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笺:端午草
2021-12-23叙事散文巍山忆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14 编辑
端午草对艾草的认识,源于母亲的疾病。去年春天,母亲患上了带状疱疹。那些长在皮肤上的小红点,会带来极端的疼痛,而且是神经性的。这样的疼痛让人饮食难进坐卧不……
端午草对艾草的认识,源于母亲的疾病。去年春天,母亲患上了带状疱疹。那些长在皮肤上的小红点,会带来极端的疼痛,而且是神经性的。这样的疼痛让人饮食难进坐卧不……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14 编辑 <br /><br />端午草
对艾草的认识,源于母亲的疾病。
去年春天,母亲患上了带状疱疹。那些长在皮肤上的小红点,会带来极端的疼痛,而且是神经性的。这样的疼痛让人饮食难进坐卧不安,甚为痛苦。西药中药,输液打针,泡洗涂药,各种手段用上依旧不得缓解。后来听医生和很多得过此病的人介绍说坚持用艾条熏,很有效果。
得此方子后,家中一天到晚就都飘散着艾草的烟雾和香气。——是一种独特的馨香,气味厚重,浓郁中有些清淡,厚实里略显轻薄。初闻,有些许刺鼻,过一阵子,便感觉有馥郁的香气直抵肺腑。
那段时间,每天早中晚三次,母亲坚持用艾条熏烤患处,这在中医里,就是“炙”的疗法。许是各种药物的作用,这顽固的疾病在折磨母亲大半年之后,随着每日艾草缭绕的香气,慢慢痊愈了。这极为寻常的草,竟然有这般的功效能为人类解除病痛和烦恼。
其实像这样的植物,山野田间随处可见。儿子小时候,几乎隔上半个月或二十来天,母亲都要熬制一锅深褐色的药汤为孩子泡澡。那些褐色液体来自山野间采摘来的植物野草。叶片和茎上披满小刺的荨麻,青翠碧绿的青风藤,汁液深红的血满草,叶茎明显的毛竹叶,还有艾草,桑叶,木通的嫩叶,白菊花,全部包在一个布袋里,放入锅中,熬成汁。用这些热气腾腾的汁水来为小儿泡澡,说是能祛除热毒,杀菌消毒,强筋健体,还能免去蚊虫的侵扰,安然度夏。比包装精致的花露水之类有用。
这样的习惯,几乎持续到孩子上了小学之后,说来也是有效,经过这些液体浸泡的孩子身强体壮,几乎不生病,很少上医院打针。
民间的说法,这些草,可以祛除热毒,预防疾病,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自然给人类的馈赠和呵护,于一草一叶间,让人倍感温暖心安。
长时间的读书写字,颈椎便有了问题,经常疼痛麻木。到医院针灸,医生总免不了建议用艾条来熏烤,这和母亲治疗带状疱疹是一样的。于是从网上购来热敷的盒子,每天坚持至少一次的熏炙,也能缓解疼痛酸麻,很有效果。
这山野之间随处生长的艾草,被称为“医家之草”,在中医里有很高的地位。也因其温热解毒的药性,在民间被老百姓民间赋予了神异的功用。端午之日,采来艾草悬挂于门首,传说可以祛病辟邪。所以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老人还说在端午这天采带露的鲜嫩艾叶做成艾叶粥、艾蒿肉丸,是一道应节令的绿色食品,鲜香可口,而这天带露采摘的艾叶也是疗效最好的。
小城没有用艾叶来做食品的习俗,但是每年的端午日,清扫庭院,在门上悬挂艾叶和菖蒲,是经年不变的一个习俗。
和艾草一起在端午闪亮登场的菖蒲,草叶形似宝剑,有斩妖除魔之寓意,所以民间有“菖蒲驱恶迎喜庆,艾叶避邪保平安。”的谚语流传。如果说艾草以自身独特的药用价值赢得我的青睐,那么对菖蒲的喜爱,更多是因为它清雅的美和与众不同的香气征服了我的目光。
我很喜欢菖蒲,喜欢它的叶片如一枚枚青碧的宝剑从水中“脱鞘”而出,喜欢它隐藏在叶片之间的如笔管一般的花穗,喜欢它的叶片散发出来的别致气味。
家中种植菖蒲已经好多年。最初是父亲用端午买来的菖蒲根埋在泥土里,放入水池,它便扎下根来勃勃生长,煞是好看。伴着水池里的假山,睡莲,自成庭院一景。一丛菖蒲不几年的功夫就分栽了好多。每年初春发芽,端午时节最为繁盛,满池碧翠可人的青叶一直要到寒露过后才慢慢枯萎。到那时,剪去枯叶,让根进入休眠期,等到来年春天,又是一池秀逸的青翠伴着碧波,养心又养眼。
因为喜爱,除了园内池中种植,我在露台上书房窗外的小水池里也种下几丛。一年中有半年左右的时间,都有隐隐的菖蒲香气伴随左右。这样的时日,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捧一本书,在菖蒲旁边,一页一页翻着,一缕缕菖蒲独特的淡香,在书页的翻动起落之间逸散,不失为闲暇时最惬意的事情之一。我曾在旧作《时光书简》里,用满怀诗意的语言写过菖蒲:
婷婷缕缕的蒲草,依水而居的蒲草,你淡淡的,隐隐的香气,是否,就是一枚光阴的青剑,划破时光缓缓醒来,只为,端阳。
一丝丝依节令气息而至的淡香,一缕缕踏歌而来的淡香,菖蒲,在盛夏的光阴里,婉约成一则小令,泼洒成一笔素雅的丹青。
自从家中植下菖蒲,每年的端午,就不需到市场购买,反倒可以割下一支支颀长清秀的叶片送于亲朋好友。礼物虽轻,却有古人折杨柳枝送别一般的情意绵长。
闲时上网,经常出入一位博友的博客。博主是位雅士,经常发些自己侍弄的盆景,插花,或是清供、茶席的图片。一幅图,配上几句小诗,无不显露出博主清雅淡泊的心性和高雅的审美意趣。其中展示最多的,是他自己种植的菖蒲,几片绿叶,一枚石子,简洁中透着古意。一钵青苔,几朵野花,风雅之趣便如清风徐徐,扑面而来。引得我每隔几日都要上去看看,欣赏图中清逸俊美的菖蒲,或是一支枯寂的梅枝成就的禅意美图。
在古代,菖蒲是文人喜爱的植物之一,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花草四雅”。古人夜读,常在油灯下放置一盆菖蒲,因为菖蒲具有吸附空气中微尘的功能,可免灯烟熏眼之苦。看来那种菖蒲应该是石菖蒲,比起我种植的,植株小巧,适合做成盆景放于案头。这样的一盆菖蒲,养眼养心,读书写字累了,看一眼端庄秀丽的叶片,劳累之感自然消解。即便没有夜读时的红袖添香,有几丛清丽的菖蒲作伴,也不失一种闲逸的清趣。
一日读书,看到如下文字:
“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根叶,积海水以滋养之,则青翠易生,尤堪清目。”
——古人对自然万物的情怀和心性,从中可见一斑。
对艾草的认识,源于母亲的疾病。
去年春天,母亲患上了带状疱疹。那些长在皮肤上的小红点,会带来极端的疼痛,而且是神经性的。这样的疼痛让人饮食难进坐卧不安,甚为痛苦。西药中药,输液打针,泡洗涂药,各种手段用上依旧不得缓解。后来听医生和很多得过此病的人介绍说坚持用艾条熏,很有效果。
得此方子后,家中一天到晚就都飘散着艾草的烟雾和香气。——是一种独特的馨香,气味厚重,浓郁中有些清淡,厚实里略显轻薄。初闻,有些许刺鼻,过一阵子,便感觉有馥郁的香气直抵肺腑。
那段时间,每天早中晚三次,母亲坚持用艾条熏烤患处,这在中医里,就是“炙”的疗法。许是各种药物的作用,这顽固的疾病在折磨母亲大半年之后,随着每日艾草缭绕的香气,慢慢痊愈了。这极为寻常的草,竟然有这般的功效能为人类解除病痛和烦恼。
其实像这样的植物,山野田间随处可见。儿子小时候,几乎隔上半个月或二十来天,母亲都要熬制一锅深褐色的药汤为孩子泡澡。那些褐色液体来自山野间采摘来的植物野草。叶片和茎上披满小刺的荨麻,青翠碧绿的青风藤,汁液深红的血满草,叶茎明显的毛竹叶,还有艾草,桑叶,木通的嫩叶,白菊花,全部包在一个布袋里,放入锅中,熬成汁。用这些热气腾腾的汁水来为小儿泡澡,说是能祛除热毒,杀菌消毒,强筋健体,还能免去蚊虫的侵扰,安然度夏。比包装精致的花露水之类有用。
这样的习惯,几乎持续到孩子上了小学之后,说来也是有效,经过这些液体浸泡的孩子身强体壮,几乎不生病,很少上医院打针。
民间的说法,这些草,可以祛除热毒,预防疾病,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自然给人类的馈赠和呵护,于一草一叶间,让人倍感温暖心安。
长时间的读书写字,颈椎便有了问题,经常疼痛麻木。到医院针灸,医生总免不了建议用艾条来熏烤,这和母亲治疗带状疱疹是一样的。于是从网上购来热敷的盒子,每天坚持至少一次的熏炙,也能缓解疼痛酸麻,很有效果。
这山野之间随处生长的艾草,被称为“医家之草”,在中医里有很高的地位。也因其温热解毒的药性,在民间被老百姓民间赋予了神异的功用。端午之日,采来艾草悬挂于门首,传说可以祛病辟邪。所以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老人还说在端午这天采带露的鲜嫩艾叶做成艾叶粥、艾蒿肉丸,是一道应节令的绿色食品,鲜香可口,而这天带露采摘的艾叶也是疗效最好的。
小城没有用艾叶来做食品的习俗,但是每年的端午日,清扫庭院,在门上悬挂艾叶和菖蒲,是经年不变的一个习俗。
和艾草一起在端午闪亮登场的菖蒲,草叶形似宝剑,有斩妖除魔之寓意,所以民间有“菖蒲驱恶迎喜庆,艾叶避邪保平安。”的谚语流传。如果说艾草以自身独特的药用价值赢得我的青睐,那么对菖蒲的喜爱,更多是因为它清雅的美和与众不同的香气征服了我的目光。
我很喜欢菖蒲,喜欢它的叶片如一枚枚青碧的宝剑从水中“脱鞘”而出,喜欢它隐藏在叶片之间的如笔管一般的花穗,喜欢它的叶片散发出来的别致气味。
家中种植菖蒲已经好多年。最初是父亲用端午买来的菖蒲根埋在泥土里,放入水池,它便扎下根来勃勃生长,煞是好看。伴着水池里的假山,睡莲,自成庭院一景。一丛菖蒲不几年的功夫就分栽了好多。每年初春发芽,端午时节最为繁盛,满池碧翠可人的青叶一直要到寒露过后才慢慢枯萎。到那时,剪去枯叶,让根进入休眠期,等到来年春天,又是一池秀逸的青翠伴着碧波,养心又养眼。
因为喜爱,除了园内池中种植,我在露台上书房窗外的小水池里也种下几丛。一年中有半年左右的时间,都有隐隐的菖蒲香气伴随左右。这样的时日,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捧一本书,在菖蒲旁边,一页一页翻着,一缕缕菖蒲独特的淡香,在书页的翻动起落之间逸散,不失为闲暇时最惬意的事情之一。我曾在旧作《时光书简》里,用满怀诗意的语言写过菖蒲:
婷婷缕缕的蒲草,依水而居的蒲草,你淡淡的,隐隐的香气,是否,就是一枚光阴的青剑,划破时光缓缓醒来,只为,端阳。
一丝丝依节令气息而至的淡香,一缕缕踏歌而来的淡香,菖蒲,在盛夏的光阴里,婉约成一则小令,泼洒成一笔素雅的丹青。
自从家中植下菖蒲,每年的端午,就不需到市场购买,反倒可以割下一支支颀长清秀的叶片送于亲朋好友。礼物虽轻,却有古人折杨柳枝送别一般的情意绵长。
闲时上网,经常出入一位博友的博客。博主是位雅士,经常发些自己侍弄的盆景,插花,或是清供、茶席的图片。一幅图,配上几句小诗,无不显露出博主清雅淡泊的心性和高雅的审美意趣。其中展示最多的,是他自己种植的菖蒲,几片绿叶,一枚石子,简洁中透着古意。一钵青苔,几朵野花,风雅之趣便如清风徐徐,扑面而来。引得我每隔几日都要上去看看,欣赏图中清逸俊美的菖蒲,或是一支枯寂的梅枝成就的禅意美图。
在古代,菖蒲是文人喜爱的植物之一,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花草四雅”。古人夜读,常在油灯下放置一盆菖蒲,因为菖蒲具有吸附空气中微尘的功能,可免灯烟熏眼之苦。看来那种菖蒲应该是石菖蒲,比起我种植的,植株小巧,适合做成盆景放于案头。这样的一盆菖蒲,养眼养心,读书写字累了,看一眼端庄秀丽的叶片,劳累之感自然消解。即便没有夜读时的红袖添香,有几丛清丽的菖蒲作伴,也不失一种闲逸的清趣。
一日读书,看到如下文字:
“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根叶,积海水以滋养之,则青翠易生,尤堪清目。”
——古人对自然万物的情怀和心性,从中可见一斑。
很赞哦! ()