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枣树情 忠厚仁义传
2021-12-23抒情散文王海军
《王家人与古枣树传说》 说起枣树在大柳镇石庄村的百年老宅里有这样一棵200余年的古枣树,虽经历风风雨雨每年秋天依旧果实累累,它树干笔直,顶部分成五个树杈,像人的左手一样伸向空中。树枝刚健繁茂,傲风凌雪,气势不凡。就像它护佑着的王家人一样时……
《王家人与古枣树传说》 说起枣树在大柳镇石庄村的百年老宅里有这样一棵200余年的古枣树,虽经历风风雨雨每年秋天依旧果实累累,它树干笔直,顶部分成五个树杈,像人的左手一样伸向空中。树枝刚健繁茂,傲风凌雪,气势不凡。就像它护佑着的王家人一样时刻传播着高尚的品质与节操。 石庄村是一个有着500年村史的老村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分为石东村和石西村两个大队。村中的坐地姓氏有石家,于家,段家等,可能是老石家人来此村生息时间较早一直沿用石庄村村名。清乾隆年间王家俩兄弟搬来此地居住。但村中的王家分为“上岗王”和“下岗王”,据老辈人讲下岗王家原先用“汪”字后来改为“王”字。 相传石庄王姓始祖是北京密云人,明永乐二年皇帝下诏命令今北京密云一代民众南迁,于是随众乡邻举家老小,长途跋涉一路向南迁居到今宁津城北“曲家胡同”村。经过十几代人的辛勤耕种繁衍生息发展成村里有名的大户人家,王氏后人时刻也秉承先祖忠厚仁义的立身之本,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一直被众乡亲津津乐道。 清乾隆年间王家后人中有两个小哥俩,二十啷当岁长的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平时喜欢舞枪弄棒早就练得一身把式,因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平时也爱打抱不平。一次八月十五集会上因为看不惯富家少爷欺负孤儿老小,上前多劝几句。没想到招来一顿暴打,王家俩兄弟哪里受过此等窝囊气,出手还击结果把富家少爷打残。众乡邻劝解与此等霸道人家摊上官司不是咱平常百姓承受的住的,也不要连累乡亲们赶紧远走他乡吧。 遂连夜奔走一路向北三十里地来到了今“李满村”,长时间奔走,饥渴难耐,天刚明,敲开了李满奶奶庙的山门,饭毕后,道长问明二人奔走原因,二人如实相告并请道长指点迷津。道人领俩兄弟上了玉皇顶,面向北方随口道: 奶奶庙北一片红,俩伍枣园藏英雄。 生根发芽千秋载,忠厚仁义辈辈传。 哥俩向北忘去,在东北角方向有一片一片红晕,二人谢过道长出村向东北方向走有三里有余,经打听此村正是石庄村,因”石”与”十”同音村里人也戏称”俩伍村”。是一个三面环水的小村庄,河水经村东大湾流入家南大湾,再经过村西大湾沉淀后由小水沟流入家北水塘。成片的原始枣林就在水塘的周围及北面的洼地上自然生长。王家兄弟二人见此地是个风水宝地,又经道人指点遂决定在此安家兴业。由于二人是犯案出逃不敢说是亲兄弟,商议决定,此地水湾甚多,与水有缘,就一个姓“汪”居住在水塘西头,地势较低有个岗子也就成下岗儿汪家,后经几代人又改回王姓都称“下岗儿王家”。 另一个用本姓王,住在水塘东侧地势稍高后称“上岗儿王家”。也就是我们家老祖顯臺。在紧挨水湾东侧的高地上生长有两棵婆枣树,一南一北,南边那棵树干笔直,枝叶挺健着伸向云霄,像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伸展着双手。北面一棵树身不高但很粗壮,树杈像是人的手形伸向天空,枝叶也更加繁茂,周围有好多它的根系小树,此树更像是一位小脚女人,身材不高却能撑起一片天。 在那个逃难岁月里,身无分文饭无一口,王家老祖是吃树上的婆枣度过了一天又一天,老年间种地都是靠天吃饭,粮食几乎不够一家人口粮,青黄不接时多是吃婆枣充饥。就这样一辈又一辈的王家人在此地扎根发芽繁衍生息,老枣树用它的甘甜的果实哺育了无数王家后人,为了感恩老枣树的养育,感怀先人的忠厚仁义,王氏后人把老枣树保护一代又一代。
《民国商人王润泰》 也许是李满奶奶庙道人指点,或许是受石庄村人杰地灵的风水影响,让我说是在古枣树的护佑下,王家先后几辈人中陆续出过十几位太学生,账房先生,银号财主,三八年以前早期共产党员,大学教授和县府公职人员等一大批的引领当时社会前行的先进人士。 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起最多的就是民国大财主王润泰老人,此人生在老宅长在枣树下,聪明好学,精通账目,从小便跟随师傅在宁津城银号当工,清末民初时自己创立《润泰银号》,在济南,天津等地均有分号。在村里有地几百亩一套三进院落,偏房几十间,有专用车马棚,佣人有几十口。现村里大过道一带地界均是当时他家的宅院。 润泰老人虽富甲一方,但生活极其简朴。时常教导后人勤俭持家,厚德载物。老人时常回家小住,经常会在枣树下溜达溜达自言自语好像在和老枣树说些什么。每每离家都会交代家里人保护好老枣树,这里是他得根。晚年病故于济南,曾交代后事一切从简,不殓金银。叶落归根即可,省下银两救济乡邻。家人为遵照老人遗愿,用三十六人抬杠阵帐把棺椁送回老家,途中每到一处用白布搭棚宴请当地百姓。发丧总共用了七七四十九天,周围十里八村男女老少但凡是来看热闹的就管饭。就这样把老人省下来钱救济了百姓。在那个青黄不接时日,靠天吃饭的年代,可以说是救了无数人的命。后文化大革命时期润泰老人的坟也没有逃脱被掘的命运,在棺材里没有发现一样金银,仅有一个大洋和一副眼镜。 润泰老人正是用他的实际行动传承着古枣树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也继承着王家人忠厚仁义,勤俭持家,厚德载物的优良家风。
《神匠白奶奶》 白奶奶是民国时石西村有名的神匠,她的丈夫王启泰、大哥王润泰是村里的富户,家族在济南等地开有钱庄银号,白奶奶的宅院修得十分讲究,前后两进院落,三间正房两间跨耳,东西各有厢房,中间的天井东种着一株枣树。 白奶奶年轻时就一头白发,人长得白净端庄,又乐善好施,村里人便都叫她白奶奶。她笃信神佛,在枣树旁边的东厢房里供满了各路神仙,上到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泰山奶奶,下至狐仙爷、长仙爷、黄仙爷、白仙爷、灰仙爷,无所不包。村里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的事,都来找白奶奶祈求神仙保佑,每次祈祷完毕,白奶奶总会送人家两把大枣,说回家煮了粥,喝了会保全家平平安安。每逢九月九是传说换童子的日子,附近有很多孩子在枣树下认白奶奶作干娘,以求无病无灾,不被上天中途“收走”,白奶奶作为回礼,就摘下刚好熟的枣子给孩子们吃,嘴里轻轻念叨:“吃吧,吃吧,长命百岁”、“一天三颗枣,一辈子不显老”。 也许是白奶奶心无杂念一心向善,老人家80多岁了依然行动自如,人们都说她是附近李满村碧霞祠的云霄娘娘转世。白奶奶晚年搬到李满村居住,六一年无疾而终,当时连年发大水,粮食颗粒无收,人饿得走路都得扶着墙,更不用说抬棺材了,人们都愁如何把白奶奶送回石西村安葬,说来也神奇,第二天突然天降大雨,水有齐膝盖深,雨停后白奶奶的棺材竟然顺水自各儿漂到坟上去了,事后人们都说这是白奶奶的仁慈感动了上天。
《苦情三奶赵氏》 在民国晚期我的太爷王希正一家人搬至枣园附近居住,老人也继承了王家先人的忠厚仁义的优良传统,一生都在为众乡邻操劳,管尽天下不平事,说尽天下无数理。他是村里的大总裁也是家族长,平时很威严不苟言笑,有一支一米半余长的烟袋杆子,村里红白喜事都由他操办,谁家孩子要是不听话让他碰见,人未到,烟袋杆子上去就敲。 太爷育有四子一女,其中二儿子王功泉就是“皇上王二爷”,三子王云泉是1938年以前的入伍的老党员,三爷年轻时身材高大,能文能武一表人才。因从小好学是几兄弟中读书最多的一位。三几年时日本人侵略中国,国难当头,在村中于魅林老革命家带领下瞒着家人参加了长官镇区跃队(先期地下党组织,先期是长枪队和短枪队。石庄抗战历史在县档案局有记载。)。由于能文识字成了主干力量,可此事却不敢让希正太爷和家人知道,三爷十七八岁那年娶了邻村的赵氏做媳妇,在那个父母之命的年代三爷纵有不情愿也不敢违抗太爷的命令,更何况生在一个家族长的家庭里。就这样赵氏过门后三爷三奶夫唱妇随相安甚好,在区跃队对的事也只有赵氏一人知道。约在四零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区跃队也已暴露目标。三爷不得不随大部队南下参加抗战杀敌,此时三奶赵氏已怀有身孕,她知道纵有千万种理由挽留下自己的丈夫,但留不住他的心。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耽误大局。三奶一边瞒着家人一边含泪为三爷收拾行囊。在老枣树下三奶送走了自己的丈夫,望着三爷远去的背影,顿时心里大空瘫坐在树下,三奶向老枣树乞求希望老树保佑她的男人平平安安,不管世道如何变迁能活着就好* * * * * * 来年的春天冬眠的枣树尚未醒来,梅花到时开的正早。三奶生下了一个女儿起名“梅”。有了孩子的三奶空落落的心里也算是有了几许安慰,孩子一天天长大,一晃几年却没有三爷的一点消息。家人知道三爷参军后并没有责怪三奶,相反都感觉对不住三奶,丈夫不在身边还带有孩子。太爷下令不让赵氏干活,只管照顾孩子。虽然婆家照顾很周全,但三奶的心里仍是放心不下战场上的丈夫,经常到枣树下祈祷。希正太爷也托人打听三爷的下落,消息如石沉大海般没有一点音讯。后来才知战争岁月三爷为了不连累家人在部队中用“王寿荣”这个名字。所以怎么打听也没有“王云泉”的消息。抗日战胜利后又是几年内战,三爷又参加过淮海战役和解放南方几大城市的著名战役,因战争地点的不确定性和部队的保密性所以三爷一直没有和家人联系。 49年新中国也成立了,全国人民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王家人也期盼着三爷突然能回来和家人团聚。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有年来了一次瘟疫,病魔夺走了三奶幼小的女儿,也许这是命苦女人的一种定数,由于常年思夫的忧郁,再加上失去孩子的悲痛,三奶赵氏便也一病不起,那年她才38岁* * * * * * 突然有一天三爷回来了,真的回来了。家还是那个家,老枣树还是那样枝繁叶茂。可是没有了属于他的那个人,也没有见着未曾谋面的女儿。三爷长叹一声大哭在西南的坟包上,三爷和他的战友们出生入死保卫了国家的太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他却没有保护好自己的老婆和孩子,甚至没有做到一个父亲的责任。 可怜三奶赵氏短短的一生,因为嫁给一个共产党员,结婚十几年来,和丈夫相守的时间屈指可数。假如当年用私心拦住三爷不随部队南下,会不会是另外一种结局呢。但她没有这么做为了顾全大局,为了正义,他无私的送走了他的男人。三奶赵氏忠正仁义的气概确实值得王家人缅怀和尊敬。三爷作为老一辈革命家一生褒奖无数,可谁知他军功章的背后会有一位女人无私的付出和牺牲。赞扬革命家和英雄的文章无数,可哪里看过一篇赞美全中国千千万万像三奶赵氏一样苦命的女人。《传奇人物王二爷》 白奶奶去世后,她住的院子成了村里的集体财产。后来我的爷爷王功泉的花60元钱将这处宅院买了下来,老宅由于洪水侵泡也倒了,但院里的枣树依然生机勃勃。爷爷将房子翻修后住了进来,他人很仗义,平生最好打抱不平,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王二爷”,又因他正义凛然,说一不二,还有个“皇帝”的绰号,谁家小孩子哭闹不听话,大人一说皇帝来了,小孩子便不敢再哭闹了,村里有个邻里纠纷、兄弟不和的事也都来找他评理,因屋小不方便,他又不信鬼神,于是重新整理了枣树旁供神的厢房,搬出各个神龛,专门用来给村民端理说事。 当时二爷当家,几个兄弟不分家,都住在一个院里,人口很多,村里有些男人喝完酒爱打老婆,有的女人被打之后娘家人索性就带上干粮被褥,把人安顿在二爷家,二爷便让他人家暂住在枣树旁的小屋里,那家男人也不敢上门要人,直到那男人保证不再打老婆了,才让把人接回去。一次,有个外村被二爷教训过的人不服气,用三股叉把二爷的门叉了三个窟窿,二爷一口气追出去三里多地,象提小鸡似的把那人提回来绑在了枣树上,绑了他一天一夜,直到那人服软求饶才放过了他。 文革期间,二爷因为腹痛住进了医院,医生说要动手术,手术时医生竟被造反派拉走去游街批斗,二爷活生生死在了手术台上。原来被绑过的那个男人听说二爷死了,兴高采烈的到二爷的坟上又蹦又跳,大喊大叫说:你这个家伙终于玩完了!也许是因为兴奋过度,那家伙竟一跤摔倒在了坟头上,被送进了医院,住得竟然也是二爷生前住过的那张病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惊又吓也一命呜呼,村里人都说这是二爷把他带走了。《古树传承精神》 鲁侯相门子,佩义而服仁。也许是受财主润泰老爷子、白奶奶、王二爷,三爷三奶,等传奇人物精神的影响,从老宅里走出去的孩子们都上进要强,王家的这些孙辈孩子们都在北京、天津、南京、济南、新疆、辽宁、德州等地闯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他们也时时挂念着村里的老宅与老枣树,担心因为拆迁等原因老宅与老枣树被人为破坏,村里这些年生活也好起来了,他们准备一起努力把宅院与枣树保护起来,里面陈列上先辈曾经用过的物品,给后辈们讲述他们传奇的人生故事,让他们仁爱忠义的精神永远留传下去。 古树是一种文化符号,也是一种文化精神。是自然与人文的交织,更是历史与文明的记忆。人生如树,年龄就是年轮。人生苦短再长寿也无法超越一棵古树。仰望一棵古树就是仰望人生。敬畏一棵古树就是敬畏自己的人生。 一棵百年古树保护着我们的幸福家园,呵护着我们的一代又一代子孙。人和树的和谐共处,代代共生,真是人间一副美好的画面。我们生活在今天又很多短暂的快乐稍纵即逝。但古树身上所赋予我们人类的文化经久不衰,永远雕刻在我们文化的精髓里,让我们在古树身上看到了人性的珍贵与美丽。 保护古树的同时更是传递一种精神,一种百折不挠的意志。今天我们追求古树寻找文化,传递传统文化的精髓,说到本质就是让我们有一颗纯洁的爱心,爱我们身边的一切。爱是人类伟大的行为。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