议,很显然,它所构成的意向不可能是孤立的,必然存在于某个语境中,与其他元素一起,构成某种意境,来表达作者的片断思想。在它呈现之前,必然有先于它存在的某个缘起,并且按照思维逻辑和语言逻辑的个人习惯,达成了它的暂时出现。那一刻,它是相对得体的,与前后元素和谐地成为一体。这种得体或是和谐可以是清晰的,也可以是模糊的,这取决于思维的清晰程度,更不要说,书写同时作为一种方式和过程对人的思维进行一种梳理,其中的迂回曲折是极其复杂的,有的可以言明,有的则无法表达呈现。可以想见的是,那一刻,有一些与描述人相关的意念奔涌而来,做为一种取舍,作者选择了采用比喻的形式,试图予模糊以清晰、予阻塞以通达,一如当下正在进行的。   即是比喻,在本体和喻体之间必然存在相通之处。这种相通之处可以是清晰的,也可以是模糊的,可以洋洋洒洒,也可以一时语塞,因人因时而异。比如当下,这种共通之处首先让我联想到了卑微,人和沙作为物的卑微。话说回来,所谓当下,其实都已经成了过去,人如沙是,卑微亦是。表达相对于存在从来都是相对滞后的。   当卑微这个词从脑海中出现时,同时出现的还有一些画面,那些画面是模糊的,一闪即过,来不及把握。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画面与自我的经验有关,有直接经验,比如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感觉到了卑微,感受到了与卑微有关的边缘化,感受到了边缘化所带来的失落与消沉,以及这种失落与消沉在生活和文字呈现方面的印记;也有于书籍影像的间接读取,或是源于社会现象的无字书。   卑微可以用来形容衰弱、低微。贾谊《新书·过秦论中》:“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於天下。”在这里,卑微表示事物的一种存在状态。周室由强到弱,直至最后消亡,体现了朝代更迭的基本规律。某种程度上,于周室历史了解的缺失直接导致了于关于其上的卑微这个词理解的苍白,更多时候停留在字面意义上。缺乏了基本素材,所谓感受和呈现也成了单一的、模糊的,少了丰富色彩。   卑微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卑贱微小,地位低下。这方面有一个形象的称谓:奴婢。《红楼梦》中那些丫鬟们都是奴婢,无论服侍哪个主子,大的方面都处于同等地位,即奴婢。自然,在此基础上,这些奴婢之中也分三六九等,地位高驱使地位低的,骂她们是小蹄子,生气了可以撕她们的嘴。对于这些奴婢,主人享有生杀大权。这种大权后面是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是三纲五常的社会秩序理念。周礼设立之初,起意并非如此,可惜真经被念歪了。对此,后人尽可以简单的斥之为糟粕,可是由糟粕引发的伤害却是庞大而持久的,甚至于,没有人可以断定,这种所谓的糟粕何时可以彻底廓清,像是废墟中开出的花,后人并不清楚这花的艳丽中所蕴含的源于腐朽的滋养和影响。   或许镜鉴于此,智者试图剥开花瓣,掀开虚墟,试图找出存于其间的神经脉络、生长痕迹或是基因密码,以期示于太阳底下曝晒,予后世以警醒。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和阿Q即属此例,是这种旧社会秩序下卑微角色的典型体现。孔乙己放不下读书人的身段,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辩称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科举制度之下,出身卑微的平民若想跃入上层社会,唯一的出路便是读书考试,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一旦金榜题名,名利都有了。孔乙己是怀了希望的人,一只脚将要踏入门槛,结果始终没有进入,成为社会等级制度的牺牲品。毫无疑问,他是感受到了卑微的人,可是又不愿意承认,他不明白,原本一心想要达成的,恰恰造就了如今的卑微,像是一种悖论。   阿Q不识字,所谓文化在他那里无非常念的几句戏文,所以他并不怀科举之望,没有这方面的失落。生而为人,阿Q需要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他有力气,可以去富人家舂米赚钱吃饭,晚上睡在土谷祠里。生存地位的卑微和精神上的不自省让他一再成为众人眼中的笑料,成为地保老爷压榨的对象。   阿Q是卑微的,同处于卑微地位的还有吴妈、小D,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在旧的社会制度之下,他们有脱离卑微的出路吗?似乎没有。面对卑微境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人生哲学让他们选择忍受,卑微至死。   卑微之所以为卑微,缘起之深,非三言两语能够廓清,也非简单的制度更迭能够得到彻底改变,卑微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间分别。在这种分别之下,世人如沙,各得其苦。   好在,人和沙的共通之处还有其他,由此引发的联想非卑微一个词可以全部涵盖。某些时候,你尽可以选择人沙共在,以期取得某种启示。   作为人沙共在的一隅,沿村南河堤北岸构成一条长丘,村子里俗称河崖。河水灌溉沿途田地,种出五谷作物,年月往复,像是一种缩小版的黄河文明。河沙源于河水,上游可以追溯到引黄干渠,直至黄河。源于浅显的地理知识,综合形成一种简单认知,即黄河源头原本清澈,流经黄土高原时裹挟了泥沙致使河水变浑,一路走,一路沉淀,形成了头尾清澈中间浑浊的轨迹,像极了人生。   这样说似乎不太准确,相对于黄河的头尾清澈,人生多数时候只能做到头清,难以做到尾清。以佛学观点,尘世混迹太久,六根不净,哪里还能轻易如初。这一点看眼睛就知道,有几个成年人的眼睛能够像刚出生的小孩子那样清澈?悟道之前,那些尘世痕迹难以抹杀,里里外外十足的社会化、江湖气,这种社会化江湖气在孔乙己和阿Q身上都能找到。   电影《天下无贼》对这种社会化给出了鲜明镜像,以傻根为镜照出心中贼与社会贼的分别,以及作为社会贼沿着傻根给出的光亮寻找来处和去处的人性反省。这种时候,既能看出江湖险恶,也能看出恶中有善。此时的傻根是卑微的,愚笨的,却不乏光明和力量。一如一篇文章中牧师与儿子之间的对话,人是对的,世界就是对的。某些时候,你可以随水涌流,造就河水的浑浊,也可以选择沉淀,造成水的清澈。   水与沙原本属于两种物质,具有不同的特性,靠了一个缘起,它们实现了由高到低的流势结合,成就了一道道河流。对于这种现象,你可以解读为顺势而为,也可以解读为由量变引起的质变过程,或者是,你什么也不用解读,任由其清浊变化,不为所动。可是太多时候,解读变得像是不由自主,比如上述的孔乙己和阿Q。   删除科举希望和文化分别,让孔乙己和阿Q回到他们的存在本身,从人的简单规定性上看,他们符合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符合了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具化到二者身上的上层建筑,国家民族革命维新,你方唱罢我登场,历史的河流缓慢地流着,带着腐臭,带着希望,他们身在其中,载沉载浮。他们有力量吗?严格来说有的,即使微渺如沙,沙多了可以使水变浑,阻塞原本的河道,让河水冲破堤岸,造就新的轨迹,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造成水灾,同时淤积成平原也未可知。   淤积成平原预示着原本的盐碱荒芜之地可以用来耕种,生产五谷,予人以供养。不懂地理地貌的形成原因,某种意义上,黄土高原或许可以看作阿Q之族的集合体。于农业而言,高原上的出产不够丰富,风吹日晒,形成了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特有景观,作为一个集合体,它们显得并非卑微,以贫乏之出,以小米、臊子面、以信天游,供养了一代代卑微之人,成就了某种意义上的粗犷与坚厚。   见过沙滩。相对于河,于海认知的贫乏限制了自我对于海沙的想像,让这种描述变得有些困难。最基本的逻辑是,海沙的形成与海息息相关,与海浪的冲击密不可分。相对于河的狭窄和低浅,海是阔大的,神秘的。谈及源头,多数人可以轻易想到河的形成源头,而很难想到海的形成源头,更不要说,诸多河流最终流向大海。这给人一种启示,当一种事物足够宏大,宏大到超出普通人的基本认知,叙述会变得很难。于是,我们选择站立在沙滩上,望着海,吹着海风,体会海天一色。不远处有赶海的渔民,他们肤色黝黑,熟练地在沙滩上操作,采狩海产,以人海共在的方式达成于生命的供养。这种时候,你可以想到卑微,也可以想到平静,如沙与否,已经不重要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