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漓水大圩

2021-12-23抒情散文康乔华
漓水大圩
康乔华
一 车子进入大圩地界,我是最先看到了漓江,那条从桂林市区中流出来的漓水,清澈碧透,泛着波光,盘盘绕绕地流到了东岸,岸边有人依水而居,居的多了,就成了大圩古镇这个地名。在更早之前的宋代,大圩还有另一个名称叫做长安市。多少年间……

漓水大圩
康乔华

  车子进入大圩地界,我是最先看到了漓江,那条从桂林市区中流出来的漓水,清澈碧透,泛着波光,盘盘绕绕地流到了东岸,岸边有人依水而居,居的多了,就成了大圩古镇这个地名。在更早之前的宋代,大圩还有另一个名称叫做长安市。多少年间,这里的花草树木、山峦叠峰、老房民宅被这条碧水串联起来,自上而下,构成漓水流动的组成部分。这种构成自北宋初年至今已经历经上千年的时光,但无论在哪朝哪代以何种面貌呈现给世人,它那种骨子里蕴含的古风遗韵是永远不变的。漓水也从北宋初年流来,附近的马河、新河、相思河都连着漓水,它们悠长的飘带,幽远纯朴,见证着漓江东岸大圩历史的起伏跌宕。   在古时,这个地方是水路的交通枢纽,漓水贯串着桂林、阳朔、平乐、梧州等地,在历史上它们都与大圩关系紧密,通过大圩这条水路,可上溯湖南,直下广州。这么说来就会知道,大圩水路交通要比陆路更加发达,便于贾商云集来往。那个时候,南来北往的货物从外地运进来,这里的特产运出去,还有那些商贩、达官政要、文人墨客、游人、戏班子,云集此地,使得大圩在秩序中繁闹着,渐渐就成了桂林东郊商品的集散地和中转站。从此,大圩就开始店铺林立、货盈满街、贾商云集。明代官员解缙游大圩时,见到此番景象曾写下著名诗篇:“大圩江上芦田寺,百尺清潭万竹围。柳店积薪晨爨后,壮人苳叶裹盐归。”诗中描述的即是当时古镇繁盛的写照。这种繁盛景象也构成了大圩古镇的原始和独特。   有水路就有码头,大圩的码头有十三个,名字也叫得好听:寿隆寺码头、鼓楼码头、塘坊码头、五福码头……先自远处看,它们距离不等地横亘在漓水边,承载着许多历史风云。每个码头所起的作用都不一样,它们或装运农副土特产品,或卸运工业产品,或人渡、取水、浣洗,各司其职。也正是如此,这些码头构成了大圩运输史上独特的魅力。连通码头的那些巷道用石板铺路,依坡砌级,两侧民宅高墙夹拥,显得逼仄深邃,人挑着担子要斜着身子走过去,纵深感油然而生。那个时候,古镇上每天有上千百担的货物以肩挑人扛的方式,来回于这些码头连通的巷子,可想而知,在当年交通运输尚不发达的时期,先辈们是何等之艰辛!漓水善容纳,古时,水上总能看到一艘艘船首尾相连,成排成串地来往穿梭。那些船商由此满足了自家的愿望,船上船下繁忙的人们,成为大圩一道风景。如今千百年已过,繁华远去,古镇漓水成了百里漓江观光游览的起点,上船的地方就在离古镇不远处的磨盘山码头。 
               
  阳光下,一只鸟划过水面,直飞向古镇上空,顺着鸟的方向望去,可以看到了三两间破旧的吊脚楼,楼前有一小块菜地,间或有绿树环绕。走近了看,楼里庭院深深空无一人。当地的朋友裕卿说,如今大圩镇上好多人都在外面建了房,只剩下古旧残痕斑斑的老房。而有的人把自己的老房卖给了开发商,开发商根据古镇开发定位思路,把老房子修旧如旧,极力还原大圩的古韵风貌。于是,古街上便有了仿古的会馆、旅馆、庙会和作坊。还有街口处那座恢宏的大圩历史博物馆。那些修复后的老房子,灰白的墙体,红黑的门窗,叠加着,交错着,构成深深浅浅的街与坊,弯弯曲曲的巷与弄,构成静穆与端肃、整洁与大气。多少年前,大圩就是这等景象,原始古旧的气息,自其中蔓延开来。   顺着阳光走进去,院子里敞敞亮亮,屋宇依然散发着古旧的味道。“偶缘居”旅馆的老板告诉我,为了配合古镇旅游搞好开发,原先买下的老宅光装修就花了60多万元,房子都是按照古时的风格装修的,里面的摆设大多是仿古的物品。厅堂里,花好月圆,一窗清风,轩明古韵的对联还在,发逸着文化的芳香。八仙桌上的青花瓷,亮着宣德或是康熙的光泽。木质的茶几、旧木床、雕花门窗、陈旧的梳妆台等等,每一件古时旅馆应配有的物品,如今都被摆进了房间,使得深巷中的民居有了一种新的生动感。老板说,由于房子临江,位置好,游客也喜欢来,每天的房间都订得满满的。在“偶缘居”旅馆,老板引我登上三楼的阳台,四下里望去,眼下这条滋润古镇千百年的漓水,漾动着叶脉一般的莹绿碧蓝,直把大圩幽深的古意润泽出来。


  山水与名士总有着某种相通的缘由,这个曾是贾商云集的地方,商品文化积淀丰厚,成为明代广西四大圩镇之最。我是在流火一般的七月来到这里的,享受漓水给我的舒心与畅想,感受大圩人文环境与精神气质融合的氛围。在这里,我是既要拜古寻文,也是来看水问波的,于是古意不由地在心中氤氲起来。多少年过去,这里不仅出现了流传至今的四大家、八中家、二十四小家等桂北商业的佼佼者,更吸引了众多的达官政要、文人迁客慕名而来。这些达官政要、文人骚客来到大圩,除了缘于其繁盛的商业贸易文化外,更多的是青睐于古镇边的那条漓水。可以说,没有这条漓水,大圩的商业贸易就不可能繁盛起来。   真正的文化元素是藏在山水间的。对于漓江水,它除了包容古镇的繁忙与喧闹外,更多的是它自身的悠闲与自在。它的舒缓、宁静、安逸,正是人们心中所寻找的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宁静的山水是最适宜生长哲思的地方。思想是可以走路的,只不过它走的路不是熙来攘往,而是哲思对时空的默默丈量。现在从古人当时游大圩的各种诗篇中,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他们心中所渴望的生活。在这里,多少名人曾途经大圩面对漓水,都会有一种独特的感慨。漓水,大圩,就是因了这些人这些履痕而变得威仪与厚重,也由此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历史名人有吕三畏、徐敏子、解缙、陈彦古、俞安期、徐霞客等,这些古人过大圩时无不因漓水而留驻,他们与漓水清澈的品质相融,找到了纯净心灵的所在。于是,便有了徐敏子“酌酒啜茶,一笑而去”的闲悠自在;俞安期到大圩后,将船只停靠在漓水边,就有了灵感翻腾的气象:“川涨平犹驶,仙岩迥更深。云中与烟际,水泛复山寻。幽兴通玄理,微言人短吟。系舟探海藏,龙树覆兹阴。”吕三畏也发出了“不因承乏长安市,那得新诗纪胜游”的欣叹。徐霞客在《游记》中写到“市聚颇盛,登市蔬面。”由此可见,他不仅游览了大圩,还在漓水边的店铺上吃了面条。还有解缙,贬谪广西或返往京城,途经大圩时,他都留有诗篇,“熏风隔岁如相约,雨度吹船上玉京。”他的来去与漓水有着解不开的生命缘份,内心的疲惫忧愁都幻化成如沐春风般的洒脱。之后,历史走到了民国时期,这条漓水引来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他从广东途经大圩上桂林组织北伐。应当地广大民众之请,在塘坊码头发表演讲。据说,当年组织者还别具匠心地制造了一个大木桶,桶内装满了南瓜和白菜,寓意为南北(白)一统(桶),预祝北伐马到成功。在那些个时光里,不管当时处于怎样的社会环境,他们怀着怎样的心境来到大圩,或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大圩都会给他们一种留驻的舒心,或许那是归家的感觉吧。   行走在大圩,赏阅的是今时的风景,追寻的却是古人的遗迹。现代化的城镇建设,让许多高楼大厦、街道弄巷参差在漓水边,现代与远古融在了一起,新旧映衬。几年前,政府做了规划,以修旧如旧仿古的方式打造城镇建设,让现代建筑也穿上仿古的衣裳。与古镇曾经遗留下来的古街古巷、老房民宅以及作坊会馆等老建筑融为一体。如今,大圩的城镇化建设已经完成,道路的硬化、农贸市场、人民广场的提升改造以及过境公路两侧房屋外立面风貌改造,所有的现代建筑都有了仿古的装扮。那些黑白相间的墙体、红边镶嵌的门、仿古的牌匾,让现代大圩显得朴质无华,清新浑一,古色古香的韵味更加浓厚。就这样,黑白两色成了大圩民宅质朴的灵魂,那些阳光下的古民宅,黑得坚决,白得透彻,好似浓郁的水墨,缭绕在风烟中化也化不开。行走其间,你不会再有以往那种“新区老城”之分了。   人是无法忘记历史的,文明的步伐促使人们感受新鲜和现代化节奏的同时,又使人心顿生一种怀古的心情。行走在大圩古建筑群中,我仿佛与它们神交已久,那些浓浓的古风遗韵让我的身心浸入古朴、幽雅的诗歌境界之中。


  对于事物的美,是需要自己亲身去体味的。现在我离这些漓水边的古建筑是如此的近,一挥手就能扇来那些清新的古风:木板暗黑的色彩透着古老,高耸的屋檐竖着古雅的华贵,那些琉璃瓦、泥土瓦黄黑相照,染成一种深沉的寂静和历史的凝重感。这些老宅又是古镇的文字,其间诸多风景都是需要我们终生阅读的。行走在古街上,青帝庙、寿隆寺、汉皇宫等这些高大的老建筑在阳光的映照下,依然透出威严的色光。它们那种装饰的讲究和设计是在乡间极为少见的,在这条古街上,不只是这些庙宇的建筑,还有好多的会馆、商铺以及作坊,它们的精巧与古朴,缜密地在街的两边排列开来,在漓水边,高低错落,鳞次栉比。记得当初我第一次来这里,看着这些保留下来的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就已经感到大圩是一个有文化向往、尊重文化的地方。   然而,大圩却总会以自己的方式展开一程又一程的生命叙事。眼前这条古街,全长约2.5公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五里长街。它的首尾都相邻着漓水,漓水把这条五里长街映得敞亮、大气。墙厚院深的大户人家,轻巧骑楼式的木质民宅,前街后河式的筒子屋,还有那些沿街的门窗雕花、牌匾,作坊和店铺,小吃摊点,共同滋润了五里长街的气势和力量。广昌布行、江西会馆、源顺祥水运贸易商行、桂粤水运镖局……等等,这些牌匾命名很有特点,彰显着这里曾经的气派与辉煌。我所见到的传统门窗,大多是明清、民国时期的遗构。一些油漆脱落的老旧的牌匾依然挂在街边,从容不迫。这些牌匾以及命名,表明了商人们已经把大圩当成了他们人生轨迹中不可或缺的所在。走进广昌布行旧居,你定会被堂厅里鎏金的木雕花纹所吸引,精致的雕刻及装饰,显示出主人当年的对于自然风物的喜好。这座五进的大宅,内曾设有经营铺面和染坊。院落的布局很是精妙,进与进之间有天井,仰头看天,天成了方的,像打开了一扇天窗。天井里有水池,池内建有假山,种有花卉,养有鱼,不仅用于点缀,亦是作蓄水防火功效。其余客厅、住房、厨房、餐厅等紧密相连,让整座房子显得宽敞、高大、深邃,坚实。看到这些,你或许感受到这户人家在大圩的本钱投注是多么阔绰大方,他已经真正把这里当成了自己可以依托之地。   在这里,穿庭绕廊中,还会发现一个戏楼。戏台的建筑是简朴的,木质的台楼和台板,亦有一些简单的彩绘,寄寓着漓水文化的素淡与从容。大圩的戏台在桂北也是最多的,这就说明民间艺术在大圩的火热程度。旧时的大圩每逢过年过节都有外地的,或是本地的桂剧、文场、彩调班子来这里演出。一些大户人家自然也就会请他们来家里唱堂会以示庆贺。虽然古镇上云集的贾商来自不同的地方,但他们的留驻使大圩的民间艺术也跟着繁盛起来。在那些个年代里,各地会馆、商铺和作坊在大圩商贸经济结构中起到了“物化”的角色。当越来越多的人涌进大圩,各种会馆、商铺和作坊也多起来,这些元素,使得这条漓水边的五里长街越来越显得拥挤。这里的会馆不但建得相距不远,而且各种商铺也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大圩浓厚的商业氛围蕴含着大圩深厚的商业文化底蕴。时间走到清末的时候,临桂县志有这样的记载:“这里是沟通湘、赣、桂、粤的水陆孔道。近至桂北的桐、茶、白果,远至湘、赣的土特产,港、穗的食盐、布匹等工业品,多经大圩行销转运:‘逆水行舟上桂林,扬帆顺流下悟州。’”于是在大圩,商业行为的集中展现,使得大批的金钱投掷在这里,同时各地的建筑艺术、特色小吃、手工艺术、说唱艺术也纷纷汇聚于此,一派繁华景象。   街上,有许多通往漓水边的巷道,巷道连着大大小小的码头,随时而来的船只是随意地泊在码头边,然后就载货缷货,再寻一处适合自家口味的地方名吃。渐渐地,也就有了马肉米粉、杨姑娘粽子、忙大嫂米豆腐和刘余亮馄吞等二十多种大圩特色小吃。人到了古镇,自然就要去逛一逛老街,溜一溜黄源顺、廖忠源、裕和昌、广昌均等老字号,更要到雨亭或会馆里听一听桂北的彩调、桂剧或是曲艺文场。随便进到哪一家店铺,迎面而来的都是主人热情的招呼,一缕茶香,几声亮笑。就这样,那些叫卖声,唱曲声,欢笑声渗进了街上的每条石缝。大圩的商业魅力,吸引众多有经济头脑的人士前来谋求发展。也正因如此,有不少船商来了就留驻了下来,在这里娶妻生子,繁衍成一族人家。   多少年间,经商的进货的,各种各样的口音在大圩汇聚,他们的生活,随着商业的兴衰,起起落落。太多的荣辱沉浮,太多的恩怨心事,太多的纠结缠绵,在这个古镇上生发,它们随时光的递颤,消逝在历史深处。我不知道这些商家后裔的最终命运,现在一处处院落虽然都成了混杂的住家,但他们的先祖原籍依然来自江西、广东、湖南、安微等地。街边门前,那个闲坐的苍髯老者,或许就是某个商家的后裔,话语里还带着些许外乡人的口语,声音淳厚又深沉。


  踏着当年的石板路,在老街上徜徉,我竟走了很长时间。这些来自古镇内在的影像,是许多人穷其一生的主题。苔藓攀附的墙角,呈现墨绿色的旧痕,揭开这些斑驳的记忆,让生命重新铺陈在阳光下鲜活。那街区之间的防火墙,沿街骑楼,还有那些木质的铺面,在块块石板的承载之中,仿佛让人梦回远古。看那些青石板摆在五里长街,一块块的精镶巧连,平整别致,美如图案,它们也如同漓水一般悠远。千百年来,虽经人流践踏,风雨冲刷,但仍坚实地稳躺在大地上。石板下面是古镇一整套完善的排污系统,人走在上面,脚底跺一下,石板上便会发出“铎铎”的响声,声音清脆而有节奏。在这里,古人的聪明才智让我感到惊诧,在那个年代,他们就把现代城市建筑中才有的地下管道变成了现实。这里的每一块青石,都镂刻着时光的痕迹,记载着历史的风云,也凝聚着人文的精粹。   街上依然有零星的商铺,有手工艺品、辣椒酱豆腐乳、字画古董及油炸漓江鱼等摊点,还有其它琳琅满目的小吃,这些都是古镇以前流传下来的,旧时的贸易文化至今仍被许多客商所传承。一些中年妇女在自个的摆摊点上油炸漓江小酥鱼,十元一碗,味道纯正。一位大学教授因喜爱古镇,竟把自己祖传的手工绝活拿了出来,逢周末他便在巷口摆摊,展示自己亲自制作的手工艺品。路人大多只看不买,但教授心里也是愉快的,来古镇不在于买卖,在于心里的那份悠闲、舒缓。还有那些卖旧书的、卖瓷器的、卖农具的、卖古董字画的、卖竹制品之类的物品摆在阳光里,大圩草帽成为最好的卖点。那些茶吧、酒吧、排档经营的都是乡间农家风味。价格实惠,一桌人空了,立时就有人补上。不在吃喝,只在闲坐。主人们也不在挣钱多少,在于细水长流,有一个好收入,好心情。   行走在古镇,从相挨过于紧密的屋舍能够感觉出当年的繁华,屋与屋间高高竖起的防火墙,尤为显眼。很容易看出,一家遇到火灾,从上面蹿出的火苗,无法扫过另一家。街道不是笔直的,高低错落的屋舍有了层次感,那一面面修复一新的黑白墙体,一块块青石黑瓦,在阳光的映照下,更加深了古韵幽深的味道。街道临河部分,很多房屋都向纵深发展,一开间建有多个房屋,还有水边的吊脚楼。古时这样的构建,一方面是因为街市占地狭窄的缘故,另一方面也是能靠水近些,方便货物的运输,船工一上岸就可走入这些屋子铺面。晚间,这些临江房屋的人家,茶余饭后,一家人或邀约三三两两邻居坐在楼前的走廊上,品茶闲谈,不时望望楼外的漓江水,或是看看水中的行船、渔火,听听船上人家的喝酒令、谈笑嬉闹声,还有那些鸣笛、纤夫的号子。这时的场景,恍如美妙仙境,让人不由地沉迷遐想翩飞,想望和追寻会随即涌起。   随便走进一处所在,门脸虽然不怎么起眼,但宅内却是广阔深奥,颓废的屋舍有些还没有完全修缮完整。徜徉其间,不看别的,单单那一溜的吊楼花窗,就足以令你花时间去考究。一幅幅砖雕、石雕、木雕浅绘着花鸟虫鱼、人物故事,将不同朝代的文化历史做一次风云际会。让人惊奇小小的宅院竟然容纳乾坤万象,涵盖古老民族深邃的全部。我就这样在一个院落又一个院落里穿梭,没有什么目的,只是悠闲地逛。当我看到某些被毁的石雕、断残的碑刻堆在某个角落,还有一些墙上、屋脊上、门窗上的雕花也残毁不全的时候,我的内心猛地一阵疼,而在那个所谓的“文革”年份,对待它们的毁坏也许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岁月更替,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现今为了保护古镇资源,政府引进开发商开发古镇,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古镇曾经的繁华与喧闹场面又重新走进人们的视线。那些码头、巷道楼阁、老宅民居、亭台庙宇都恢复了样貌。置身其间,让人猛然感觉是在哪个朝代的境地里。此刻,阳光高高地照耀着,它以自己无法代替的魅力,从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照耀到了今天,依然还照耀着这个古镇。今天的古镇被人们重新修缮,焕发了生机。审视这座透着深深古韵的小镇,眼前的景象已然令人撼动心扉、心旷神怡,处处是感动。在这里呆的时间久了,你便会知道,其实,大圩把浩浩荡荡的时光都诓进了古街民宅,自己却成功躲过了岁月的逼迫,继续在秀色可人的漓水边忘情流连,并成为一个让人忘情流连的去处。


  在古镇,沿着青石板街往南走,我看到了电影《刘三姐》曾经的拍摄地——万寿桥。这坐光绪十三年重修的单拱石桥,全以青石桥嵌成,虹跨于穿镇而过的马河之上,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守候着古镇老街。登桥远望,漓水横在了眼前,宽阔的河面悠悠荡荡,远山重叠,云雾缭绕,像疏淡的水墨,把对岸这些老房民宅、街巷庙宇染得软润温婉。望着此景,脑子里突然就闪过西部歌王王洛宾的那首歌《漓江姑娘》:“漓江姑娘眼睛美耶,像是秋天的漓江水;一江秋水令人醉,朦胧山影朦胧月;漓江姑娘好身材,漓江水上划竹排;一曲山歌好自在,引得两岸雁徘徊。漓江姑娘本领强,漓江岸上摆市场;珠宝玉器闪光亮;要当世界老板娘。”王洛宾好像生来就赋有一种使命,总是去追寻美丽。它的生命是以歌为主线的,信仰、工作、甚至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成了歌的附属,就像一棵树树干上的柔枝绿叶。一九九二年,王洛宾来大圩时也是七月,他一来这个地方,猛然就换了精神。站在万寿桥上,远望悠悠漓江水,看着古韵深深的巷道民宅,心绪万千,灵感翻腾。他在桂林呆了七天,饱览了桂林山水,身心愉悦。由于山水浸润,灵感喷发,王老在桂林期间创作了九首歌曲。王老认为,这辈子只有在青海的金银滩和桂林漓江才最为舒畅,他曾在大圩那种悠闲与自在,顾盼与向往,都能在他创作的歌曲中感受到。   更远处,总是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和色彩:果林菜畦间楼房屋宇错落有致,屋顶袅袅炊烟在空中飘荡;翠竹的青葱、果林的青葱和蔬菜的青葱,还有那些提子、葡萄和草霉。它们把古镇对岸的一方家园不断充盈和拓展。那个地方是大圩漓水边的一个岛,名叫毛洲岛。同时它也是一个村庄的名字。我曾来过这个地方,它很有些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这里三环水绕,翠竹成林,绿树成荫,瓜果蔬菜丰富。那些岛上翻飞的鸟,田园里翩跹的蝴蝶,房前屋后鸡鸣狗吠之声;还有男人耕地吆喝的声音、女人呼唤孩子的声音,这时即使有一辆拖拉机响起,也不会觉得刺耳和嘈杂,相反更显得悠远和空旷。   晚间,这里还有布谷鸟深情的歌唱,使得这块田园越显得宁静怡然,睡在这样的地方,你会觉得整个村庄都是漫漶在漓水上的小夜首,让你听得舒爽惬意。在这里,许多关于毛洲岛丢落的历史片段,都已在风烟中散去。但它的悠然恬淡,婉约坦然,始终如一。千百年来,它与古镇一起历经风云变幻、世事沧桑,造就了满足与安逸,让古镇的韵味变得更加浓厚、端庄、古雅。   此时的我,真的好想做一个大圩人,长相厢守在这里,看山水造化,风云境界,不再留念外面世界的千山万水,不再去想人间情态的纷纭芜杂……这些感受随着我在古镇的行走,愈发强烈起来。置身其间,我的脚步真的就像走进一波水湾,一泓云天似的,有一份从容与淡定的快乐。于是,漓水大圩,这个越来越被人们叫得响亮的水乡古镇,每次的驻足和观望,都带给我感知的兴奋和探寻的收获,它真的是一处可以让人置放心灵和情怀的地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