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走在深秋

2021-12-23抒情散文xam720
不知不觉中走入到了深秋季节,直到看到小区贴的暖气试水通知,才意识到已到秋末了。天亮得一天比一天晚,不久前4点多还亮着天,现在早上6点醒来时,窗外仍是黑蒙蒙的一片。天天去锻炼的小公园发生着变化,最明显的是人少了,往日里早早在公园谈天说地的老人……

  不知不觉中走入到了深秋季节,直到看到小区贴的暖气试水通知,才意识到已到秋末了。天亮得一天比一天晚,不久前4点多还亮着天,现在早上6点醒来时,窗外仍是黑蒙蒙的一片。
  天天去锻炼的小公园发生着变化,最明显的是人少了,往日里早早在公园谈天说地的老人们早已没了踪影,曾经洁净的小径上,已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树叶,脚踩上去软软的感觉,头顶上落叶在不断的飘落,轻轻的打在身上。
  几十年过去了,北方依然是北方,虽然经过了不断的绿化改造,大路两侧仍然少见南方的树种,仍以杨树为主体。昔日枝繁叶茂的杨树,现在已是绿色和黄色参半,枝头的树叶已变了稀稀拉拉,大多数发黄的树叶,已飘然落下,遍布在街道的各个角落。
  小区的树种相对多些,有杏树、小苹果树、梨树、枣树、桃树、桑树、火炬树、梧桐树、枫树等等。果树大多是观赏树,果实在夏日里挂在枝头非常好看,但中看不中吃。到深秋季节的时候,小区里的果实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映入到眼帘的色彩纷呈的叶子,红色、粉色、黄色、金黄色、淡绿色的叶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小巷秋天独有的秋韵。
  忙时,很少关注秋日里的小区,一晃在此住十年了,小区内的树多已长成大树,各种树高低错落,深秋之际,推窗观望,在家中就能体会到深深的秋意。
  给我留下印象较深的是火炬树,夏季时,窗前的两棵火炬树被大风刮倒,本指望树能被扶正,可是,物业的人来了二话没说,就将两颗树从根部锯断。为此,我很是生气,物业解释说,火炬树无根,倒下了,就活不了了,只能锯掉。火炬树因为长着像火炬一样的穗而得名,到深秋时节,虽然鲜红色穗已变成了黑红,但叶子也变得红黄相间,非常好看了。
  秋天的周末,去附近观景的人多了起来,不管是上班族还是退休人士,总想借着休闲之机,去品读一下秋天的韵味。离省城市较近的地方是本溪关门山,关门山的红叶名不虚传,是人们赏秋的好去处。随着游玩需求的增加,人们不断的挖掘着城市周边新的旅游景点,一些平时听不到的名字,不断的传到耳朵里,马耳山、小韭菜沟等等,不一而足。只要到休息日,就可以看一辆辆载满游人的大巴车,奔向四面八方。
  街头的小贩也忙碌起来,虽然现时节生活好了,但买秋菜仍然是割舍不下的传统。萝卜、大白菜、莱阳梨、窝瓜、地瓜等仍是有一定的需求,只是购买量远没有二三十年前那么大。渍酸菜、腌萝卜条等传统手艺,在多数年青人当中早已失传,商店里想买什么,应有尽有。没有人愿意做这些传统菜,即便是老年人也懒得动手了。
  深秋最难的是穿衣服,每天看着天气预报,都很难心,早上0度,中午20度,晚上10度,一天温差近20度,不知穿什么样的衣裳才能适应这样的天气,少了有些冷,多了又热。晨炼已不得不停了下来,早上天太黑了,等到天亮的时候已到了上班时间,锻炼时穿少了冷,穿多了一身汗,一运动,里面衣裳全是湿的,风一吹又是透心凉。
  深秋时分,流浪猫狗的日子也不好过,不仅仅是人到深秋,感觉凉意,小动物们也要花上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生活。天气一冷,流浪猫狗也无处栖身,小区里各个楼门是上锁的,流浪猫狗很难钻进楼门里取暖,此时,车底下成为小动物的天堂,车下面是猫最爱呆的所在,时常看到,成群结对的猫咪在车底下抱团取暖。
  苍蝇、蚊子这些可恶的害虫不见了,随之蜻蜓、蝴蝶等昆虫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不愿远足的小麻雀依然如故,在树枝上、在草丛中叽叽喳喳,偶然也会看一排南飞的大雁,在天高云淡之时在空中掠过。
  雨莫名的多了起来,一场秋雨一场寒,寒得有些让人心悸。雨来的时候,总会伴着冷冷的秋风,风和雨交织在一起,无情的将树叶吹打到地面。一场大雨过后,满地都是落叶,让人们从内心到精神都会感到一丝寒意和惶恐。
  落寞的秋日,心中总是充满了一种悲戚,只好天天在心中默念着刘禹锡写的《秋词》,在心中充盈一些“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情。
  心中还是有期盼的,在上班的途中,嘴里吟唱着《南屏晚钟》的歌曲,心中期盼着北国的第一场冬雪的早日降临,希望早一些融入到银妆素裹的世界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