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记(一月读书小札)
2021-12-23抒情散文雨夜昙花
1、李圆恩:《过一日山间生活》我向往一种生活:居住在山间,或者住在林子里。多年后终于明白这一点时,一切已无法更改,或说我没有勇气改变。于是我只能居住在城市,向往着山林。过一日山间生活,于我是奢望。这本书中所写,不仅仅是过一日山间生活,作者……
1、李圆恩:《过一日山间生活》
我向往一种生活:居住在山间,或者住在林子里。多年后终于明白这一点时,一切已无法更改,或说我没有勇气改变。于是我只能居住在城市,向往着山林。
过一日山间生活,于我是奢望。
这本书中所写,不仅仅是过一日山间生活,作者就居住在山中,她是台湾梅峰农场的解说员。
看了此书才知道,原来台湾有这样的地方:可以到山中居住几日,有解说员带领着去看植物看鸟。这简直让人嫉妒。因为我若想要知道某些植物和鸟类的名字,大多是靠自己根据植物的花叶、鸟的样貌到网络上查找。也有公园有心,会标明植物的名称,但这样的公园非常少。特别是野外的植物,更是没有办法。为此,大哥专门介绍我认识了一位植物分类学家,但仍然没有办法,原因很简单:我在山中见到喜欢的植物,往往拍下它的花朵。对于一些比较难辨别的植物,植物分类学家要看到植物的花、叶、果,才能明确地辨认出它的名字。
而这位作者,几乎认全了梅峰的所有植物。那简直可用浩瀚来形容了。而认植物,认识植物的习性就是她的工作,怎不让人羡慕呢?
不过这本书中的文章有很多作者的工作心得,她如何工作、如何提高自己,写到植物和鸟类的部分并不多。有时看到“大枝挂绣球昨天才剥落苞片,今天地面上已经洒满细细的白花,还伴着一股透明的香味”这样的文字,感觉已非常美妙了。
我认为这本书中的缺憾,是提到了许多植物和鸟类,却没有配上图片。很多植物一带而过,没有细细描写。我猜想作者的解说会很细致很深入,一日一日的山中生活,也会有许多与自然相关的有趣的小故事,文中对于这一部分却没有提及。
封底有几行字:看花,种树,晒太阳;爬山,寻鸟,等月亮。这正是我向往的生活。
2、张晓风:《岁月在,我在》
喜欢过张晓风的文章,那一份温婉,那一份清朗,那一份灵慧,让人总是忍不住暗暗叫绝。距第一次看她的文章已很多年了,突然又看到这句话:岁月在,我在。忍不住,从架上取下它。
书中文字温柔如旧。有的文章已看过,有的没有。只是,看过的,虽然还有零星记忆,却也忘却了大半。这让我有些怅然,因为知道,最终不仅仅是忘记,还是不能够再在意这世间的一切。书中说:“有些事是既不能去想更不能嫉妒的,只能安安分分珍惜这匆匆的相属相连的岁月。”也唯有如此吧。
看完全书,发现最喜欢的仍旧是:“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没有喜欢更多,也没有喜欢更少。这是件有意思的事吧,曾经喜欢过的文字,并不因为时间而生出隔膜,也不因阅历而淡忘最初的感动。由此想起喜欢过的一朵花,喜欢过的一个人,想来都大抵如此。
或许就此不再翻看这些文章,或许还会再一次阅读。但无论看或不看,那些喜欢过的,暗暗记忆过的,有多少能够留下来呢?既然终究要忘记,我如此一遍一遍看自己喜欢过的文章,究竟是为了什么?书中有字写道:“人,如果在情有所专、心有所系的时候,小小的胸臆中,哪里还有空间去点收人间的褒贬?”或许正是如此,情有所专,心有所系,所以不用在乎是否记住,又记住多少,一遍一遍地阅读,只是为了这一刻的充实与欢愉。那么,忘记其实也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3、张晓风:《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刚好》
这本书写得很早了。会这样说,是因为看到《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刚好》时,见文中写到:“在长沙,最尊贵的芙蓉宾馆,端上来的咖啡就是咖啡,非常纯洁,纯洁到不给牛奶的程度,你要加奶水,可以,你必须为自己古怪的要求另付价钱。”为这句话,我特意看了看文尾:是1996年1月31日发表的文章。二十年前的事了。我不知道那时候在外面喝杯咖啡会怎样,但可以想见,如果事实如她所说,那这二十年间,大陆的发展真是突飞猛进。
此本书中的文章是我没有看过的,均是第一次看。有趣的是,网上有此书的文摘,翻开看了看,诸如“水,一旦离开我们而去,日子就会变得很陌生很干瘪。”、“句子华美透明到竟像是沾着月光下的江水写成的。”并不是能够打动我的句子。
我喜欢的是这一句:“她去望弥撒,不是因为皈依天主,而是因为迷上彩色玻璃被阳光照透的感觉。她去听教义,是因为管风琴。她办告解,是因为年轻神父忧伤的侧影。她坐凤凰树下手捧玫瑰经,则是为了可以远远偷看黎修女灰绿晶亮的眸子。”这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往往如此,喜欢上某个物,并不是因为它正经的用途,而是那微弱的拔动了自己心弦的某个音节。另外我也喜欢这温柔的叙述。
可见一千个人总会有一千种不同的喜欢,也由此,才说知音难寻。
书中文字是温柔的,于世人的温柔,于人世的温柔。于是我看到“早期的大陆行,离开的时候每有‘落荒而逃’的感觉,仿佛离开疫区。等逃到香港,便自觉安全了,那种喜悦值得细细回顾,因此便想住它一两天。一方面让自己‘惊魂甫定’,一方面也打算好好爱宠一下自己的‘劫后余生’。”这样的文字时,不免会想,当年的大陆,是怎样的不堪。
我身在期间,自然不会有这样的感受。相反,我特别怀念那时候的大陆,它的质朴、它的单纯、它的严肃。或许一切的一切也不过是因为,那时候,有我的好年华。
不过,从看了那些文字后内心的感受中发现一件事:原来我是爱着大陆的。
4、黄永玉:一路唱回故乡
知道黄永玉,自然是因为沈从文。见了这本诗集有讶异:他老人家还写诗?略翻开看一看,便明白,是配图诗。便想起那一年,珠儿姐与我在凤凰看到黄永玉的画,就此她还不满意,非要带我去看阁楼上收藏的黄永玉的画。我跟着她蹬蹬蹬跑上楼,其实我对画并没有多少的在意。身边画画的朋友,或说朋友的朋友并不算少,我也不常去看。黄永玉当然大名鼎鼎,只是看多看少,于我并没有多大关系。但能多看一眼,也是好的。
我真正喜欢的,是黄永玉的散文。不过这些诗有的写得很有意思,不减其幽默:“看凤凰人的头发顶起了帽子/狗日的/你不跑更待何时”,又如:“仿佛不小心吞下一只苍蝇/或是/糊里糊涂跟母猪新了一个嘴”,这一句,我越想越好笑:亲母猪的嘴。
这本集子中,有两首诗特别打动我,一首是《老头还乡》:“杜鹃啼在远山的雨里,/墙外石板路响着屐声,/万里外回到自己幽暗小屋,/杏花香味跟着从窗格进来。刚坐下就想着几时还再来?/理一理残鬓,/七十多岁的人回到老屋,总以为自己还小……”
任何人回到故乡,无论年龄和阅历,都在一瞬间穿越,回到了童年。这种错觉,只怕人人有吧。我回到故乡时,是总会小心翼翼,仔细打量路遇的每一个圆脸小女孩,担心错过童年的自己。
另一首是《回忆》:“像一片粘在书上的胶纸/一揭/那边是我的儿时/这边是我的暮年/”时间是如此之快,仅是轻轻一揭,就是多少年的寒暑悄然闪过。这个年纪,读这样的诗,的确让人感伤。
喜欢读诗,喜欢的是它能够有一些句子,瞬间击中内心。一本诗集中,有这样两首让我喜欢,也就足够了吧。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