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峰寻瀑
日照香炉生紫烟,是唐诗里一个颇有仪式感的画面。在诗仙李白的诗里,这个香炉是指香炉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总能让人从中品出一些仙风道骨的味道来。
与诗仙感同身受地玩味一下神仙的错觉,想想不免让人心驰神往,所以凡来看香炉峰的,必定要寻千尺飞瀑而去。
香炉是山的形状,从山门外远望,山影恰似一摆供奉天尊的香炉,有一截银亮的细线垂悬其间,就这样悬垂了千年。在星子县当地,香炉峰只在列于秀峰之中,秀峰景区位于庐山的南侧,由香炉、鹤鸣、双剑、文殊、龟背等几个山峰组成,它与庐山南北呼应,是一个单独的景区。
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属秀峰,一个"秀"字对于山水己言,颇尽褒爱之意,所以对于康熙皇帝的以"秀"赐名,若诗仙李白灵犀有知,想来也会仰天捻须一笑,来赞上一个所见略同之类的金句吧!
一进秀峰,满眼峰峦耸翠,果然让人直感其深秀。高大的樟树自开阔的山门成一片巨荫,不断传送出清幽沉净的木本香气,向上蜿蜒生着的藤叶为树干披挂上了一身网格状的靠衣,还有青苔为背阴处的树木套了一截绿茸茸的护膝,尤其特别的是一株特别粗壮的树木,它主干鼓起许多截取侧枝后剩下的疙瘩包,如威武而有金属质感的铆钉加身,樟树似高大伟岸的男子,身边时而点缀片簇如云般的翠竹娉婷相倚,这些树木蓊郁轩昂,气度不凡,让人对秀峰顿生景仰之心,对飞瀑也更多添了一些猜想。
作为豫章故郡的赣地,人物俊釆星驰,这些文化名人的生平在这里聚齐,并被锩刻昭映在一面长廊上供后人景仰。长廊往里走几步处,即是逸兴大发的李白坐卧石像,诗仙背对长廊,面北向天抚膝邀杯,他的前方,正是可以"遥看瀑布挂前川″的人间胜景。
飞瀑只能遥看,龙潭却己在眼前。爬满青苔的拱形墙门上,"月印龙潭"四字,与地上的一块六边石上的"雪片"二字,极尽清幽雅致,一进入拱门里的观瀑路两侧,即是壁立的摩崖石刻,朱红颜色的印浸瑰丽惹眼,洇红滴翠中透着一种经年的热烈欢喜,让人的精神陡然大.振,而"万壑争流","于此竞秀",正是龙潭本色。
追逐着李白的足迹,名士高贤纷纷在此题字,最大字为"庐山仰镜",最醒目为"青玉峡",最下方则书"雪浪""隐德",侧旁则有"源头活水","银河洗甲",水流近处书"砥柱",发人深味的有"可以观","情励以酌"兼"不忍归",这些摩崖石刻如一幅朱翠相映明秀艳丽的卷轴画,清冽的水流中隐约显影些红绿字影,不知是石刻年久被水流漫没过了,还是这些只是石刻的水面倒影!我立在潭旁有匡庐二绝之称的漱玉亭中,仔细赏看良久,看得眼花缭乱,不禁在心里感叹着这一片看朱成碧字纷纷,而这些题字同清流的汇聚处则是一潭静悠深窕的碧水,潭上只巨书一个亮白的繁体大字,"龙"。
这就是有名的龙潭了。望着那个临渊腾跃,飘飘欲飞的龙字,我疑心这庐山南麓的秀致香炉峰间,分明就卧着一条在紫烟升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流瀑中一路蜿蜒而行,劈石裂隙,能巨能细,时隐时隐的神奇的白龙哦!只是不知,是白龙从潭中升腾而出,又顺着山涧盘旋而上,化形为人们遥看到的一挂前川飞瀑,最后驾着紫烟钻进云里呢,还是银河里的白龙倾流而下,随飞爆落入九天池,又徐徐下行,最后泼溅着一身水花又悠然隐匿,潜身伏藏在这一池深潭碧水中!
这世间的疑问,有的无解有的有解,有的不光有解且只有正解,比如五百年前的一个春夜,王阳明在此龙潭夜坐,他静处体悟的那个场景: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这抒发"江北江南无限情″的王阳明就是号称三不朽的王守仁,他字伯安,号阳明子,是位心学集大成者,不光能立德、立功、立言,还能统军征战,称得上一代旷世圣哲。当年他在龙潭如此夜坐静思,幡然开悟,冥冥之中,求得世功与良知的正解,是不是也有秀峰龙潭“有龙则灵”的一臂神力相助呢?
龙潭以后的观瀑路上,人一路走走望望,且高且陡,迢迢山行并无护拦,但见侧木丛生的下方,有白石壑流时开时合,随秀峰的起伏折转,看似近在眼前的一挂飞瀑,总是遥遥在前,让一心想见瀑布真容的人不得不花费脚力功夫……行至一半路程时,人们纷纷卸下了裹在身上的冬服,全身热气腾腾地挟衣寻瀑而去。
瀑布那样明明白白地挂在那里,可要真正地靠近它,却需一番千折百回的追寻,才算真正看到了它!当年李白,也是这样奔劳之后,才站到了瀑布的脚下,望瀑行吟诗情大起的吧!
"一身诗意千寻瀑",人们习惯了将一身诗意与千寻瀑布的飞扬绵长视为人间难得的胜景,而千寻之瀑的千寻此刻变得别有深意。千寻,可以是千万里的追寻,可以是众里寻它千百度,古人以八尺为一寻,千寻瀑虚指瀑布的长,而千寻也是一个上下求索的离奇故事,借着这些奇特的想象,似乎可以抵达到一个宫崎骏的白龙少年,与李白飘飘欲仙的心驰神往的交互的世界里去一路追寻,而这样的千寻就又不止于千寻了!
但瀑布并没有那么远,走到距瀑布最近的九天池仰瀑看去,飞瀑与先前远观看到的也并无大异,唯一不同的陡直断壁中有几截明显的曲折变化,这几截曲折让瀑流分成了几条爪形的支瀑,但很快它们又汇成一股,远远看去,这样的变化近似于无,但正是由于这些微妙的细节变化,才使香炉峰的这条瀑布既高且长,瀑流延绵不绝,它没有宽瀑特有的轰响与水雾,尤其正值冬季枯水期,前川也杳无影踪,银河涧落九天池之后变得消声匿迹,神龙见首不见尾,而飞瀑的现形,等你蜿延返回到静水深流的龙潭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它是在这里了!
观瀑归来,厚衣不经意间早己加裹上身,深幽的龙潭,蔽茂的樟荫,修直的翠竹,江南的冬景冷而含温,位居庐山五大丛林之首的秀峰如此风雅幽致。而更风雅的是文化长廊上在江西留名的众名士,比较熟悉的有米芾,这位宋代书法家书秀峰为"第一山"; 南唐中主李璟曾在此设读书台专事研读,还有唐寅,朱熹,赵孟頫,江淹等诗碑,当然更少不了王阳明在此平江西叛乱后书“记功碑”!关于王阳明的记功碑,还有一段儿故事 : 明正德十五年正月三十日,王阳明平定江西叛乱后到当时叫开先寺的秀峰寺刻石记功,记功碑上为皇帝颂功,说的是"皇威神武,亲统六师临讨,遂俘宸濠以归"。当时开先寺一带的景色给王阳明很深的印象,令他十分喜爱;于是到三月份,他又一次故地重游,并在此写下了龙潭夜坐的诗句……阳明的刻像故事让人心神飘藐,边看边行,却不防备一个小平台正在脚下起落,脚下猛地一崴,于是乎,我重重地在地上为先贤行了一个跪拜礼。
行了这样的大礼之后,我的心情仍旧不错。自嘲地笑笑,从容拍拍身上的尘土,我小心步行到如华盖般繁盛的樟树荫薮下……忽然一阵噼啪作响,樟树叶下像下雨一样飘坠一大片黑珍珠似的芳香籽球,秀峰的樟树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向我致歉示意么?我惊诧于这种近乎是来自天意的问侯,于是不假思索地躬身在地上拣取一粒,将它轻握手中,许久后,才又将它搁在了衣兜里。 (277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