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笔记 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
2021-12-23抒情散文李灿
三十七《三国志》中有一句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人们引用这句话时,有两种说法。有人说这句话是刘备说的,也有人说这句话是陈寿说的。其实,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这句话是刘备临死前对儿子刘禅讲的,说它出自刘备之口当然没有问题。然而……
三十七
《三国志》中有一句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人们引用这句话时,有两种说法。有人说这句话是刘备说的,也有人说这句话是陈寿说的。
其实,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这句话是刘备临死前对儿子刘禅讲的,说它出自刘备之口当然没有问题。然而,这句话又出自《三国志》,《三国志》的作者就是陈寿,说它是陈寿说的也有道理。刘备是不是真的说了这句话,我们后人不得而知,只能从陈寿的书中读到。陈寿完全有可能是借刘备之口表达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你能说史书上的话一定是真实的吗?我看未必,有的很可能是带有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
三十八
《古文观止》的编者在评论李密的《陈情表》时说它“无一字虚言驾饰”,今天看来这个说法过于绝对。我们不能否认,《陈情表》写得真挚感人、催人泪下,可是结合具体的问题,再联想当时的时代背景,说它“无一字虚言驾饰”,恐怕就不妥了。
李密说:“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这里将晋朝夸得无比美好,还说自己特受优待,这不是“虚言驾饰”吗?作者还反复强调自己因为老祖母而不能做官,完全是这个原因吗?显然不是,他是在观望。当然,我们并不是否定李密的人品,毕竟他也是无可奈何,乱世中首先得独善其身。
三十九
叶圣陶先生写过一篇散文《藕与莼菜》。里面讲了自己在上海大都市里,长期吃不到像藕、莼菜这样的家常菜,引发了对故乡的无比思念。
乡愁始终是我们这个民族从古到今丢不掉的情结。故乡的美食也能够勾起我们的思乡之情,而且会与日俱增。我前面讲到的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也是这样。汪曾祺就说,故乡高邮的咸鸭蛋比别处的好,油多,不像有的地方,入口像嚼石灰。他通过盛赞故乡的鸭蛋来抒发对故乡的热爱。
四十
高尔基写过一篇散文诗《鹰之歌》,借一个克里米亚牧羊老人之口,讲了一个鹰的故事。鹰受了伤,可是在临死的时候,它依然展翅飞翔。蛇不理解鹰的想法,还嘲笑它。中国现代作家丽尼也有一篇《鹰之歌》,写出了鹰展翅高飞的雄姿,最后这只鹰同样死得很悲壮。
这两篇散文都是借鹰托物言志,鹰象征着战斗的勇士。在革命时期,尤其需要这样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不失美丽。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