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大桥
2021-12-23抒情散文xam720
不知从何时开始,对南京长江大桥产生了一种特殊情结,这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每次乘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只要是在白天,都会瞪大双眼,翘首以待。越接近大桥,心情会变得越紧张且夹杂着有些激动。巨大的钢梁,持枪的哨兵,桥下滔滔的江水,江边龟蛇腾雾的气……
不知从何时开始,对南京长江大桥产生了一种特殊情结,这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每次乘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只要是在白天,都会瞪大双眼,翘首以待。越接近大桥,心情会变得越紧张且夹杂着有些激动。巨大的钢梁,持枪的哨兵,桥下滔滔的江水,江边龟蛇腾雾的气势,不止一次的映入到我的眼帘,可每次都仍然会在心中产生震撼。
最早是从一部纪录片上了解到的南京长江大桥。小时候看电影时,正片前总会有加演,有一次,加演的影片是介绍建设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的纪录片,从此,南京长江大桥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出差到南京,心中突然萌生了去看大桥的想法,想亲眼到实地探访一下曾多次在火车上经过的这座大桥。
按照地图的指引,换乘了两次公交车,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终于来到大桥脚下。此处叫大桥公园,对本地人免费,对外来人员还要收费,公园的管理员火眼金睛,一眼就认出我是外地人。
交了十五元钱,就具备了进入公园并登上大桥的资格。公园是依桥而建,园内有些树和绿地,没有可以值得称道的景色,顺着路标,找到电梯入口,不多时就来到了桥上。
和想像的有些差异,这座历经几十年风雨的大桥并不冷清,而是车水马龙,湍流不息,一直在使用之中,只是为了桥的安全,减少车流量,已禁止外地的车从桥上经过。
南京长江大桥建造时间为1960年1月,通车时间为1968年9月,用了整整8年多的时间。大桥为公铁两用桥,上层为四车道公路桥,下层是双轨复线铁路桥,大桥的桥身都是钢结构支撑,连接之处布着密密的铆钉,彰显着一个时代桥梁建筑的特征。
从现在的眼光看,大桥显得有些古朴,与现代的拉索桥相比,不仅造桥工艺并落后了几代,气势上也差了许多。大桥没有现代桥梁彩虹般的美丽和恢弘的气势,更多的只是厚重感和历史感。
以红旗为标志的桥头堡是大桥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乘电梯上到桥顶的通道。这幅在小学的图画书中、在使用的票卷上曾多次出现的影像,如今,就呈现在眼前。这座桥头堡,曾经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成功标志之一。
静静的俯视桥下,弥补着乘火车时大桥在眼中瞬间而逝的缺憾。一望无尽的江水,在桥下放纵的奔流着,江山击打着桥墩,水是浑浊的,看不见底,一艘艘大小不一的船只,在桥下经过,不知奔向何方。远处眺望,云雾之中,能深深的感受到龟山蛇山的帝王之气。
观赏之时也在品味着这座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之所以值得人们前来观赏,在于它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能勾起一代人美好的回忆。
桥上没有人行道,游人们只能顺着江桥两侧窄窄的边道,慢慢的前行。一辆辆汽车,从身边飞驰而过,几次想横穿大桥到另一侧又退了回来,车隔太近了,没有机会。即使如此,窄路上仍不断有电动单车飞驰而过,十分危险。考虑自身安全,不能在桥上呆得太久,我只好顺着来时的路回到了大桥的底部。
公园围墙是砖墙,恰好把人们的视线和大桥的桥墩隔离开来,一墙之隔,更是难以望见浩瀚的长江。公园设计者的思想有些匪夷所思,不知它是想遮住人们双睛,还是想隔裂今天与昨日的纽带。
心犹未甘的我,顺着围墙游荡,终于找到了一个缺口,翻过围墙来到了长江边上。曾数次俯瞰的江水,现在已确确实实的在我脚边。身处桥底,仰望大桥,一列列火车在头上轰鸣而过,几分钟一趟。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火车上曾经有个我,如今,火车却刚好在我的头顶。
天气还好,风不大,江水静静的流淌,远处是雾朦朦的天气,落日的余辉懒洋洋的洒在江面上。江中,几条不大不小的渔船在慢慢的在游荡;岸边,两三个人在田里拔着草,只有我一个人若有所思的伫立在大桥下面。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