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随俗雅化说茼蒿

2021-12-23叙事散文gt_wxz

随俗雅化说茼蒿诗国千古,明星璀璨。诗坛乃是圣坛,一登圣坛,便翱翔青云之外,不食人间烟火,偶然下视,也如李白李贺,或“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或“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更多的是心比天高却不弃俗世,间或写……
随俗雅化说茼蒿


诗国千古,明星璀璨。诗坛乃是圣坛,一登圣坛,便翱翔青云之外,不食人间烟火,偶然下视,也如李白李贺,或“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或“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更多的是心比天高却不弃俗世,间或写写最俗的生活,像白居易那样津津乐道于“行灶朝香炊早饭,小园春暖掇新蔬。”等到像海子那样,“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同时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或者干脆成为个“菜摊诗人”“食物派诗人”,那就是现在进行式了。
等到了解了茼蒿,我知道了高雅的诗人和普通的食物原来也可以紧密结合在一起。
茼蒿属菊科,其外形和菊花十分相似,无论是茎秆、叶片,花苞都是。它的颜色并不是翠绿,好像是白中透出的绿,绿中泛出一层白色,总体看来是灰绿或浅浅的暗绿。吃茼蒿的人似乎并不多,不像一般的家常菜一样顿顿或天天都吃。茼蒿的茎秆和叶子在烹调时难以同步。常常是茎秆还嫌硬,而叶片已嫌烂。所以,讲究的餐馆里,常常把叶片摘了,只用茎秆,或素炒或凉拌。一般的人家多是吃茼蒿饺子,茼蒿全部剁碎了,也就不会有生熟不均之嫌。茼蒿中有着淡淡的咸味,吃起来鲜嫩脆爽,清香四溢,别有一番风味,尤其对讲究养生主张“少盐多醋”的人而言,是不错的选择。
父亲当年在老家率先打起温室,得到了许多亲友的支持。托大哥在市农科所了买到了茼蒿种子,种出来之后却不好卖。家里的人吃惯了茄辣子西红柿或者白菜菠菜,茼蒿尝过一回再也不买。只好远路迢迢,拉到县城来买。我在单位推销过,在宾馆推销过,也好不容易才能处理了。所以,以后的温室里父亲也不再种这种劳神出力不讨好的菜了。
也许就是上面说的这些原因,所以,这种据说是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菜蔬,传入中国几近千年,但到现在为止,无论南北,种的面积都不大。
依旧按照中国传统的药食同源的原理,茼蒿同样具有药理,可以“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现代药理研究说茼蒿可以养心安神、降压补脑,清血化痰,润肺补肝,稳定情绪,防止记忆力减退等等。
正是这样的药用原理将这种普通的蔬菜和伟大的诗人杜甫联系到了一起。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节点,也是杜甫命运的的转折点。在安史之乱的酝酿期,杜甫困守长安长达十年,等到好不容易走上仕途之后,已是家贫如洗,连小儿子都饿死了。生活的磨难成就了杜甫的诗才,也摧残了他的身体。等辗转到了四川时已是疾病缠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等到离开四川,到了湖北时已经心力交瘁,几乎时时靠药饵支撑,“出门转眄已陈迹,药饵扶吾随所之”就是明证。传说到了公安之时,当地人慕名接待了这位贫病交加的诗人,用茼蒿、菠菜、腊肉、糯米粉等做成菜,杜甫吃后赞不绝口。后世将这种原本名为“米粉糊茼蒿”的菜改了一个更文艺的名字,就叫“杜甫菜”。
杜甫的伟大本不需我饶舌,这位生时令名不彰的诗人,死后却流芳千古,被人尊为“诗圣”,其诗才之高妙,思想之宏伟,已是人们的共识。我想要说的是,任是如何伟大,总须接了地气,才能成为参天大树,因此鲁迅才说“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也许,茼蒿被称为“杜甫菜”,还有一点点中国人传统的慕官慕名之嫌,就像茼蒿还有个别名就叫“皇帝菜”。但我还是很赞赏“杜甫菜”这个名字,就是为了记住这高雅和低俗,伟大和普通的的辩证关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