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时节
2021-12-23抒情散文江岸晴天
插秧时节桐油开花下早种,他计划桐油开花之前回到老家。他,我认识,但不是很熟悉,住我邻村,个儿不高,年青时当过兵,人挺精干,做事麻利。见到他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他其实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今写他,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兴趣。他退伍回村后,当过多年村干……
插秧时节
桐油开花下早种,他计划桐油开花之前回到老家。
他,我认识,但不是很熟悉,住我邻村,个儿不高,年青时当过兵,人挺精干,做事麻利。
见到他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他其实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今写他,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兴趣。
他退伍回村后,当过多年村干,只是家乡自然条件不好,有饭吃有酒喝,仅此而已,他没能带领乡亲走上富裕之路,如今,乡亲们仍过着老人小孩在家,青壮年外出打工挣钱过日子的生活。
他有一男两女,两个女儿出嫁另找活路,儿子初中毕业后接了老婆,儿子知道在家种田,靠勤劳致富没指望,也害怕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新婚不久就带着老婆远赴广东打工去了。
小两口到广东日子也并不好过,只是夫妻恩爱比什么都强,接着老婆生了一男一女,两口变四口。小孩没人看老婆无法上班挣钱,负担较重,就一心想让父母到广东帮看小孩,这样一来老婆可以上班,二来一家人能朝夕相处,其乐融融。这样的好事,他就是不同意,他说他还能种田,出门在外哪有在家好,漂泊的生活他不习惯。
万般无奈,老妈丢下老爹来到广东,有老妈帮助看孩子,两个人都能进厂挣钱了。
他一人在家,不但种田,还养牛养猪,养鸡养鸭,养鱼种菜,农家活一样一少。自己种田的谷子吃不完,鸡鸭们帮着吃,自己家的谷子酿的米酒喝不完,三天两头都会有人到他家吃饭喝酒,农闲时没什么活,吃酒是农村人最兴奋的事。
日子显得有些孤单,但还算过得去。
他作为留守老人,比起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来说,他自己能种田吃饭,日子过得还算潇洒,如今他感觉电热毯温暖得很,大冷天有没有老婆陪睡都一个样,只是酒喝多了,身子一时动弹不得时,想喝口热水都没人送时,才会想到老婆的好,每到此时,他拿出当兵时的勇气硬是坚持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切就不是问题了。
儿子带着一家人回老家过年时,是他最开心的日子,他担忧,两百多斤的大年猪,一个人吃没味。不但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回来了,更重要的是老婆回来了,他像三岁的小孩一样兴高采烈,感觉幸福生活比蜜甜。
快乐的时光如闪电,春节的时光瞬间就过去了,他开始有些失落,他知道开春后,家人又会离开他远赴广东,他又将成为如老屋一样寂寞的守家的老人。
到家人真要离开他时,他强言欢笑,为他们准备大包小包的东西,主要是熏干的腊肉,干鸡,干鸭,干鱼。他要把家乡的味道带到广东去,让子孙们一两个月都不要去街上买那些速成的东西,他知道那些东西对身体不好,特别怕影响孙辈的发育和成长。
孙儿虽然在城市生长,生活,但根在老家,对老家一点不陌生,孙儿向爷爷说,老家的鱼肉特别香甜,白菜也很好吃。小孩儿不懂得赞美爷爷那些奉承的事,只是说了实话。他告诉孙儿,明年还要回家过年,孙儿总是高兴地说:“爷爷,老家好玩,我们会年年都来老家过年。”爷爷笑得都快合不拢嘴了。
把一家人送到村口,他从旧衣的口袋里抽出两大把老人头,孙子孙女每人塞一把,说爷爷在家什么都有,用不上,拿去买本子买笔,好好读书。儿子儿媳从小孩手中抢回还给他,他生气地说:“我送我的孙关你们什么事,又塞给孙子孙女,并强调,这是爷爷的心意。”
老婆从到家就开始唠叨:“一个人在家,少喝点酒,少种点田,不要养牛了,养牛活路太多,吃不了多少,自己够吃就好。”他说:“我知道了,我能做我才做,到我不能做了,我自然会丢下。”离开的当时,老婆又把说了好多遍的话再重演了一次。最后也是很不放心地随着儿子一家人出发了,三步两回头,眼圈红红的,她有些丢不下,可怜这孤独的老头,一人守着一栋老屋。
这样的场景连续重演了好几年。
今年,他早早地把猪、鸡鸭杀了,田里的鱼也捉了,他把这些东西用火烤干弄好后,带着丰收的果实到广东和儿子过年去了,他的到来,省了儿子不少买年货的钱,儿子儿媳高兴。
儿子挽留他不要再回老家了,快七十的人了,“人到七十古来希。”也该休息休息,老骨头经不起折磨。他不听,他说他还能劳作,就这样丢下家里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田土,太不舍,说家里的大田乱种都有两千多斤,插秧时放些鱼苗,打谷就成大鱼了,自打的谷子吃不完,鸡鸭帮着吃也长得快,还说吃惯了家乡的米酒,并强调在家生活富足,不像你们在外什么都得花钱。
老婆也劝他:“老头子,儿子说的不好吗,有你吃的就行,非得种田才有饭吃?”他不依,说开春就得回去,说广东这鬼地方热死了,六月天不热死人。
桐油还未开花的时候,他就回到了老家。
插秧时节,他找了几个忙手,早早地完成了插秧任务。
把秧插完后,他放心了,有人说他连续看了几天几夜的电视。
插秧的田都干涸了,他忘了看田水了。
村支书有事电话打他,电话是关机的。支书电话打给他的侄儿阿旺,阿旺说,插秧时帮他插秧的,并说:“你放心,我叔身体硬朗着,不会有什么事的。”阿旺忙于插秧,支书的话没放心上。
又过了一个星期,支书再次打他电话时,他的电话还是关机状态,支书预感到事有不妙,再打电话给阿旺说:“你叔老是关机,这不正常,你一定要找到你叔,我有急事找他。”
阿旺听支书说话口气的严重性,也有些担心了,不详的预兆压上心来,急忙跑去叔家,此时,阿旺手机响起,是堂弟的电话,堂弟打不通老爸的电话,也正想要他去家里看看。
阿旺急忙赶到叔家,在大门外大声叫叔叔,只有房屋反射的回音。
想推开大门时,大门关着,没锁,大门的门闩上挂着一个塑料袋,塑料袋里装着农家人自酿制的一把酸菜,肯定是哪位好心人送给他的下酒菜,他不在家时就挂在这里,这样的事在农村常有。
大门推不开,感觉是什么东西从里面死死顶住了。
一阵寒意袭来,阿旺打了个塞颤,他心里没底了,他急忙叫来邻居桥保,说叔几天没信息了,帮忙去看一下,他一个人不方便,如果真有什么事,到时一个人也说不清。
阿旺和桥保两人无论怎么用力也无法推开大门。于是从他睡觉的房间窗户向里看去,床上看去像有人睡觉的模样,但是否又不像,真有人可能被子还会突出些。
桥保找来一根长的竹篙,从窗子用竹篙轻轻地支开盖在床上的被子时,两人顿时毛骨悚然……
几天前,村里就听人说,村里迷漫着一股死耗子的怪味。
他,我认识,但不是很熟悉,住我邻村,个儿不高,年青时当过兵,人挺精干,做事麻利。
见到他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他其实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今写他,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兴趣。
他退伍回村后,当过多年村干,只是家乡自然条件不好,有饭吃有酒喝,仅此而已,他没能带领乡亲走上富裕之路,如今,乡亲们仍过着老人小孩在家,青壮年外出打工挣钱过日子的生活。
他有一男两女,两个女儿出嫁另找活路,儿子初中毕业后接了老婆,儿子知道在家种田,靠勤劳致富没指望,也害怕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新婚不久就带着老婆远赴广东打工去了。
小两口到广东日子也并不好过,只是夫妻恩爱比什么都强,接着老婆生了一男一女,两口变四口。小孩没人看老婆无法上班挣钱,负担较重,就一心想让父母到广东帮看小孩,这样一来老婆可以上班,二来一家人能朝夕相处,其乐融融。这样的好事,他就是不同意,他说他还能种田,出门在外哪有在家好,漂泊的生活他不习惯。
万般无奈,老妈丢下老爹来到广东,有老妈帮助看孩子,两个人都能进厂挣钱了。
他一人在家,不但种田,还养牛养猪,养鸡养鸭,养鱼种菜,农家活一样一少。自己种田的谷子吃不完,鸡鸭们帮着吃,自己家的谷子酿的米酒喝不完,三天两头都会有人到他家吃饭喝酒,农闲时没什么活,吃酒是农村人最兴奋的事。
日子显得有些孤单,但还算过得去。
他作为留守老人,比起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来说,他自己能种田吃饭,日子过得还算潇洒,如今他感觉电热毯温暖得很,大冷天有没有老婆陪睡都一个样,只是酒喝多了,身子一时动弹不得时,想喝口热水都没人送时,才会想到老婆的好,每到此时,他拿出当兵时的勇气硬是坚持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切就不是问题了。
儿子带着一家人回老家过年时,是他最开心的日子,他担忧,两百多斤的大年猪,一个人吃没味。不但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回来了,更重要的是老婆回来了,他像三岁的小孩一样兴高采烈,感觉幸福生活比蜜甜。
快乐的时光如闪电,春节的时光瞬间就过去了,他开始有些失落,他知道开春后,家人又会离开他远赴广东,他又将成为如老屋一样寂寞的守家的老人。
到家人真要离开他时,他强言欢笑,为他们准备大包小包的东西,主要是熏干的腊肉,干鸡,干鸭,干鱼。他要把家乡的味道带到广东去,让子孙们一两个月都不要去街上买那些速成的东西,他知道那些东西对身体不好,特别怕影响孙辈的发育和成长。
孙儿虽然在城市生长,生活,但根在老家,对老家一点不陌生,孙儿向爷爷说,老家的鱼肉特别香甜,白菜也很好吃。小孩儿不懂得赞美爷爷那些奉承的事,只是说了实话。他告诉孙儿,明年还要回家过年,孙儿总是高兴地说:“爷爷,老家好玩,我们会年年都来老家过年。”爷爷笑得都快合不拢嘴了。
把一家人送到村口,他从旧衣的口袋里抽出两大把老人头,孙子孙女每人塞一把,说爷爷在家什么都有,用不上,拿去买本子买笔,好好读书。儿子儿媳从小孩手中抢回还给他,他生气地说:“我送我的孙关你们什么事,又塞给孙子孙女,并强调,这是爷爷的心意。”
老婆从到家就开始唠叨:“一个人在家,少喝点酒,少种点田,不要养牛了,养牛活路太多,吃不了多少,自己够吃就好。”他说:“我知道了,我能做我才做,到我不能做了,我自然会丢下。”离开的当时,老婆又把说了好多遍的话再重演了一次。最后也是很不放心地随着儿子一家人出发了,三步两回头,眼圈红红的,她有些丢不下,可怜这孤独的老头,一人守着一栋老屋。
这样的场景连续重演了好几年。
今年,他早早地把猪、鸡鸭杀了,田里的鱼也捉了,他把这些东西用火烤干弄好后,带着丰收的果实到广东和儿子过年去了,他的到来,省了儿子不少买年货的钱,儿子儿媳高兴。
儿子挽留他不要再回老家了,快七十的人了,“人到七十古来希。”也该休息休息,老骨头经不起折磨。他不听,他说他还能劳作,就这样丢下家里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田土,太不舍,说家里的大田乱种都有两千多斤,插秧时放些鱼苗,打谷就成大鱼了,自打的谷子吃不完,鸡鸭帮着吃也长得快,还说吃惯了家乡的米酒,并强调在家生活富足,不像你们在外什么都得花钱。
老婆也劝他:“老头子,儿子说的不好吗,有你吃的就行,非得种田才有饭吃?”他不依,说开春就得回去,说广东这鬼地方热死了,六月天不热死人。
桐油还未开花的时候,他就回到了老家。
插秧时节,他找了几个忙手,早早地完成了插秧任务。
把秧插完后,他放心了,有人说他连续看了几天几夜的电视。
插秧的田都干涸了,他忘了看田水了。
村支书有事电话打他,电话是关机的。支书电话打给他的侄儿阿旺,阿旺说,插秧时帮他插秧的,并说:“你放心,我叔身体硬朗着,不会有什么事的。”阿旺忙于插秧,支书的话没放心上。
又过了一个星期,支书再次打他电话时,他的电话还是关机状态,支书预感到事有不妙,再打电话给阿旺说:“你叔老是关机,这不正常,你一定要找到你叔,我有急事找他。”
阿旺听支书说话口气的严重性,也有些担心了,不详的预兆压上心来,急忙跑去叔家,此时,阿旺手机响起,是堂弟的电话,堂弟打不通老爸的电话,也正想要他去家里看看。
阿旺急忙赶到叔家,在大门外大声叫叔叔,只有房屋反射的回音。
想推开大门时,大门关着,没锁,大门的门闩上挂着一个塑料袋,塑料袋里装着农家人自酿制的一把酸菜,肯定是哪位好心人送给他的下酒菜,他不在家时就挂在这里,这样的事在农村常有。
大门推不开,感觉是什么东西从里面死死顶住了。
一阵寒意袭来,阿旺打了个塞颤,他心里没底了,他急忙叫来邻居桥保,说叔几天没信息了,帮忙去看一下,他一个人不方便,如果真有什么事,到时一个人也说不清。
阿旺和桥保两人无论怎么用力也无法推开大门。于是从他睡觉的房间窗户向里看去,床上看去像有人睡觉的模样,但是否又不像,真有人可能被子还会突出些。
桥保找来一根长的竹篙,从窗子用竹篙轻轻地支开盖在床上的被子时,两人顿时毛骨悚然……
几天前,村里就听人说,村里迷漫着一股死耗子的怪味。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