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京都新年蹴鞠速写

2021-12-23叙事散文stbeijun
传说中,日本的京都府逛起来就像逛长安,也有人说像逛洛阳。无论京都府像西安市还是像洛阳市,都是指那儿的建筑充满中国唐代的风格。这是东洋邻居学习我国优秀文化的结果。其实,京都这种“洋为我用”的学习精神和发扬光大的主观能动性,更值得我国各领域弘扬……

传说中,日本的京都府逛起来就像逛长安,也有人说像逛洛阳。无论京都府像西安市还是像洛阳市,都是指那儿的建筑充满中国唐代的风格。这是东洋邻居学习我国优秀文化的结果。其实,京都这种“洋为我用”的学习精神和发扬光大的主观能动性,更值得我国各领域弘扬。

在京都这些唐朝韵味的建筑中,每年都举行新年“蹴鞠”表演。当地人穿着日本传统服饰,秀起了华丽的球技——这,又是一桩独立于唐代建筑风格的文化输入。

汉语中, "蹴"就是用脚蹴、蹋、踢的意思,"鞠"则是外包皮革、内充满米糠的球。所以,"蹴鞠"就是指古人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踢足球。在日本的飞鸟时代(我国的唐代),蹴鞠与佛教一同从中国传入,并在贵族之间流行。明治卅六年(一九零三年),明治天皇下令成立了“蹴鞠保存会”。从此,该会每年都举行活动。

有人说,现代足球的起源就是中国蹴鞠。但我觉得,无论运动规模、运动形式乃至运动中介,两者之间都是有距离的。蹴鞠在古代中国的意义,我看主要还是一种娱乐方式,玩耍的成分多一点。

当然,任何玩意儿玩上手了,都会衍生社会或经济效益。小时候读施耐庵的《水浒全传》,其他情节都觉得雷同,唯独高俅因为陪上级领导“蹴鞠”而晋升为国家干部的情节,我记忆犹新。所以,引进已一千多年的“蹴鞠”在京都还玩得开,无疑得益于其被归类在玩耍性质的文艺领域。

在神社专门设立的场地内,当年奉旨成立的“蹴鞠保存会”成员,今天穿着传统服装和鹿皮鞋子、八人一组秀蹴鞠,在拍手叫好的观众眼里其根本就不是足球运动员,而是展示肌肉韧性的舞蹈演员。

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蹴鞠”,从我国古代足球领域穿越到日本,并变种成为现代文艺网红,算是万幸。因为,如果蹴鞠当年没有漂洋过海而且“橘生淮北”,今天就无法享有与当地建筑风格齐名的“日式蹴鞠”美誉,充其量也就是出生地“屡战屡败足球”的祖师爷。

如今好了,蹴鞠在日本变成文艺小品,而且逢年过节才会在寺庙露脸一下,反倒给人以高档商品的感觉,继而珍惜,然后“翻砂”——去年有一位游学佐贺县的书画亲@我,说他在古美术店里见到一幅描绘我国古代蹴鞠场面的绘画,疑似是失传的《宋太祖蹴鞠图》。

读完游学书画亲的帖子,我就去翻查数据库,相关的数据这样诠释:《宋太祖蹴鞠图》的原创作者是南宋大画家苏汉臣,但宋、元代以来临仿传流,摹本颇多。这些摹本虽大多出自于历代名家之手,在人物布置、构图、设色、风格上都有各自的特点。不过依我看来,上述摹本评论尽管褒多于贬,但摹本仍是摹本。而佐贺县古美术店里的那幅画肯定不是原创,否则店里的屋梁早就被“君子”压断了。

我估计,《宋太祖蹴鞠图》“游学”京都府,是蹴鞠的京都本土化催生的新型文化现象。蹴鞠的京都“生活”逾千年,反映蹴鞠生活的书画作品网红了,的“翻砂”业务,当然应运而生。

佐贺县有点远,去那儿“慕名”宋徽宗踢足球,我觉得有点不实际;而就近搜集一些蹴鞠的素材,除了是对这个当年“文化使者”的追忆,也可以算是为日后舞文弄墨“古代足球”打草稿。于是我就草稿了一些“京都新年蹴鞠速写”。

呃(⊙o⊙)…外出游学,就是要嘴里不停咀嚼旅游地的美食、脑子里随时输入一切关于美的数据。



FAB958D9-1D5C-4C6D-AA16-9D65C8286B21.jpeg (62.22 KB, 下载次数: 37)

2020-1-4 06:33 上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