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
2021-12-23抒情散文烟波钓徒zzc
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
烟波钓徒zzc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
烟波钓徒zzc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
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
烟波钓徒zzc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本是一首耳熟能详的作品,不成想竟然在今年的教学中成为了一个讨论的中心,这都要归功于开放式教学,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表达的机会,逼着老师开动脑筋认真钻研,回头思考讨论中的几个问题感觉很有意思,涉及到了语文和文学中的一些现象,现整理如下: 一、“一蓑烟雨”是不是“一阵烟雨”或者“一场烟雨”? 稍有古文基础的人都知道这句诗是说诗人披着蓑衣走在风雨中啊。可是学生为什么会这样想呢?细思考学生是犯了用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去想当然的理解古代汉语的毛病,把两个词语当成了一个短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所以记住古汉语中的古今异义词和独特的表达习惯成为一项硬功夫。今再举出两个经常被人们误解的诗句。 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里的“儿童”,应该解为“儿时的玩伴”,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村里小孩子。村里的小孩子不认识离乡多年的诗人太正常了,有什么惊讶的呢?而连儿时的玩伴都不认识了,才更见出诗人离乡之久容貌改变之大,两者意趣相去甚远。 李商隐《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人们误解“只是近黄昏”的根本原因,是将诗中的“只是”,等同于现在的“只是”,以为这里的“只是”就是表示转折关系的“但是”。其实,古代的“只”,还可以表示因果、条件关系。“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夕阳之所以无限好,是因为这时正接近黄昏。这样才能和前两句的“意不适”而“驱车登古原”散心的情绪相协调一致。 其次,古诗中因为受到字数、押韵和平仄的限制常常采用倒装和省略的方法。本句诗就是一个例子,调整后应该是:平生(披)一蓑任烟雨(淋)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 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的行为“足迹”与物体“板桥、霜”之间就省略了动词“踏”和“印”。 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全联大多由名词构成,省去了表方位、处所、关系的虚词和人物活动的动词,说全了应该是“在风雪夜乘着楼船在瓜洲渡奋勇杀敌,在秋风中骑着铁马在大散关冲锋陷阵”。 “城阙辅三秦”,正常语序应为“三秦辅城阙”,“客心洗流水”应为“流水洗客心”。 “故国神游”应为“神游故国”,“清辉玉臂寒”应为“清辉寒玉臂”。 “停车坐爱枫林晚”应为“停车坐爱晚枫林”,“碧玉妆成一树高”,“树高”就是“高树”。 “东篱把酒黄昏后”,可调整为“黄昏后东篱把酒”。 “水村山郭酒旗风”,省略了定语“江南”和谓语“卷”,同时“酒旗风”又是“风酒旗”的倒装。 另外,把“蓑”字误解为量词的学生,也忽略了古代汉语中多省略量词,用数词直接接名词的习惯,。比如:“一桌一扇一扶尺而已”,并不说成“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把扶尺而已”。如果“蓑”为量词就该写成“一烟雨”。 二、诗前的小序中明明写着“雨具先去”,哪里会有蓑衣?岂不是自相矛盾? 此问题一出立刻得到了很多学生的附和,真真的自相矛盾呢!怎么给学生解释呢,这就涉及到了文学和现实的关系问题。文学是来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现实是诗歌的土壤,是想象的基础,想象才是诗歌的翅膀。离开了想象,诗歌就少有美感可言。 从小序和前面诗句可以看出,苏轼所遇到的是一场暴雨。之所以让“雨具先去”,必是晴天,没有一点要下雨的预兆。“穿林打叶声”可知这雨来势不小,决不是如烟似雾迷迷蒙蒙的“江南烟雨”。“料峭春风吹酒醒”必是冷风嗖嗖,“同行皆狼狈”可知苏轼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必是衣衫尽湿,瑟瑟发抖。所不同的是苏轼的心境好而已。 而诗歌是诗人心情的体现,有了这件蓑衣既防雨又保暖,心里自然就多了一份坦然淡定。即便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会让人病困,但苏轼喜欢这场雨,凄风苦雨也具有了美感,被贬的黄州也成了蒙蒙烟雨的江南了。 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一蓑风雨任平生”在画面美感上的差距就明白了,如果再没有那件蓑衣,一个落拓文人衣服湿透,雨水顺着脸颊流下,说在风雨中挣扎恐也不为过分吧,画面还有什么美感可言呢?这哪里是苏轼想要表达的心情呢? 文学是用最恰切的语言反映诗人内心情感的艺术,文学和美密切相关。 三、为什么要披蓑衣,而不是打雨伞呢? 宋代的油纸伞真的已经很高级很漂亮了,其实宋代还有比油纸伞更能防雨的油衣呢,油衣也称“油衫”,用桐油涂绢绸制成,亦称“油绢衣”,既轻便又时尚。宋朝一些富家子弟雨天出行都爱穿油衣。 苏轼为什么偏爱这用莎草编结而成的笨重的蓑衣呢。古时候蓑衣是农民和渔人等下层人常用的雨具。 我们还是看看那些写到蓑衣的诗文吧: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 张志和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晚唐郑谷 廿载江南犹落拓,叹一人、知己终难觅。君须爱酒能诗,鉴湖无恙,一蓑一笠。——清纳兰性德 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近代 苏曼殊 披了一件蓑衣,苏轼就给了自己一个身份定位,不是“居庙堂之高”的达官显宦,而是“处江湖之远”的和农夫渔夫一般的普通百姓,甚至带有几分江湖隐士的色彩。这不正是他被贬黄州,自耕自食的生活写照吗? “一蓑烟雨任平生”,活脱脱地勾勒出了一个隐居江湖过着从容淡泊生活的诗人形象,淡看人生的风风雨雨,平静安宁,洒脱自在。 “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既让我们走近了苏轼,也让我们走近了文学。
烟波钓徒zzc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本是一首耳熟能详的作品,不成想竟然在今年的教学中成为了一个讨论的中心,这都要归功于开放式教学,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表达的机会,逼着老师开动脑筋认真钻研,回头思考讨论中的几个问题感觉很有意思,涉及到了语文和文学中的一些现象,现整理如下: 一、“一蓑烟雨”是不是“一阵烟雨”或者“一场烟雨”? 稍有古文基础的人都知道这句诗是说诗人披着蓑衣走在风雨中啊。可是学生为什么会这样想呢?细思考学生是犯了用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去想当然的理解古代汉语的毛病,把两个词语当成了一个短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所以记住古汉语中的古今异义词和独特的表达习惯成为一项硬功夫。今再举出两个经常被人们误解的诗句。 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里的“儿童”,应该解为“儿时的玩伴”,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村里小孩子。村里的小孩子不认识离乡多年的诗人太正常了,有什么惊讶的呢?而连儿时的玩伴都不认识了,才更见出诗人离乡之久容貌改变之大,两者意趣相去甚远。 李商隐《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人们误解“只是近黄昏”的根本原因,是将诗中的“只是”,等同于现在的“只是”,以为这里的“只是”就是表示转折关系的“但是”。其实,古代的“只”,还可以表示因果、条件关系。“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夕阳之所以无限好,是因为这时正接近黄昏。这样才能和前两句的“意不适”而“驱车登古原”散心的情绪相协调一致。 其次,古诗中因为受到字数、押韵和平仄的限制常常采用倒装和省略的方法。本句诗就是一个例子,调整后应该是:平生(披)一蓑任烟雨(淋)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 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的行为“足迹”与物体“板桥、霜”之间就省略了动词“踏”和“印”。 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全联大多由名词构成,省去了表方位、处所、关系的虚词和人物活动的动词,说全了应该是“在风雪夜乘着楼船在瓜洲渡奋勇杀敌,在秋风中骑着铁马在大散关冲锋陷阵”。 “城阙辅三秦”,正常语序应为“三秦辅城阙”,“客心洗流水”应为“流水洗客心”。 “故国神游”应为“神游故国”,“清辉玉臂寒”应为“清辉寒玉臂”。 “停车坐爱枫林晚”应为“停车坐爱晚枫林”,“碧玉妆成一树高”,“树高”就是“高树”。 “东篱把酒黄昏后”,可调整为“黄昏后东篱把酒”。 “水村山郭酒旗风”,省略了定语“江南”和谓语“卷”,同时“酒旗风”又是“风酒旗”的倒装。 另外,把“蓑”字误解为量词的学生,也忽略了古代汉语中多省略量词,用数词直接接名词的习惯,。比如:“一桌一扇一扶尺而已”,并不说成“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把扶尺而已”。如果“蓑”为量词就该写成“一烟雨”。 二、诗前的小序中明明写着“雨具先去”,哪里会有蓑衣?岂不是自相矛盾? 此问题一出立刻得到了很多学生的附和,真真的自相矛盾呢!怎么给学生解释呢,这就涉及到了文学和现实的关系问题。文学是来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现实是诗歌的土壤,是想象的基础,想象才是诗歌的翅膀。离开了想象,诗歌就少有美感可言。 从小序和前面诗句可以看出,苏轼所遇到的是一场暴雨。之所以让“雨具先去”,必是晴天,没有一点要下雨的预兆。“穿林打叶声”可知这雨来势不小,决不是如烟似雾迷迷蒙蒙的“江南烟雨”。“料峭春风吹酒醒”必是冷风嗖嗖,“同行皆狼狈”可知苏轼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必是衣衫尽湿,瑟瑟发抖。所不同的是苏轼的心境好而已。 而诗歌是诗人心情的体现,有了这件蓑衣既防雨又保暖,心里自然就多了一份坦然淡定。即便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会让人病困,但苏轼喜欢这场雨,凄风苦雨也具有了美感,被贬的黄州也成了蒙蒙烟雨的江南了。 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一蓑风雨任平生”在画面美感上的差距就明白了,如果再没有那件蓑衣,一个落拓文人衣服湿透,雨水顺着脸颊流下,说在风雨中挣扎恐也不为过分吧,画面还有什么美感可言呢?这哪里是苏轼想要表达的心情呢? 文学是用最恰切的语言反映诗人内心情感的艺术,文学和美密切相关。 三、为什么要披蓑衣,而不是打雨伞呢? 宋代的油纸伞真的已经很高级很漂亮了,其实宋代还有比油纸伞更能防雨的油衣呢,油衣也称“油衫”,用桐油涂绢绸制成,亦称“油绢衣”,既轻便又时尚。宋朝一些富家子弟雨天出行都爱穿油衣。 苏轼为什么偏爱这用莎草编结而成的笨重的蓑衣呢。古时候蓑衣是农民和渔人等下层人常用的雨具。 我们还是看看那些写到蓑衣的诗文吧: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 张志和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晚唐郑谷 廿载江南犹落拓,叹一人、知己终难觅。君须爱酒能诗,鉴湖无恙,一蓑一笠。——清纳兰性德 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近代 苏曼殊 披了一件蓑衣,苏轼就给了自己一个身份定位,不是“居庙堂之高”的达官显宦,而是“处江湖之远”的和农夫渔夫一般的普通百姓,甚至带有几分江湖隐士的色彩。这不正是他被贬黄州,自耕自食的生活写照吗? “一蓑烟雨任平生”,活脱脱地勾勒出了一个隐居江湖过着从容淡泊生活的诗人形象,淡看人生的风风雨雨,平静安宁,洒脱自在。 “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既让我们走近了苏轼,也让我们走近了文学。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