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笔记 七、八、九
2021-12-23抒情散文李灿
七、挫折教育可意会不可言传《史记》中讲张良时有这样一段经历,很有意思。说张良年轻的时候,走到桥边上,一个老人(我们今天习惯上把他叫黄石公)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然后对张良说:“小伙子,把鞋子给我捡起来!”张良很不爽,但是看到别人那么大年纪,只……
七、挫折教育可意会不可言传
《史记》中讲张良时有这样一段经历,很有意思。说张良年轻的时候,走到桥边上,一个老人(我们今天习惯上把他叫黄石公)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然后对张良说:“小伙子,把鞋子给我捡起来!”张良很不爽,但是看到别人那么大年纪,只好忍了。张良毕恭毕敬地捡起来。老人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又只好乖乖地穿鞋。离开的时候,老人对张良说:“五天后天亮时来找我。”五天后天亮时,张良去了,结果老人先到。老人就批评道:“你来见我老人家,怎么能迟到呢?再过五天过来!”又过了五天,张良趁鸡叫时过去,老人又先到了。老人依然很生气,骂了他,让他再过五天来。最后一次,张良干脆还没到半夜就来了。这次老人很高兴,夸奖了张良一番,还送了他一部兵书。也许有人说:“这个老人也太倚老卖老了,怎么可以这样折腾年轻人呢?”其实这恰恰是老人在给张良挫折教育。张良当初雇大力士击杀秦始皇,结果导致亡命天涯。可见,他不知道江湖凶险,一味逞能。老人就是要让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做人一定要谦虚谨慎,否则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们都知道,刘邦后来暴虐无常,吕后也阴险毒辣,很多和刘邦一起出生入死的功臣良将都惨遭迫害,张良却称病,结果避免了和他们一样的下场。这说明张良已经领悟了老人的意图,既功成名就又全身而退,一生圆满。
三国时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很聪明,众人都夸奖他。可是,诸葛瑾却很担忧,总说这个儿子不能保家,言外之意还很有可能害了整个家族。果然,诸葛恪居功自傲,结果被孙峻灭族了。因为诸葛恪自恃聪明,目空一切,不知道政治斗争的残酷,所以后来的结局纯属咎由自取。有人说:“诸葛瑾既然生前都料到会有那样的结局,为什么不把道理给儿子讲明白呢?”问题没那么简单,那样的话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像张良这样的聪明人,你不说破他就能慢慢悟出来。反之,像诸葛恪这样的人,你给他讲道理无异于对牛弹琴。另外,封建社会更要小心翼翼,伴君如伴虎,话讲多了没好处。如果你是诸葛瑾,这样的话你怎么讲出来?你跟诸葛恪说,孙氏家族勾心斗角,不要卷进去吗?这话能讲吗?你讲这话就不怕有人告密吗?诸葛瑾当然深深地知道这些道理是不能讲出来的,而诸葛恪又不开窍,他只能干着急。
人的一生挫折教育很重要,年轻时经历挫折不是坏事,以后就知道遇事要格外小心。人光胆大不行,还要心细,凡事要考虑周全。挫折教育是要自己领会的,别人是不可能把道理说得太直白,因为高人都知道说直白了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
八、陷人于不义要不得
三国时,吴国的甘宁嗜杀成性。他的一个厨子犯了错误,跑到吕蒙那里寻求庇护。吕蒙也答应要保厨子的性命。甘宁到吕蒙家,说答应不杀厨子,让吕蒙把厨子交给自己。吕蒙信以为真,就把厨子交还给他了。结果,甘宁却把厨子绑在大树上,亲自用箭把厨子射死了。吕蒙知道了就很生气,要和甘宁拼命。幸好吕蒙的母亲通情达理,让吕蒙以国事为重,不要太计较私人恩怨,这时吕蒙才答应与甘宁和解。甘宁这件事情做得确实不厚道。一个小小的厨子能犯什么大罪呢?为了置这个厨子于死地,他竟然用尽一切手段。吕蒙是因为他答应不杀人才放人的,结果他出尔反尔。站在吕蒙的立场上,这就是陷他于不义。人活在世上要讲诚信,吕蒙答应了要保这个厨子,结果厨子还是被杀了。如果外人不了解实情,肯定会说他不讲信用,那对他的名誉有影响。当然,君子终究有好报,小人终究有恶报。吕蒙和他的子孙都功德圆满,受人尊重。吕蒙死的时候,孙权非常悲痛。相反,甘宁的儿子却因为犯罪被流放,不久就死了。有这样的结局也在意料之中,小人在教育子孙后代上也是失败的,报应是迟早的。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一个人陷人于不义,最终害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人还是应该多做善事,不做恶事。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九、对付恶霸就要有善霸
战国时期,西门豹到邺地任县令,听说那里很不景气。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当地的巫婆和官吏勾结,欺压百姓。他们每年借口给河伯娶媳妇,搜刮大量钱财,而且看到哪家有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就拿来做河伯的媳妇。到了给河伯娶媳妇的日子,就让女孩子坐在席子上顺着河流飘荡,最终淹死在河里。于是,家里有年轻漂亮姑娘的人家都纷纷搬走了,地方就萧条了。西门豹听到这样的消息,当然很生气,可是他整治坏人有一套。到了真的给河伯娶媳妇的时候,他故意说:“我要看看你们选的媳妇是否漂亮。”看了一眼说:“这个姑娘不漂亮,麻烦巫婆给河伯说一声,改天选了漂亮的姑娘再给河伯送去。”然后,就把巫婆扔到河里去了。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巫婆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还不回来?麻烦弟子去催一催。”又把一个女弟子扔到了河里。这样,前后一共扔了三个弟子到河里。过了一段时间,西门豹说:“巫婆、弟子都是女的,不善表达,看来还得麻烦三老去说一声。”于是,把三老也投到河里去了。其他的官吏吓得浑身筛糠,担心下一个被扔的就是自己。西门豹等了很长时间,说:“看来河伯是有意要留他们做客,还是算了吧!”从此,再也没有人敢说给河伯娶媳妇这样的话了。
北宋时包拯曾经担任县令。有一次一个农民来告状,原来他的牛舌头让人割了。包拯就让农民把牛杀了,把牛肉卖掉。北宋时为了保护耕牛,严禁杀牛。这么做,于是有人就来告状,说有人卖牛肉。包拯就反问:“你怎么割了别人的牛舌头还去告别人呢?”于是,凶手就这样落网了。
这两个例子都告诉我们,对付恶霸就要做善霸。对坏人,你用君子的那一套是惩治不了他们的,这时候就得不按常理出牌,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对付小人就得用小人的办法,以毒攻毒效果会更好。就像大学逻辑学上,老师讲的阿凡提的故事一样。有一次,一个穷人在别人开的饭馆跟前路过。他闻到别人炒菜的味道,说了一句:“哎呀,好香啊!”结果饭馆老板要敲诈他:“你闻了我菜的香味,你要给我钱。”法官居然也判老板胜诉。阿凡提说:“法官这个案子判得公平合理,但是我这个朋友他没有钱,我替他还。”阿凡提拿着一包钱在老板的耳朵旁摇了几下,问道:“你听,这是不是钱的声音?”老板说:“是的。”阿凡提说:“好了,你刚才听了我钱的声音,我用钱的声音支付菜的香味,你们两清了。”阿凡提的故事只能算传说,前两个是史书上的记载。历史上,老百姓希望有这样的善霸来弘扬正义,于是才有这类题材的故事在民间流传。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