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小人物

2021-12-23叙事散文青衫子
看了电影《八佰》,感觉了了,或许是先前的期望值过高。儿子和同学去万达影院看了,回来说好。没细说好在哪,起码是好过我看的那些抗日神剧。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眼神里满是嘲讽。跟爱人去县城影院观看。人不多,多是年轻人。从放映厅出来等电梯,遇到一个搬……

  看了电影《八佰》,感觉了了,或许是先前的期望值过高。   儿子和同学去万达影院看了,回来说好。没细说好在哪,起码是好过我看的那些抗日神剧。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眼神里满是嘲讽。   跟爱人去县城影院观看。人不多,多是年轻人。从放映厅出来等电梯,遇到一个搬运工人和一个年轻人吵架,起因是车子上的木板掉落地上,差点砸到那个年轻人,工人没道歉,用眼睛瞪人,还说对方没素质。   一个小插曲,活生生的。让人想起影片《八佰》中那些小人物,男女老幼争抢奔跑去租界避难,中年夫妇站在楼上观战,记者当汉奸给日本人提供情报,艺人唱京剧《挑滑车》给国军助威,报童举着报纸大声喊日本三个小时攻下四行仓库,三个学生跑进阵地请命参战最后惨死,青年高呼救亡口号募捐物资,等等。   背景是上海。四行仓库是最后阵地,里面有易爆物,紧邻租界,这让日本人投鼠忌器,一开始未用重武器。攻守之间,死亡是瞬间的事。一边地狱,一边天堂,中间隔了一条河。透过窗玻璃,十二岁的小湖北看着对面的灯红酒绿,看着戏台上艺人粉墨登场。   说感觉了了并非不感动,观影过程中也有抑泪水,胸腔起伏。   赌场看场子的年轻人一闪念作出决定,脱下外套,冒着枪弹过桥,临终前把线轮扔过去,保证了外界与国军阵地电话畅通。被称为先生的何香凝女士与谢团长通了电话,给予勉励。一位年轻女子背了一面旗子泅水送到阵地上,围绕升旗护旗展开争斗与牺牲。人体炸弹,一个一个排队跳。   都是一个一个小人物。有贪生怕死的,有视死如归的,有死前还想着下辈子尝尝女人是什么滋味的。战争是一面镜子,每一个人都无可遁形。你可以为了保命做逃兵,也可以视国家民族危亡为己任,战争后面是政治,民族病了,空中是观察员,地上是绞肉机。一匹白马成了亮点,奔跑的身影透出生命的勃发。   视角是多元的,有大人物,有小人物,有军人,有百姓,有中国人,有日本人,有男人,有女人,连同那匹白马。还有天空,大地,河流,桥梁,飘扬的旗子。   作为观众,单纯评价电影可以用一句感觉了了,这归结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是谁又是真正的观众呢?比如隔了一条河的那些观众,比如在空中的那些观察员们。面对战争的残酷,生命的消失,国度、阶层、政治,这些都无法成为终极的屏障,来保证你在这部活生生的人间惨剧面前无动于衷。你可以是鸵鸟,可是未必有供藏匿的沙子和草丛。   无疑地,人会选择站队。支撑起这种站队的,有求生的本能,有基于人性正义良知的灵魂拷问。有时候,人能够选择,有时候,人没有选择,比如那八佰壮士。   原本四百二十多人,却以八佰为名告知外界,那空出来的近四百人,可不可以用四万万中国人来充抵呢?这取决于每一个人的选择,既取决于那些所谓的大人物,也取决于那些命如草芥的小人物。   我们的民族病了,这是特派员说的话。特派员是黄晓明演的,演的一般。说演的一般,是说人物角色的表现缺乏灵魂,浮于表面。这种缺乏遍及影片中的好多角色。让人怀疑,这是管虎导演的水平吗?   角色的背后是人性,是文化,这里面既有同,也有异。比如怕死,影视剧中表现怕死的人物有千千万,怕是同,于怕的表现是异。《八佰》中几个小人物的怕死各有各的表现,按说可以了,可是给人的感觉还是浮于表面。   提起人物表现,想起动画片《花木兰》,美国拍的,非常好。之所以好,是因为人物背后的文化积蕴之深,以动画的形式把每一个角色表现的活灵活现,把人心抓得死死的。   人心是相通的,如果未能赋予人物灵魂,靠什么来抓取人心呢?   花木兰是纯粹的中国传统巾帼英雄,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大家头脑里有一个大概印象。动画片《花木兰》围绕这一人物形象展开来,给这种印象赋予灵魂,赋予文化,赋予人性,让这个奇女子活过来,打动了人心。   反观《八佰》,人物何其多,又有几个被赋予灵魂的呢?   和爱人谈及这些,她笑我,该去当导演。导演当不了,可是并不代表看不出问题。这里提一个词,契合。同《八佰》前期投资1.5亿的场景打造来说,整个拍摄表现契合度不够。一个感觉是,场面足够大,人物情节表现不够,像是几个小人物来到一个高级酒店或是商场,气场撑不起来,唯唯诺诺的。   影片中有几个女子打牌的场景,可惜演员举止形容间除了旗袍和上海话这种常见套路,并没有让人看出这是上海人。比如导演管虎的妻子梁静,哪里有一点上海人的影子。这不能不说是影片中的一个败笔。得承认,南北有别,你让一个高大粗壮的东北人或是山东人去扮演上海人,这中间的跨度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再一个词,驳杂。影片中各种各样的场景,穿插开来,蒙太奇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少了让人沉淀的东西。长镜头用得少,安静的镜头少,一直乱哄哄的。或许战争场面本来就是乱哄哄的,可是作为艺术表现,应该乱中取静。这一方面应该向前苏联电影学习,善于展示安静的力量。   提及安静的力量,《八佰》中也有,比如小湖北看到戏台的表演,眼前出现常山赵子龙的画面,比如那匹马奔跑的场景,还有几处镜头展示战场的惨状。可惜少了点,这让画面之间缺乏节奏感,少了顿挫。   进放映厅的时候手里握着两张票,中间想着扔在地上,或是揣在兜里,最后散场的时候扔进门口的垃圾箱。这中间有没有思想波动呢?有的,有没有动作呢,有的,比如把票团起来,可是这些动作和波动只是占了观影过程的极小一部分。   散场了,灯亮了,座椅上地上果然有零星的票据,还有其他杂物。我一点也不怀疑,周围有一双双眼睛在注视着这一切,注视着把1937年当作历史的这些小人物。这里距四行仓库近千公里,距1937年有83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