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里的那坛酱
2021-12-23叙事散文孙姜
烀豆子啊烀豆子,三口锅联袂出场,热热腾腾地咕嘟了整整一个上午。磨豆子啊磨豆子,料理机霸气上阵,稀里哗啦地研磨了整整一个下午。“明知道很麻烦,为啥年年非要自己做酱?”一边忙着,我一边问自己。这时候浮现在眼前的,是妈妈,是奶奶……酱,是家家饭桌……
烀豆子啊烀豆子,三口锅联袂出场,热热腾腾地咕嘟了整整一个上午。
磨豆子啊磨豆子,料理机霸气上阵,稀里哗啦地研磨了整整一个下午。
“明知道很麻烦,为啥年年非要自己做酱?”一边忙着,我一边问自己。这时候浮现在眼前的,是妈妈,是奶奶……
酱,是家家饭桌上一年到头都离不开的东西,有了酱,北方人家的日子就多了点儿滋味。尤其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尤其是在农村。
从来就没看过妈妈如此挑剔过——仔仔细细掰开酱引子,一点一点刷掉上面的绿毛,剔除所有颜色不一样的斑斑点点,直到清一色都红扑扑的方肯罢手,然后放在大日头下晒干,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了什么叫不厌其烦。妈做的是盘酱。酱引子是上一年的腊月就做好的,很麻烦。选最饱满的玉米粒炒熟后磨成细细的面,用开水烫过弄成一团团,用报纸裹好存放在屋子高处不冷不热的地方。被冠上酱引子的名字后,那些玉米安静地在时光里丰富着,一门心思等到派上用场的那一天。
家里那口十八印的大铁锅是做酱的功臣,烀豆子时妈妈忙碌得有条不紊。灶下,她指挥着武火与文火交替烘烤;灶上,她布排着每一粒豆子喝饱了水吸足了热量,美美地鼓涨起来。这一天,满屋子的香气就能让人混个半饱,明明是肚里还是空空的,就是不像往常那么饿。
妈妈准备下酱材料时的神情,专注到近乎虔诚,但下酱必须是奶奶亲自操持。不是不会,妈说奶奶下的酱有特殊的香味儿。妈妈跟奶奶在一起过了二十年,直到老叔也娶了媳妇才分家,分家后下酱这一天必然是奶奶过来料理,就像每回我家杀年猪时的猪拱嘴一定要给奶奶煮好送过去一样,一点儿也不能含糊。
酱引子、豆子、盐,八角,凉开水,所有材料都按部就班地进了缸,封缸一个月之后,酱才能发好。这一个月忙碌着的妈妈时常会为酱紧张,“怎么还不发缸呢?这几天连雨得让人发愁……”一旦发缸了,妈妈就会笑,妈妈笑起来就会有酒涡,可好看了——发缸,就是发酵产生的酱气把蒙住缸口的白布熏红并托举起来。
缸口一定要拴上一块红布条的——“双身板的女人要是扑了缸,酱就会变酸”,这是妈说的。怀了孩子的女人是不是有什么超能量,怎么看了一眼就能弄酸一缸酱?我蜷缩在这个问题的阴影里渐渐长大,直到现在都没弄明白是什么原理。但红布条还是好看的,红布条再好看也不允许我们小孩子靠近,放置酱缸的墙角永远都是我们的禁地,于是对酱的崇拜感随着好奇心被翻炒到了极致。酱,永远是大人的领域。
现在,我已经是个很“大”的人了,也早就住进了“大”城市。在食物越来越丰富的今天,酱的价格也很亲民。明明超市里可以买到天南海北的各种各样的酱,我为什么还是不厌其烦地年年自己做酱?每年做酱时,我都会自问。每次问完都没有下文,除了发呆我答不出个所以然,但就是停不下来。做酱,一年又一年。
奶奶去世的深冬我正怀着着女儿,没能去送她,妈妈说她弥留之际呢喃的还是“酱缸,酱缸……”
妈妈不断地从老家往城里给我捎酱,妈妈的酱跟奶奶做的味道其实一模一样,又咸又香。酱的味道就是奶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家的味道。 妈妈也去世后,起先是姐姐继续往城里捎酱。后来她有了孙女儿、外孙女儿,我就不忍心再劳烦她了。自己学,自己做,于是,每年的四月二十八,我也专注虔诚起来。
妈说,下酱有三个日子,阴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为什么非得是这三天?”送我酱引子的邻居大婶被我问乐了:“其实呀,也不是非得这三天,四月里酱进缸,不冷不热的温度正相应,接下来天气逐渐变热,有助于发酵。老祖宗规定下来这三个日子,是用来提醒那些懒老婆的,怕她们拖沓起来,错过了一年最好的下酱时节。早年间,做酱可是居家过日子的一件大事呀。”
即便是这样,我还是愿意固守着老人们告诉我的日子,近乎执拗。今年的四月二十八早晨,直到把酱料统统充分揣匀并安放到坛子里,仔仔细细地封好了坛子口,我才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做酱——我是要一个仪式,要一种可以和妈妈、和奶奶继续沟通的气脉,要一个亲近故土膜拜祖先的机缘!做酱,在如此的繁冗细腻中,消弭掉了我多少复杂的情绪呀。
瞅着阳台角落里那个拴着红布条的酱坛子,心里温暖而踏实。日子在忙碌、期待与牵挂中越来越结实。投入的虽然只是豆子,收获的必然是几许舒展,几许安稳,以及生活中一抹实实在在的支撑和慰藉。
磨豆子啊磨豆子,料理机霸气上阵,稀里哗啦地研磨了整整一个下午。
“明知道很麻烦,为啥年年非要自己做酱?”一边忙着,我一边问自己。这时候浮现在眼前的,是妈妈,是奶奶……
酱,是家家饭桌上一年到头都离不开的东西,有了酱,北方人家的日子就多了点儿滋味。尤其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尤其是在农村。
从来就没看过妈妈如此挑剔过——仔仔细细掰开酱引子,一点一点刷掉上面的绿毛,剔除所有颜色不一样的斑斑点点,直到清一色都红扑扑的方肯罢手,然后放在大日头下晒干,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了什么叫不厌其烦。妈做的是盘酱。酱引子是上一年的腊月就做好的,很麻烦。选最饱满的玉米粒炒熟后磨成细细的面,用开水烫过弄成一团团,用报纸裹好存放在屋子高处不冷不热的地方。被冠上酱引子的名字后,那些玉米安静地在时光里丰富着,一门心思等到派上用场的那一天。
家里那口十八印的大铁锅是做酱的功臣,烀豆子时妈妈忙碌得有条不紊。灶下,她指挥着武火与文火交替烘烤;灶上,她布排着每一粒豆子喝饱了水吸足了热量,美美地鼓涨起来。这一天,满屋子的香气就能让人混个半饱,明明是肚里还是空空的,就是不像往常那么饿。
妈妈准备下酱材料时的神情,专注到近乎虔诚,但下酱必须是奶奶亲自操持。不是不会,妈说奶奶下的酱有特殊的香味儿。妈妈跟奶奶在一起过了二十年,直到老叔也娶了媳妇才分家,分家后下酱这一天必然是奶奶过来料理,就像每回我家杀年猪时的猪拱嘴一定要给奶奶煮好送过去一样,一点儿也不能含糊。
酱引子、豆子、盐,八角,凉开水,所有材料都按部就班地进了缸,封缸一个月之后,酱才能发好。这一个月忙碌着的妈妈时常会为酱紧张,“怎么还不发缸呢?这几天连雨得让人发愁……”一旦发缸了,妈妈就会笑,妈妈笑起来就会有酒涡,可好看了——发缸,就是发酵产生的酱气把蒙住缸口的白布熏红并托举起来。
缸口一定要拴上一块红布条的——“双身板的女人要是扑了缸,酱就会变酸”,这是妈说的。怀了孩子的女人是不是有什么超能量,怎么看了一眼就能弄酸一缸酱?我蜷缩在这个问题的阴影里渐渐长大,直到现在都没弄明白是什么原理。但红布条还是好看的,红布条再好看也不允许我们小孩子靠近,放置酱缸的墙角永远都是我们的禁地,于是对酱的崇拜感随着好奇心被翻炒到了极致。酱,永远是大人的领域。
现在,我已经是个很“大”的人了,也早就住进了“大”城市。在食物越来越丰富的今天,酱的价格也很亲民。明明超市里可以买到天南海北的各种各样的酱,我为什么还是不厌其烦地年年自己做酱?每年做酱时,我都会自问。每次问完都没有下文,除了发呆我答不出个所以然,但就是停不下来。做酱,一年又一年。
奶奶去世的深冬我正怀着着女儿,没能去送她,妈妈说她弥留之际呢喃的还是“酱缸,酱缸……”
妈妈不断地从老家往城里给我捎酱,妈妈的酱跟奶奶做的味道其实一模一样,又咸又香。酱的味道就是奶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家的味道。 妈妈也去世后,起先是姐姐继续往城里捎酱。后来她有了孙女儿、外孙女儿,我就不忍心再劳烦她了。自己学,自己做,于是,每年的四月二十八,我也专注虔诚起来。
妈说,下酱有三个日子,阴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为什么非得是这三天?”送我酱引子的邻居大婶被我问乐了:“其实呀,也不是非得这三天,四月里酱进缸,不冷不热的温度正相应,接下来天气逐渐变热,有助于发酵。老祖宗规定下来这三个日子,是用来提醒那些懒老婆的,怕她们拖沓起来,错过了一年最好的下酱时节。早年间,做酱可是居家过日子的一件大事呀。”
即便是这样,我还是愿意固守着老人们告诉我的日子,近乎执拗。今年的四月二十八早晨,直到把酱料统统充分揣匀并安放到坛子里,仔仔细细地封好了坛子口,我才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做酱——我是要一个仪式,要一种可以和妈妈、和奶奶继续沟通的气脉,要一个亲近故土膜拜祖先的机缘!做酱,在如此的繁冗细腻中,消弭掉了我多少复杂的情绪呀。
瞅着阳台角落里那个拴着红布条的酱坛子,心里温暖而踏实。日子在忙碌、期待与牵挂中越来越结实。投入的虽然只是豆子,收获的必然是几许舒展,几许安稳,以及生活中一抹实实在在的支撑和慰藉。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