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长安
2021-12-23叙事散文苏相宜
离开那天,又下起雨。我给西安认识的每个人发消息道别,包括那位列车员——他留下自己手机号方便我在需要人协助轮椅通过狭窄走廊去卫生间的时候能找到人、下车时他背我走下高站台、甚至在我下车后他专门打电话问我是不是顺利到旅店。我在给列车员的短信里说:……
离开那天,又下起雨。我给西安认识的每个人发消息道别,包括那位列车员——他留下自己手机号方便我在需要人协助轮椅通过狭窄走廊去卫生间的时候能找到人、下车时他背我走下高站台、甚至在我下车后他专门打电话问我是不是顺利到旅店。我在给列车员的短信里说:您是我在这儿感受到友好和热情的第一个人。
十月,我给自己安排了一场“慢旅行”,独自在一座陌生城市呆十天。鉴于不喜欢喧闹,又要考虑无障碍环境,我雨天泡书店、晴天泡博物馆,沿着博物馆的时间隧道触摸十三朝古都的灵魂。
碑林
出了火车站,迎面是古城墙。我沿着城墙找到地铁站,出地铁再顺着城墙溜达到碑林博物馆。我从小跟父亲整理他收藏的碑林拓片,父亲口中的那片书法圣地是我对西安的初始印象。
多数展室建有坡道,我得以瞻仰很多佛造像和“昭陵六骏”。十几间碑室本来也有坡道和用来跨门槛的移动斜坡,规格终究不宜轮椅单枪匹马行动,我不好意思一直麻烦保安和其他游客抬我跨门槛,只逛了第一碑室。我仰望和抚摸一块块刻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真迹的古石碑,激动而亲切,深感不虚此行了。
如同故宫有“宫猫”,碑林博物馆有许多流浪猫。游客小姑娘们追星一般围追堵截猫咪拍照,猫咪从容地趴在朱红栏杆下面或者百年国槐下面晒太阳。
陕博
陕西省博物馆八点半开馆就排长队,官网预约票全满,我和朋友们站在馆外使用小程序顺利订到票。蓝田人头盖骨、半坡遗址、秦始皇兵马俑、唐三彩……课本上的历史鲜活站在眼前,我想这便是博物馆的魅力。周末的陕博人山人海,我们想试试从后往前参观,发现“逆流而行”更寸步难行。西安美术学院的学生们点着特制灯面对文物学习复制雕塑,像是喧腾海洋里一盏盏小灯塔。
一楼是何家村珍宝展,我凭残疾证免了30元票。这里有亮相央视《国家宝藏》节目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陕博万千藏品中,这个小小的香囊别具一格,携带着人间温情。
西博
西安市博物院在小雁塔旁边。
相比盛名赫赫的大雁塔,小雁塔保持着小家碧玉的古风,掩映在树林中。
相比富丽堂皇的陕博,西博不显山不露水,尽管它也拥有令人惊艳的镂空竹叶纹套玻璃银碗、唐三彩腾空马、大明宫大型沙盘模型等。这里的唐俑“表情包”比陕省博更加丰富,无论是胡人、女人、老人、动物,各具情态。长安或许聚集了中国最多的唐俑,从它们脸上能看见盛世的自信活力,宋元以后的表情就日益呆板。
西博遇见一位警卫大哥,他为我讲解了陶瓷的演变、陶与火的关联、碑林的传奇。《如何参观美术馆》一书曾说:许多警卫对文物和艺术品的了如指掌的程度是我们想不到的,他们对历史和艺术有很多感想希望与人分享,他们的见解和知识值得尊重和珍视。
美术馆与清真寺
在西安最后一天,访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时逢庆祝建国70周年美术作品展,贯穿三楼的环形中央大厅挂满了当代陕西籍画家的作品。印象深刻有两幅画:一幅是端坐的兵马俑和起跑的运动员的叠影,另一幅是远景的高楼工地和近景的待拆迁老屋。我想到两个字:时代。
美术馆出来,我在回民街东游西荡,意外钻进作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清真寺。长安就这样神奇:清静的精神领域和网红商业街一墙之隔,杂货五金店和高端shoppingmall毗邻而居,北方面食和南方香辣融合共生……
西安的美食,我最大的感受是分量实在,一人食像双人餐……西安吃的第一顿正宗美食是我和三位网友第一次线下见面,妖哥带我们仨女生去“宇宙第一好吃的泡馍馆”。妖哥是西安著名乐队的乐手,他走过许多城市,西安把他留了下来。他说喜欢这里有一线城市的前瞻性,又有小城市的人情味。妖哥吓唬我们馍掰得不细不匀会被大师傅嫌弃返工,我们埋头认真掰,我一小时掰完一个半。当香喷喷的牛肉泡馍汤端上桌,超级有成就感。
晚上,我倒两小时地铁去看小春。小春和我在五年前一次残友旅行活动上认识,我俩是全队年纪最小的也是分别时候哭得最厉害的,那时想不到我可以只用半天就来到她的城市。小春夫妻帮我找到一个旅店的小单间,后面几天我都住在那里,虽然远离市区但地铁站步行可达。西安地铁基本每站有无障碍卫生间、直升电梯和绿色通道,我凭残疾证无需买票。小春说,西安残友们曾经去每个地铁站考察,多次写报告提议案,如今的便利环境是大家争取的成果。
最后一顿美食是和晴去大唐不夜城,俩人吃一份锅贴、饸烙面与疙瘩汤。我们相识于三年前某书店公众号的七夕“配对”活动。我们慢慢边吃聊到晚上十点,晴推着我飞奔去赶最后一班地铁。广场有几段路是平缓的下坡,我松开轮子飞驰而下,起初她有点紧张,后来她也开心地在后面追。她说,以后有机会我们还一起来滑下坡。
一大早,妖哥冒雨打车来高铁站送行。他送我一套他心爱的1996年三联书店版《鹿鼎记》,和一本《归去来兮》。我在列车上慢慢读完这本书,作者都不是大腕作家,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书写着自己的生活,在从童年到死亡的点滴故事之间,见生命,见历史,见西安。
恰如这一趟慢悠悠的旅行。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