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故乡啊故乡——系列散文 · 16(子弟兵 拉练忙)

2021-12-23叙事散文MLMC
【故乡啊故乡——系列散文·16(子弟兵 拉练忙) ——谨将此文,敬献给我记忆深处的家乡——题 记
MLMC 米粒满仓
20、拉 练 忙大约1970—1974年间,解放军步兵部队专门在冬季,进行野外长途行军训练。那几年,一个冬天,总有好几支大……

故乡啊故乡——系列散文·16(子弟兵 拉练 ——谨将此文,敬献给我记忆深处的家乡——题 记
MLMC 米粒满仓
20、拉 练 忙
大约1970—1974年间,解放军步兵部队专门在冬季,进行野外长途行军训练。那几年,一个冬天,总有好几支大部队拉练时经过我村。
记得有一年,寒冬腊月,漫天雪花飘飞。那天又有一个大部队拉练路过。乡亲们闻讯,不断涌到街上,看我们的子弟兵北风呼啸中野营拉练。
村子中心街道人满为患,人声嘈杂,夹带着蹴啦蹴啦随意零乱的走步声。两列部队官兵在街心自东而西行进,队伍不见首尾。两侧是夹道观望的乡亲们。满地厚厚的积雪,在人们脚下委屈地咯吱咯吱呻吟着。各个小巷口也聚满了人。大家随意闲聊着、拥挤观望着。
官兵各人背着自己的行李、挎包、绿色金属水壶,铺盖卷上面摞着脸盆备用鞋子等家什。满身是浅绿色棉裤棉袄棉帽子,红领章鲜艳,帽前的红五星有些发亮闪光。个个嘴巴里不断呼出一团团白雾。间或,还有一辆解放牌大卡车穿插其中,大概是运送一些配套的后勤供给物资。队伍里偶尔有一个通讯兵,后背上的行李卷上面的小铁箱,还栽着一根颤颤晃悠的金属天线,像一棵三棱草,细细长长的茎秆擎不上自己的头颅似的。这是无线电发报机。
街上人山人海。这一次,整个白天,一直在过兵。冬天,农家正好闲下来没事,在街边陪着官兵看吧!雪,一阵阵的,降一阵儿停一会儿。间或,太阳还会出来露露脸,抑或从大片云彩后面或边缘散射出一部分间接光。明晃晃的很是耀眼。不出太阳时,雪天里都觉得晃眼,有太阳了我简直是睁不开眼睛!官兵和村人的双脚鞋子沾满了雪和泥巴。
这批解放军大部队,不知道连续走几天了?看得出来,他们已经很疲劳。大家伙边看、边议论,这一批有多少人,或有什么趣事。间或还就哪位战士的帽子带儿开了,哪个的表情有趣,谁的走路姿势个色等,小声议论一会,再嘻嘻笑几声。还有道听途说,说的是别处的拉练故事,如什么地方的野营拉练,有几个兵掉队了,如何找不到大部队。说一旦哪个兵掉队了,他根本追不上大部队等等,弄不好最后只得自己返回部队的大本营。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大家听得颇感兴趣、如痴如醉,觉得大开眼界见了世面。凡是军队的事情,大家都是这样兴趣盎然、传来传去百听不厌。
记得,那时候乡下,有些几岔路口处路面的硬地上,常有部队专门留下的记号,是个圆形的白色标记,好像盖的一个印章,标注出他们自己部队的去向或方位。
满村人都出动了。我们站在街边或小巷口,看着解放军叔叔疲惫地走过。眼睛紧盯着他们的军装,一个个端量、扫描他们上下身,不舍得漏过一位。好像每一位的服装都不一样,都需要细细打量。那一套靓丽的棉军装真是怎么看都看不够!心里充满了喜爱、艳羡。这么看着棉军装,仿佛我们身上也是暖暖的。雪花不断地飞到我脸上头上甚至脖领里,我们穿着空心棉袄棉裤冻得够呛,手脚冰凉生疼,不时地踏着脚取暖,缩着脖颈双手插在衣袋里,仍然冷得浑身发抖。但是依然看得有滋有味。像看戏一样欲罢不能。
无论大雪纷飞还是北风呼啸,解放军都在不停地徒步拉练行军,风雨无阻。据说,他们是多少天持续行军,白天一直走个不停。晚上,才扎寨睡眠休息,有的在荒山野外安营露宿。第二天继续行军。有的掉队了,当大部队走完了很久,后面竟然又来了一两个或两三个大兵,有的兵一瘸一拐的,走不动路的样子。估计是跟不上大部队了。这样,他们就要靠部队在路上留下的标志记号寻找自己的大部队。
有时候,整整一个白天,才能走完一个大部队,不知道多少人。大家边看边议论,说是今儿一天,大约过了有一个团的官兵,大约一万人。还有的说,不止,可能有两万人。这些话题,虽然于己毫无关系,大家却都非常感兴趣,觉得很新鲜,听的人说的人都沉浸其中、着迷一般。当然,如此感兴趣,全是因为国民对人民军队的崇拜、仰慕与爱戴。正因为此,乡亲们才会这么热衷于部队、军人的事情。这么说吧,那时代只要是说到解放军、子弟兵,所有的细枝末节内容都是农村人的口头焦点和热门话题。
因此,乡亲们所言对错,就完全不重要了!
不论说得对与错,都是爱——对人民子弟兵的敬仰与爱戴!
其实,那时候一个军的编制还不到一万人,乡下人不怎么懂得解放军的常规编制。那个时代,常规的陆军编制中没有旅,有班、排、连、营、团、师、军等一直排上去,均为三三制编制。一个班12人,往上依次乘以三倍即可。现在大约有旅了,插在团师之间。所以,一个团才不到一千人,现在的步兵旅不到三千人,步兵师才接近一万人,军接近三万人。凭感觉,我现在估计,那时候走过一个白天的官兵,该有现在的一个军三万人。即为当时的三个军。
大约1970—1974年间,解放军拉练如火如荼。当时的世界正是冷战时期,国际国内阴云密布、各国小打小闹的战事不断。国内正值“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学全国人民”时期。
1970年前后,是个红红火火的年代。八个样板戏方兴未艾、红极一时。其中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三个是表现人民军队内容的。其余的还有涉及到子弟兵和党代表的。
毛主席发出伟大号召:“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那些年,解放军陆军部队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练野营训练。各地步兵部队都在拉练训练。如此练兵,为了锻炼身体的适应能力,野外生存能力,提高全军指战员的体能与战斗力。这是为了适应国际、国内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
70年代的解放军拉练,其实是我们真正亲眼所见大部队的最初记忆,而且至今,也是唯一的记忆。那之前和以后,从来没有近距离看见真正的解放军大部队。只是在电影里面隔着银幕看见新闻报道里的“真”军队(纪录片),或者电影里面的“假”部队。
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有伟大的子弟兵、人民解放军,号称祖国的绿色长城。在农村,在我们的村庄,那时候才真正见识了我们的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绿色长龙”,我们的“钢铁长城”,我们攻无不破却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解放军野营拉练,是1970年代特殊的国内政治、军事和国际形势下,特有的产物、专有的军事现象,在那以前之后都没有。
这个冬天,因为子弟兵的路过,整个温暖了一条街。
这条街,因而不再寒冷;这条街,既热闹,又快乐,还温馨。
由此,这条街,随之成了一条“绿色长龙”,成为一座“钢铁长城”!
那几年,可是看解放军拉练了!真的是很过瘾。
每次来了部队拉练的,大家都是互相转告传信,叫着去村里中心大街看光景。不仅是当时在现场热议。看完回家了,还一再地与家人,和伙伴们、同学们不厌其烦地复盘,一遍遍回忆,一次次回味一些细节。多少天都不会忘记,老是沉浸在看拉练的兴奋心情和氛围里。
有时候,几个月以后,还能想起来一些细节、有趣的笑料谈资,便再搬出来与伙伴们分享,再次咀嚼、欢笑一番。简直是比看一场优秀的电影故事片,看一场大戏还尽兴。特别是,因为其中有对解放军叔叔的崇拜、敬仰与爱戴。这种回味与情感,便更加隽永而绵长。


【字数——2718字【20181106-14:58[4498-4571zi2458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