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端午
2021-12-23抒情散文肖娴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1 编辑
诗意的端午 肖娴记忆里的端午是和一些植物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菖蒲、比如艾草、……
诗意的端午 肖娴记忆里的端午是和一些植物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菖蒲、比如艾草、……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21 编辑 <br /><br /> 诗意的端午 肖娴
记忆里的端午是和一些植物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菖蒲、比如艾草、比如粽叶还有马莲。这些植物好像专为端午而生而长,就像一个人和几个人之间的缘分,有了它们,这个节日便有了盛大出场时,美好的诗意和禅的味道。
菖蒲虽说不像艾草那样随处可见、随处可采,但只要你来到水边,它就会端然走进你的视野,带给你内心一片葱茏茂密的诗意。其实我在我孩提时我就见过菖蒲,但那时候我却并不知道它的名字,以及它葱茏的身体里,包含着对一个节日的敬意。直到至今我才知道一株植物,竟有这样一个敦实禅意的名字。
我喜欢菖蒲这两个字,像一个得道的高人,就那么笃定地看着你,神情里更多的是顿悟而不是慈悲。只是现在人们在端午这天,只插艾草不插菖蒲,就连端午饮菖蒲酒的习俗也早已失传,但这些吉祥的植物却,一直在大地上生长着,年年复岁岁,把它们内心芬芳的诗意留给大野、留在纸上,然后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静静地走进我们的内心。让我们能够重温的,只有它留在诗中、写在发黄的纸页里,那些古人过端午时美好的诗意。
和菖蒲不同,粽叶大多生长在偏远山区,它的形状有些像剑,外形和菖蒲有些类似。但至今我一直不曾见证过它的生长。我所见到过的粽叶,仅仅只是我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来、被小贩扎成一小把一小把的商品。因为它的商业价值,所以它在我眼里要比艾草高贵一些。因为它不像艾草那样随处可见,对它我却没有像对待艾草那样的亲切感。但它在端午里所承担的角色,除了祭奠“屈原”外,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了它,端午的粽子就会缺失一种,每一粒米由内而外所散发出来的糯香,以及人们对节日所寄寓的那一份甜蜜的祈愿。
包粽子时母亲先要把买来的粽叶和马莲一起放在沸水里煮三五分钟。马莲在我的家乡也是随处可见,和粽叶一样它大多也是长在偏远山区临水的地方,是一种细叶的植物。经过沸水洗礼过的粽叶和马莲,会变得更柔韧,包出的粽子棱角好看。母亲手巧,她包出的粽子饱满有型像极了五角星,我曾跟母亲学过包粽子,但我包出的粽子只有软塌塌的四个角,光这形状就“大煞风景”。
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一直觉得包粽子不但是一种手艺,还包含着人和植物的感情在里面,当我们打开一颗粽子它洁白的米粒里有粽叶的清香、马莲的清香、还有包粽子的那双手满含着的对生活的心香。这些芬芳的组合,使我觉得生活其实没有单纯的甜,也没有纯粹的苦,它是有苦有乐,有时还需要我们在苦中品出甜来。就像一片粽叶如果它不和糯米在一起、不和马莲在一起,它仅仅只是一株单纯的叶片而已。
在这些和端午有关的植物里,一说到艾草,我就亲切地像见到了童年的玩伴。说给艾草的话也就絮絮叨叨地,有了一分内心回归到大野之中的缠绵之意。在原野上艾草几乎随处可见。在我的家乡人们称艾草为艾,尤其是乡野人家为女孩起名也喜欢用艾字开头,艾艾、艾莲、艾英。这一连串的名字叫下去,亲切得让人贴心暖肺。
其实在春天艾草几乎是和荠菜手拉着手从地下钻出来的。在崖畔、沟渠、山坡,艾草几乎可以用成群结队来形容,它们的生长几乎是一整片一整片的,在草的家族中它们不管长在哪里都是一个团体,但是做为草的一个种类,牛不喜欢吃它、羊也不喜欢吃它,就连猪也不喜欢去碰它。它自身所散发出来独特的气味,却成全了它能够在大地上安然地生长。就这样端午之时,艾草个个都能长到人们的腰际,有的几乎还要高些,像一棵小树,只是没有树的枝杈而已。 端午节这天,母亲会比平常起得更早,她拿着前一天晚上就磨好的镰刀,去金家坡上割艾草。村庄里的小媳妇和大姑娘有的比母亲还要早些,她们主要的目的不是割艾草,而是“摆露水”。传说端午这天的露水是神龙沐浴过的仙水,这天早上采百尖草上的露珠洗面,皮肤会变得白皙细嫩,而且蚊虫不叮。在我的家乡俗称“摆露水”。少女时代我觉得这种民间行为上的“摆露水”有几分神话的味道,它在我心中神秘而美好。放佛是少女的成人礼。
等母亲从山坡上下来,村庄的乡邻才都拿着镰刀,陆陆续续往山坡上走,母亲的怀里抱着一捆艾草,她的裤管和衣袖已被露水湿了半截,但她在晨风里却走的那样欢快,仿佛她怀里抱的不是随处可见的艾草,而是一罐生活的蜜糖。蜜糖里藏满母亲的心香、艾草的药香、晨露的清芬。
母亲沿路走来,凡住在路边的人家,她都要在人家的门楣上放上一把艾草。等到母亲从山坡上回来,她怀里的艾草只剩下了一小捆,记忆里端阳节便有了别样的深意,它不但是一种节日的仪式,在我眼里还包含着浓浓的乡情与邻里之间的和睦。
等母亲给大门上还有每个房屋的门上,细心地插好艾草,奶奶也给我们烙好了“圈圈”。所谓圈圈也是我们家乡的一种习俗,类似于传统的烧饼,只不过烙好的圈圈上,要用红、黄、绿、蓝等可以食用的色素,印染上像征吉祥的图案,这些图案大多为肥硕的寿桃、并蒂的莲花、双栖的鸳鸯,印染在圈圈上的这些图案,不但是吉祥的象征,在古老的乡村意念里,还有避邪、保佑家里的小孩不被蚊虫叮咬一说。奶奶心灵手巧,她烙的圈圈酥脆可口,一口咬下去,我们的生命也仿佛呈现出斑斓的色彩。
岁月如水般流逝,端午节的一些仪式,早已被时间之水冲淡了色彩,但我的家乡依然沿袭着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的习俗。如今每逢节日,人们最重视的是如何吃得花样翻新,而已淡化了传统的仪式。今年在端午节的菜市上,很意外地看见一老翁推着一车艾草在高声叫卖,心中不觉多了一份感慨与失落。
为端午带来诗意、为乡情营造出和睦的“吉祥草”,也像粽叶一样被强行蒙上了一份商业的气息。我怅然地站在街头,突然怀念起年少时的端午节。它像植物组成的山水画卷,带着每一株和端午有关联的植物,对人们生活美好的祝愿,恒久地挂在了我的心壁,因为记忆不会淡去,所以它的的色彩,一直是美好而又葱茏地在我的心中鲜活着。
记忆里的端午是和一些植物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菖蒲、比如艾草、比如粽叶还有马莲。这些植物好像专为端午而生而长,就像一个人和几个人之间的缘分,有了它们,这个节日便有了盛大出场时,美好的诗意和禅的味道。
菖蒲虽说不像艾草那样随处可见、随处可采,但只要你来到水边,它就会端然走进你的视野,带给你内心一片葱茏茂密的诗意。其实我在我孩提时我就见过菖蒲,但那时候我却并不知道它的名字,以及它葱茏的身体里,包含着对一个节日的敬意。直到至今我才知道一株植物,竟有这样一个敦实禅意的名字。
我喜欢菖蒲这两个字,像一个得道的高人,就那么笃定地看着你,神情里更多的是顿悟而不是慈悲。只是现在人们在端午这天,只插艾草不插菖蒲,就连端午饮菖蒲酒的习俗也早已失传,但这些吉祥的植物却,一直在大地上生长着,年年复岁岁,把它们内心芬芳的诗意留给大野、留在纸上,然后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静静地走进我们的内心。让我们能够重温的,只有它留在诗中、写在发黄的纸页里,那些古人过端午时美好的诗意。
和菖蒲不同,粽叶大多生长在偏远山区,它的形状有些像剑,外形和菖蒲有些类似。但至今我一直不曾见证过它的生长。我所见到过的粽叶,仅仅只是我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来、被小贩扎成一小把一小把的商品。因为它的商业价值,所以它在我眼里要比艾草高贵一些。因为它不像艾草那样随处可见,对它我却没有像对待艾草那样的亲切感。但它在端午里所承担的角色,除了祭奠“屈原”外,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了它,端午的粽子就会缺失一种,每一粒米由内而外所散发出来的糯香,以及人们对节日所寄寓的那一份甜蜜的祈愿。
包粽子时母亲先要把买来的粽叶和马莲一起放在沸水里煮三五分钟。马莲在我的家乡也是随处可见,和粽叶一样它大多也是长在偏远山区临水的地方,是一种细叶的植物。经过沸水洗礼过的粽叶和马莲,会变得更柔韧,包出的粽子棱角好看。母亲手巧,她包出的粽子饱满有型像极了五角星,我曾跟母亲学过包粽子,但我包出的粽子只有软塌塌的四个角,光这形状就“大煞风景”。
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一直觉得包粽子不但是一种手艺,还包含着人和植物的感情在里面,当我们打开一颗粽子它洁白的米粒里有粽叶的清香、马莲的清香、还有包粽子的那双手满含着的对生活的心香。这些芬芳的组合,使我觉得生活其实没有单纯的甜,也没有纯粹的苦,它是有苦有乐,有时还需要我们在苦中品出甜来。就像一片粽叶如果它不和糯米在一起、不和马莲在一起,它仅仅只是一株单纯的叶片而已。
在这些和端午有关的植物里,一说到艾草,我就亲切地像见到了童年的玩伴。说给艾草的话也就絮絮叨叨地,有了一分内心回归到大野之中的缠绵之意。在原野上艾草几乎随处可见。在我的家乡人们称艾草为艾,尤其是乡野人家为女孩起名也喜欢用艾字开头,艾艾、艾莲、艾英。这一连串的名字叫下去,亲切得让人贴心暖肺。
其实在春天艾草几乎是和荠菜手拉着手从地下钻出来的。在崖畔、沟渠、山坡,艾草几乎可以用成群结队来形容,它们的生长几乎是一整片一整片的,在草的家族中它们不管长在哪里都是一个团体,但是做为草的一个种类,牛不喜欢吃它、羊也不喜欢吃它,就连猪也不喜欢去碰它。它自身所散发出来独特的气味,却成全了它能够在大地上安然地生长。就这样端午之时,艾草个个都能长到人们的腰际,有的几乎还要高些,像一棵小树,只是没有树的枝杈而已。 端午节这天,母亲会比平常起得更早,她拿着前一天晚上就磨好的镰刀,去金家坡上割艾草。村庄里的小媳妇和大姑娘有的比母亲还要早些,她们主要的目的不是割艾草,而是“摆露水”。传说端午这天的露水是神龙沐浴过的仙水,这天早上采百尖草上的露珠洗面,皮肤会变得白皙细嫩,而且蚊虫不叮。在我的家乡俗称“摆露水”。少女时代我觉得这种民间行为上的“摆露水”有几分神话的味道,它在我心中神秘而美好。放佛是少女的成人礼。
等母亲从山坡上下来,村庄的乡邻才都拿着镰刀,陆陆续续往山坡上走,母亲的怀里抱着一捆艾草,她的裤管和衣袖已被露水湿了半截,但她在晨风里却走的那样欢快,仿佛她怀里抱的不是随处可见的艾草,而是一罐生活的蜜糖。蜜糖里藏满母亲的心香、艾草的药香、晨露的清芬。
母亲沿路走来,凡住在路边的人家,她都要在人家的门楣上放上一把艾草。等到母亲从山坡上回来,她怀里的艾草只剩下了一小捆,记忆里端阳节便有了别样的深意,它不但是一种节日的仪式,在我眼里还包含着浓浓的乡情与邻里之间的和睦。
等母亲给大门上还有每个房屋的门上,细心地插好艾草,奶奶也给我们烙好了“圈圈”。所谓圈圈也是我们家乡的一种习俗,类似于传统的烧饼,只不过烙好的圈圈上,要用红、黄、绿、蓝等可以食用的色素,印染上像征吉祥的图案,这些图案大多为肥硕的寿桃、并蒂的莲花、双栖的鸳鸯,印染在圈圈上的这些图案,不但是吉祥的象征,在古老的乡村意念里,还有避邪、保佑家里的小孩不被蚊虫叮咬一说。奶奶心灵手巧,她烙的圈圈酥脆可口,一口咬下去,我们的生命也仿佛呈现出斑斓的色彩。
岁月如水般流逝,端午节的一些仪式,早已被时间之水冲淡了色彩,但我的家乡依然沿袭着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的习俗。如今每逢节日,人们最重视的是如何吃得花样翻新,而已淡化了传统的仪式。今年在端午节的菜市上,很意外地看见一老翁推着一车艾草在高声叫卖,心中不觉多了一份感慨与失落。
为端午带来诗意、为乡情营造出和睦的“吉祥草”,也像粽叶一样被强行蒙上了一份商业的气息。我怅然地站在街头,突然怀念起年少时的端午节。它像植物组成的山水画卷,带着每一株和端午有关联的植物,对人们生活美好的祝愿,恒久地挂在了我的心壁,因为记忆不会淡去,所以它的的色彩,一直是美好而又葱茏地在我的心中鲜活着。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