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故乡的三轮车

2021-12-23叙事散文宇の航
故乡的三轮车宇の航/文每个城市都有它特有的标记,比如北京的豆浆、兰州的拉面、四川的火锅,还有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等等,有的城市以小吃见长,有的城市以建筑闻名,我的故乡——桦甸,给予我的印象是什么呢?想来想去就是这“三轮车”了。这种原始的交通工具……
  故乡的三轮车
  宇の航/文
  每个城市都有它特有的标记,比如北京的豆浆、兰州的拉面、四川的火锅,还有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等等,有的城市以小吃见长,有的城市以建筑闻名,我的故乡——桦甸,给予我的印象是什么呢?想来想去就是这“三轮车”了。
  这种原始的交通工具构成了我儿时的回忆,对此有着特殊且浓厚的感情。三轮车的样子各有不同,故乡的三轮车多数是两个轮子支撑着前面的客座,车夫坐在后面一个轮子上攀登。车夫还会用透明的塑料纸在前面做一个棚子,夏天用来遮阴挡雨,秋天用来挡风,冬天就用破旧的棉被作为四周飞屏障,片刻间给乘客换来暂时的温暖。想必这个三轮车也在自行车的基础上慢慢的改进的,和他与之对应就是老舍笔下的黄包车了。电影里不只一次的看过这样的镜头,拉黄包车的祥子汗流浃背地在前面跑,坐车的都是豪门贵妇,这种身份的对比成了旧社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时代的不同了,但是生活上还有许多无奈,比如我的姑父,在90年代单位改制,一家人远离了小镇被安排在市里。城市里的娱乐固然丰富多彩,但是一家人的生计成了问题,没有地种,又没有工作,更没有钱去做点买卖,仗着姑父的体格健壮。一家人的生计,靠着姑父的一脚一脚蹬出来的。那个时候出租车起价费是5元,只要不是太远三轮车的费用也就1、2元,车夫们多是穿的又脏又旧,为几块钱的路程奔波,回程的路上还要四处张望有没有新的客人。
  高中的时候,电动的三轮车也渐渐的多了起来,慢慢的市里的公交也渐渐的有了规模,可是人力三轮车夫们依旧没有减少。也许的年龄渐渐的大了,每一次坐三轮车都有一种难受的心理无法言说。我总会感觉他们的眼神有些谦卑,有些胆怯,有一次考试和同学坐着三轮车路过一处陡坡,看着车夫蹬着吃力,我对同学说,“我们下来走几步吧!”,可是同学却不同意,只能看着车夫吃力地一步一步地往陡坡顶上挪动,炎炎烈日,顿时汗流如雨,待到达了地点后,我递给了他3元钱,他不自然的笑了,笑的是那样的勉强,那样的无奈。
  高中毕业后,昔日的同窗有的考上大学,有的进入了社会,还有直接嫁为人妇的。转眼间大学又毕业后,同学们再相见,职业的差别都能透过眼神感觉出来,谁气宇轩昂,谁端酒的状态就那么不自信。有那么一次,见过一个在中学时还是学习挺不错的同学,骑车三轮车游荡在城市的一角。他似乎在躲避着我,我也没有惊扰着他,看见他身破旧的衣服,肩上搭了毛巾,已经看不到上学时的风采,慢慢的消失在城市的一角。
  不得不承认时代发展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给予我的改变就是不在乎为了几元钱的多少,不坐出租车了。时代的发展也捎带了带走了一大批乘客,公交车的便利和出租车的速度让更多人有的不同的选择。这些年故乡的三轮车好像没有儿时那么多了,加上为了城市里的交通建设,个别路段已经禁止三轮车的出现了。
  我想故乡的三轮车还是不会绝迹,一如所有的人不能活得衣着光鲜体面,那些三轮车夫们如果没有三轮车可以骑了,真的等于他们得换一种方式谋生了。
  2016年12月6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