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散文笔记 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

2021-12-23叙事散文李灿
二十七诸葛亮的《出师表》被看做古代散文的经典,说它写得催人泪下,字里行间体现了诸葛亮的赤胆忠心。可是,对此,也有人提出了一些质疑,我本人也感觉不能从字面上去解读这篇文章。《出师表》处处提到先帝,这让刘禅怎么想?你做的不好,你看看你父亲当年是……

  二十七   诸葛亮的《出师表》被看做古代散文的经典,说它写得催人泪下,字里行间体现了诸葛亮的赤胆忠心。可是,对此,也有人提出了一些质疑,我本人也感觉不能从字面上去解读这篇文章。   《出师表》处处提到先帝,这让刘禅怎么想?你做的不好,你看看你父亲当年是怎么做的?可是,诸葛亮的话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诸葛亮一再强调自己要报答先帝。刘备是在和东吴的战斗中失败后负气死的,你这么追念刘备,应该为他报仇啊!那你应该把东吴试做敌人,为什么反而和东吴重新结盟呢?当然,这是政治斗争的需要,是权宜之计。先帝明明选的顾命大臣除了诸葛亮,还有李严。《出师表》中竟然没有一处提到李严,这不是权臣排斥异己是什么呢?我们承认李严有问题,可是这和诸葛亮的所作所为没有关系吗?   诸葛亮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行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有人提出来,皇宫和丞相府怎么能俱为一体?皇宫中有人做了坏事或者做了好事,还要由丞相府的有关人员来论其行赏,否则就是偏私,就是使内外异法。这给人感觉,诸葛亮是要架空小皇帝。而且,文中反复出现“宜”和“不宜”,这就是在教育皇帝,你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皇帝几乎没有自由,完全得按照诸葛亮说的去做。我们承认刘禅是窝囊废,可是这和诸葛亮没有关系吗?你对一个人管得过死,再聪明的人也会变迟钝,更何况是这样的糊涂虫。   二十八   丰子恺有一篇散文《华瞻的日记》,舒婷也有一篇《我儿子一家》。这两篇散文中的“我”就不是作者,而是作者的儿子。作者都是用小孩的眼光审视成人的世界,这样的文章充满了纯真的童趣。   我们都是从小孩成长起来的,我们看小孩的言行,觉得很好奇。同样,小孩看我们成人的言行,也会觉得好奇。   二十九   我们大学的普通话测试教程里有一篇《胡适的白话电报》。里面讲了胡适三十年代在北京大学做教授,大力提倡白话文。可是,有的学生喜欢文言文,不喜欢白话文。为了证明白话文比文言文好,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朋友请他到政府部门任职,他决定不去。一个学生写的文言电报是“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一共12个字。然而,胡适的白话电报只有5个字“干不了,谢谢”。胡适告诉学生,只要会选用字词,白话文可以比文言文省字。   新文化运动,1917年左右就开始提倡白话文,这时已经三十年代了,一二十年了,居然还有人认为文言文比白话文好,而且还是年轻人。可见,新事物要想取代旧事物,过程是何等艰难。我们再看看朱自清的《背影》,末尾写到父亲给他的信,信中说:“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几句还是文言。可见,虽然白话文在大力提倡,很多人平时写文章还是习惯写文言文。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过程不是我们今天想象得那么顺利。   三十   老舍的儿子舒乙有一篇散文《父子情》,里面说老舍对儿子的功课采取超然的放任自流的态度。还有很多名人都说过同样的话,他们对子女的文化课教育并不很关心。很多人不理解,那么多名人都不关心子女的学习,为什么今天的父母还要这么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呢?   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太无知了。我们永远要知道,名人是名人,普通人是普通人,两者在很多地方没有可比性。名人的子女也许文化课的学习不用很上进,但他们接触到的其他事物比我们要更富得多,这是我们不知道的。而且,中国的教育他们觉得不好,可以送子女去国外留学。普通的家庭可能做到吗?我们周围也的确有些糊涂的父母,觉得读书无用,完全忽视子女的学习。他们不知道,普通人要想改变命运,必须努力学习,没有其他的途径。如果普通的学生,放弃了文化课的学习,整天浑浑噩噩,终究会抱恨终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