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化的自然和自然中的人格
2021-12-23叙事散文于文华
人格化的自然和自然中的人格——中财论坛4—5月部分散文之赏析文/王克楠今年以来,自己忙于其它的事,写散文较少,但是一直关注中财的散文和散文作者。回想自己当年登录中财的时候,就是从散文开始的,在此认识了一批全国很有知名度的作者,并进行互动,使……
人格化的自然和自然中的人格
——中财论坛4—5月部分散文之赏析
文/王克楠
今年以来,自己忙于其它的事,写散文较少,但是一直关注中财的散文和散文作者。回想自己当年登录中财的时候,就是从散文开始的,在此认识了一批全国很有知名度的作者,并进行互动,使得自己对散文的认识越来越自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评论“体系”……每个人在文学上的进步,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感谢中财对自己的积极影响,因为感谢,才会不惜沿着时间的“轴”,把中财论坛4—5月部分散文一篇一篇仔细阅读,并选择一部分进行赏析。 一、关注大地上发生的事情 自然万象,浩瀚天地,人有人的活法,自然有自然的走势,相对于人类而言,大自然的奥秘总是给人以惊奇。人类文明进步的每一步,都含着向大自然学习的单元。中国西部散文的独特性,首先在于自然风情的独特。自然风情是“物”,物可格致,没有丰富多彩大自然,就没有散文生长的土壤和肥料。雨夜昙花的《蓝花楹》,“坐在车中就能看见紫雾一般的花。那时也不用等,一看到那紫色的雾,就知道,夏将至。”花不仅美丽,还昭示着季节。作者把别的花和蓝花楹做了对比,“云南樱花开了,又谢了,桃花、梨花都谢了,蓝花楹还是那样,沉默着,立在江边,只在风中摆一摆那些已成熟的、扁扁的籽实。”其实花的情感,也含括了人的情感,正如作者所云,“我猜想这一刻,有些忧伤的我,坐在蓝花楹树下的我,也会在记忆里存放许久。因为有过的等待,也因为这些错过。” 植物不仅是植物,植物还可以帮助人。植物中有 一种植物叫做——药材。柯英的《茵陈与青蒿 》就写了这样的两种药材,人如植物,植物如人,作者用人格化,刻画了茵陈的性格,“茵陈不问人事,它的天命就是生存。在方圆咫尺的泥土上,各类野草都要争抢地盘和养份,冰草、芦芽、蒲公英、蒿子之类的草们杂乱无章,哪有空隙哪儿插足,谁也不客气。”此文还有一个特点,便是思辨,因为茵陈容易和青蒿混同,旧时医家常常把茵陈和青蒿等同于同一种植物,譬如“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蒿子当柴烧”,然而,茵陈就是茵陈,青蒿便是青蒿……我们的民族性格有“大约是”这样的元素,遇到不容易分辨的,不愿意刨根究底,比如茵陈与青蒿,虽然样子相似,却不是一个物种,“青蒿生于山野,自然性寒,一旦入药,当是驱寒散热良药,对外感发热、阴虚发热、恶性疟疾的发热等均有疗效”,而茵陈的药用性质与青蒿决然不同也。人可以变化,花朵也会产生变异,梅边写了《桐花》,“在工地的房顶上,我忽然看到了远处的桐花。一树一树的,它们从田间一直连带到村庄。”作者与桐树和桐花有着感情,“原先住的五间的土坯老房,院子里有两棵梧桐树,东边门口一棵,西边门口一棵。两棵树又高大又繁茂,花开叶满的时候,几乎覆盖住整个院子。”然而,时过境迁,现在再看桐花,再看唐诗,“如今我再见桐花,花还是昨日花,人已不是昨日人。”时间和空间的变换,也使得美丽的事物,消失了原来的韵味。 柯英还写了《一地野花一地诗》写的是河西走廊的春天,他写了桃花、杏花、梨花,当然,还有微微的小花,“苍白而贫血的大地上,最先报春的居然是小小的地丁,农人叫紫花地丁,或地丁婆婆。它像是一蹦子从土里跳出来似的,刚绽开三五片平地而铺的叶子,随即抽出一根细嫩的花茎,仿佛一夜之间,便头著细碎的紫色花萼”。作者善于用植物营造春天的氛围,而且善于刻画花朵的性格,“如果说紫花地丁是文静的姐,蒲公英便是爽朗的妹,一静一动,十分有趣”。“匆促间,春走到了头,立夏了。烈日炎炎,草木醉软,一波喧嚣的花事马上驾临,宏大的场面和纷繁的情节,已不是抒情诗歌所容纳的素材”,此地无声胜有声,正是高手的写法。李立红的《陌上花开》写的也是春天的情境。作者在七岁以前,一直生活在乡村,对乡村有深深的记忆,“那时还小,只把花当做玩具,和一群丫头,采一大把一大把的野花过家家,或编成花环戴在脖子上,当装饰品”,很有童趣。长大以后,作者依然认为最美的春天永远不在城市,而是在乡村。由于作者热爱乡村,才有这样出神入化的描写,“蒲公英、点地梅等草花,稀稀疏疏,因为干旱,它们也是拼了命才破土而出的,微笑的,纤细的,用尽全部力气,才开成那样,显得很铺张,不精于算计,不计成本,好像开完了花,就不过日子了似的。”作者怀着深厚的感情写了榆树,“榆树是隐形的富翁,低调、内忍,好像生怕露富,被谁惦记似的。”对于春天的花朵,作者有独到的、设身处地的理解,作者“会试着用自由、平等与爱来对待它们,试着删除我思想中廉价的感恩与珍惜,试着松开捂得紧紧的自大、狭隘、轻信、紧张,试着像花一样思考,像花一样让生命与众不同,用花开的方式,链接我与自然、与万物的关系,弥补我生命中缺失的元素,弥合那些裂缝。”这样的感觉才真的是“天人合一”的感觉,含着中国古老哲学的沉淀。 一枚叶子的《故园今日海棠开》从题目看是写花,其实写的是人,写的是作者的爷爷。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作者的爷爷年年秋后,都要赶着马车,带着家眷,到离家十华里的古齐东县城旧址——长福镇台子街采购、游玩。“齐东县城有高高的城墙,如水的人流,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于此。大河两岸,沃野千里,林木茂盛,勤劳的人们,春种秋收,过着田园牧歌式的日子。”这篇散文的前面是回忆,后面的是现在进行时的采风,“淡红的海棠、粉白的海棠正在绽放。头带花环、一袭白裙的海棠仙子,亭亭玉立于海棠林中,让人产生天上人间的恍惚感”,历史和现实互相呼应,给人以力量。 夜莺的《栽秧饭》非常接地气,作者回忆了小时候记忆,“吃过的最香的一种饭。” 其实,作者叙述的是南方常见的插秧劳动,插秧插得好,可以是一件艺术品,“田薅秧人挨人,男女老少并肩行。秧苗不薅上不好,秧歌不唱没精神……”。李立红在《此心安处是吾乡》写了故乡大地蒲公英,蒲公英是野花,没有家花那么娇惯,“花开得也胆小,匍匐地上,像怯生生的小丫鬟,事事留有余地,不像牡丹、芍药开得满而盛。蒲公英常常是被人忽略的背景,好像郑重地准备了一大段的开场白,最后正式演出时,却被通知不上了,就这样,也没见它耍脾气,找谁论理。”它很朴实,从来不去炫耀,“世界注定是由强者主宰的,但世界的很多细腻的美,是由小小的弱让度的,是由柔柔的善成全的,它们各行其是,有各自的生存之道。”作者采取的是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一边叙述蒲公英的美好,一边讲述“强者和弱者”的生存之道,强者不会是永远的强者,弱者也不会是永远的弱者。 二、亲情中的人性和人性中的亲情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感情生活里,有亲情、爱情、友情,这三者哪一种更强烈一些,因人而异。亲情是自然的,爱情是一种“相遇”,友情则需要营造,是有条件的。笔者注意到了中财论坛4—5月部分散文,写亲情散文的不在少数,为了是短吟,还是长叹,都含着深深的人性。如无才浪子在《我的父亲》写了自己的父亲,写了父亲的好品格,“父亲那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忠厚善良,勤劳节俭,爱子如命的美好品质,积极乐观”,笔者关注观察这位父亲的品格从哪里来的了,窃以为这位父亲的好品格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下形成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是个宝贝,“温良恭俭让”是有积极元素的,反而生活的“斗争哲学”是值得商榷的。“忠厚和善良一直影响着我,使我养成了一个淡然看世界,平常过生活的好心态。”虽然忠厚到了极点就是傻,但毕竟可以使人保持一种好心态。 李兴文的《冷暖寸心知》也是写父亲的,但是父子相见也难,父亲在乡下,我在城里。“作为第一代移民,我没有打算返回乡下去,也无法把父母接到城里来。”作者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还原了亲情关系,“父亲的脾气和我的性格表明,灾情遍地的岁月,母子、父子、夫妻,他们之间更多的只是生育和觅食本能,人间亲爱之意,完全被天造饥荒和人造仇恨挤压得无处存身。”这样的表述无疑是“残酷”的,也是真实的。作者还发现“历经苦难,但造成所有苦难的原因不许追问,才是最大的苦难。”作者的这个发现是惊人的发现,不妨联系一下实际,当代社会的每个人似乎都很和谐,都不愿意揭开历史的“伤疤”,都在“往前看”,但是,不能正视历史的做法,是为下次再犯错误铺平了道路……民族走的弯路够多了,希望不要再走弯路才好。 候鸟(彭勇)在《母亲》里写了母亲。在人们的意识里,母亲是生命的支撑,作者也是这样,他写到了自己的变化,“我知道,我变了!唯独想念母亲的心,一如从前。”作者还回忆了母亲的勤劳和慈爱,“母亲会提前为我打扫好屋子,将被子拿出来一一曝晒。我似乎没有想过,母亲生病的身子是怎样去完成这一切的。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就像儿子问我要吃的,玩的我从来不懂得拒绝一样。”应该说,世界上的母亲大部分是这样的,一心扑在了子女身上,忘记了自己所付出的疲倦和委屈。孙行者写了《母亲的味道》,虽然短,也写出了“母亲的味道”。 母亲的味道,是一种什么味道呢?“母亲端着热腾腾的疙瘩汤到我面前,熟悉的味道瞬时沁入心脾,搅动着翠生生的菜叶,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我们母女默默地坐在床上,等着汤变凉。我发现母亲的头发没以前多,也没以前黑了。”读者恍然大悟,原来母亲的味道就是一种食品的味道,因为这样的食品里有苦日子的影子,“那时候爸爸也不在了,我们的饮食相比之前差了些。一日三餐,吃饱就好。母亲最常做的饭,就是疙瘩汤。”是啊,日子苦了,越发显示出作者母亲的坚韧,饭菜也就有了不同的性格,就有了耳渲目染的“教育”功能。作者母亲的疙瘩汤,就是母亲的代名词,说到母亲,很多读者都会想到自己的母亲做的最好的饭菜是什么,那种饭菜,就是母亲的味道。 对于散文写作来说“写什么”是重要的,“怎样写”同样重要,也就是说,写散文,找角度很重要的。同样是写母亲,写母爱,日尧月用的是另一个角度——母亲和乡村的关系,题目就是《母亲的乡村》,那么,母亲的乡村怎样的乡村呢?当然是充满了诚信的乡村,“母亲心如磐石固守老家的原因无外乎内外两因。外因是,人老惜家,数十年日出日落与这片泥土和这座场院以及村里人建立起了根深蒂固,不能割舍的深情厚缘。乡村庭院的大门,从迎接早上最后一束星光到第一束晨曦开始,到夜晚第一束星辰闪烁并拉下夜幕,大门时常是敞开无阻的”,“乡村人,就是如此的客气和大方,瓷实和诚信。”这样的乡村现在还存在吗?一个民族失去了道德观念,是最大的悲剧。物质贫乏,可以拼力去挣,失去了信仰,失去了道德,再去寻找,恐怕就是几百年以后的事情了……这篇散文的另一个闪光点,在于对儒家文化的点赞,“坚守一座土院子,就是惦念自己的祖先,尊敬自己的祖先,也是和祖先一直生活在一起,也是儒家“忠孝廉洁”文化理念的传播和继承,更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生存习俗的定格。”历史证明,当一个道德规范建立的时候,后世人不可盲目地删除“旧的道德规范”,用旧酒瓶子装新酒,这新酒一定是真善美的,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伪道德;在我们民族性格成长的里程中,这样的伪道德比比皆是。乡村的环境,有助于“忠孝廉洁”文化理念的传播和继承,如今乡村大量地消失,城市里的新道德何时才能形成?(不是口号上的形成)。作者日尧月的这篇写母爱的散文,是难得一见的优秀散文。 邱俊伟写的不是父母亲,而是在《我的爷爷奶奶》中写了自己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形成了自己的性格,“我从没见过奶奶发脾气、骂脏话,她一生信佛,笃信积德行善。爷爷清瘦而干练,遇事隐忍,憨厚朴实”。作者还叙述了爷爷奶奶一家人曾经遭到土匪绑架的往事,“虽然家里有点积蓄,可是哪里有那么多的钱呀?东借西凑,还相差很多。万般无奈,奶奶回到她的娘家,软磨硬泡,据说奶奶的父亲卖了几十亩地,最终总算是凑齐了五百块银元,赎回了我的爷爷。”爷爷奶奶之间有深厚的爱,在爷爷因病去世后,不久,作者的奶奶也去世了,相跟而去。林小白是从另一个角度写亲情的,《第一次为人父,你都准备了些什么?》写父母对自己的爱,是容易的,写自己对即将诞生的小生命的爱,则是有难度的,“妻子说,既然决定了,我们就当他(她)是上帝给我们的礼物吧。”可见,小夫妻对小生命是有责任感的。他们对小生命的认真,还在于为尚未出生的小生命开始写成长日记,“人家怀孕后大多数妈咪都孕期反应得厉害,又是呕吐,又是难受,果儿妈咪反应小,基本上生活都不用爸爸操心,果儿也很争气,在妈咪肚子里动得很规律,到现在,脐带也不绕颈了,就等着顺产了。”感激小家伙很争气,相信小家伙在今后成长的道路上还会很争气,因为他有对他的成长负责的父母。 三、用人物的命运洞察时代的特点 生活里的人物,是各种各样的,有幸福的人,也有不幸的人,人物的命运,尽管有性格的元素,时代的影响还是巨大的。随玉在《守寡的女人》写了这样一个女人,有自己的菜园子,女人很不幸,“女人的婆婆在屋里吊死了,所以她们才弃了这所房子。”女人喜欢骂人,来表现自己的强大,“那个女人一来,总是声嘶力竭地骂:杀千刀的啊,雷劈的啊,就晓得欺负我们孤儿寡母”。这位寡妇虽然不幸,却虐待自己的儿媳妇,“她死了,喝农药死了!奶奶说这话的时候,浑浊的眼珠在眼眶里转了一下,有两滴泪顺着眼角深深的皱纹流了下来。”这是中国人的悲剧,女人当媳妇的时候被虐待,一旦熬成了婆婆,却又虐待自己的媳妇。家境决定命运,性格也决定命运,刘彦林的《老姚》就写了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物,这个老姚,“老姚在做了八年的“民办”之后,不期就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因此,提拔为主任,后来当了校长,但是还是出了事,因为他有“三把火”,这三把火过于招摇了,“赢得了诸多的赞誉和荣誉”,但是得也荆州,失也荆州,“他在学校应占用场地外的厂区搞起了房产开发,先后开发了五幢居民楼,在解决好工人问题后,他将积累的资金注册了一家上市公司,虽然不是法人,但一应事项都由他亲历亲为。八年前的秋末,新任的郑市长收到了一份检举信,揭发的老姚挪用公款数额超过一百万元”,当然,作者是以喜剧是色调表达老姚这个人物的,但是毕竟挪用公款,令人深思。 用散文写人物,是有难度的,因为写不好,就成了小说,但中财散文栏目不少作者擅长写人物,木门长子就是其中的一位。木门长子的散文《人生若草木》中,有三个人物,都是栩栩如生。《水琴》写的很有童心,主人公是一位11岁的乡下女孩子,她的“工作”即是喂牛,“微风吹乱了她的头发,碎花的衣裳在空中舞成了一阵风。‘我的牛——’”,牛,构成了村妞水琴的自豪。水琴是一位童女,而另一个人物《老袁》则是79岁的老汉了,袁老汉会木匠,曾经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但是,人总是要老的,“老袁以前的旧屋早就破烂不堪了,又小又黑不说,南墙上糊的泥基本上全都脱落了,屋顶也是修了补,补了修,外面下大雨的时候屋里下小雨。”作者通过对老袁年老困境的描写,呼唤人们关爱老人。《龙老太》里的龙老太也是一位老人,是一位捡垃圾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本来有一个做生意的儿子,但是儿子的生意不景气,有个性的老太太和儿子有矛盾,一直捡垃圾,“龙老太发现了那块肉,同时发现那块肉的还有两只流浪狗。龙老太上前争抢,两只狗又不肯相让,结果就遭了殃。”这篇散文,其实是写了一个人和狗之间的争夺状态,读后令人深思。王海军的《苦情三奶赵氏》虽然简短,但是三奶赵氏这个人物还是勾勒出来了,三奶曾经是幸福的,“婆家照顾很周全,但三奶的心里仍是放心不下战场上的丈夫,经常到枣树下祈祷……三爷又参加过淮海战役和解放南方几大城市的著名战役,因战争地点的不确定性和部队的保密性所以三爷一直没有和家人联系。”这个女人一直支持丈夫的事业,但是还是因病去世,才38岁,这个短文的意义在于呼吁人们要关注在英雄后面的小人物,“三爷作为老一辈革命家一生褒奖无数,可谁知他军功章的背后会有一位女人无私的付出和牺牲。赞扬革命家和英雄的文章无数,可哪里看过一篇赞美全中国千千万万像三奶赵氏一样苦命的女人。” 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人生是什么?人生就是众多人的生命里程。朱竹老师是一位经历很坎坷的老者,最近写了《我所知道的文革中几桩杀人案》,是写给“写给那些怀念歌颂文革的人”,是啊,我党早已对“文革”进行了定性,可是总是有人还在歌颂文革。朱竹老师写了文革中几位他所认识的非正当死亡的人物,北京路德中学校长高万春为党教育事业忠心耿耿日夜操劳,但是“被毛主席革命小将暴打致死”; 河北涿县下胡良乡上坡村一位出身为富农的女人被打致死,“只见一五大三粗的光棍汉子,手提铁锨走上主席台,照准一个富农婆子的后背,把抡得老高的铁锹,猛地拍了下去,只听见嘭地一声那婆子倒地,鲜血从两个嘴角流出,人一动不动已经无了一丝气息。”作者的工作之地三古中学的古良赵,有一位精神病患者被殴打致死,“从村中走出来一群年轻人,有男有女甚至还有一两个未成年人,持不棒持扁担持铁棍持菜刀,一拥而上一阵暴打,一阵砍杀。那精神病患者避之不及,满头数道血流不止,倒地身亡。”人的生命在那场大革命中,像蚂蚁一样卑微,这样的大革命还值得赞颂吗?朱竹老人作为一位有良知的过来人,在文中警戒世人,“外国人屠戮中国人是反人类罪,中国人屠杀中国人也是反人类罪!凡是出于政治宗教种族的或其它需要的,制造口实使用手段挑起事端,对人类进行群体性大屠杀的就是反人类罪!”人类啊,人类,灾难何时才停止呢? 由于篇幅所限,笔者不可能将中财论坛4—5月部分散文全部点评(但已经全部阅读),看着朋友们写出好散文,并且在散文的格局上逐渐显露出“大气象”时,内心是高兴的,非常愿意为朋友们的进步鼓与呼,期待朋友们写出更有力度的散文!
2017年6月于西山书院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