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鹤庆白族人家的田头地角 (序)

2021-12-23叙事散文wwmi06
一直以来以农耕生活为主的鹤庆白族人家,将古老的农耕传统保留了下来。面对着越来越工业化的土地流转的开始,也许鹤庆人的农业生产,也面临着慢慢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智能化的发展,就像其它物质或者非物质遗产一样,不去保护它们,它们便慢慢地淡出我们的……

一直以来以农耕生活为主的鹤庆白族人家,将古老的农耕传统保留了下来。面对着越来越工业化的土地流转的开始,也许鹤庆人的农业生产,也面临着慢慢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智能化的发展,就像其它物质或者非物质遗产一样,不去保护它们,它们便慢慢地淡出我们的视野。   鹤庆白族人家的农耕生活虽然与其它地方的农耕生活大同小异,却因为其地理环境的差异,也有别于其它地方的农耕生活方式,就如人们说的一样:“一棵树上找不到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地各地的农耕生活尽管传承了几千百年,可由于民族心理,地域限制,生活起居,民俗民风的不同,肯定有其不同的特色,只是我们太过于匆匆地为生存奔波了,让我们失去了观察生活细节的时间。现在请停下您过于匆匆的生存奔波,跟我们回归农耕时代的慢生活,过一段“日出而作,日没而归”,在炊烟袅袅的农家小院里,春种秋收的那种惬意满足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式的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吧。   鹤庆县金锁邑村是鹤庆坝子典型的农耕生活的村子,离鹤庆县城云鹤镇只有三公里远,是鹤庆县金墩乡最北边的村子。过去能做点其它事情的也就出外做点木匠、编点撮箕、在去进藏的茶马古道上赶点马,当到马锅头已经是最大的官了。能做这些事的也算是有本事的人了,这样的人在我们村里面也像买彩票中个奖一样的,纯属个案了。我们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是修理地球的,主要任务是在田头地角刨食。不过这几年在地里干活都是六十岁上下的人,年轻一点的人上下关、出昆明、下深圳打工去了,而三十四十岁的村里人,大部分到古宗(白族人对藏族的称呼)地方修车、开旅社、做生意了,村里大院大院土不土洋不洋的钢筋水泥土别墅,大部分就是这些去古宗地方发了点小财的人建盖的,其余的人就只好委曲地守在八十代末九十年代初大家拚老命地建盖起来的土木结构的白族式的小土院里。就像有些人说的一样,这些在地里刨食的这辈人,都已经是末富就先老了。不过这也是自然规律,穷也罢,富也罢,日子总得要过的,人总得要老的,只是这农耕生活的大限也怕是不远了。写点文字是怕今后的年轻人如何种田也不知道了,也让上辈人对自己逝去生活有个恋想,出于这两种想法便想着在茶余饭后,别人麻将烧烤的时候,挤点时间弄点不成熟的文字作个纪念。让小人知道过去老人的生存方式,让老人回味一下过去的日子。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大理古生村“立此存照”并赞美:“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土木结构的土院子,因为习总书记的点评,也变得更加古色古香了。   鹤庆的气候说比丽江好,那也说得过去。因为在丽江南边,气候温润一些。可比大理就没有什么优势了,比大理冷,也比大理干燥,出产也没有大理好。不过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家乡好,就像小时候,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父母亲是最伟大的人一样。因为你在那个地方在惯了,就跟婚姻一样,磨合好了,夹脚鞋也就不夹脚了,再艰苦的地方你呆惯了也就觉得有很多值得炫耀的东西,就像美一样,不是缺少,而是缺少发现,人类的适应能力或者说动物的适应能力那是超出人类的想象的。一个地方的好处也是一样,还是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你才能发现这个地方的美,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老人习惯不了城里现代化生活的原因所在。   我们村子的田地分为三种,一种就是水田,在村子的四周。一种是干田,在河边上,主要集中在沙河埂的南面,是由西山上的箐沟水挟带沙石冲击而成的。一种是菜地,主要分布在房前屋后,田头地角,边边垄垄。只要有一点空地,不影响别家的走或者劳作,都会见缝插针地开避成菜地,可见村里人对土地的珍惜。   为了便于叙述,还是按田地的种类来进行春耕秋收的农耕家事来记述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