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笔记 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
2021-12-23叙事散文李灿
四十一我们读小学时,学过老舍先生的《古井》。讲了院子里有一口古井,人们天早晨要去那里挑水。村子里还有一对老人,人们像古井一样,无私地帮老人挑水。这篇文章就是教育人们要像古井那样舍己为人、甘于奉献。这个单元的作文就是学写一种读书笔记,也就是读……
四十一 我们读小学时,学过老舍先生的《古井》。讲了院子里有一口古井,人们天早晨要去那里挑水。村子里还有一对老人,人们像古井一样,无私地帮老人挑水。这篇文章就是教育人们要像古井那样舍己为人、甘于奉献。这个单元的作文就是学写一种读书笔记,也就是读后感。范文就是一个小作者的《古井》的读后感。文章先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然后找了生活中一件类似的事情作对比。说一位老爷爷和自己的亲爷爷争着去倒垃圾,小作者自己把垃圾抢去倒了。这下坏了,我们那个时候以为读后感只有这一种写法,必须从生活中找类似的事情和原文对比。后来我才知道,这种看法很肤浅。因为,我后来在《小学生天地》上看一个学生写的《金色的鱼钩》读后感,里面就没有拿生活事例和课文对比。原因很简单,战争时期的生活离我们当下很遥远,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同类的事例,因此只能就文章本身去谈。 我们的作文教育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范文太单一,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这类作文时,完全可以多找几类范文,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打开。同样是读后感,这样写可以,那样写也可以,我们自己能不能还有新的写法呢?我们读书期间,阅读的好散文多,能写的读后感同样很多。有的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很接近,可以和现实生活对比;还有的离我们很遥远,我们可以就文章本身去谈。读后感,只要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即可,为什么一定要有固定的模式呢? 四十二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师范教材中有一套《文选和写作》,里面有很多好文章。我最近找到了前三册。刚刚又读到了叶圣陶先生的《任瑞卿老先生》,感慨很深。任瑞卿六十八岁高龄时还在担任中心小学的校长。解放前就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受过很多欺辱,但依然不改初心。遇到共产党后,他总算如鱼得水,以更加旺盛的经历投入到革命洪流,继续为教育事业不断奉献。他始终艰苦奋斗,没有领导者的架子,甚至当校长时也没有特权,还主动为教职工烧水。 今天,我们读到这样的文章倍感亲切。当下,这样的好校长、好老师太少了。那个时代人们凭着蛮强的革命热情,任劳任怨,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我们当下缺的就是这样的正能量。 四十三 鲁迅先生逝世前写过一篇《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深切地怀念了章炳麟的一生。文中开头提到,章炳麟的葬礼并不热闹。有人感叹,中国的人们对于本国的学者,还不如对高尔基热情。鲁迅也指出,这种看法很肤浅。高尔基的是革命的作家,生前备受尊敬,死后自然也被大家怀念。可是,章炳麟虽然早年投身革命,但是后来与时代隔绝,渐渐被人们淡忘。两人的经历是截然不同的,硬要放到一起比较是不可行的。 其实,说到章炳麟晚年热衷于学术,革命性减退,我们要说句公道话,那并不完全是他个人的问题。孙中山、蒋介石那一派人人品确实不好,章炳麟看透了他们,自然不愿再与他们为伍。孙中山后来的革命不过是要从北洋军阀(开始是袁世凯,袁世凯死后又分裂成不同的派系)手中夺回失去的政权,而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们甚至勾结列强,出卖国家利益,完全背离了革命的初衷。孙中山后来和苏联交好,把东三省的利益出让给了苏联,在章炳麟看来这就是卖国。后来,东三省被日本人侵占,张学良不抵抗逃到关内,蒋介石没有意图马上收复失地,这更是让章炳麟失望不已。国民党这些人,打着革命的旗号,只知道争权夺利,甚至不惜勾结苏联、勾结日本,导致东三省丢了。章炳麟认为,他们比袁世凯还坏,袁世凯虽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可是他没有割让中国的领土,这些所谓的革命者却不断地丧失领土,崽卖爷田不心疼。一个革命的元老,看到自己早年为之奋斗的祖国破败不堪,自己却无能为力,他除了研究国学,逃避现实,还能怎么办呢?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