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读书

2021-12-23叙事散文yanxiongying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古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龚总家里的涵涵美女却说:书,能留香。不仅仅留下淡淡的油墨香,更有清雅的绢书香!古今中外,众说纷纭的“书”言“书”语……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古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龚总家里的涵涵美女却说:书,能留香。不仅仅留下淡淡的油墨香,更有清雅的绢书香!古今中外,众说纷纭的“书”言“书”语里,哪怕还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奢望,可是我独爱十三岁涵涵的书香,那股悠然的,使人内敛又沉静的淡淡书香! 放暑假了,首先要带孩子去的地方当然是书店。学校两旁的小书屋显然已经满足不了我们对书的渴求,直接到“楚天书城”吧,不仅仅可以买到心仪的书籍,更重要的是可以坐在一角的小小“书吧”里,静静的品读,让自己的思想随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果不其然,书城,就是书多!校园文学、童话故事、唐诗宋词、中外名著……琳琅满目。小老二居然还在一个“梅花鹿”造型的书架上发现了我刚刚看完的电视剧版的《人民的名义》。厚厚的一整套电视剧剧本,立在美丽的鹿角之间,难道她还要带着所有的人民,奔向更为浩瀚的书海而去? 周遭寂静,我尽情畅游其中。手掌轻拂新书的扉页,指尖滑过崭新的书脊,心灵也在书海里荡漾。取一本心仪的书,选一处安静的角落,独处一段静谧的时光。小巧精致的书吧里,崭新的实木桌椅,整洁清爽,孩子们细微的翻书声,舒缓悠扬的轻音乐……
我们十来岁的时候,怎么都找不到这般清静优雅的书吧供我们享受的。三十年前,荆州城里只有唯一的一家“新华书店”,门前摆小人书的旧书摊就是我们的乐园。我们一群小不点儿,就三五成群的聚在大树底下看两分钱一本的小人书。那个年代叫“连环画”,也美其名曰:“画书”。虽巴掌大小,内容却也图文并茂,只可惜都是黑白灰,没有色彩。
只要天气好,几乎每个星期天我们这些要好的小伙伴都会相邀去看书。我们人手一本小“画书”,端个土气的小板凳,就坐在卖冰棒的冰柜旁,耳畔听着那串尺多高的冰棒纸随风窸窸窣窣,进入故事情节……炎热的夏天,口干舌燥了,我们就买五分钱一根的冰棒。每每看到入迷处,只知道咧着个嘴傻笑,冰棒也忘了往嘴里送,拿在手里已化大半却浑然不觉。寒冷的冬天,零花钱有限的小女生们,就俩人合买一杯两毛钱的热牛奶,插两根长长的吸管。手里虽捧着牛奶,眼睛却还死死盯着放在膝盖上的书,管子含在嘴里,半天也不吸一口。又或者看到精彩的瞬间,情不自禁的哈哈大笑,把牛奶喷得满书都是。如是这般,摆书摊的老爷爷老奶奶也不会责怪我们这些“VIP”,只拿过来一个干净的小毛巾,帮我们擦拭干净,我们又继续埋头苦读……
就在那段趣味无穷的日子里,我们看完了“画书”版的四大名著:《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哪吒闹海》、《武松打虎》、《草船借箭》、《三顾茅庐》、《林黛玉葬花》……还有孩童时候都喜欢的《地道战》、《地雷战》、《蓝精灵》、《皮皮鲁和鲁西西》……当然我们还认识了安徒生童话里的小主人翁: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拇指姑娘、七个小矮人、王子与灰姑娘……还有《伊索寓言》、《阿拉丁神灯》、《一千零一夜》……
还记得初中的哪一学期,杨邦军老师推荐我们订阅《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期刊,半年六本一共要三块六角钱。我是爱书之人,在班上寥寥无几的几个订书者中总是最先报名。每次新书发下来,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借,其中多半是摘抄新书后封面的流行歌曲。一期新作文书,总会教会我们一首新歌。我却不一样,歌词虽也迷恋倾心,更重要的还是相当仔细的把文章从第一篇读到最后一篇,不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连指导老师的点评也不放过。一本书翻来覆去多遍之后,同学们居然都可以五音不全的哼哼唧唧,但是我的歌词却一字不差,因为书在我手上,歌词全在我书里。小虎队的《青苹果乐园》:周末午夜别徘徊,请到苹果乐园来……费玉清的《一剪梅》: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飘香……毛阿敏的《渴望》: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同学们最情有独钟的就是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清晰的记得,那一期的作文书,活生生的被同学们“五马分尸”了,那张印有歌词的后封面,成了那时期的宠儿…… 后来初中毕业,王永政老师给了我一个师范学校的名额,可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还是遗憾的失之交臂。本来以为我的读书生涯就这样结束了,可是不然。我知道读书、学习,不仅仅只是坐在教室里,人生时时有学问,生活处处是课堂。
二十岁差几天那年,我结婚了。没想到老公的家虽然只离我们百十里路,却是相当的贫寒,居然连个黑白电视机都没有,更别提有书可读了。每次回去,我必定带上几本书。清晨,池塘边,欣赏着水面泛起的粼粼波光,我心里默念着书;午后,树阴下,伴着哥嫂嘻嘻哈哈的麻将声,我手里捧着书;傍晚,铁道旁,听着由远及近的火车鸣笛,我身上带着书……
再后来,到广州深圳打拼的七八年间,在妈妈日思夜寐着荆州老家的“垄上频道”,惦记着策巴子的“有么子说么子”,念想着憨头标准的荆州方言时,我却不然,我有书呢!照样是得点点空闲就买书看,跟着读学广东话的小册子,辅导大女儿的作业也是在看书,我依旧和书形影不离。广深那边的免费期刊特别多,妈妈带着刚刚蹒跚学步的小老二到广场或者超市等热闹的地方溜达一圈,小家伙每次总是满载而归,手里拿着好几本书,踉踉跄跄地扑到我怀里,表达也不清楚,就只是咿咿呀呀的:妈妈看,妈妈看!老大也晓得我爱看书,放学回来,隔三差五的也会变魔术般滴跟我带回来惊喜。
就这样,我一路走来,不管身处何方,不管多大年龄,一直都保持着读读写写的好习惯。
…… “叮铃铃”!邻桌小朋友的手表电话打断了我的思绪,环顾四周,小小书吧里依旧安安静静。我起身,再次遨游到浩瀚无边的书海,我要寻到涵涵美女的书香。
在“儿童读物”柜前,我驻足。曹文轩的《埋在雪下的小屋》,真有香味呢,是森森小朋友偷偷藏在身上的一块腊肉香;伍美珍的《阳光姐姐》也有香,是同桌小女生裙子上的淡淡肥皂香;杨红缨的《淘气包马小跳》也有香,是调皮佬唐飞在上课时偷吃的薯片香……
缓步前移,到了“名家名作”区。杨绛的《我们仨》更是香,是钱瑗给爸爸妈妈炖在小炉上的排骨香;我看到了《亲爱的三毛》,真有荷西送给三毛的百合花香;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咀嚼到了润叶给少平的馒头香;曹雪芹的《红楼梦》,林黛玉的葬花,真有孤傲的冷香……
涵涵美女的灵悟,我真的感知到了,在书海涤荡,周身香气弥漫。 罗曼·罗兰说: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不惑之年的我们,虽然或多或少经历了生活中的艰辛和不易,但是唯有读书能激励我们迎难而上;读书能教会我们处事淡定从容;读书能告诉我们将生活化繁为简;读书能鞭策我们低落时重振旗鼓……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的爱书之好,依然安在;我的读书之路,依然漫长;我的写作之乐,依然如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